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草是寶,但如何用才好?在中醫眼中,具體用法有5個

2020-12-20 奇妙的本草

俗話說:「清明插柳,端午插艾。」今天妙姐吃了一個艾葉粑粑,又想起了故鄉清冽的艾草香,想起了許多與艾草相關的事。

初夏,正是艾草瘋長的季節。艾草相貌平平,不事張揚,路邊溝畔、田間地頭,到處都可見它們瘦直的身影。那氣息,濃濃的香味夾著清苦的澀味,聞起來自然、純粹、婉約,給人以安穩妥帖之感。

每年的端午節,母親都要把艾草和莒蒲、桃葉捆在一起, 掛在房門上方,說能驅邪避災,保佑家老少平安。 起初我不信,後來讀到古詩:「遊魂無跡任西東,裝點柴門沐艾風。」方知艾草確有闢邪的作用。

記得小時候,端午節這天,母親還要燒一大鍋艾葉水讓我洗澡,說可以解毒治病,一年四季都不會生瘡。母親把艾葉水燒成了墨綠色,倒人木盆裡。此時會有大量的熱氣升騰。母親先讓我就著這熱氣燻臉、身。待水溫下降,再坐到盆中,她則拿來葫蘆瓢,舀起水反覆從我身上淋下,癢得我咯略直笑。

母親持家有道,總能將清苦的日子過得活色生香。每年的春三月,艾草正鮮嫩,母親採了它,用開水焯過後,切碎,拌上糯米粉,以白糖作餡,做成小糯米糰子,出鍋後,咬上一口,鮮美無比。另外母親做的艾葉煎雞蛋,吃起來味道也不錯。當四五月,艾草便顯得老了,我再想吃時,母親就掐來艾草的頂端,用力搓洗,把苦味去掉一此,這樣吃起來也是美味的。

一、艾草雖小,渾身是寶

艾草屬菊科蒿屬植物,具有奇異香氣,早在《詩經》時期,已經是非常普遍的藥材。艾草全身都是寶,嫩芽可做蔬菜,艾葉可做染料,全草可做藥材。其苦燥辛散的特性,用途極廣。

艾草功效:

驅蚊:艾草莖葉含有揮發性芳香油,包含桉葉油素、樟腦、蒿醇等成分,是天然的驅蚊淨化空氣的植物。

驅邪:最早在《荊楚歲時記》「採艾以為人。懸門戶上,以禳毒氣。」五月的艾草驅邪作用最佳,可在門前或胸前懸掛驅邪。

藥用:

《本草綱目》記載:艾以葉入藥,性溫、味苦、無毒、純陽之性、通十二經、具回陽、理氣血、逐溼寒、止血安胎等功效,最常見的用途就是抗菌、止血、驅溼寒,屬於家庭必備藥材。其中預防瘟疫的效果早在幾千年前就被廣為使用,很多大型呼吸系統瘟疫都使用到了艾草入藥,艾條煙燻預防。

另外《本草從新》記載:「艾葉苦辛,生溫,熟熱,純陽之性,能回垂絕之陽,通十二經,走三陰,理氣血,逐寒溼,暖子宮,」,艾草在婦科方面運用也及其廣,治療月經不調、經期延長、產後腹痛、日久不孕等。

二、艾草泡腳有什麼功效?

艾草除了入藥,也可以外用,其外用的保健功效更被很多人嘖嘖稱讚。

都知道艾草有驅寒的作用,熱水加上艾草通十二經絡,刺激足部穴位的同時加速血液流通,調理陰陽趕走體內溼寒。

當代對艾草進行藥理研究,發現艾草中的揮髮油具有鎮咳、祛痰及抗過敏作用,腳底經脈豐富,用艾葉熬的水泡腳可循經脈入肺腎。另外艾草的香氣通過熱水散發至鼻腔,緩解呼吸道不適。

