赴美學習或將越來越困難?家長:中國就應該把英語踢出高考

2020-09-09 指學幫

來源:家長慧(ID:zhongguojiazhanghui) 作者:慧姐

開學了,神獸歸籠,小編發現朋友圈裡的家長剛開心了幾天,又陷入了一種焦躁循環。不得不說現在的孩子課業壓力太重了,一個個戴著厚厚的眼鏡背著重重的書包,臥室的燈亮到半夜寫作業。

家長們抱怨,有些作業其實根本沒必要逼孩子太緊,比如說英語,為了中高考,小小年紀就接受「不正宗」的英語灌輸教育,看到孩子這麼累,真為孩子感到不值!

所以有些家長,又再次提出了一個重複很久的話題:

中國就應該把英語踢出高考!

01

前段時間,一條被偷換了面目的謠言在網上瘋傳:「浙大教授鄭強呼籲把英語踢出高考!」

隨後演講視頻被加上「要不要把英語踢出高考」的標題,在抖音、快手等視頻平臺上呈刷屏之勢。

這位教授在演講中提到中國人學英語問題時,說:

「外語耗竭了我們多少中國青年學生寶貴的時光,這20年來,我們過度的誇大了外語在中國孩子成長教育當中的分量,實際上是我們民族極其不自信的顯著表現!」

一些本就對英語深惡痛絕的網友,有了浙大教授的公開演講,像打了雞血一樣興奮起來,評論區一呼百應,跟風批判我國對英語的重視性。

然而,且不說這位教授的觀點正確與否,一些理智網友發現這只不過是個別人對視頻的斷章取義「再加工」。

隨後有網友指出:

一次演講中,鄭教授本來是在講一位日本的諾獎得主潛心研究自己的學問,60年都沒離開過日本,但是仍然可以拿到諾貝爾獎。

由此才會情緒激動,把矛頭對準了時下的英語學習:「英語學習已經耗費了太多學生的時間,這是不正常的。英語作為一門語言交流的工具,今天已經變味了。」

所以他的原意並不是像剪輯過的視頻,滿是煽動性文案,恨不能一棍子打死英語教育。

事情越鬧越大,這位教授不得不在個人公眾號上發出嚴正聲明,聲明中表示:

「近期抖音、西瓜視頻、好看視頻等平臺未經本人同意發布了多條我十年前的演講視頻及片段,試圖爭取流量,引起紛爭,嚴重歪曲主旨,斷章取義。」已經嚴重違反了《中華人民共和國侵權責任法》、《中華人民共和國著作權法》;「本人也從未在任何視頻網站開設帳號」。

事已至此,相信真正是怎麼一回事兒,大家都已清楚。

但是慧姐不得不說的是,這位教授的演講之所以被有心人利用,而且還能造成這麼大的轟動,某種程度上也說明一個事實:

「天下苦英語久矣」!

並不是這些網友不辨青紅皂白反對英語,而是無論是個人英語的實際使用情況還是在如今的國際大環境下,我國對英語的重視程度好像並不能得到相應的回報。

比如今年疫情的大爆發,西方國家對中國的態度,尤其是美國,令人寒心。

上個月底,美國國務卿蓬佩奧在接受WMAL電臺節目採訪時表示,總統川普正認真考慮限制中國留學生或研究人員到美國。

而且在美的留學生和工作人員,也受到了不同程度的打擊。

中國的孩子努力學習英語,終於有機會去國外留學進修,卻因美國單方面的陰謀論而頻受夾擊。

這讓一大批國人寒心,更讓人不斷思考:

中國的孩子們花那麼多年的時間學習英語,到底值不值得?

02

每年中高考前夕或是放榜日左右,總會有這樣的言論出現。

最開始是建議將英語改必修為選修,後來建議將英語高考分數從150降為120,到現在乾脆直接建議將英語踢出高考。

這些人的觀點並非空穴來風。

大家都知道,中國對英語的重視程度:

原來是初中高中開設英語課程,現在是小學甚至是幼兒園就已經開始普及英語教育。小學6年、初中3年、高中3年、大學4年。也就是說,一個孩子從上小學到大學畢業要經歷16年的英語教育!

而反觀亞洲最重視教育的日本,他們小學三年級才開始接觸英語且不考試,五六年級才有測試。

尤其滑稽的是,到2019年,日本已經有27位諾貝爾獎獲得者,除了歐美諸國之外,日本是諾貝爾獎獲獎者最多的國家。

而中國至今也只出了一位屠呦呦和莫言

這樣看來,真是諷刺至極呀!

