如何學好線性代數?

2020-08-26 遇見數學


本文轉自周志成老師博客 ccjou.wordpress.com

線性代數是美國數學教授哈爾莫斯(Paul R. Halmos)的專長,他在 26 歲時出版了一本經典教材《有限維向量空間》( Finite-Dimensional Vector Spaces )。哈爾莫斯在回憶錄《我要做數學家》( I Want to Be a Mathematician )談到他第一次學習線性代數的悲慘遭遇[1]:

代數課很難,我讀得很搓火。…當我說搓火,我是真的生氣。Brahana… 不知道如何說清楚,我們的教材是 Bôcher 的書(我認為寫得一團糟),我花在這個科目的多數時間裡,我的情緒惱火到憤怒。…不知怎麼的,我的線性代數導論最後倖存下來。過了四、五年,在我取得博士學位,聽了諾伊曼(von Neumann) 講的算子理論後,我才真正開始明白這個科目到底在講什麼。

為什麼線性代數這麼難?從哈爾莫斯說的這段話可以歸結兩個原因:第一是老師很爛,第二是課本很糟。如果學習一門科目的兩個重要(必要?) 條件不是爛就是糟,我們還能冀望學好它嗎?不過話說回來,即使哈爾莫斯的線性代數啟蒙老師是數學大師諾伊曼,哈爾莫斯未必當下就能真正明白線性代數在講什麼。我說的真正明白不是指考試拿高分,而是有一天你在洗澡時豁然開悟,奔出浴室光著身子在馬路上邊跑邊叫:「啊哈!我明白了!」老實講,我不認為有哪個老師或那本教科書可以讓學生「第一次學線代就上手」。真正全面性的理解線性代數需要時間,需要勤奮練習與堅持思考。

客觀上,線性代數之所以不容易學好的主要原因在於這個科目是由許多「人造的概念」架構而成的理論,而且它們經常以公設化的形式出現:定義 ─ 定理 ─ 證明(其實近代數學基本上都是這樣)。美國作家梭羅(Henry David Thoreau)說[2]:「任何傻瓜訂個規則,就有笨蛋在意它。」數學家制定這些定義與公設的背後當然有其動機與目的(數學家們又不是傻瓜),但在老師與課本都隻字不提的情況下,基於什麼信念我們要接受這套幾乎與日常生活經驗無關的理論?(我們也不是笨蛋,對吧?)

人們不可能理解毫無動機的定義與缺少目的的定理。俄國數學家阿諾爾德(Vladimir Arnold)在〈論數學教育〉說[3]:

理解乘法交換律的唯一可能的方式,打個比方就是分別按行序和列序來數一個陣列裡士兵的人數,或者說用兩種方式來計算長方形的面積 。任何試圖只做不與物理和現實世界打交道的數學都屬於宗派主義和孤立主義,這必將損毀在所有敏感的人們眼中把數學創造視為一項有用的人類活動的美好印象。

遺憾的是,理解線性代數的核心觀念與內容沒有什麼唯一可能的方式,把物理和現實世界拉進來常常也起不了多少作用。許多學生暗地隱藏心中的困惑與懷疑,繼續偽裝成線性代數愛好者的一個現實原因是他們聽別人說:「線性代數是一門應用廣泛的重要基礎課目」,於是懷抱著一絲盼望,期待有朝一日經過苦痛學來的線性代數終會發光發熱(見「 學線性代數有什麼用? 」)。這些學生至少還留下一點火種,另外一批學生或早或晚將放棄線性代數,從此對任何與矩陣運算有關的學科敬而遠之。美國計算機科學教授鮑許(Randy Pausch)在〈最後一課〉(The Last Lecture)說[4]:「人生路上有阻擋你夢想的磚牆,那是有原因的。這些磚牆讓我們來證明我們究竟有多麼想要得到我們所想要的。」線性代數是一道磚牆,接下來我要講的話是給那些想翻越這道磚牆的人聽的。

