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送喪,為何要讓子女摔瓦盆?其實並非封建迷信,而是另有寓意

2020-12-22 歷史戰爭

李白曾有詩云:「白日何短短,百年苦易滿。」生死是人之常理,也是任何人都無法超脫的宿命,古人出於對生死的敬畏和迷信,認為事死應如事生,由此也演變出了許多喪葬習俗。這些習俗有的消亡在了歷史之中,但有的擁有頑強的生命力,它們不止是古習俗的一種,也是千百年來生者對於逝者的悼念與祝禱。

在中國傳統的喪葬文化中,有一種習俗顯得格外特別,叫做「摔盆」,又稱「頂老盆」。即在葬禮起棺(抬棺材下葬)時,由家中長子拿起一個事先準備好的瓦盆摔在地上,摔得越碎越好、越響越好,如果盆兒沒碎也不能摔第二次,要由抬棺者踩碎,

這一習俗看起來似乎有些突兀,也有些讓人「摸不著頭腦」,但其實其中蘊含著很深的寓意。

第一層含義是最現實的,也就是關乎遺產的繼承。傳說陶業的祖師爺範蠡很受百姓敬重,他沒有子嗣,於是就問老百姓自己的家業該交給誰。這時候一個年輕人說「人在物在,人去物去」,建議範蠡在葬禮上將老盆摔碎。範蠡覺得有理,就將自己的家業贈給了這個年輕人。

所以葬禮上摔盆人的身份也很有講究,必須是逝者的長子,長子不在則長孫,長孫不在則次子,以此類推,總之要直系親屬才能摔盆。摔盆者即為「孝子」,代表送了逝者最後一程,可以繼承大部分家產。

第二層含義則是為死者祈福,望其能夠安然超生,重新投胎做人,這和古時的一個神異傳說有關。據說陰間除了孟婆,還有一位「王媽媽」,這位王媽媽如果看到了逝者的靈魂,就會強迫他喝一碗迷魂湯,使其無法重入輪迴。所以摔盆用的瓦盆還需要在盆底鑽幾個孔,讓迷魂湯能夠從碗底漏下去。

所以這一習俗一方面為生者謀劃,一方面寄託對逝者的哀思,足見其中意蘊之深遠,遠不止封建習俗這麼簡單。

除了這些含義,摔盆習俗還和三國時期蜀漢名相諸葛亮有一段淵源。相傳周瑜去世後,諸葛亮準備到柴桑口為他祭奠,東吳得到消息,就想藉此機會除掉諸葛亮這個勁敵。他們在周瑜靈前的地下埋上了火藥,並在盆底開了幾個小孔,只等諸葛亮在喪盆中燒紙時引燃引線,炸藥就會即刻爆炸。

諸葛亮神機妙算,早就識破了東吳的陰謀,於是燒紙時在喪盆底下墊了一塊磚,藉口說是「財帛高升」之意,但實際上磚石正好堵住了小孔,不動聲色地破除了炸藥之局。所以摔盆之時親屬有時也會在盆底墊一塊磚,據說可以破災闢邪,在摔盆後把這塊磚撿回來還能作鎮宅之用。

