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克思勞動價值論的時代意義

2020-12-13 人民網

原標題:馬克思勞動價值論的時代意義

馬克思勞動價值論深刻闡釋了商品經濟的本質和運行規律,賦予了活勞動在價值創造中的決定作用,並由此奠定了剩餘價值論的理論基礎。馬克思勞動價值論不僅在人類經濟學說史上具有重要的理論價值和歷史地位,而且在今天的時代條件下,依然有著重要的指導意義。

勞動價值論是發揮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決定性作用的理論基礎

馬克思勞動價值論要求各種商品的生產和交換以價值量為基礎,遵循價值規律的客觀要求,充分發揮市場機制的作用。在市場中需要交換的勞動產品,都耗費了人類勞動,產品中凝結的勞動量的多少無疑成為不同商品生產者之間進行商品交換的合理依據或尺度。以生產商品的平均勞動耗費——價值作為商品交換的依據,可以起到優勝劣汰的作用,從而促進資源的最優配置。因此,為了又好又快地發展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我們必須在馬克思勞動價值論的指導下,嚴格依據價值規律的要求,充分發揮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決定性作用。

勞動價值論是鞏固勞動光榮觀念的指導思想

按照馬克思勞動價值論的觀點,活勞動是創造價值的唯一源泉。因此,馬克思的勞動價值論凸顯了對活勞動的格外關注。關注活勞動創造價值這一事實本身,就是對人的勞動價值的承認。馬克思曾說,「歷史承認那些為共同目標勞動因而自己變得高尚的人是偉大人物;經驗讚美那些為大多數人帶來幸福的人是最幸福的人」。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幸福都是奮鬥出來的。在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今天,我們需要千千萬萬的奮鬥者用自己的勞動和智慧,增添著我們的成就感和獲得感。所以,我們更需要尊重勞動、保護勞動,必須堅持崇尚勞動、造福勞動者,必須牢固樹立勞動最光榮、勞動最崇高、勞動最偉大、勞動最美麗的觀念。凡是為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不懈奮鬥的勞動者,都應給予肯定、鼓勵和物質保障。

勞動價值論是樹立堅持人民主體地位原則的思想源泉

馬克思勞動價值論的一個重要理論特徵就是在充分承認非勞動生產要素的作用的基礎上,突出強調人的勞動的作用。馬克思明確指出,勞動者是社會及生產勞動過程的主體。馬克思勞動價值論把商品經濟中隱藏得很深的「價值」從與其相關聯的因素和條件中剝離出來,在複雜的生產過程中強調人的創造性活動這一本質,在各種複雜的經濟因素中凸顯了人的創造性這一經濟發展的動力源泉,顯示了馬克思勞動價值論「以人為本」的鮮明特徵。勞動價值論「以人為本」的鮮明特徵,是我們樹立堅持人民主體地位原則的思想源泉。

勞動價值論是堅持創新發展理念的理論依據

馬克思指出,商品的價值量是由生產商品的社會必要勞動時間來決定的,與體現在商品中的勞動量成正比,與這一勞動的生產率成反比,而超額價值則與勞動生產率成正比。因此,企業為了獲得更多的超額價值,必然要不斷地加大創新的力度以不斷提高勞動生產率。勞動生產率的高低由什麼決定呢?馬克思指出:「勞動生產率是由多種情況決定的,其中包括:工人的平均熟練程度,科學的發展水平和它在工藝上應用的程度,生產過程的社會結合,生產資料的規模和效能,以及自然條件。」所以,生產者在經濟活動中會十分重視創新特別是科學技術創新的巨大效用,不斷改進生產技術,提高生產效率,從而獲得超額的價值。

除此之外,「生產過程的社會結合」是指分工協作,也包括管理和管理創新。因此,為了獲得更多的超額價值,生產者在加強科技創新的同時,還會加強管理創新,努力提高經營管理水平。可見,馬克思的勞動價值論也是我們今天堅持創新發展理念的重要理論依據。

(作者:唐未兵,系湖南工業大學黨委書記)

