媽媽追奶注意3個事項,配上1碗補氣血的下奶湯,寶寶母乳吃個飽

2020-12-20 魔鬼大塑形

現在母乳餵養已經成為媽媽產後常見的問題之一,媽媽們為了追奶,可謂是絞盡腦汁,卻收效甚微,還因此掉入不少陷阱。

下奶湯就是其中一個最大的陷阱。先說結論,下奶湯並不能催奶,之所以有人喝了下奶湯母乳變多,那純粹是因為補充了身體的水分,促進了母乳的分泌。

不要認為濃白的湯水是營養豐富的,其實乳白色的湯水是因為有大量的懸浮脂肪微粒所造成的現象,這類濃白的湯水其營養價值還不如蔬菜湯,經常喝此類湯,會讓媽媽母乳濃稠影響下奶。

看到這媽媽們不禁會問到底吃什麼可以追奶呢?婦幼醫院營養師的追奶素湯,3-5天內就可以幫媽媽們提高母乳量。因為這個食譜除了蛋白質含量高之外,還能補氣血,這兩者的組合,追奶速度比較快。

食材:金御芝蛋白粉、純牛奶、核桃仁、花生、黑芝麻

做法:後三樣食材分別炒香壓碎,與下奶的蛋白粉放在碗裡,熱好的牛奶倒入碗裡攪拌即可。

這個食譜裡面的金御芝蛋白粉,對媽媽的追奶很有幫助,因為裡面有豐富的蛋白質,微量元素,煙酸等營養,促進母乳分泌的同時,豐富母乳營養。可以找現成,時間緊迫的時候直接熱水衝泡,同樣對追奶有幫助。

每個位媽媽的體質都不相同,有部分媽媽就不能單靠飲食追奶成功,追奶的過程中下面三個事項需要注意。

一、堅持親喂。哺乳是媽媽與寶寶特殊的交流方式,兩者肌膚的接觸有助於媽媽泌乳。並且寶寶吮吸得勤快,對胸部的刺激就越大,身體的泌乳反應就會越強烈,從而提高母乳量。

二、多喝水。母乳水的佔比最大,飲水量不足,談何追奶?建議媽媽每天的飲水量不低於兩升,哺乳時旁邊放一杯水,哺乳之後飲用。以防飲水不足而影響身體之後的母乳分泌。

三、注意休息。照顧寶寶是一件很累的事,並且寶寶出任何狀況都會引起媽媽的擔心,因此,壓力也不小。這個時候再休息不好,經常還要半夜起床照顧寶寶,那麼勢必影響內分泌,從而導致母乳下降。