不論這些習俗的寓意如何,總之都是蘊含著一種吉祥、祝福的意思,雖然有些迷信,但也能從中看出孝悌之義、祝禱之情,包含著生者對逝去親人的懷念與哀思。

相關焦點

  • 農村出殯時為何要由長子摔壞瓦盆,瓦盆究竟做錯了什麼?
    農村出殯時要捧個瓦盆,並且只能長子摔,而且還摔得越碎越好,這主要是因為摔瓦盆代表了對死者的告別,所以要由長子作為代表。不僅如此還代表了遺產的劃分情況,之所以要摔得越碎越好,是因為瓦盆象徵了死者在陰間使用的「鍋」,摔得越碎越方便死者攜帶,這樣死者能夠得到安寧,在陽間的親人也會得到平安,這種說法確實有一些迷信,不過這也是一種寄託,代表了人們對死者的悼念和尊敬。
  • 農村出喪時為何要長子摔瓦盆?摔瓦盆什麼意思,為什麼越碎越好
    如果家中有老人去世的話,家中必定會大操大辦一場葬禮,想藉此對已逝世之人做一個最後的告別。嚴格說來,中國的喪葬禮儀其實也經歷了時間的沉澱才流傳到今天。只不過現在年輕人的思想積極,對於這一類消極思想的禮儀沒有太多的了解,而現在喪葬禮儀的大勢也越來越趨於簡單化。其實如果要探尋喪葬禮儀的由來的話,也都是有跡可循的。
  • 人故去之後,為何要燒紙錢?其實並非迷信,而是有歷史依據的
    其實並非迷信,而是有歷史依據的,這依據究竟是什麼呢?1.古人對逝者靈魂歸宿的看法《頌古三十一首》中的一句"燒紙無端引崇來,看看家鬼返為災"便將古人對燒紙錢這一文化的看法全盤託出。在古代,大部分人都相信人故去之後,身體雖然逝去,但靈魂並為消亡,會有黑白無常來將故者的靈魂帶去另一個時間,在另一個時間呆上很長一段時間之後,便會進入轉世輪迴。古時人們將逝者前往的世界叫為陰間,將我們生活的世界比作陽間。大家都認為,一個陽間的人,早晚會去陰間走上一遭,而一個陰間的人,也早晚會轉世投胎,再次為人。
  • 在有些農村,出殯時,家中長子需先摔碎瓦盆,這是什麼講究?
    習俗來源關於農村很多的喪葬習俗,比如做白事時,對於幫助了你的人一定要包一個紅包給他除去晦氣,再比如有些人家一定要請道士來敲敲打打請送亡魂。這些東西年輕一輩的都不太了解,更別說摔瓦盆這個習俗了,畢竟現代的年輕人有幾個是見過這種老式瓦盆的呢?沒錯,農村出殯由長子摔破瓦盆的行為不是和瓦盆過不去,而是一種習俗。
  • 古代人死之後為何要燒紙錢?原來並非迷信,是有歷史依據的
    古人去世之後為何要燒紙錢?,不過,依舊無所收穫最終病故,雖然已經去世,但是對於他的葬禮是格外隆重,甚至安葬的地方都猶如皇宮一般,值得一說的是,在古代,不管是帝王將相還是黎明百姓,對待已故的人都是非常尊重的,甚至還形成了一定風俗習慣,一直沿用至今,今天筆者就來講講其中一種習慣,人死之後為何要燒紙錢,原來並非迷信,是有歷史依據的
  • 出殯前為何要「摔盆」,嫁女時為何要「潑水」?其中有何道理
    本文就給大家介紹兩個習俗,一個是嫁娶要潑水,一個是喪葬要摔盆,這兩個古代開始盛行一直流傳到現在,你知道其中含義嗎?首先是嫁娶習俗,許多地方嫁女兒時還要往門外潑上一盆水,眾所周知有一句不那麼好的俗語叫做:嫁出去的女兒潑出去的水。估計不了解的人會想,這陋習怎麼會流傳到現在?
  • 農村出殯時,長子為啥要摔盆底上鑽孔的瓦盆?其真實原因是這樣的
    中國有許多很神秘的喪葬風俗,比如,在我們這裡,在為死者設置靈堂的時候,需要按照死者的壽命在死者的身子下面放上與壽命一樣多的稻草,多放一根不行,少放一根也不行。至於說為什麼要這樣做,恐怕許多人都說不清楚。
  • 農村出殯為何必須長子捧瓦盆,還摔得越碎越好?有什麼寓意?
    在送先人出殯的時候,總會讓長子手中捧一個瓦盆,而且還要將其摔碎,眾人總是覺得越碎越好?公元960年到1279年是宋朝時期,而在宋朝時期人們有一個傳說,弘揚了出殯的禮儀文化。其中有一個傳說是指有一名男子叫做張生,在20歲的時候娶了一名女子,夫妻兩人雖然恩愛。但是在生孩子的時候,張生的第一任妻子便因為身體原因離開了這個世界,為了能夠照顧好孩子。
  • 農村喪禮中,為啥長子一定要「摔盆」,這個「摔盆」有何講究?
    《孟子·滕文公上》中講述了一個故事,有一個人,他的親人去世了,他就背到山間溝壑準備就地扔掉,突然他看到有狐狸經過,擔心過世的親人被食之,出於良心的不安,就將親人簡單地埋葬了。可見最初的時候,人們並不會將死者安葬。後來由於古人迷信,以及生者為了凸顯自己的階級,於是就開始注意安葬死者遺體,喪葬文化就產生了。
  • 瓦盆一響,孝子登場,農村葬禮中的摔瓦盆竟然有這麼多講究
    在農村辦喪事,不僅場面要隆重,而且規矩還特別多。為了給死者舉辦一場隆重而又體面的葬禮,子女們在葬禮習俗、流程方面越來越重視,尤其是細節方面,諸如摔瓦盆、扛柳杆等,真的可謂是面面俱到。接下來小編就給大家談一下,農村葬禮中摔瓦盆的講究有哪些?
