笛卡爾 | 我思故我在

2021-02-19 第一哲學家

勒內·笛卡爾,1596年3月31日生於法國安德爾-羅亞爾省的圖賴訥拉海(現改名為笛卡爾以紀念這位偉人),1650年2月11日逝世於瑞典斯德哥爾摩。笛卡爾是法國著名的哲學家、物理學家、數學家、神學家,他對現代數學的發展做出了重要的貢獻,因將幾何坐標體系公式化而被認為是解析幾何之父。笛卡爾是二元論的代表,留下名言「我思故我在」(或譯為「思考是唯一確定的存在」),提出了「普遍懷疑」的主張,是歐洲近代哲學的奠基人之一,黑格爾稱他為「現代哲學之父」。

當豪情只是勸咱們去做能夠緩行的事的時分,該當抑制本人不好立即作出任何判別,用另一些思惟使本人定必然神,直到工夫和歇息使血液中的情緒完全安寧上去。

在這個世界上,良知被分派得最為公道。

恐懼的主要原因是驚奇,擺脫它的最好辦法是臨事先思考,並使自我對所有不測事件(驚奇是由對它們的害怕引起的)有所準備。

當感情只是勸咱們去做能夠緩行的事的時候,應當克制自我不好立刻作出任何決定,用另一些思想使自我定務必神,直到時刻和休息使血液中的情緒完全安定下來。

當我懷疑一切事物的存在時,我卻不用懷疑我本身的思想,正因此時我唯一能夠確定的事就是我自我思想的存在。

怯懦與勇氣正相反,它是一種頹喪或冷漠,它阻止靈魂去做一些如果不是怯懦的話,它可能會去做的事情。害怕或恐懼則與果敢相反,它們不僅僅是一種冷漠,而且也是一種靈魂的騷亂和不安,它們使靈魂不能夠去與將要降臨的災難進行對抗。

至於害怕或恐懼的激情,我看不出它有什麼可讚揚的和有用之處,而且,它不是一種特別的激情,而不過是一種過度的怯懦、驚懼和擔心,這種過度又總是有害的;因此,就像果敢是一種過度的勇氣,但是只要人們為自己設定的目的是好的,它就總是有益的。由於引起害怕的基本原因是驚訝,因此要想避免這種情況,沒有什麼比對可能會引發人們害怕的事情和擔心預先作好規劃和準備這更好的方法了。

意識的內疚是一種悲傷,它起因於人們懷疑有一件人們在做的或者已經做了的事情實際上是不好的。內疚必然以懷疑為前提。因為,如果人們完全確定人們做的事情就是不好的,人們就不會去做了,這主要是因為意志只會傾向於面對那些看起來是好的東西。如果人們已經確定自己已做的事情是不好的,就會有所後悔,而不僅僅是內疚。這種激情的用處是促使人們去檢驗自己有所懷疑的東西到底是不是好的,並且防備人們在還沒有確定它到底是不是好的情況下再一次這樣做。但是,由於內疚以不好的東西為前提,因此,人們最好還是不要有機會去感受這種激情,人們可以用避免猶豫不決那樣的方法來預防它的出現。

嘲弄或嘲笑是一種混合著恨的高興,它源於人們看到在一個人那裡有某種不怎麼嚴重的不幸,並且認為這個人就該如此。對這種不幸,人們感到憎恨,但由於人們又看到這人正該如此,於是人們會感到一種高興。當事情出現得比較突然時,驚奇中的驚訝因素就會使人們發笑,正如我們在上面談論笑的性質時聽說的那樣。但是,這種不幸應該是比較小的,因為如果它比較嚴重,我們就不能認為他就該如此,這樣認為的人或者本性不是壞的,或者是對那個人存有很大的仇恨。 

適度的嘲諷使一些毛病顯得荒唐可笑,然而嘲諷者卻並不會嘲笑這些毛病,也不會對具有這些毛病的人表現出任何的憎恨。適度的嘲諷並不是一種激情,而是高貴之人身上的一種品質,它顯示了人們那輕鬆愉悅的性情和靈魂的寧靜,而這些正是德性的標誌;通常,它也顯示出人們精神上的機智,正是由此,人們才能對他們嘲諷的對象表現出一副輕鬆的樣子。