艾草對於呼吸道疾病有預防作用,對皮膚真菌也有抑制作用。真菌大多因為熱毒所致,艾草的清熱解溼化毒作用,對於真菌類皮膚病有很好的療效。

下面給大家推薦幾個比較好的艾草泡腳配方,只需要簡單搭配就能發揮更大療效。

艾草+姜:艾草和姜都有祛溼寒的作用,兩味藥搭配在一起對於風寒感冒、支氣管炎、哮喘都有不錯的療效。另外對於因溼寒導致的關節疾病也有不錯的功效。

艾草+紅花:紅花對於血液循環有不錯的效果,而艾草和紅花通過熱水將功效加倍,對體寒、淤血、靜脈曲張都可以緩解。

艾草+鹽:艾草加鹽有敗火的功效,對因上火導致的咽喉痛、牙周痛、氣躁心煩都有一定的作用。

艾草+花椒:花椒本身有驅溼寒作用,與艾草搭配可以揚長避短,對於溼疹、腳臭、婦科都有輔助療效。

三、艾草泡腳,有許多注意事項

艾草泡腳雖然是很日常的保健方式,但使用的時候也稍有講究,畢竟中醫講究平衡。

1、艾草泡腳的時間不宜過長,一般20分鐘即可,否則容易頭部供血不足的情況。

2、艾草泡腳不宜過於頻繁,一般兒童用艾草泡澡每周1-2次即可,水溫不宜過熱,老人用艾葉泡腳每周2-3次最佳。切記好的方子頻繁使用,最後會消耗元氣。

3、艾葉泡腳本來具有瀉火的作用,此時不宜再吃寒涼屬性的食物,否則容易瀉火過猛。

4、艾草泡腳的時候會微微出汗,此時最好多穿一點衣服注意保暖,避免寒氣入體。

四、除了泡腳,艾草還有很多用途

艾草除了泡腳,還有其他用途,也可以發揮其功效。

1.吃:將大米洗淨浸泡2小時,將大米和水燒開後,加入洗乾淨切碎的艾葉草,換文火熬成艾葉粥。

功效:清熱解毒,祛火,夏季最佳食品。

2.戴:艾葉磨成艾絨塞入小香囊製作成香包,可隨身攜帶。

功效:驅蚊、通鼻、淨化空氣。

3.洗:取新鮮艾葉30-50g放置沸水煮5分鐘,將艾葉取出,可用來沐浴。

功效:祛溼寒、理氣血、安眠。

4.抹:適量艾葉與山茶油同時浸泡一個月,之後取出山茶油加入薄荷、檸檬草等精油,可用做驅蚊液。

功效:止癢、驅蚊。

5.灸:艾草磨成艾絨、與肉桂、乾薑、雄黃等粉末混合製成藥條。

功效:刺激穴位,調理經絡,祛溼寒。

艾草的功效很多,實用性也很廣,屬於物美價廉的寶貝。作為日常保健來說,家中常備艾葉對老人、小孩、婦女都有不錯的治療效果。而且艾草的用途非常廣泛且便捷,大家可以根據自己的需求進行選擇。

參考資料:[1]四個艾草泡腳養生小偏方[J].《財會月刊(上)》,2014(8):I0011-I0011.[2]石河子人口計生委.艾葉泡腳禁忌及作用.2018.11[3]王子霄.艾葉的神奇功效與用途[J].《農業知識:百姓新生活》,2015(5):45-45.

