盧昊:日本從國際公共產品視角打造「印太」的動因分析

2020-12-22 參考消息

原標題《日本外交與「印太構想」——基於國際公共產品角度的評析》,原文刊載於中國社會科學院日本研究所《日本學刊》2019年第6期(全文約2.5萬字)。

【作者】盧昊(中國社會科學院日本研究所副研究員)

參考消息網12月27日報導 由於日本的一系列舉措,「印太構想」的「兩副面孔」中的一面即國際公共產品的提供手段,至少在形式上得到了強化。不少日方觀點強調,日本對「印太構想」重心的調整,旨在突出日本政策所產生的國際公益效應,並設法提出具有體系性與可行性的國際合作方案。但很顯然,日本此舉絕非「公益行為」,而是有著明確的自利動機與戰略指向。

日本打造「作為國際公共產品的印太」的動因

當前形勢下,日本打造「作為國際公共產品的印太」,努力凸顯自身的「公益角色」及「合作姿態」,有以下具體考慮:

一、降低外部阻力,拓展戰略空間

由於日本的「印太構想」最初體現出鮮明的地緣政治競爭色彩,特別是針對中國的相對強硬且露骨的遏制,不僅造成中日關係惡化,也使得其他國家對日本政策可能加劇地緣對立、激化大國矛盾的擔憂加劇。在日本看來,通過突出國際產品提供者角色,緩和或儘量隱藏日本戰略構想的競爭性,有利於消除其他國家的疑慮,促使其認同乃至接受日本的做法。同時,當前日本最為關注的無疑是中美戰略競爭的加劇。日本認為,利用「印太構想」的合作方案以及日本在當地的影響力,來同時加強與中美的合作,對於強化日本在大國博弈中的地位無疑非常有利。

二、有效發揮日本外交的「比較優勢」

在當前國際權力轉移的背景下,相比中國等新興大國,日本的物質性權力即「硬實力」優勢正逐步喪失,但在非物質權力即「軟實力」領域,日本仍具有獨特優勢,特別是國家形象、文化傳播力、國際輿論影響力、國際合作經驗等方面。日本為自己的「印太構想」賦予國際公共產品特性,其中重要的一點考慮是藉此獲取道義性權力,來最大化自己在外交手段上的優勢。通過有關「印太構想」的「戰略性宣傳」,儘可能獲取各國認可,爭取道義性權力,然後再通過構想的具體實踐與效果,進一步強化日本外交的道義性與可信性。

三、加強國際秩序主導權與話語權

當前,國際秩序變革日益加速。日本政治精英及戰略學界的主流觀點是:在國際秩序變革期,日本應當抓住各方圍繞新的規則展開磋商博弈的「機會窗口」,主動作為而非被動等待,設法在新秩序的建構過程中成為理念提供者並爭取話語權。考慮到爭取國際秩序建構的主導權與話語權的緊迫性,日本「印太構想」的一項核心內容就是從日本的利益出發,設計與輸出作為國際公共產品的秩序、標準與規則。日本的設想是在建構印太區域性相關秩序規則並加以推廣的前提下,促使其「外溢」到全球層面,成為廣域國際秩序的組成部分。

四、鞏固地區外交基盤,拓展海外市場

印度洋地區的新興國家包括東南亞、南亞各國,是日本地區外交的重要根據地。在當前亞太大國博弈強度提升、國際環境不確定性增強的情況下,日本尤其需要穩住這一區域,作為施展外交戰略的依託。同時,東南亞與南亞的新興市場又是日本海外經濟力量投射的重心之一。國際公共產品的政策定位有利於將日本的戰略意圖合法化,方便日本在拓展海外經濟網絡的同時,對外擴大政治乃至戰略上的夥伴關係。

五、為軍事安全政策突破限制爭取「合法性」

日本政府近年來加速了軍事安全政策轉型突破,意在逐步脫離「專守防衛」國防原則的約束,強化自主防衛能力,以及更大的軍事安全政策權限。安倍執政時期,日本防衛安全政策的「對外輸出」力度持續加大,積極進取姿態不斷加強。日本有意識地將與印太各國的防衛合作,特別是對所謂「海洋安保能力共建」等項目賦予提供國際安全公共產品的意義和形式,從而降低這一領域的敏感性,為日本的行動爭取所謂「正當名義」即合法性資源,以獲取「國際理解」。

名不符實的「國際公共產品」:對日本「印太構想」的評價

日本的「印太構想」本身具有明顯的功利目的性,而且它能否帶來日本所聲稱的「公益效應」也存在很大疑問。理論上,日本有能力在國際合作中做出貢獻。戰後至今的歷史也顯示,日本在區域經濟發展與一體化進程中一定程度上發揮了作為公共產品提供者的正面作用。但是,依據國際公共產品的一般內涵與特徵來衡量的話,日本目前的「印太構想」存在明顯的問題與缺陷。換言之,日本構想與推進的「作為國際公共產品的印太」目前仍然「名不符實」。這些問題與缺陷至少體現在以下幾方面:

