將英語「踢出」高考的可能性有多大?

2020-12-10 教育辣辣說

我第一次接觸英語的時候是7歲。

當時在上小學一年級,學校門口有一個「劍橋英語」興趣班在招生,於是爸爸就帶我去試聽了一節課。

我記得那節課上老師講的是顏色,英語老師很年輕,講課也很有活力,課堂上還時不時穿插幾個小遊戲,現場的小朋友表現得都非常興奮。

從那節課後我就喜歡上了英語,跟爸爸說我要學英語。那時候喜歡英語純粹是因為興趣,跟分數成績沒有一點關係。

但是隨著年級的升高,我發現我對英語的興趣越來越淡,上高中後對英語的興趣降到了極點,高三後期甚至開始厭惡上英語課。

畢業多年後我依然在思考這個問題,為什麼我對英語的態度會產生如此大的變化呢?

究其原因只有一點:英語從一開始的興趣變成了一種超負荷的任務。

前幾天看到浙大教授鄭強的一番話:英語耗費了中國青年的寶貴時間,這二十年的時間裡,我們過分誇大了英語在孩子成長過程中的分量,實際上是我們民族極其不自信的顯著表現。

並且鄭教授質疑要不要把英語「踢出」高考。

大部分人聽到鄭強教授這番話都覺得大快人心,因為他說出了我們想說而又不敢說的話。

在過去的二十年裡,我們的學生確實在英語上耗費了太多精力。從小學到高中,英語和語文數學都是我們學習的主要科目。

一度人們對英語的重視程度超過了語文。

遍地開花的英語補習班仿佛在告訴家長們:不學英語就等同於文盲。

可我們學了這麼多年英語,最後的結果是什麼?別說是熟練掌握了,有些單詞脫離課本和試卷後,在廣告牌上遇到了都得停下想想是什麼意思。

學了十幾年的英語被大家叫做「啞巴英語」「傻子英語」。

我們學的英語就是為了考試,而不是為了交流。

十幾年的英語學習教會你什麼是被動語態,什麼是賓語從句,教會你在考試時用什麼樣的方法能考高分。

但給你一個真正和外國人交流的機會的時候,脫口而出的永遠只有那幾句話。

語言說到底只是一種工具,在母語的基礎上要是能再熟練掌握一門外語,會對我們的生活和工作有很大幫助。

可是將英語置於中國教育的高地,過度強調英語的重要性,讓一門有趣的語言成為了學生必須完成的任務,這是不是有些本末倒置了?

話又說回來,既然越來越多的人意識到了這個問題,那我們為何不像鄭強教授說的那樣,將英語直接「踢出」高考呢?

我們知道改革從來都不是一蹴而就的,每一次革新必定要經歷一個漫長的過程。

讓國人重拾文化自信並不是簡簡單單將英語「踢出」高考就可以,而是讓國人在學習英語的同時,更加認識到我們自身文化的優勢。

就短期來看,將英語「踢出」高考是不現實的。即使有的省份已經開始高考改革的試水,但英語依然作為統考科目存在。

英語作為一種語言,一種文化,其本身並沒有錯。但是許多教育機構為了盈利一直炒作英語的重要性,不斷給學生和家長販賣焦慮。

相比之下人們對語文科目的態度就會「冷靜」許多。在大多數人的眼裡語文並不需要刻意去學,只要會說中國話就能學會語文。

其實這是一個大大的誤區,會說中國話並不代表能學好語文,語文包含著方方面面的知識,可以說是我們學習其他科目的根本。

近些年來隨著中國國力的增強,「中國聲音」在世界上的分量也越來越重。漢語作為世界上使用人數最多的語言,也被越來越多的國家重視和青睞。

領國俄羅斯就把漢語納入俄全國統一考試中(相當於中國高考),孔子學院在世界上遍地開花,對外漢語教學成為了近些年的熱門專業。

漢語的熱度正在世界的每個角落蔓延,所以在我們國內更應該拾起對語文的重視。

學習英語毫無疑問是過去幾十年的大勢所趨,西方國家的文化、科技源源不斷的充實了國人的生活。

所以人們對學習英語有一種失去理智的狂熱,但是這種狂熱放到學生身上卻成為了負擔。

學生把大量的時間和金錢放在學習英語上,不是為了掌握一門語言,而是為了在考試中取得好成績。

這種「功利性」的學習可能會在短期內見到成效,但是會大大降低學生對於學習英語的興趣和積極性。

不得不承認的是,除了一部分學生在畢業後從事相關行業的需要,絕大多數的學生花費十多年時間學習的英語,只能夠達到應付考試的水平。

即使在大學期間過了四六級,畢業之後在工作中也似乎顯得「毫無用處」,最終變成「啞巴英語」「傻子英語」。

英語作為國際通用語言的地位短期是無可撼動的,說英語的國家作為世界最發達群體的地位在短時間內也不會被改變,這是事實。

但是在以後的教育中,我們該怎樣看待英語在學習中的佔比,如何讓英語教學不再「功利化」,這是一個值得思考的問題。

我是辣辣,如果你對本文有什麼看法和意見,歡迎在評論區留下你的足跡。

(圖片來自網絡)