未經作者允許授權,禁止轉載

相關焦點

  • 艾草雖小,卻是個寶:在中醫眼中,具體用法有4個
    艾草有濃烈香氣,既可以吃,製成艾蒿餈粑糕、艾葉粥等美味可口的食物,又可以將艾草曬乾做成枕頭,解乏助眠,還可以艾草葉熬汁,然後稀釋兌水沐浴,消除身上長的小紅疙瘩。現在很流行的艾灸,就是拿艾草點燃之後去燻、燙穴道。中醫:艾草的功效李時珍在《本草綱目》記載:「艾葉生則微苦太辛,熟則微辛太苦,生溫熟熱,純陽也。」
  • 端午留下的艾草,真的有用嗎?
    戰國時期,屈原實行政治改革的主張未能實現,被削職流放,後楚國亡,屈原內心痛苦,於五月初五投江自盡;以後,在每年的五月初五,就有各種風俗,以此來紀念愛國詩人屈原。端午佳節,可能大家都熟知的是習俗是,曬龍舟,吃粽子,戴花繩。
  • 艾草—女性的養生草,沒想到幹艾草也這麼厲害,而且還便宜實用
    在中醫上,艾葉又被稱為「女性的養生草」。中醫專家介紹,如果說中醫之花是「杏」,那麼中醫之草便是「艾」了。中醫認為,艾葉是一味溫經止血藥,善溫中、逐冷、除溼,凡婦人血氣寒滯者,最宜用之。故艾葉有女性的「養生草」之稱謂。今天我們就一起去學一學,艾葉的那些養生用法!
  • 夏季除溼正當時,隨處可見的「艾草」,三種用法去溼氣
    夏季除溼正當時,隨處可見的「艾草」,三種用法去溼氣。夏天來了,這個季節的特點,就是氣溫較高,空氣溼度也高,因此形成一種「溼熱」的環境。中醫理論裡,長夏乃是「溼當令」。也就是說,「溼」是夏天最主要的一種「氣」。
  • 中醫抗疫建奇功 艾草防疫正當時
    如何提高自身免疫力,讓自己不中招?對普通百姓來說,艾灸無疑是個好東西。1月26日:健康報記者電話採訪了國家衛健委高級別專家組成員、中國中醫科學院廣安門醫院仝小林院士。仝院士說到:除服用中藥外,中醫還可以試用艾灸神闕、關元、氣海、胃脘、足三裡等,可以溫陽散寒除溼,調理脾胃,提高機體的免疫功能。
  • 坐月子用艾草洗澡好不好?中醫說出了大實話!早看到早受益
    還有的人走另一個極端,借中醫之口,說女人產後一個月都不能洗澡,一洗就得病。那麼以上兩種說法哪種對產婦更好呢? 其實對於產褥期的婦女,洗澡是好處多多噠。月子期間保持衛生清潔,才不會引起生殖系統病變,而且對於會陰的恢復有促進作用,對產褥期的身體修復來說十分重要。所以月子期間可以洗澡,尤其是在南方地區,基本家家都有用艾草洗澡的習慣和講究。
  • 用了好多年,你真知道艾草的用法嗎?學會方法,祛溼排毒強體質
    青團的主要成分就是艾草,說起這個詞大家都不陌生,不就是每年清明家家戶戶放在家中的東西嗎?原來吃了這麼久的青團竟是艾草做的,真是令人匪夷所思啊。在中醫看來,越來越多的中草藥材進入了老百姓的飲食是喜事。只不過大家對艾草的了解一知半解,甚至很多人只知道艾草是清明節的必備。
  • 春天,遇到艾草別錯過,多摘些,教你個儲存方法,保鮮1年
    艾草,又叫艾葉草、艾蒿,是山間田野裡經常會看見的一種小草,一面翠綠,一面絨白,帶有獨特的芳香氣味。經過現代醫學藥理證明,在中醫上有較大的藥用價值。最常見的是拿來做艾灸;因為艾草有祛溼、散寒的作用,民間更有產婦在月子裡用艾草水洗澡的習俗;用艾草煙燻殺菌消毒在我國更是有幾千年的歷史,在古代,艾草可是防瘟疫的大功臣。 艾草除去其藥用價值,它的使用已深入到人民的生活中,在端午節,人們有用艾草懸掛門前闢邪的習俗,也有用艾草製成香囊,驅蚊蟲的習慣。在現代,在艾草中抽取的艾葉精油,是製作香水和化妝品的原料。
  • 艾草抗癌是真的嗎?別再被騙了,艾草就3個養生作用
    都說「清明食艾,無災無難」,雖然清明節快過去兩個月了,但是苗苗的奶奶還是經常用艾葉煮雞蛋給她吃,說是可以驅寒祛溼,苗苗吃得膩了,想拒絕,奶奶還不高興了:「真是不懂得利用好東西,隔壁的王大爺前幾年得了前列腺炎,醫生就讓他多吃艾葉煮的東西, 可以預防前列腺癌,癌症都一樣,這艾葉都能防,快吃快吃。」
  • 如何使用艾草 你知道它有哪些養生功效
    艾草是我們生活中比較常見的一種草藥,它的養生功效最突出的就是可以幫助我們緩解疲勞,用它泡泡腳,效果真的是非常的不錯的。在我們生活中,很多人都是比較喜歡用艾草泡腳的。對於治療女性婦科疾病,也是有好的效果了。那麼艾草到底有那些神奇的作用呢,它的常見用法有哪些,艾草做成什麼食物吃對身體好呢,下面就跟小編一起來了解一下吧。