一、政策與機制的未成形性

現實而穩定的制度性安排是國際公共產品的基本特徵之一。以這一特徵衡量,日本的「印太構想」作為公共產品的提供手段還遠未成形,其政策實踐存在較大不確定性。誠然,在打造「作為公共產品的印太」方面,日本不僅提出了一系列抽象理念,也在尋求構建具體的政策路徑,但這些構想中的大部分內容目前仍停留在理念提出與宣示階段,其內容更多體現在領導人及政府官方聲明中,尚未在具體政策及項目成果中兌現,與有關國家的實務合作有所進展,但制度化水平相當低。

二、針對「競爭對手」的排斥性

儘管國際公共產品供需關係內部也存在競爭,但協調與合作應作為基本精神,在利益相關者之間不應刻意製造排斥與對抗。而日本的「印太構想」儘管名義上倡導包容與合作,但實質上仍具有特定排斥性,併集中體現為其針對中國的一面。儘管在中日關係改善背景下,日本政府加強了對華協調合作,但「印太構想」從規劃到具體操作,仍一定程度上蘊含著「對華包圍圈」式的假想、遏制性思維。日本在與中方「有限度合作」的同時,對衝性策略傾向仍非常突出。

三、合作體系的相對封閉性

國際公共產品的合作體系,應儘可能納入具備能力及意願的供應方,開展廣泛性合作,以保障公共產品的有效功能及供應水平。日本的「印太構想」儘管以開放的合作體系自居,但在實際操作上,目前仍嚴重依賴於與其主要盟友或「準盟友」的合作關係,特別是日美印澳「鑽石同盟」架構,體現出明顯的封閉性與「小集團主義」特徵。而面對同樣身處印太地區且具有重要經濟影響力的中國與東協,卻缺乏明確具體的合作制度或項目。可以說,即使在國際經濟合作及公共產品提供方面,地緣政治與戰略競爭的邏輯思維仍深刻影響、制約著日本的行動。

四、價值理念的狹隘性

價值理念是否真正具備開放性與普適性,對國際公共產品能否產生公益效果具有重要的源頭性影響。在價值觀方面,日本「印太構想」所推崇的,仍是西方傳統主流的價值觀體系,不僅自身「原創性」不足,而且也不具備廣泛包容性。同時,日本在宣揚自身價值理念並向印太各國「推廣」時,採取的更多是競爭性方式,即製造與挑動民主與專制、市場與國家、海權與陸權之間各種「二元對立」,通過貶抑對方來突出自身合法性。日本在印太安全合作中所秉承的安全觀,根本上仍是高度現實主義的、冷戰式的零和競爭思維,實際上並不具備國際公共產品所應有的公益性。

總體上,儘管日本試圖使「印太構想」具備並彰顯更多的國際公共產品特性,但其舉措目前來看仍停留在表面,存在的以上問題與缺陷嚴重阻礙了其聲稱的「自由開放的印太」的真正實現。不過,客觀地說,無論動機及目前效果如何,日本試圖部分性削減「印太構想」原本過於突出的地緣政治競爭及對立色彩,並嘗試從發展國際合作的角度促進地區經濟基礎設施體系的建設,仍可視為一種積極的轉變。相比美國更具單邊性、軍事安全比重更高的「印太戰略」版本,日本目前的戰略構想顯然更具「柔性」與「彈性」,相對更重視經濟功能,且帶有一定程度的調和各國利益及戰略訴求的色彩。如果日本能夠通過務實而有效的舉措,真正兌現其「印太構想」中的各種理念設計、發展目標承諾及開放包容性原則,而非只是停留在口頭上,則其「印太構想」在緩和大國競爭、促進地區發展方面仍可能發揮積極作用,在未來也有可能發展成為真正意義上的名副其實的國際公共產品提供手段。但目前為止日本的政策行動,尚無法讓「印太構想」達到這一狀態。(中國社會科學院日本研究所《日本學刊》供參考消息網特稿,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如需轉載,請註明作者姓名及出處)