相關焦點

  • 奶水不足怎麼追奶?注意這3件事,常喝這1碗下奶湯,母乳多又好
    不知道是從什麼時候開始,母乳餵養變得異常艱難,不少媽媽反映自己產後都沒有什麼母乳。但偏偏母乳又是寶寶最好的口糧,加之目前奶粉問題還不能讓人放心,所以越來越多的媽媽選擇了追奶。 但是追奶怎麼追呢?媽媽們為此焦頭爛額,走了不少彎路,喝了不少下奶湯。結果沒用就算了,還讓媽媽們受到堵奶的困擾。
  • 母乳不足喝下奶湯沒用,這3個追奶辦法,幫媽媽實現純母乳餵養
    母乳是寶寶出生後媽媽給予的最佳禮物。寶寶能從母乳中獲得一定的抵抗力,並且母乳中的很多生長因子是奶粉中沒有的。因此,很多母乳不足的媽媽不願意放棄母乳餵養,現在如何追奶已經成了媽媽關心的話題。
  • 怎麼追奶才能讓母乳又多又營養?用好3招追奶,輕鬆純母乳餵養!
    寶寶初來乍到,寶寶最熟悉的人是媽媽,最熟悉的食物是母乳。然而母乳不足的媽媽,卻沒辦法滿足寶寶的母乳需求,加上產後情緒不穩定,常陷入自我懷疑中,內心覺得對不起寶寶,但自己又不知道如何追奶!
  • 母乳少怎麼追奶?用好三個追奶方法,母乳夠寶寶吃飽!
    大多數媽媽選擇混合餵養寶寶的,是因為她們認為自己的母乳不足,不能滿足寶寶的需要。雖然確實有個別的媽媽存在母乳不足的問題,但只要媽媽餵奶的次數足夠多,而且寶寶含住乳頭和吸吮的方式也正確,大多數媽媽都能分泌很多的乳汁。
  • 母乳不足有5種情況,注意三個事項,喝1碗追奶湯提高母乳量
    產後母乳餵養已經是很多媽媽的共識,但現在產後母乳不足的情況很常見。即使是年輕的媽媽也有不少人奶水不夠寶寶吃,有些人因此陷入了深深的自責或者自我懷疑中。很多情況下媽媽母乳不足,並不是自己體質問題導致的母乳不足,而是因為自己的錯誤行為導致的。
  • 喝1碗追奶湯,配上3個方法,追奶效率高,實現媽媽母乳餵養夢
    一般在產後半個小時內就會讓開始學習吮吸母乳,這是為往後媽媽進行母乳餵養打基礎。但母乳餵養可不是這麼簡單的事,需要媽媽有一定的毅力堅持才可以。因為現在不少媽媽沒有足夠的母乳餵飽寶寶。為此很多媽媽都在尋找追奶的方法。
  • 母乳不足怎麼辦?用好這3個追奶方法,已幫不少媽媽提高了母乳量
    哺乳期母乳不足是讓媽媽們比較頭疼的問題,因為現在的奶粉還是不及母乳好,母乳是寶寶不二的口糧選擇。不少媽媽和婆婆著急,就開始給寶寶吃奶粉,導致的結果通常是自己的母乳比之前更少,寶寶很可能之後就沒有母乳吃了。
  • 母乳不足,這幾個追奶方法讓你母乳充足
    那麼,媽媽們應該如何判斷奶水不足呢?1、寶寶的吞咽聲寶寶雖然在不停的吮吸,可是卻沒有聽見吞咽聲,有可能就是奶水不足了。正常情況下,寶寶吸兩口就會咽一下。2、寶寶的大小便通常,寶寶一天會拉4到6次,尿溼6個左右的紙尿褲。如果寶寶大小便次數遠遠達不到這個數量,甚至一天只尿溼一兩個,就要考慮母乳不足了。
  • 產後母乳少怎麼辦?教你1個「非傳統追奶湯」,補氣血奶多不發愁
    母乳餵養的好處不用多說,誰當媽媽都希望可以母乳餵養寶寶,不管現在奶粉怎麼更新,還是不及媽媽們的母乳,母乳的營養和比例,可以隨著寶寶發育,不斷進行自然的調整,並且母乳在前期還能給寶寶輸送一定的抵抗力,所以請母乳不足的媽媽們,不要放棄母乳餵養!
  • 喝湯能追奶?別鬧了,用好三個追奶方法,才是提高母乳量的好辦法
    不少媽媽喜歡在哺乳期飲用下奶湯,希望以此來保持或者提高母乳量。常見的無非就是用豬蹄、鯽魚或者公雞煮的湯水。很多媽媽傾向於喝濃白的湯水,認為這樣的湯才是有營養的。但其實那些下奶湯呈現白色是因為脂肪乳化的作用。
  • 寶寶母乳吃不夠,就用這三個追奶方法,不用幾天母乳多又好