  • 艾草有4個養生功效,老中醫笑說:有一種作用,許多人未必知道
    起初青青在媽媽口中知道了這些習俗,卻似懂非懂,但她只知道自己最饞的還是用艾做的食物。說起艾草,妙姐同樣嘴饞喜歡吃艾草做的青團,但妙姐擦了擦口水,決定給大家說說有關艾草對身體都有啥好處。艾草又叫艾蒿,是我國的一種十分常見的植物,也是一味藥材。
  • 有一種美食叫「艾草火腿雞蛋餅」:不僅味道好,營養價值更好
    有一種美食叫「艾草火腿雞蛋餅」:不僅味道好,營養價值更好艾草算是一種看似沒有什麼用,但其實對身體健康有非常大好處的植物。中醫的艾灸指的就是用艾草點燃之後對身體進行炙烤,這樣讓身體堵塞的地方得到疏通,從而讓身體保持健康的狀態。
  • 艾草這樣用,祛溼安眠還殺菌!試過都說好~
    艾葉紅糖湯 做法:生薑5片,大棗5枚,艾葉15克,紅糖適量,水煎服。 功效:溫經散寒、止痛,主要用於虛寒痛經。 母雞艾根湯 做法:老母雞1隻(大約1500克為宜),洗淨,切大塊備用(若嫌羶,可焯一下)。
  • 你說艾草只能驅邪 中醫卻能用它治病
    你說艾草只能驅邪 中醫卻能用它治病,大家可以點擊下面視頻進一步了解。【艾葉傳說】根據《本草綱目》記載:「艾葉苦辛,生溫,熟熱,純陽之性,能回垂絕之陽,通十二經,……以之灸火,能透諸經而除百病」。這就說明艾葉能灸治百病,強壯元陽,溫通經脈,驅風散寒,舒筋活絡,回陽救逆。
  • 養生好物艾草,究竟有多養生?提醒:「百利」的艾草也有3「害」
    艾草性寒溫,味道微苦,有暖宮溫筋、祛溼活血、消炎殺菌的功效。經常手腳冰涼的人,經常用艾草泡腳,手腳會慢慢變暖。不僅如此,常用艾草泡腳,還能改善宮寒、痛經,提高睡眠質量,祛溼排毒,對身體是非常好的。今天就來聊聊大家的養生好物「艾草」,究竟有多養生?
  • 艾草有什麼功效?學會這些用法,能收穫不少好處!
    艾葉是的一種常見草藥,它的作用有很多,人們家中都會常備艾葉,艾葉的作用簡單可以分為藥理作用和食用,除了這兩個,還可以在平時的養生中都可以使用到艾葉,一起來了解艾葉的具體功效吧!艾葉的功效有哪些?首先就是艾葉的藥理作用,艾葉在很久以前就是我國中醫的一味重要藥材,很早就被廣泛作為內服藥要治療疾病。在現代,艾葉的用途也不止於藥用,在很多領域都會有艾葉的身影。艾葉裡面除了含有揮髮油以外,還含有很多其他的有機物質,這些有機物質可以有效調節身體內部的需求。
  • 艾草有養生妙用 使用前要請中醫辨識體質
    原標題:艾草有養生妙用 使用前要請中醫辨識體質   你還記得小時候經常看見奶奶用的艾條嗎?每逢潮溼天或者「翻風落雨」,老人就會拿著長長的艾條在膝蓋附近繞圈圈,燃著的艾條,冒著嫋嫋白煙,帶來滿屋藥香……   陽春三月,艾葉飄香,此時的艾草既鮮嫩又壯實,艾草除了用來「灸」,原來還能入膳和入藥。而春天,正是食「艾」的最佳時機。
  • 幹艾草竟然這麼厲害,趕緊去買幾包放家裡備用,不要太實用!
    中醫認為,艾葉是一味溫經止血藥,善溫中、逐冷、除溼,凡婦人血氣寒滯者,最宜用之。故艾葉有女性的「養生草」之稱謂。今天我們就一起去學一學,艾葉的那些養生用法!很多女性都有月經不調、手腳冰涼的問題,這時喝點艾葉茶有很好的作用。
  • 中醫是一種生活方式,說說中草藥的那些個趣事兒
    這點跟西醫是截然不同的,西醫是當人生病了,並且必須是嚴重到發生器質性的病變、能夠用西醫的儀器設備檢查出來的時候,才能診斷出疾病,才開始治療,而且治療方式絕大多數就是做手術,做完手術還不能真正地去掉病根,甚至會留下後遺症或製造出新的疾病還不自知! 中醫則不同,當一個人處於健康狀態時,我們通過日常的食物就能攝取身體所需的營養,這就是中醫所說的「藥食同源」。
  • 讓「野草」變「金草」 ——記南陽藥益寶艾草製品有限公司創始人...
    與艾草結緣李紅文是七裡園鄉達士營村的一位村民。1987年結婚後,迫於生計,她和丈夫查洪付外出打工。2009年一次偶然的機會,李紅文遇到廣州的一個老闆,對方銷售的各類艾草產品用的竟然是家鄉南陽的艾草,這令她驚訝不已。南陽地處中原,得天獨厚的自然條件孕育了豐富的中藥材資源和中醫藥文化。在張仲景的中醫名著《傷寒雜病論》《金匱要略》中多次將艾草用作方劑,醫治患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