相關焦點

  • 攜手打造綠色國際公共產品(鐘聲)
    ■攜手打造綠色國際公共產品,在推動發展、改善民生的同時保護生態環境,是「一帶一路」建設向高質量發展的應有之義「中國致力於將綠色發展理念落實到『一帶一路』建設實踐的做法值得肯定」「綠色發展已經成為『一帶一路』建設的共識」……來自世界各地對第二屆
  • 動因少兒直播運動課,打造專屬於孩子的新運動空間
    對於整個體育教育行業來說,「課程」始終是最核心的產品。因此,從2011年成立以來,動因體育分別開設了籃球、羽毛球、網球、體適能等線下體育培訓項目。除此以外,動因體育也在不斷嘗試打破傳統體育教育的產品壁壘,自主研發了「翻轉課堂」、「在家運動課」、「透明課堂」等多樣化的線上課程,穩步推進移動網際網路產品的打造。而今年突如其來的疫情,在無形中更是加速了動因體育網際網路產業化升級的步伐。
  • 葉海林:「印太」概念下的中美關係
    美國不是「印太」概念的發明者,卻是改變「印太」概念十年低迷狀態的關鍵推動者。2007年8月,時任日本首相安倍晉三訪問新德裡。在印度,安倍不但首次使用了「印太」概念,而且還明確提出「印太」概念下的主要夥伴國家就是日本、印度、美國和澳大利亞。
  • 美印兩國軍事合作為何不斷強化?蘇曉暉:美國在印太地區地位下降
    10月26日至27日,美國國務卿蓬佩奧、國防部長埃斯珀,會在印度首都新德裡與印度外長蘇傑生、防長辛格共同出席美印「2+2」會談,並與印度總理莫迪舉行會晤。這也是美印兩國連續第三年舉行「2+2」會談。會前有印度政府匿名官員透露,美印兩國屆時將籤署《基本交流合作協議》,主要涉及地理空間情報搜集和共享地圖及衛星圖像信息等,以便美印兩軍進行協同防禦。此前,美印兩國已經籤署了《後勤交流協定備忘錄》和《通信兼容與安全協議》。有分析認為,這些協議是美國與防務夥伴都會籤署的基礎性文件,可以說是盟友間的「標準配置」。
  • 日本雜貨品牌「無印良品」官網售賣家電產品
    日本雜貨品牌「無印良品」官網售賣家電產品來源:聯商網2014-03-01 20:26  競爭不只是在家電品牌之間,任何一個外來者都能成為一匹「狼」。  日本雜貨品牌「無印良品」也悄然開賣家電了。  在無印良品日本官方網站上,冰箱、電飯煲都已經開始接受預約。據悉,此次發布的產品多達7種,還有洗衣機、榨汁機、電熱水壺、微波爐、烤麵包機、烤箱。  一如無印良品的簡約的設計,新推出的家電系列由擔任無印良品產品設計師多年的深澤直人監製,不論外觀還是功能上都保持著深澤直人一貫的設計風格,簡潔、柔和且注重人性化的使用細節。
  • 動因BIG4少兒籃球聯賽發布 動因體育賽事系統也將首次亮相
    會上除正式宣布賽事服務升級外,其自主研發的動因體育賽事系統也將投入賽事服務中試運行。這也是國內首個養成式青少兒賽練結合的產品及動因體育賽事系統的首次正式亮相。至此,動因體育「訓、測、賽」教學模式正式完成其閉環,成為體育教育行業首家教學標準化的品牌。
  • 中國為世界提供更多國際公共產品
    「金德爾伯格陷阱」主要涉及國際公共產品的供給。早在20世紀六七十年代,美國經濟學家曼瑟爾·奧爾森等人就提出相對於國內公共產品的國際公共產品的概念。國際公共產品具有非排他性和非競爭性的特點,是成本和獲益超越單一國家邊界、跨越不同世代、超越不同人群的共享產品。典型的國際公共產品包括穩定的國際金融和貨幣體系、開放的國際自由貿易、良好的國際宏觀經濟政策、國際安全保障體系與公海航行自由等。
  • 無印良品在中國賣不動了,日本成功無印良品在中國做錯了什麼?
    秋天可以說是一個收穫的季節的,但是就是在這個金秋時節,著名國際零售企業無印良品卻挺鬧心的,10月10日,印良品最新發布的二季度業績顯示,其進入中國市場以來,可比銷售首次下滑。也許現在最鬱悶的估計就是無印良品了,其實縱觀無印良品進入中國這麼長時間以來,無印良品降價多次,但是為什麼中國人就不買帳呢?
  • 動因體育動因Big4少兒籃球聯賽,一生記憶,不止勝負!
    11月3日,動因體育召開「一生記憶,不止勝負」——動因BIG4少兒籃球聯賽線上發布會。這是繼動因體育陸續推出動因小籃球、動因外教籃球細分項目後,動因體育的又一新動向。這也是國內首個養成式青少兒賽練結合的產品及動因體育賽事系統的首次正式亮相。
  • 劉毅:國際公共產品的戰略面向—— 「一帶一路」義利觀新論