相關焦點

  • 「將英語踢出高考」:是何意思?又是什麼理由?
    「將英語踢出高考」相當於不再將「職稱英語」作為職稱評定的統一條件,解決的是一刀切所導致的片面化、絕對化的問題,絕不是要取消英語這門課,而是對這門課的定位適當進行修正,由必修變成選修,由剛性規定變成柔性選擇,所以是科學的合理的公平的。
  • 教育部:2021年將啟動義務教育全科教材修訂,英語會踢出高考嗎?
    從網友的留言來看,大家最關心的就是英語是否會被踢出高考?近年來,將英語踢出高考的呼聲越來越高,理由也很簡單。一是英語佔據中小學生太多的學習時間,擠佔了語文數學物理等科目的學習時間;二是英語分值太高埋沒了一些數理化很好但英語偏科的人才。那麼,本次教材修訂會把英語踢出高考嗎?作為一名老師,個人是希望將英語踢出高考,但是可能性很小,為什麼呢?
  • 將英語踢出高考科目?鄭強教授強烈支持,你怎麼看?
    在我國,英語早在學生讀三年級的時候就作為一門正式的課程,與語文,數學兩科並列成為最基本的三門課程。無論是在中考還是高考中,英語所佔的比重都是100%,並且分值還不低。但近日有人提出將英語踢出高考、研究生考試,得到了浙江大學的鄭強教授的強烈支持,你們怎麼看呢?
  • 要不要將英語「踢出」高考?教育部再發聲,家長:早該如此
    很多家長把責任推給了英語這一科目:降英語分把體育分提上來;把英語切了吧,一個13億人口的中國,大街小巷的英語補習班;把誤人的英語踢出高考,把健康和自由還給孩子。人們為什麼這麼厭惡英語學科?要不要將英語「踢出」高考? 教育部發聲了 :想要把英語踢出高考這種可能性並不大,但是在未來的科目總體比重中,英語的佔比可能會減少。
  • 有人主張把英語「踢出」高考,網友:我語文不好,是不是也踢走?
    近年來,關於是否應該把英語「踢出」高考的爭議更大了,大家各持己見,似乎都有道理。 對於是否應該降低英語的比重,把英語列為選修,甚至將英語「踢出」高考,一些反對者認為:如果因為學不好而把英語」踢出「高考,我是不是也建議把語文踢出高考?
  • 中國是否應該把英語踢出高考?
    最開始是建議將英語改必修為選修,後來建議將英語高考分數從150降為120,到現在乾脆直接建議將英語踢出高考。除此之外,支持將英語踢出高考的大致持以下幾種觀點:1.除了中高考需要,除了選擇這門語言作為專業的大學需要
  • 將英語踢出高考?不可能,英語應該是變成選考科目
    首先申明我的觀點:贊同取消英語必考地位,但並不是把英語踢出高考。英語能被踢出高考嗎?顯然不能!目前網絡上這個問題分兩端,一方說踢出高考,一方不贊成。踢出高考,怎麼可能呢?總不能不設英語專業吧?那麼多外國語大學總不能不招英語專業學生吧?學國際貿易專業的學生不可能不學英語吧?所以說將英語踢出高考,本來就是一個假問題,沒有以認真、負責的態度來討論這個問題。那麼對於支持保留英語必考地位的一方來說,都是在強調英語有多麼多麼重要,必須要保留英語的必考地位。這種說法同樣陷入了踢出高考一方的那種邏輯。
  • 俄羅斯將英語取消把漢語正式納入高考強烈建議我國將英語踢出高考...
    俄羅斯將英語取消把漢語正式納入高考強烈建議我國將英語踢出高考將為選修課咫尺的點右角 2020-11-04 16:30 來源:搜狐千裡眼
  • 赴美學習或將越來越困難?家長:中國就應該把英語踢出高考
    家長們抱怨,有些作業其實根本沒必要逼孩子太緊,比如說英語,為了中高考,小小年紀就接受「不正宗」的英語灌輸教育,看到孩子這麼累,真為孩子感到不值!所以有些家長,又再次提出了一個重複很久的話題:中國就應該把英語踢出高考!
  • 該不該將英語踢出高考,受影響最大的是誰?
    英語該不該踢出高考,其實一直是有爭議的。這段時間,隨著鄭強教授的演講在網上熱播,這個話題再次被廣泛提起。支持將英語踢出高考的人認為:雖然英語重要,但是能用上英語的人畢竟是少數,大部分孩子花了大量的時間學習的英語,在人生中,並沒有什麼用處,實際上是浪費了寶貴的學習時光。
  • 鄭強教授真的建議將英語踢出高考?我們理解錯了!
    前段時間,吵得沸沸揚揚的鄭強教授建議將英語踢出高考的視頻,得到了很多學生的支持,有網友調侃,支持將踢出高考的都是英語學得不好的,並沒有從英語學習中獲益的。最開始支持將英語踢出必修課的其實是反觀,如果真的是將英語踢出高考,考生的壓力就會減小嗎?這個其實是需要分情況來看。