相關焦點

  • 大衛·哈維對馬克思「勞動價值論」的解釋為什麼是錯的?
    如同米歇爾·羅伯斯所說的,把經濟學當作自然科學進行研究的西方學者,即使如瓊·羅濱遜那樣對馬克思的學說有好感,對他這種黑格爾式的「形上學」多半也是繞道走的。在《資本論》第一卷中,馬克思提到了:「一切勞動,從一方面看,是人類勞動力在生理學意義上的耗費;作為相同的或抽象的人類勞動,它形成商品價值。
  • 馬克思恩格斯世界歷史思想及其時代意義
    馬克思恩格斯世界歷史思想及其時代意義 2017年03月11日 10:12 來源:《高校馬克思主義理論研究》 作者:鄒廣文 字號 內容摘要:馬克思恩格斯世界歷史思想及其時代意義作者:
  • 馬克思《資本論》讀後感作文10篇
    馬克思的勞動價值論,是徹底的一元價值論。  社會存在決定社會意識。任何科學原理都是對特定條件下的特定問題的分析。馬克思的勞動價值論產生於130多年前工業化初期的蒸汽機時代,而當時的生產方式、勞動形態、商品形式和財富構成等都與當今有著巨大的差別。因此,分析馬克思勞動價值論,不能脫離對那個特定時代特點的分析,概括地講,馬克思創立勞動價值論的客觀歷史條件主要如下。
  • 馬克思恩格斯「太平洋時代」 思想的理論邏輯與現實意義
    此外,他還述及世界歷史上對於「太平洋時代」的幾次討論。① 1994 年,王逸舟在《論「太平洋時代」》一文中細緻考察了有關「太平洋時代」的論述,考證了「文明重心西遷」的史實。在此基礎上,他對這一話題出現的原因及意義進行了分析,並討論了有關「太平洋時代」的幾種設想及其隱含的歷史與政治文化背景差異。
  • 馬克思如何看待勞動的價值
    作者:山東科技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副院長 高明馬克思勞動觀是馬克思主義理論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發展需要一代又一代人不懼艱難險阻的奮鬥下去。在新時代背景下,要加強對青年德智體美勞等各方面的教育,培養青年科學的勞動觀,促進他們為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服務。
  • 馬克思生產力理論的現實意義
    【摘要】隨著我國經濟發展進入新常態,基於問題導向加強對馬克思生產力理論現實意義的時代解讀,並從中獲得理論啟示,將有助於理性認識經濟新常態下解放和發展生產力的基本方向,為當前和未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提供科學的理論動力與智力支持。
  • 「馬克思的思想至今都有意義」
    在特裡爾萊茵流域州立博物館,「馬克思1818—1883生平、著作和時代」特展正在舉行,1000平方米的展區內,展出了全球唯一存世的一頁《共產黨宣言》手稿、馬克思的大學畢業證書、馬克思親手批註的《資本論》等珍貴文物。
  • 馬克思與恩格斯的時代
    在原始資本主義時代,許多西方學者面對現實,從「理論上」探討新的社會結構中的社會不公正現象,其中馬克思的理論貢獻最巨,因為馬克思搞的不是通常的經濟學,而是「政治經濟學」,即從政治角度來看經濟,又從經濟角度來看政治,從商品的生產與流通,現實社會的各種狀況等,來看社會各階層在這個社會過程中的政治經濟地位,當今許多經濟學家都沒達到這樣的學術視野。
  • 「馬克思書房」的示範意義
    近日,「馬克思書房」在太原市圖書館正式揭牌並向讀者開放。該書房收藏了關於馬克思主義、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等相關文獻20000餘冊;並且,首次實現了跨學科文獻整合,融教學演講、展覽展示、數字閱讀、趣味活動多種功能於同一空間。
  • 馬克思個人全面發展理論的現實意義
    在這個時代,馬克思關於個人全面發展的理論的現實意義是什麼?在近日北京明遠教育書院舉行的「馬克思論教育——紀念《資本論》發表150周年」學術沙龍上,本文作者在主題演講《馬克思論個人的全面發展》中指出,《資本論》是一部研究資本主義生產和發展的著作,但談到資本主義生產時,總要談到人,《資本論》中馬克思對個人的全面發展做出的深刻考察和分析,在今天仍然有著強烈的現實意義。本文擷取演講中的相關論述,以饗讀者。
  • 馬克思哲學的性質與德國古典哲學的遺產
    在《資本論》中,這種理論特點通過資本主義批判的科學方法論而展現出來。馬克思恩格斯就是憑藉這樣的辯證解讀視角在歷史觀解讀上超越了同時代的其他思想家。當然,與政治經濟學批判中的勞動相關的視角在討論辯證法時依然不會缺場。
  • 馬克思人類學哲學以人類命運為時代課題
    馬克思的整個哲學都建立在對人的人類學特性的理解之上,是根據人的人類學特性理解人和人類世界以及人所面對的自然界的哲學,是馬克思的人類學哲學方向。它與傳統意義上闡釋馬克思主義的內在邏輯(即遵循經濟學邏輯構建起來的經濟學意義上的馬克思主義)有所不同,這一理論的構建遵循人類學的理論邏輯。