英國數學家哈代(GH Hardy)說[5]:「數學家的模式,如畫家或詩人的模式一定是美麗的;數學家的想法,如色彩或文字必須以和諧的方式結合在一起。美是首要的試金石:醜陋的數學不可能永存。」線性代數是一個優美凝練的數學分支。線性代數像是巴赫(JS Bach)的〈無伴奏大提琴組曲〉,巴赫在這裡構建了一種循序漸進和連貫統一的風格,每首組曲在結構上都按照嚴格的曲式譜成。而在音樂發展的過程中,每個樂章之間的內在聯繫更是交響曲的先聲[6]。線性代數的結構是向量空間,曲式是線性變換。線性代數的樂章有矩陣代數、正交、行列式、特徵值與特徵向量,以及二次型等。研習線性代數與演奏〈無伴奏大提琴組曲〉同樣都需要有效的學習方法。

回到標題,如何學好線性代數?哈爾莫斯從不知道線性代數到底在講什麼,短短幾年變身為一代宗師,他是怎麼辦到的?哈爾莫斯公開了他的數學學習秘笈[7]:

「別只是讀;跟它對抗!問你自己的問題,找你自己的例子,發現你自己的證明。這個假設是必要的嗎?反向命題成立嗎?經典的特例有哪些情況?退化時會怎麼樣?證明在何處使用了假設?」

在〈無伴奏大提琴組曲〉中,有些樂章(如 Sarabande)的音樂性格和內容與其他樂章明顯不同。在線性代數中,兩個數學物件常具有某種相異的性質卻又有一些相同的性質。譬如,在一般情況下,兩個同階方陣 A 和 B 不滿足乘法交換律,AB≠BA,但是 det(AB)=det(BA)。讀了課本的證明,你可能依然困惑。

哈爾莫斯鼓勵我們提出「蠢問題」。譬如,det(AB) 和 det(BA) 的幾何意義是什麼? AB 與 BA 是否擁有其他的基本不變量使得行列式不改變?繼續推廣,三個同階方陣 A, B, C 的乘積 ABC, ACB, BAC, BCA, CAB, CBA 除了行列式不變,是否還有其他相同的性質?一般來說,無論老師或課本都不會主動地回答我們的「蠢問題」。教師常以「世界上沒有愚蠢的問題,只有愚蠢的答案」呼籲學生發問,但絕少學生願意公開提出他們心中的「蠢問題」。弔詭的是,回答「蠢問題」偏偏是研習線性代數的一個極為有效的途徑。底下列舉一些困擾我們卻又羞於啟齒的「蠢問題」供讀者思考,但我未將「蠢答案」貼上免得破壞眾人的學習樂趣。運氣好的話,你在這個網站上亂逛說不準可以找到「蠢答案」,當然「蠢答案」不會是大家都認同的標準答案。

&34;