  • 把英語踢出高考?最終被踢出的恐怕是你自己
    所有外語都一樣,只是英語這扇窗更大。「把英語踢出高考」,只是你多年來學而無果的情緒發洩。無論高考考不考,這扇窗都開在那裡。你不去看窗外,是你自己的損失。明白這些道理,自然就知道英語的學法。就算高考真的踢出英語,想學英語的人照樣大把。
  • 把英語踢出高考?最終被踢出的恐怕是你自己!
    「英語帶給你的不是知識,是窗戶。所有外語都一樣,只是英語這扇窗更大。「把英語踢出高考」,只是你多年來學而無果的情緒發洩。無論高考考不考,這扇窗都開在那裡。你不去看窗外,是你自己的損失。多數人把英語當成知識本身,已然走進誤區。即便你要如此,也應在熟練掌握之後再去考慮。畢竟,任何語言首先都是工具。工具要熟練,就要多用。用的時候難免犯錯,這是熟練的必經過程。自行車光靠看能會騎嗎?不能!學自行車摔倒算失敗嗎?
  • 英語踢出高考你同意嗎?
    關於英語是否被「踢出」高考的問題,是近些年來爭議很大的問題!陣營分成兩派,一派反對將英語提出高考主科,代表人物是俞敏洪,他認為英語被「踢出」高考,受害最大的是窮人家的孩子,因為這些孩子需要花更多的時間精力以及費用,而主張將英語踢出高考的人似乎更多 ,其代表是中國宇華教育集團董事局主席李光宇建議高考取消英語科目
  • 義務教育全科教材即將修訂,英語會被踢出高考嗎?聽聽老師怎麼說
    從網友的留言來看,大家最關心的就是英語是否會被踢出高考?  近年來,將英語踢出高考的呼聲越來越高,理由也很簡單。一是英語佔據中小學生太多的學習時間,擠佔了語文數學物理等科目的學習時間;二是英語分值太高埋沒了一些數理化很好但英語偏科的人才。
  • 將英語踢出高考?最終吃虧的還是3類學生,家長不要輕言放棄
    英語作為三大主科之一一直都是備受爭議的,從我上初中的時候開始,就有很多聲音在喊,將英語踢出考試,學英語沒有必要;一直到現在依舊存在這種聲音。支持將英語踢出高考的人,都是認為學習英語的付出和回報是不成正比的,即使是從小學就開始學,在工作之後基本都應用不到,反而佔用了更多的教育資源,所以支持取締。
  • 鄭強教授將"英語"踢出高考呼籲怎樣了?已得到回覆
    如今,英語已經成為壓死駱駝的最後一根稻草,絕大多數學生在質疑為什麼讓一門外國語言佔那麼大比重?而鄭強教授和一些學者也始終強烈呼籲,將&34;踢出高考,讓學生有時間多學些本國文化和語言。通過調研發現,中小學生每天花在英語上時間上超過1/5,從小學到高中,每個學生至少在英語學習上要花5292個小時,過分了。對此,教育部作出了回應,表示高考不會取消英語,但是將調整英語在高考中的比例。
  • 教育部:2021年英語將被「踢出」高考?家長:早該如此!
    每天都有分享,完全是免費訂閱,請放心關注。免責聲明:本文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作者刪除。                                                                             要不要將英語「踢出」高考?教育部這樣回應,家長:早該如此素質教育的普及開始一直到現在,關於英語的爭論從未停止下來過。
  • 教育部針對是否將英語「踢出」高考,做出回應,家長表示理應如此
    即便是分成了兩大陣營,一個陣營的人是贊成將英語「踢出」高考。另一個陣營的人則是不贊成將英語「踢出」高考的人,代表人物是俞敏洪,俞敏洪認為,如果英語退出了高考,那麼對於窮人家的學生來說,就是非常不利的。因為如果高考中不考英語了的話,那麼學校也自然會減少對於英語科目的教學。
  • 教育部針對是否將英語「踢出」高考,做出回應,家長表示理應如此
    因為英語的重要性,我們一直重視對學生英語的教育,基本上從小學開始,學生就要學習英語了。不僅僅是學習英語,英語還是三大主科的其中之一,也正是英語有著這樣高的地位,關於英語科目的爭論就一刻都沒有停止過。即便是分成了兩大陣營,一個陣營的人是贊成將英語「踢出」高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