除此之外,支持將英語踢出高考的大致持以下幾種觀點:

1.除了中高考需要,除了選擇這門語言作為專業的大學需要,其他學生畢業後根本用不到英語;

2.英語只是一門工具而已,將工具放到跟語文一樣的高考地位真是匪夷所思,長期學習簡直是浪費時間,滋生一大批培訓機構且質量堪憂;

3.越來越多的翻譯軟體的出現,完全可以輔助我們偶爾對英語的需求;

4.如此大規模推廣英語,有些孩子卻連方言和漢語都說不清楚,這就是民族缺乏自信的表現。

無論持哪一種觀點,都能牽扯出背後一系列的深層次問題。

面對爭議,很多專家也都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其中有兩位建議廢除英語這門最有爭議的高考科目。

人大代表李光宇在兩會上提出建議,應該取消高考英語這門科目。

教育部前發言人、語文出版社社長王旭明專家,連續兩天公開倡議:

取消小學生的英語課程,多增加國學教育,救救我們的母語漢語,解放孩子們,取締少兒英語班,不要讓母語還沒有學校的孩子就去學ABCD!

然而慧姐在網上找了一圈,並沒有找到教育部官方的確切回應,只是部分媒體認為教育部對此的觀點是:想要把英語踢出高考這種可能性並不是很大,但是在未來的科目總體比重中,英語的佔比可能會減少。也就是說,英語還是會成為學生必學的科目,但是在未來可能會降低英語的比重,這從側面說明了:

未來學生的英語學習壓力會減輕很多,但是英語這一學科還是不會取消。

03

但是每次聲勢浩大的喧囂都像一場異想天開的狂歡,無論你怎麼呼籲,怎麼批判,英語在學習和考試的地位上依然穩如泰山。

畢竟英語的普及和教育由來已久,孩子們從上學的那一刻「學英語、學好英語」這一觀念便已深植心中。清朝時期閉關鎖國政策,使中國失去了與世界接軌的絕好學習機會,夜郎自大。

但是當大炮敲開國門後,人們感受到了洋人的先進,科技的先進,武力的強大,開始反思自己,開始學習對方的語言和科技,以達到「制夷」的目的。

英語成為高考必考科目是時代的產物。

從1949年至1960年代中期,因中蘇關係處於密月期,外語主要以俄語為第一外語。

改革開放之初,中國恢復高考,為了更好的與世界接軌與融合,從1980年開始,我們開始在初中教育加入英語課程,最開始在北京上海天津遼寧等基礎教育較好的省市開始推廣。

由於十年人才斷層,導致剛開始開英語課的時候,英語老師緊缺,各地教育系統緊急培訓一批速成英語老師,導致全國各地英語教育水平參差不齊。

時代是不斷進步的,隨著社會的發展,中國綜合國力的強盛,直到進入21世紀後,越來越多的人對英語教育開始提出質疑。

或許因為英語的地位過於深入人心,或是支持「廢英」的觀點過於激進,國人對於英語的學習熱情有增無減,教育部對英語的改革更是求穩。

任何一件事情,並不是只有正反兩方面,尤其是這種關於國家教育方面的大事。

慧姐倒是覺得,在談到英語問題時大家不必過於激動,不被一些偏激分子帶動節奏牽著鼻子走,最後還賠上自家孩子的教育。

我們完全可以先以一種理智的觀點來看大局,對英語的學習保持清醒。

在現階段,家長們更應該根據孩子的興趣,在孩子學習英語時更注重孩子學習能力的培養。

把英語作為孩子開拓思維、開闊視野、了解外國文化的一門學科,而不是為了考試而學習。

關於將英語「踢出」高考這個話題,您是持一個怎麼樣的態度呢?您是「保英」派還是「廢英」派呢?

