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媽媽,我不想上學」巧用情景化法則,化解孩子的厭學情緒

2020-08-23 育兒十月說

文:育兒十月說原創,歡迎個人轉發分享

上學,幾乎是所有家長眼中可以讓自家孩子在未來可以擁有一番作為,出人頭地的一種最直接的方式了。的確,在學校裡孩子可以接受到很多知識,讓他們能夠一步一步的去接近自己的理想。

但是,在生活中卻有不少家長發現有時候自家的孩子根本就不想去上學。不論是幼兒園的小朋友,還是學校裡的小學生甚至是中學生,他們都有可能產生不想上學的念頭,而且也會在父母面前百般掙扎著不去學校。



孩子不想去上學已經成為了當下困擾眾多家長的一大難題。面對孩子的這種情況,不少家長都會簡單粗暴的對孩子批評教育甚至是大罵一頓之後直接將孩子帶去學校。因為在家長看來,孩子之所以不想去上學只不過是因為他們想玩不想學習罷了。

但實際上,孩子不想上學的原因卻是有很多種的,家長們卻主觀性的選擇了忽視孩子的想法,將自己主觀臆斷的猜測附加在了孩子的身上。

比如,孩子不想上學也許是因為他不適應學校的生活,跟不上學校的節奏。這會讓孩子的自尊心十分受挫,久而久之孩子就自然不想去上學。

也許孩子在學校裡受到了他人的欺負,導致孩子對學校有一種恐懼。在恐懼的情緒下,孩子一想到要上學就會十分的抗拒。

也許孩子不想上學僅僅是因為他們想得到爸爸媽媽的關注與陪伴。在很多父母工作忙碌的家庭裡,孩子往往是被忽略的一方。為了能夠讓父母更好的關注自己,孩子才會想盡辦法博取父母的目光。

所以,當家長們聽到「媽媽,我不想去上學」的時候,不要一味的去批評孩子,畢竟成人也有因為一些事情而不想去上班的時候。

而在泰國,有一位媽媽卻用一種方法很好的解決了孩子不想上學的問題。

當5歲的兒子對這位媽媽說自己不想去上學的時候,這位媽媽剛開始也是吃驚和生氣的。但她想了一下之後卻沒有批評兒子,而是直接帶著兒子和她一起外出去撿垃圾。

起初,不用上學的兒子在大街上撿垃圾是非常開心的。但是接下來兒子就感到又累又渴,而且辛辛苦苦一天撿來的垃圾只賣了兩泰銖,完全不夠他坐公交車,買汽水喝。

在經歷了一天的撿垃圾生活之後,第二天兒子主動地去上學了,此後再也沒說過不想上學的話。

其實,這位媽媽就是巧用了情景化法則來化解了孩子的厭學情緒,這是很多家長都沒有想到的一種方法。

情景化法則的具體步驟:

如果孩子表達出自己不想上學的想法,家長可以將生活中的一些情景帶到教育孩子的過程中。比如家長可以帶孩子去能夠直接體驗到不同人生的地方,火車站,汽車站甚至是飛機場都是不錯的選擇。

因為這三個地方人流量大,幾乎囊括了各個生活層次的人。在這些場合,孩子可以看到為了生計而忙碌奔波,不得不扛著行李行走在生活的路上的打工一族,他們在外出時的選擇往往是最低價的座位與待遇。

同樣孩子也可以看到擁有一定學識與能力的人能夠選擇更高等的外出條件,而且他們的整體著裝與狀態也是很明顯不同的。

在形形色色的人群中,家長可以告訴孩子只有自己吃了苦,學有所成才能夠成為風風光光的人。

當然,家長也要告訴孩子不要去輕視任何人,畢竟他們也是在用自己的勞動去換取想要的生活。如果可以的話,家長也可以帶孩子去大學看一看,讓孩子提前感受大學的美妙,增加孩子上學的興趣。

十月寄語:

很多孩子對於上學,學習並沒有明確的目的與概念,當他們出現厭學情緒的時候,家長應該了解孩子不上學的真實原因,然後巧妙地運用情景化法則讓孩子感受不上學所帶來的後果,以此堅定孩子上學的信念。寶媽寶爸們,你們學會了嗎?