相關焦點

  • 學好線性代數,我推薦這本書
    因為在通行的線性代數教科書中,行列式通常放在一開頭講的,如果直接扔掉了,後面還怎麼講?事實上,這是完全可以做到的,《線性代數應該這樣學》就做到了這一點。在全書中,跡和行列式是最後一章,而之前講完了線性代數所有其它內容(尤其是作為矩陣靈魂的特徵值與特徵向量),根本不需用到這兩個概念!阿克斯勒之所以要打倒行列式,可能主要是想突出線性代數的本質方面是概念而非計算。
  • 學好線性代數,我推薦這本書|展卷
    因為在通行的線性代數教科書中,行列式通常放在一開頭講的,如果直接扔掉了,後面還怎麼講?事實上,這是完全可以做到的,《線性代數應該這樣學》就做到了這一點。在全書中,跡和行列式是最後一章,而之前講完了線性代數所有其它內容(尤其是作為矩陣靈魂的特徵值與特徵向量),根本不需用到這兩個概念!阿克斯勒之所以要打倒行列式,可能主要是想突出線性代數的本質方面是概念而非計算。
  • 如何入門線性代數?這裡有一份Python線性代數講義
    這份講義為初學者設計,涉及線性代數的基本概念、特殊矩陣及其應用,並提供了相應代碼和圖示。人工智慧的基礎是數學,線性代數又是其中的重要部分。然而,對於數學基礎不好的人來說,「線性代數」是一門非常抽象的課程。如何學習線性代數呢?
  • 如何看待清華大學將線性代數教材改為英文教材?
    我當時是抽出時間把這本英文線性代數教材一點點研讀下來的,受益匪淺。這本線性代數易懂的代價是有犧牲的,比如線性代數其實提供了一個非常好的通往更深層代數(抽象代數)的接口,也就是用線性變換的純角度去理解矩陣。工科生也許不需要那麼多,但是如果真的是要在線性代數裡鑽研的話,這本書是不足的。
  • 如何學好數學
    很多人在大學裡面都被高等數學折磨,例如微積分、線性代數,更深一點的實變函數、泛函分析等,這些都是非常折磨人的課程。為什麼還要學高深的數學呢?既然我們這個社會5%的人在創造,95%的人在消費5%的人創造的成果,那麼為什麼要逼著95%的人也去學那5%的人學了才有用的東西呢?說白了,只是國家對資源分配和人才選拔的一個手段。一個人完全可以選擇做數學學渣,但活得幸福感很強。
  • 如何入門線性代數?這裡有一份Python線性代數講義,附MIT-線代584頁下載
    這份講義為初學者設計,涉及線性代數的基本概念、特殊矩陣及其應用,並提供了相應代碼和圖示。人工智慧的基礎是數學,線性代數又是其中的重要部分。然而,對於數學基礎不好的人來說,「線性代數」是一門非常抽象的課程。如何學習線性代數呢?
  • 線性代數有什麼用?
    線性代數有什麼用?這是每一個圈養在象牙塔裡,在灌輸式教學模式下的「被學習」的學生剛剛開始思考時的第一個問題。3、如果你想提高自己的科研能力,不被現代科技發展潮流所拋棄,也必須學好,因為瑞典的L.戈丁說過,沒有掌握線代的人簡直就是文盲。他在自己的數學名著《數學概觀》中說:要是沒有線性代數,任何數學和初等教程都講不下去。
  • 19考研如何快速找到複習線性代數的突破口
    如果不知道如何入手,看看小編分享2019考研如何才能快速找到複習線性代數的突破口!考研複習線性代數技巧第一、基礎依然是重中之重,而且注意知識點考察的全面性對於線性代數六個章節的內容,基本全涵蓋在這張試卷中
  • 淺談線性代數的複習
    線性代數在考研中分值佔比不大,但是線性代數的知識相較於高數和概率論而言比較瑣碎和抽象,需要記憶和理解的東西也不少。許多同學在複習線性代數常常會感到很苦惱,那就是非常容易忘,造成這點的原因就是線性代數的知識既抽象又瑣碎,同學無法將線代知識有機地串聯起來。
  • 人工智慧中的線性代數:如何理解並更好地應用它
    當然,學習線性代數道阻且長。數學,尤其是線性代數常與枯燥、複雜和毫無意義的事物聯繫起來。不過你還可以另闢蹊徑。閱讀完本文後,你將了解到:線性代數的本質;線性代數的真實應用場景;線性代數可用於 AI、ML 和數據科學的原因;學習線性代數最有效的方法。