相關焦點

  • 川普考慮限制中國留學生赴美學習,中國是否應該把英語踢出高考
    所以有些家長,又再次提出了一個重複很久的話題:中國就應該把英語踢出高考!最開始是建議將英語改必修為選修,後來建議將英語高考分數從150降為120,到現在乾脆直接建議將英語踢出高考。除此之外,支持將英語踢出高考的大致持以下幾種觀點:1.除了中高考需要,除了選擇這門語言作為專業的大學需要,其他學生畢業後根本用不到英語
  • 中國是否應該把英語踢出高考?
    所以有些家長,又再次提出了一個重複很久的話題:中國就應該把英語踢出高考!最開始是建議將英語改必修為選修,後來建議將英語高考分數從150降為120,到現在乾脆直接建議將英語踢出高考。時代是不斷進步的,隨著社會的發展,中國綜合國力的強盛,直到進入21世紀後,越來越多的人對英語教育開始提出質疑。
  • 若將英語「踢出」高考,最終吃虧的是這3類同學,家長還反對嗎?
    到底應不應該將英語踢出高考? 其實對於這一問題每個人的觀點都有不同,有人覺得應該講英語踢出高考,這樣就能夠為同學們減輕學習負擔,而有些人則認為不應該將英語踢出高考,是因為想讓孩子們接受更多的教育。
  • 將英語「踢出」高考的可能性有多大?
    前幾天看到浙大教授鄭強的一番話:英語耗費了中國青年的寶貴時間,這二十年的時間裡,我們過分誇大了英語在孩子成長過程中的分量,實際上是我們民族極其不自信的顯著表現。並且鄭教授質疑要不要把英語「踢出」高考。可是將英語置於中國教育的高地,過度強調英語的重要性,讓一門有趣的語言成為了學生必須完成的任務,這是不是有些本末倒置了?話又說回來,既然越來越多的人意識到了這個問題,那我們為何不像鄭強教授說的那樣,將英語直接「踢出」高考呢?
  • 教育部:2021年英語將被「踢出」高考?家長:早該如此!
    要不要將英語「踢出」高考?教育部這樣回應,家長:早該如此素質教育的普及開始一直到現在,關於英語的爭論從未停止下來過。
  • 要不要將英語「踢出」高考?教育部再發聲,家長:早該如此
    現在的孩子學習負擔很重,尤其到了高中,從早上5:30到晚上10:00除了上個廁所,大部分時間都用在了文化課的學習上,高三衝刺高考的時候,放假一天對學生來說都是奢侈的事,學生真都變成了「書呆子」。
  • 教育部針對是否將英語「踢出」高考,做出回應,家長表示理應如此
    因為英語的重要性,我們一直重視對學生英語的教育,基本上從小學開始,學生就要學習英語了。不僅僅是學習英語,英語還是三大主科的其中之一,也正是英語有著這樣高的地位,關於英語科目的爭論就一刻都沒有停止過。即便是分成了兩大陣營,一個陣營的人是贊成將英語「踢出」高考。
  • 要不要將英語「踢出」高考,看到回應之後,家長表示理應如此
    即便是分成了兩大陣營,一個陣營的人是贊成將英語「踢出」高考。是否應該將英語「踢出」高考,教育部做出回應,家長:理應如此其實,到底應不應該將英語「踢出」高考,一直都是熱門的討論話題。教育部針對這個話題也做出了回應:就明顯來看,將英語「踢出」高考是不可能的事情。從客觀的角度上來看,現在很多的大型企業和外企等,都是需要考察學生的英語能力的,英語在某些程度上來說,已經成了學生們的一種「優勢」,英語能力強、口語好的學生,自然會更加的有優勢。所以,聽到教育部回應英語不會退出高考,很多家長表示理應如此,英語的學習還是非常重要的。
  • 中國是否應該把英語踢出高考?讓學生學習英語,其重要性在哪?
    現在社會上很多人都認為要把英語踢出高考,覺得英語是別的國家的語言,怎麼可以在我們國家最重要的考試中,佔據如此重要的位置。那麼中國是否應該把英語提出高考?讓學生學習英語,其重要性在哪?
  • 2021年英語將被「踢出」高考?家長:早該如此!
    註:本文轉載自網絡,侵刪素質教育的普及開始一直到現在,關於英語的爭論從未停止下來過。陣營分成兩派,一派反對將英語"踢出"高考主科,代表人物是俞敏洪,他認為英語被"踢出"高考,受害最大的是窮人家的孩子,因為這些孩子需要更多花更多的錢去上培訓班。
  • 要不要將英語「踢出」高考?教育部這樣回應,家長:早該如此