我是育兒十月說,想要了解更多有價值的育兒資訊,還請關注我!【圖片來源於網絡,侵權請聯繫刪除】

相關焦點

  • "媽媽,我不想讀書了",巧用情景化法則,讓孩子重新愛上讀書
    但是最讓我佩服的還是泰國一位媽媽的做法。泰國媽媽帶孩子撿垃圾,體會賺錢的不易,讓孩子重新想上學。這是原來網上報導的一則新聞,這位媽媽5歲的孩子一天突然告訴他不想讀書了,寧願撿垃圾也不願讀書。媽媽很是震驚,但很快冷靜了下來,她沒有去打罵和批評孩子,而是讓孩子沿著馬路去撿垃圾,孩子一開始撿的時候特別高興。
  • 媽媽,幼兒園不好玩!剛上學就厭學咋辦?找到厭學情緒根源是上策
    不少孩子去幼兒園上學一段時間之後,會開始出現厭學情緒,這也是媽媽群裡的熱門話題之一。自己以前頂多只是一個旁觀者,還主動會幫別的寶媽出謀劃策,真沒想到,這回輪到自己家的孩子了。先接納孩子的厭學情緒,不要著急批評和否定,陪孩子一起克服困難。當孩子能告訴你,他不想去上學了,其實他是在向你釋放求助的信號。敢於在家長面前自然展現自己負面的情緒,其實也是孩子安 全感的一種表現。
  • 孩子有厭學情緒怎麼辦?說說我面對自己孩子厭學時的做法
    作為一個有著十幾年教齡的老師,這些年看到的厭學情況越來越嚴重。首先是人數越來越多。以前一個班裡有那麼個別孩子會有厭學情緒,而現在,常常看到的是大量厭學的孩子;以前厭學的一般是成績特別差的孩子,現在,成績上過得去的孩子也厭學,甚至有成績相當好的學生也有厭學情緒的。
  • 「媽媽,我不想上學了」我們應該怎麼回答孩子
    這段時間收到很多家長的求助:漫長的假期後,很多孩子都說不想上學了,而且厭學情緒嚴重,該怎麼辦呢?這讓我想起之前看到的網上的一個案例:一個男孩,15歲,逃學,自殘。用美工刀在自己胳膊上、腿上劃了很多口子,我看著那些傷口,深深淺淺,新傷壘舊傷,觸目驚心。他說:我還用中性筆的尖頭,戳大腿。
  • 馬上要開學了,孩子卻不想去上學?|厭學的6個原因
    有時候會想解脫,甚至有次我在網上約死,我也不知道怎麼辦,我要是再去讀書,我肯定又想解脫。」而我們卻很難想像到在這個「吃飽喝足穿暖全家人哄著」的時代,小朋友們會這樣看待學習。有些小孩比較幸運,爸媽開始關注他們的厭學情緒。
  • 孩子出現了厭學情緒,我該怎麼辦?
    他說,「媽媽,我就想你們了,怕你們不來接我了?我不想上學了?」What?[笑哭]我對他說,「每個人每個年齡階段都應該有自己的事情做。媽媽爸爸上班,爺爺也是工作,婆婆就是買菜洗衣做飯,你就是上學。」「可是,媽媽,我不想上學,我想回家幫你們做事,學校不好玩」孩子「學校裡有那麼多的小夥伴陪你玩,家裡就一個人呀,沒人陪你玩啊?」我隨後我就載著他,給他買了一盒酸奶等他吃了趕學習英語的路上了!見到英語老師我簡單的給她交流了一下,說孩子情緒有點不好。
  • 如果孩子厭學不想再上學了,怎麼辦?體驗教育幫你化解這個難題!
    在我們近幾年的家訪工作中,我們看到了太多厭學的孩子,是什麼原因導致了孩子不想去學校上學了呢?通常孩子說:「我不想去學校上學了。」家長是怎麼回應的呢?a,「你必須要上學,不上學你能幹什麼?」b,「你就是個孩子,你懂什麼?現在不學習,老大徒傷悲!」c,「媽媽對你真的很失望......」