    引子當前關於國際公共產品的認知主要是基於「公益論」而非「戰略化」視角,相對忽視霸權國及其他主要國家的能動意願和具體實踐。單純從供給者角度分析「搭便車」行為,也存在一定誤解。
  • 第53屆威尼斯國際藝術雙年展中國館現身水城
    其中,畢業於中央美術學院的盧昊與威尼斯雙年展素有淵源,他曾受邀參加第48屆威尼斯雙年展的主題展,還參與過威尼斯雙年展並稱全球當代藝術三大展事之一的卡塞爾文獻展,是中國藝術家在國際藝術界的重要實力派代表人物之一。趙力為中央美術學院副教授,在中國現當代油畫及藝術市場方面著述頗豐。
  • 【域外述評】《法國印太防務戰略》報告評析
    這是保障國際海峽和公共海域自由航行的基本條件。同時,法支持有關各方進行對話,達成行為準則。其次,法國將積極參與防核擴散鬥爭,執行聯合國安理會相關決議。法將參加防核擴散安全倡議,通過雙邊和多邊合作,防止朝鮮違反聯合國的制裁決議。
  • 問政智庫 | 許晉銘:全球公共產品供給的理論深意
    這種看法固然提出了國際權力轉移進程中的全球公共產品供給問題,但是「金德爾伯格陷阱」從傳統大國視角出發,將全球治理困境歸因於新興國家的責任缺位,無疑低估了新興大國的全球治理能力與意願,值得商榷。關懷全球供給實踐新興大國供給全球公共產品的動力並不弱於霸權國;其積極搭建平臺、發出倡議的方式,也與傳統霸權國不一樣。
  • 動因少兒奧運季開啟,動因體育「線上線下教育融合」再進一步
    而在如何打造上,《意見》指出:構建線上線下教育常態化融合發展機制,形成良性互動格局。實際上,早在2019年,OMO就已經成為炙手可熱的話題,疫情則加速了線上線下教育融合發展的步伐。此次《意見》的出臺,意味著線上線下融合是大勢所趨,但究竟該如何融合,眾多企業還在探索之中。在動因體育看來,線上教學必將成為常態化教學的補充,而線下教學效果線上化,線上線下教學數據共享,是實現融合重要的一步。
  • 「印太」 的建構與亞洲地緣政治的張力
    復旦大學國際問題研究院研究員林民旺於本文中考察了「印太」這一概念的建構及現實發展過程,美國、日本、澳大利亞、印度四方之間安全對話機制的形成與發展、各自的訴求,這一四邊安全對話機制的內在張力,以及中國對「印太」所應有的策略。   作者指出,「印太」概念下的四國安全對話有針對中國的一面,具體包括指向南海問題和「一帶一路」。
  • 公共產品的特質
    (原標題:公共產品的特質) 記者 王宙潔
  • 動因體育打破寒令營產品底價 欲做攪動教育培訓寒假市場的鯰魚
    從動輒2000、3000元的短期培訓課,到好幾萬元的海外遊學營,上百種寒假短期課程搶奪著中小學生家長們的關注,從目前看來,整個青少年寒假培訓市場呈價格持續走高,產品多樣化延伸的態勢發展。然而,青少年體育培訓領跑品牌動因體育卻以低於原價5折的價格推出青少年體育培訓短期課程——寒假集訓團,呼籲更多青少年在寒假裡也能運動起來。
  • 在航站樓之後,無印良品參與了日本的車站設計
    無印良品又有了一項新業務:參與車站改建設計。位於大阪的日本私人鐵路公司京阪電氣鐵道請來無印良品改建集團旗下第三大車站枚方市站,本次改建將花費 10 億日元,預計 2018 年秋天完工。枚方市站的中央出口正對京阪百貨二樓,這個客流可觀的黃金樓層將成為無印良品的店鋪。整個京阪百貨 2 樓賣場面積為 1338 平米,為了形成一體感,這家無印良品的內部裝潢設計風格將與車站保持統一。對於枚方市這個地名,如果不是生活在關西地區的日本人都可能感到有些陌生。枚方市地處大阪與京都之間,京阪鐵道還運行著直達關西國際機場的機場巴士,算得上交通相對便捷的城市。
  • 動因體育:用熱愛之心,為青少年打造活力滿滿的運動平臺
    (原標題:動因體育:用熱愛之心,為青少年打造活力滿滿的運動平臺)
  • ...帶一路」作為重要國際公共產品的作用將會隨著時間的推移逐步顯現
    張業遂稱,中國始終奉行獨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堅定不移走和平發展道路,始終是維護國際和地區安全的積極力量。中國堅持友好的周邊國家政策,促進亞洲繁榮與穩定,作為亞洲大家庭的一員,中國始終將自身命運與亞洲興衰緊密相連,踐行親、誠、惠、容的周邊外交理念,堅持「以鄰為善、以鄰為伴」的方針,推進「睦鄰、安鄰、富鄰」政策,著力打造周邊命運共同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