  • 線性代數有什麼用?
    摘自《線性代數的幾何意義》,任廣千  胡翠芳
  • 數學篇:考研線性代數知識點歸類
    堂主前天介紹了5月複習規劃規劃篇:考研五月複習規劃趁熱打鐵,今天介紹線性代數常考知識點總結如下1、特點前面是基礎,後面是應用。這句話有三層意思⑴、前面的內容學好,後面內容才看得懂。考研:如果讓求某個二階矩陣的可逆矩陣,難點轉化成如何計算它的伴隨矩陣。5、可逆矩陣兩種求法考研:可逆矩陣可與行列式、轉置、K倍、伴隨矩陣、可逆的可逆結合考察。
  • 線性代數這麼學,一點也不難
    3、如果你想提高自己的科研能力,不被現代科技發展潮流所拋棄,也必須學好,因為瑞典的L.戈丁說過,沒有掌握線代的人簡直就是文盲。他在自己的數學名著《數學概觀》中說:要是沒有線性代數,任何數學和初等教程都講不下去。按照現行的國際標準,線性代數是通過公理化來表述的。
  • 2019考研:如何才能快速找到複習線性代數的突破口
    2018年考研數學整體難度較去年有所提升,其中線性代數這部分的五道題對於數一、數二、數三的考生基本完全一樣,命題特點也很好的體現了這門學科抽象性的特點,那麼如何才能快速上手找到複習線性代數的突破口呢?  第一,基礎依然是重中之重,而且注意知識點考察的全面性。
  • 「主編推薦」線性代數(同濟版)是一本好教材嗎?
    雖然國內教材的高等數學和概率論也是非常的垃圾的,但和線性代數比反倒還成了良心教材了。我覺得工科數學課應該更加強調如何把這些數學工具應用出來,而不是做純數學概念的灌輸或者做純推導證明的灌輸。數學系是可以從數學到數學,從公式到公式,但工科數學的教育應該更加強調數學和實際應用問題的連接。線性代數有那麼多的應用,包括在我們生活中都有非常直觀的應用例子。用應用來詮釋數學還有一個好處就是你學到的東西不容易忘記。
  • 線性代數試題
    這裡是高等院校數學課程(微積分&高等數學、線性代數、概率統計……)的學習平臺……歡迎關注「微積分線性代數概率統計」!這裡是高等院校數學課程(微積分&高等數學、線性代數、概率統計……)的學習平臺……歡迎關注「微積分線性代數概率統計」!
  • 為什麼學習線性代數?
    簡短的回答就是:        (1)我們所處的世界、宇宙太複雜了,很多現象都無法理解,更談不上用數學去描述;        (2)有一些符合特定條件的複雜問題,可以轉化為簡單的線性問題,線性問題就完全可以理解、完全可以被數學所描述(怎麼把複雜問題轉為線性問題是別的學科要解決的,比如說微積分);        (3)線性代數就是研究怎麼解決線性問題的
  • 入門《線性代數》指南
    首先,「線性代數」這個名詞,在我的印象裡,僅僅是大學本科一年級的一門基礎數學課,至於老師教了什麼,我又學了什麼,忘得一乾二淨。那麼,為什麼又要重新學習線性代數呢?3Blue1Brown <線性代數的本質>3個小時的短篇學習視頻,帶你了解線性代數的幾何解釋。看了這個視頻,你一定會像我一樣覺得很神奇,並且感嘆:「大學老師教的是啥?原來線性代數是這樣的...」
  • 2017考研數學:線性代數如何高效複習
    線性代數複習起來比較難,因為本學科知識點知識點多、概念多、定理多、符號多、運算規律多,各章內容聯繫緊密,該怎麼複習呢,下面新東方網考研頻道就來談談如何高效複習線性代數,17考生注意參考。   線性代數應該將重點放在對基本概念的理解上,做到掌握基本定理的條件、結論及其應用、各種運算規律及基本題型的計算方法等。
  • 線性代數內部試題
    這裡是高等院校數學課程(微積分&高等數學、線性代數、概率統計……)的學習平臺……歡迎關注「微積分線性代數概率統計」!這裡是高等院校數學課程(微積分&高等數學、線性代數、概率統計……)的學習平臺……歡迎關注「微積分線性代數概率統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