  • 如果孩子厭學不想再上學了,怎麼辦?體驗教育幫你化解這個難題
    在我們近幾年的家訪工作中,我們看到了太多厭學的孩子,是什麼原因導致了孩子不想去學校上學了呢?我們歸類發現有幾個方面a,不想上學是因為和老師相處的不愉快;b,是因為家長經常嘮叨「你得好好學習,你得好好學習」,孩子聽到這幾個字就煩;c,是因為根本不清楚學習是為了什麼;d,是因為老被同學欺負e,是因為沒有太好的學習方法,總是把作業寫到很晚,孩子感覺累的喘不過氣來......通常孩子說:「我不想去學校上學了。」
  • 解決孩子厭學反覆:媽媽與其整天焦慮,不如現在閉嘴
    於是這些孩子的媽媽又掉入了深深的自責焦慮的情緒漩渦中,這些天不斷有媽媽線上諮求助我,特別有位媽媽的心聲讓我記憶尤為深刻:「孩子開學沒幾天又厭學回家了,他進入初中後總是這樣,在家的時間比上學的時間還多,我之前的一切努力都白費了,我現在想死的心都有了,真想把房子、車子賣掉後,買臺房車,拉上孩子、丈夫,一家人直接去大西北流浪算了!」
  • 初三學生厭學總不想上學,該如何開導?方法來了!
    初中階段的學生很容易產生厭學的情緒,其實這是青少年普遍存在的問題,為了不讓厭學影響他們以後的人生發展,作為家長應該採用正確的方式開導,讓他們重拾對學習的興趣,改變厭學情緒。一、輕度厭學。每個孩子厭學的程度是不同的,有的學生只是輕度厭學,雖然嘴上說著不想上學,覺得學習很累,沒意思,但是每天還能堅持按時上學,這類學生以前很喜歡上學,只是到了中學後才開始出現了厭學情緒,這種行為狀態屬於輕度厭學。
  • 孩子厭學怎麼辦?一位父親給了孩子副手套說:「不上學就去幹活」
    文丨阿月寶寶趣事(文章原創 ,版權歸本人所有,歡迎媽媽們轉發分享)在孩子上學以前,父母更多的是需要面對孩子生活上的問題。在孩子上學以後,家長可能就需要為孩子厭學的問題而感到頭疼了。在通常的情況下,面對厭學的孩子,父母通常都會採用打罵的方式教育,但這樣教育的後果反而是激發起孩子叛逆的情緒。那麼父母究竟應該怎麼做呢?一起來看看吧。
  • 孩子厭學怎麼辦?不要讓孩子的厭學情緒再加重
    是否也會在夜晚想到孩子如今的狀況而輾轉反側?在我接手過的案例中,諮詢最多的問題就是孩子不愛學習、厭學怎麼辦?關於孩子厭學的原因有很多,有學校原因,有家庭原因,也有孩子自身的原因等等。當孩子剛開始提出不想上學了,家長們大多不會去重視,覺得這只是孩子的一句玩笑話,還是一如既往地對待孩子;有的家長會各種威逼利誘,強迫孩子去上學、去學習;有的家長會向孩子妥協,想著只要能讓孩子上學就行,成績好壞就隨他吧;有的家長因為工作忙直接就不管了,只負責把孩子送去學校,給足孩子零花錢。
  • 「我討厭上學!」,小學生厭學的表現、原因及預防
    具有輕度的厭學情緒的孩子,會表現出發牢騷,抱怨學習太累,又不願意學習的想法,偶爾不寫作業,上課開小差,逃課,這種輕度的厭學的情緒通常是短暫的,通過勸導寒暑假或者是督促孩子能夠很快的調整過來,孩子能夠做通過自我調整來克服,不會對正常的學習產生太大的影響,儘管孩子對學習和上學有消極不滿的情緒,但是還能夠堅持去上學,聽課,寫作業等等,這是一般的輕度的,