  • 馬克思人與自然關係理論的時代價值
    馬克思人與自然關係理論堅持人類要從辯證統一的角度去看待人類與自然界之間的關係,堅持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為我國生態文明建設提供了方法論指導,對我國生態文明建設具有重要的意義。【關鍵詞】馬克思主義 人與自然 生態文明 【中圖分類號】A81 【文獻標識碼】A新時代,面對日益惡化的環境問題,深入研究馬克思人與自然關係理論,以新的視角去關注人與自然的關係,是探索環境問題有效解決辦法的必行之路,對我國生態文明建設具有啟示意義。馬克思人與自然關係理論的主要內容人與自然是辯證統一的。
  • 【京師哲學】魯克儉丨馬克思是否關注分配正義——從「按需分配」的中譯文談起
    在現代工業時代,人的基本生理需要得到滿足並不困難,而人的更高層次的需要(特別是精神層面的高級需要)也很容易得到滿足(特別是伴隨著人的自我實現方式的多樣化)。擔心共產主義高級階段的人會偷偷從倉庫中拿東西,完全是多餘的。第二,「各盡其能」與「各足其需」不是割裂,而是統一的。表面上看,「各盡其能」強調的是生產,「各足其需」強調的是消費和享受。
  • 馬克思恩格斯的中國觀及其當代意義
    原標題:馬克思恩格斯的中國觀及其當代意義   馬克思主義作為一種學說來到中國將近120年,作為中國共產黨的指導思想也將近100年。那麼,馬克思恩格斯究竟是怎樣看待中國的,中國在他們心目中究竟是什麼樣子?這就是馬克思恩格斯的中國觀問題。
  • 馬克思個人全面發展理論的現實意義-光明日報-光明網
    在這個時代,馬克思關於個人全面發展的理論的現實意義是什麼?在近日北京明遠教育書院舉行的「馬克思論教育——紀念《資本論》發表150周年」學術沙龍上,本文作者在主題演講《馬克思論個人的全面發展》中指出,《資本論》是一部研究資本主義生產和發展的著作,但談到資本主義生產時,總要談到人,《資本論》中馬克思對個人的全面發展做出的深刻考察和分析,在今天仍然有著強烈的現實意義。本文擷取演講中的相關論述,以饗讀者。
  • 葛新權:馬克思政治經濟學的數量分析
    關鍵詞:馬克思 資本論 政治經濟學 數量分析5月4日,習近平總書記在紀念馬克思誕辰200周年大會上發表重要講話,他深情緬懷了馬克思偉大光輝的一生,深刻闡釋了馬克思主義的科學體系、豐富內涵及其對人類社會發展的巨大作用,總結了中國共產黨帶領人民創造性推進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壯闊歷程和豐碩成果,提出了新時代繼續推進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要求。
  • 考研政治 馬克思基本原理重要考點
    馬克思基本原理包括,馬克思主義哲學,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科學社會主義。馬克思主義哲學,包括唯物論,辯證法,認識論,唯物史觀。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包括,勞動價值論,剩餘價值論,資本主義。科學社會主義,包括社會主義,共產主義。唯物論物質觀物質與運動的關係 運動是物質的存在方式和根本屬性,物質是運動的根本載體。運動和靜止的關係甚至是特殊的運動,運動是絕對的,靜止是相對的。
  • 馬克思哲學思想中的批判性之維-光明日報-光明網
    批判理論的邏輯劃界     從馬克思所生活的時代來看,有很多思想家都在批判資本主義社會,那麼,馬克思的批判理論與當時其他思想家的批判理論有何不同?這是在邏輯上需要劃界的問題。     在馬克思所生活的時代,除了前面論述的理性批判之外,對資本主義社會的批判主要有如下幾種模式:一是道德批判模式,即對資本主義社會的剝削與不平等進行道德批判。這種批判思維在直接的意義上與費爾巴哈有關。費爾巴哈在批判黑格爾哲學時,將哲學的基礎界定為男女之間的自然之愛,並以此為基礎來批判當時的社會與文化。
  • 【老外談】英國學者:200年後:馬克思的偉大意義何在?
    作為倫敦馬克思徒步活動的組織者,我最近被問及這樣一個問題:當今世界是否有和馬克思一樣偉大的人物?我很難想出另外一個名字——原因何在?畢竟,現代科學、技術、藝術和文化都是在馬克思1883年逝世後創造出來的。在當今世界,我們有傑出的科學家、哲學家、歷史學家、政治家、藝術家、工程師、設計師和表演家,我們也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快地獲取和積累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