    哺乳期的飲食對母乳餵養的媽媽來說是十分重要的。所以下面這些話媽媽們很多都聽過:你得多吃點飯,不然沒有奶水。你現在得吃兩個人的飯,不然寶寶奶水就不夠喝了。每天攝入充足的蛋白質是促進母乳量增長的前提,還有就是產後媽媽多少有些氣血不足的問題,表現為手腳涼、臉色白等,需要補氣血,為身體生產母乳提供充足的動力。所以下面要說的這個食譜,對需要追奶增加母乳量的媽媽來說是個不錯的選擇。用家中常見的食材就能做出這個蛋白質豐富,並且還補氣血的食譜。有些媽媽跟我反饋,吃了沒到三天奶量就基本滿足寶寶的需求了。
  • 兩個月奶水不足怎麼追奶?處理好3個問題,哺乳期一直純母乳餵養
    先別著急追奶,要先了解導致自己奶水不足的問題,並且及時處理: 1、很多媽媽擔心奶水不夠寶寶吃,會過早地額外添加奶粉餵養 3、很多產婦為了儘快恢復身材會採取節食的減肥方法,這樣做身體會缺乏營養就影響到乳汁的正常分泌。在哺乳期,應注意營養均衡,多喝些帶湯水的食物,以促進乳汁的分泌,同時還應注意儘量少吃一些涼性、辛辣、過鹹、油膩的食物。
  • 母乳少就吃這1碗下奶湯,實現純母乳餵養
    很多媽媽只知道自己母乳少,就開始盲目的追奶,豬蹄湯、魚湯、雞湯都給自己安排上了,結果奶量還是老樣子,自己的身材卻走樣了。很多時候媽媽母乳不足,是因為自己不小心犯了錯,既然錯了就需要改正,才能不阻礙母乳量的提升!
  • 四個月奶水少了如何追奶?常喝這1碗下奶湯,實現純母乳餵養娃娃
    隨著社會不斷宣傳母乳餵養,很多媽媽都希望能母乳餵養寶寶到一歲,但能全程做到純母乳餵養的人是很少的,因為現在母乳不足這個問題,已經成為常見的現象,媽媽們有心卻無力!1、產後開奶晚2、產後馬上大補3、親餵次數少4、睡眠質量差5、氣血不足6、蛋白質攝入不足吃什麼下奶快是很多媽媽們比較關心的問題
  • 快速追奶有2招,日產母乳1000ml
    寶寶出生以後很多媽媽希望能用自己的乳汁餵養自己的寶寶,可是有時因為奶水不足看著寶寶吃不飽的樣,媽媽們很難受。而對於奶水少的新媽媽而言,了解奶水不足的原因是解決的根本,這樣才能讓奶水充足。很多時候奶水不足的原因其實很簡單,都是因為新媽媽不注意所引起,只要多注意一些細節問題就能讓奶水充足了。
  • 吃啥能增加奶水?試試這「非傳統下奶湯」,追奶快不愁母乳少!
    在寶寶出生後,母乳給他們提供最充足的營養保障,還能幫助寶寶提升免疫力,在寶寶6個月前,他們只需要母乳和水即可,6個月到1歲之間,即使會慢慢添加輔食,母乳依然是他們最主要的食物。
  • 奶少寶寶吃不飽?關於追奶,你需要知道的
    母乳餵養 很多媽媽生完寶寶以後,最焦慮的問題就是擔心寶寶吃不飽。特別是家裡的老人,寶寶一哭就說是餓了,給了媽媽很多的心裡壓力。產後媽媽體內激素變化大,心情容易受影響。一旦心情受影響,奶量直接受到影響,以此惡性循環。
  • 寶寶吃母乳到幾歲最好?職場媽媽都是這麼做的!
    媽媽想讓寶寶斷奶的話,最好選擇在八月大的時候再斷,然後逐步減少寶寶的母乳量。斷奶最好選在在春秋這兩個季節,氣溫比較適宜。我們的產假規定為98天,因此不少媽媽在哺乳期內就得去上班,所以媽媽可以帶上吸奶器,找時間給寶寶存母乳。記得提前教家人如何加熱母乳,加熱過的母乳沒喝完也不能再讓寶寶喝了。
  • 常喝這1碗下奶湯,用上2個方法,下奶效率高!
    有位新手媽媽說,她因為早產,所以寶寶一出生就得放進保溫箱裡,因為寶寶在保溫箱的那段時間裡,她的母乳漲得厲害,就隨便吸了一吸,讓自己不難受就行。結果等寶寶出來的時候,母乳量減少了將近一半。她喝了不少下奶湯,可沒看到有什麼作用!
  • 寶寶吃母乳到幾歲最好?職場媽媽都是這麼做的,實現純母乳餵養
    我們的產假規定為98天,因此不少媽媽在哺乳期內就得去上班,所以媽媽可以帶上吸奶器,找時間給寶寶存母乳。記得提前教家人如何加熱母乳,加熱過的母乳沒喝完也不能再讓寶寶喝了。 有些媽媽不知道哺乳期要不要給寶寶加奶粉。其實如果媽媽母乳充足的話,可以不添加奶粉的。母乳不足的媽媽,可以喝牛奶衝泡的金御芝蛋白粉,幫助媽媽增加母乳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