  • 孩子厭學不上課,原因不一定就是成績差,三招讓孩子告別厭學情緒
    文丨小哥(文章原創 ,版權歸本人所有,歡迎媽媽們轉發分享)最近小明的媽媽發現小明的厭學情緒非常嚴重,她和小明溝通了很多次也沒有解決問題,這讓小明的媽媽感到非常苦惱。小明媽媽發現了這個問題之後第一反應就是他的學習成績下降了,因為不能接受這個結果所以對學習產生了厭煩情緒。
  • 孩子厭學該如何教育:1個最快解決孩子厭學情緒辦法,務必轉發
    因為對於孩子來說,我是個陌生的人,之前與孩子沒有任何連接,僅靠一個電話或者語音聊天就能把孩子的厭學情緒去化掉,我相信任何專家、高人都沒法做到這點。我唯一能夠做的,就是把自己療愈孩子的心路歷程分享出來,通過我自己的故事,讓更多的厭學孩子家長能夠得到啟發,能夠自我覺察,改變以前錯誤的溝通模式。
  • 「媽媽,我不想去學校……」終於開學了,家長頭疼:「神獸」不想上學怎麼辦?
    不用再監督上網課,不用管孩子睡懶覺、玩手機、吃什麼……總之,家長們自由了,有一定的空間和時間做些自己的事情。然而,開學前夕家長們發現孩子突然變得「忸怩」了。「媽媽我不想去學校,不上學可以嗎?」孩子厭學了!這可怎麼辦?家長們處理的方法無外乎哄和嚇。但是,不管糖衣或者炮彈,如果找不到「病根」,並不能從源頭上解決孩子厭學的問題。
  • 「嗚嗚,我不想去上學……」開學季,為什麼來心理科看病的孩子卻...
    ,這些患者們有個共同的特徵——厭學,尤其經過超長的疫情假期,這些厭學情緒得到了充分的發酵和醞釀,即使是優等生也不例外。讓我們一起來聽聽孩子們的真實心聲:「我討厭做功課,媽媽還總是嫌我慢,嫌我不認真,煩死了!」「一上學就要大考小考,每次考試成績出來,媽媽就會問,那個誰誰誰幾分啊,有幾個100分啊,真討厭!」
  • 孩子厭學後不願上學,新學期開學,家長為何焦慮自責?
    某位上初二男孩因為父母管教過於嚴厲,疫情期間網課也不認真聽,作業也經常不完成,疫情結束上學不到一周便厭學情緒非常嚴重,無論老師、家長如何勸說他怎麼都不願上學了,父母無奈只有給孩子暫時辦理了休學手續。現在快開學了,媽媽想知道你有什麼樣的想法,可以跟媽媽說下嗎?」兒子:「我才不去,我在家玩遊戲不行嗎?」媽媽:「孩子,你是說你不想去學校,想在家玩遊戲,對嗎?」兒子:「嗯...是的!」媽媽:「你什麼時候就不想去上學了?」
  • 孩子不想上學了,泰國一位媽媽的舉動,立馬讓孩子回心轉意
    當孩子們到了一定的年齡,他們需要去上學,學習文化知識,學會建立自己的朋友圈,為將來的社會打下良好的基礎。然而,學習本身就很無聊,而且耗費腦力,所以那些從小沒有在父母保護下受苦的孩子很容易出現厭學情緒,告訴父母「我不想上學」。
  • 厭學的孩子:「爸爸媽媽你可以聽我說嗎?
    媽媽,我今天可以不上學嗎?這個我不會,不想再學了!但其實這時,爸爸媽媽們應該先冷靜下來判斷孩子會不會是厭學了?在小學1-2年級時,有厭學情緒的學生佔37%,而在學生處於3-4年級時,不想上學的學生佔到50%,到了5-6年級,不想上學的人數比例雖然較3-4年級有所下降,但仍然不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