  • 農村出殯時,家中長子頭頂瓦盆摔碎,為啥要和瓦盆過不去
    小時候,記的家家戶戶都有一個起面的瓦盆。家裡老人去世了,一般都會將這個瓦盆,放在靈前,用來燒紙錢。少則3天,多則7天,根據風水先生看的日子和家裡的經濟情況。在白事期間,都會請嗩吶師傅,風水先生,還有喇嘛。
  • 為何不建議讓孩子睡雙層床?並非是迷信,而是有科學依據的!
    為何不建議讓孩子睡雙層床?並非是迷信,而是有科學依據的!小編周末去嫂子家做客,順便看望一下剛剛一歲大的小侄子。小侄子乖巧可愛,迷人的小眼睛一眨一眨地分外有趣。哥哥嫂子家裡經濟條件非常好,所以也是給小侄子買了一個非常豪華的雙層床,空間很大。
  • 古代為何喜歡往水井裡放烏龜?其實並非全是迷信,有一重要作用
    在封建時期,整個中國從上到下都十分迷信,做皇帝的為了贏得民眾的信任,將自己稱為天子,一定要把自己和普通人區分開來,要是能再加上一些出生時的祥兆就更好了。而民間的迷信風氣還要更嚴重一些,很多人從小就相信鬼神之說,將生活中所有事情聯繫到神靈鬼怪等超自然的東西上面去,由此也衍生出很多迷信的行為。比如現在還存在的一種情況,生活在偏遠地區的人家,家裡的小孩生病了,第一件事不是求醫問藥,而是找個神婆來跳大神,意在驅除小孩身上的「髒東西」。
  • 並非封建迷信
    並非封建迷信俗語是一種凝結了古人智慧的通俗語言,雖然從古至今一直都流傳於農村地區,但是這不能否認俗語中所蘊含的文化力量。可以說絕大多數俗語,都蘊含了讓人難以理解的哲理。但是如果大家將其放在現實生活中,就會發現,原來俗語的魅力不只如此。古人講「虎到中堂,家敗人亡」,這句俗語看起來有一點迷信色彩。而且「虎到中堂」中的「虎」, 並不是指真的有老虎來到了堂屋。
  • 農村老人去世要摔瓦盆,沒兒子,盆是女婿還是侄子摔?看完明白了
    先跟大家分享個事,筆者的二爺爺就有一個兒子兩個閨女,平時兒子也就是筆者的大爺非常不孝順,當初三個晚輩講好了一家照顧4個月,正好一年,據大姑講二爺爺每次到大爺那裡都會被餓瘦七八斤,有時候還能見到臉上有傷,問二爺爺他就說是自己碰的,也不說其它的,但是大姑父對二爺爺就非常孝順,因為二姑父父母去世的早,拿二爺爺當自己父親待,那真是有求必應
  • 古人打好井後,為什麼要放兩隻烏龜進去?並非迷信,有現實作用
    古代沒有自來水,很多時候要靠打井取水源。井水冬暖夏涼,經天然過濾後清澈乾淨,是古人最佳的飲用水(要喝梅花上雪水的風雅之士不在此列)。早在新石器時代,中華先民就懂得了鑽井取水的辦法,後世沿用,且形成了很多打井的習慣,流傳至今。
  • 為何人死後會託夢給親人?專家給出解釋,並非迷信而是有現實依據
    在崇尚科技的21世紀看來,「託夢」顯得十分神幻,但科學家、哲學家等人都研究過人的夢境,發現夢境與現實世界具有一定的聯繫,並非都是封建迷信,人死後託夢給親人的情況也不是不可能。不過「託夢」的重點並不在於死者,而是做夢的這個人,老話說「日有所思,夜有所夢」, 腦海裡反覆思考的事情,即使是睡著休息,也還是會以夢境的方式出現,尤其是人半睡半醒或是夢中夢的時候,就更添了幾分神奇的色彩。
  • 這並非迷信,而是有科學依據的
    這並非迷信,而是有科學依據的 在育兒問題上,老年人往往有更多的避諱,而這些避諱有些是為了寶寶的健康,也有些是出於對寶寶的祝福,但也有些真的只是封建迷信。 如今已經是二十一世紀,鬼神之說早已不再那麼有市場,不過很多老人還是比較信這方面說法的,比如說小孩子夜啼要
  • 人死後,為何會「託夢」給親人?科學家給出解釋,並非封建迷信
    不過,這看似毫無緣由的做法,其實還是能夠從一定程度上穩定做夢人的心情。 那麼,為何一個正常人會在夢中夢見早已逝去的親人呢?對此專家做出解釋,日有所思,夜有所夢。
  • 人死後為何會託夢給親人?科學家給出3點解釋,並非封建迷信!
    生老病死是每個人都要經歷的一個過程,即使是聖人也無法避免。記得有人說過,人為什麼會懼怕死亡,是因為沒有一個人告訴過我們死後的生活是怎樣的,到底有沒有靈魂,這些在死後都是一個未知數。隨著我們國家科技的進步,很多奇怪的事情都會有一個合理的解釋,但是關於死後託夢這件事情,科學家一直沒有明確的解釋。託夢的這種說法,在民間特別的普遍。我們都相信自己的親人在死後會通過託夢的這種方式來給我們交代一些事情。雖然現在還無法完全的解開有關託夢的面紗,但是值得肯定的是,託夢的這種事情是一定存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