    素質教育的普及開始一直到現在,關於英語的爭論從未停止下來過。陣營分成兩派,一派反對將英語「踢出」高考主科,代表人物是俞敏洪,他認為英語被「踢出」高考,受害最大的是窮人家的孩子,因為這些孩子需要更多花更多的錢去上培訓班。
  • 教育部發布通知:2021年英語將被「踢出」高考?家長:早該如此!
    陣營分成兩派,一派反對將英語"踢出"高考主科,代表人物是俞敏洪,他認為英語被"踢出"高考,受害最大的是窮人家的孩子,因為這些孩子需要更多花更多的錢去上培訓班。另一派則是主張將英語"踢出"高考,而這樣的人似乎更多 ,其代表是全國人大代表李光宇,他建議高考取消英語科目,把中小學生的英語必修課改為選修課。
  • ​將英語踢出高考的呼聲越來越高,現在答案來了,學生:早該如此
    ​英語作為世界語言,已經成為走出中國邁入世界的門檻,但不得不說對於很多學生來說,英語除了在考試中能派上用場,對畢業後的工作和生活並沒有幫助。甚至有些學生因為英語水平不高,高考落榜或影響考研。」高考的呼聲越來越高,現在答案來了。
  • 教育部針對是否將英語「踢出」高考,做出回應,家長表示理應如此
    即便是分成了兩大陣營,一個陣營的人是贊成將英語「踢出」高考。另一個陣營的人則是不贊成將英語「踢出」高考的人,代表人物是俞敏洪,俞敏洪認為,如果英語退出了高考,那麼對於窮人家的學生來說,就是非常不利的。因為如果高考中不考英語了的話,那麼學校也自然會減少對於英語科目的教學。
  • 要不要將英語「踢出」高考?教育部做出回應,家長:早該如此
    教育部對將英語「踢出」高考做出回應 學生們的教育從小普及到現在,而關於英語的爭論則一直存在。陣營大概分為兩派,一派就是以新東方俞敏洪為代表,他認為不應該將英語踢出高考,若是踢出的話,最後受累的還是普通家庭的學生,因為他們還需要大量的時間和金錢去上英語補習班。
  • 浙大教授演講:是不是應該將英語「踢出」高考?
    看到好多網友各抒己見,下面我總結了部分網友的留言及看法:網友一:我就不明白為什麼那麼多人覺得英語不重要,每次一說要增強語文教育,就嚷嚷為什麼不把英語踢出高考,對,你一輩子可能都不需要留學,但是不代表你不需要了解外面的世界啊!
  • 有人主張把英語「踢出」高考,網友:我語文不好,是不是也踢走?
    近年來,關於是否應該把英語「踢出」高考的爭議更大了,大家各持己見,似乎都有道理。 對於是否應該降低英語的比重,把英語列為選修,甚至將英語「踢出」高考,一些反對者認為:如果因為學不好而把英語」踢出「高考,我是不是也建議把語文踢出高考?
  • 備受爭議的英語學科,是否應該「踢出」高考?回應來了
    所以很多人都呼籲,將英語「踢出」高考考試科目的隊伍。,甚至一些對語言不敏感的學生,還要通過補課的方式來學習英語,學習英語課可以說是費時費力,因此很多學生和家長都建議把英語科目從高考中「踢出去」。教育部針對是否將英語「踢出」高考作出回應,學生:早該如此其實,英語到底要不要從高考中踢出去,一直都是廣大學生和家長熱議的話題,對此,教育部也做出了回應:就目前的情況來看,將英語「踢出」高考是不太可能的,但是適當降低英語分數在高考中所佔的比例,還是可以考慮的。
  • 「將英語踢出高考」:是何意思?又是什麼理由?
    「職稱英語」的錯誤在於一刀切,並非一切都錯。在有的專業是對的,在有的專業是錯的,到底哪個專業是對、哪個專業是錯,專業問題交給專家去決定,這是科學的。一些專業從來用不著英語,甚至根本與外語絕緣,自然應該將英語踢出職稱評定條件,一些專業與國外交流密切,英語也應該是一個條件。因事制宜是最合理的。
  • 浙大教授鄭強:建議把英語踢出高考,浪費中國年輕人的大好時光
    推薦語:英語並不是中國人的母語,但是中國相當重視英語,英語的地位一直和數學,語文並駕齊驅。很多人對此很不滿,語文和數學是從小到大我們一直在學習的科目,平時的語言交際需要用到語文,各種計算用到數學,語文和數學是生活在中國的每個公民必須要掌握的,相比起來英語就顯得沒有那麼重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