人們通常所說的嫉妒是一種惡,其本性是不道德的,它使人們對於他們所看到的發生在別人身上的好事感到不快。但是,我在這裡想用這個詞表示一種並不總是不道德的激情。嫉妒,當它是一種激情的時候,是一種混合著恨的悲傷,它起因於人們看到有某種好的東西出現在了一些他認為不配擁有這種東西的人身上。人們只能認為他擁有這些好東西不過是源於好的運氣罷了。因為那些靈魂的,甚至是身體的好東西,這是人們一出生就擁有的,是人們可以配得上的,因為這是人們在能夠做任何的惡行之前就已經從上帝那裡接受了的東西。

那些自我感覺非常軟弱並且覺得自己總是命運不濟的人,他們似乎比別人更容易感受到這種激情,因為他們會把他人的不幸看作是有可能在自己身上發生的,這樣,他們更多地被他們對於自己的愛,而不是針對別人的愛,所激動起來而陷於憐憫的激情中。

那些堅定地遵循著德性來行事的人總是會感到一種滿足,這是一種靈魂的慣性,我們通常稱之為意識的平靜和安寧。但是,那種人們通過自己不久前剛剛完成的某個自認為是好的行動而新近獲得的自我滿足則是一種激情,也就是說,這是一種高興,我認為它是所有激情中最甜美的,因為它的起因只是在於我們自身。然而,當這種起因並不恰當時,也就是說,當人們為此感到滿足的行為並不很重要,或者甚至是比較邪惡時,它就是荒唐的,只會使人們在自己身上滋生出一種驕氣和無禮的傲慢,人們尤其可以注意到,那些自己相信自己篤信宗教的人,他們只不過是在過分地虔誠和迷信著什麼,也就是說,他們藉口說自己經常去教堂,做了很多祈禱,留短頭髮,做齋戒,施捨財物,於是就認為自己非常完美了,想像自己是上帝很重要的朋友,因此不會做任何讓上帝不高興的事情,他們的這種激情帶給他們的完全就是一種還算不錯的熱情,但是應該注意,這種激情有時也會授意他們去做一些人們有可能會犯下的最為邪惡的勾當,比如背叛自己的城市,殺害君主,僅僅因為民眾不遵從自己的意見就剿滅他們等。

理解笛卡爾心靈哲學的三個維度

陳亞軍:杜威心靈哲學的意義和效應

費耶阿本德科學方法論及其對當今的啟示

系譜學與身體美學:尼採、福柯、德勒茲

德國電工布線:美到令人窒息!

維根斯坦 「顏色語法」的邏輯分析

沒有上帝,就無所謂道德|讀陀思妥耶夫斯的《卡拉馬佐夫兄弟》

從尼採的「上帝之死」到福柯的「人之死」

康德 | 我是孤獨的,我是自由的, 我就是自己的帝王

奎因 | 本體論的相對性

阿甘本論尼採:永恆輪迴與激情的悖論

相關焦點

  • 「我思故我在」的笛卡爾
    笛卡爾笛卡爾(1596~1650)被認為是西方近代哲學的始祖。他是個很怕冷的人,他要靠近火爐取暖才能很好地思維。當他從潛思了一天的火爐中出來時,他覺得自己的哲學已經半成了。笛卡爾也是一個不能早起的人。當他為瑞典女王早晨五點鐘講了一段時間課之後,笛卡爾就得病去世了。笛卡爾有一個明顯的習慣就是:懷疑一切。他懷疑自己是不是坐在火爐旁,懷疑自己是不是睡在床上。笛卡爾說:「當我把一切事物都想成是虛假的時候,這個進行思維的『我』必然非是某種東西不可。」由此,笛卡爾在懷疑的思維中認識到「我思故我在」。這句「我思故我在」就成了笛卡爾的名言。
  • 笛卡爾的「我思故我在」是什麼意思?
    笛卡爾認為「惡魔」可以使用法術使我的感官經驗發生混亂,如把紅色當作藍色。但不管惡魔如何欺騙我,不管我如何懷疑,總得要有一個「我」是不能懷疑的。如果我是不存在,豈不是說「惡魔」在欺騙一個根本不存在的人嗎?笛卡爾通過懷疑方法得出「我」是不能懷疑。但這個我又不是常人所認為有血有肉,有手有腳的「我」。
  • 笛卡爾 我思故我在
    我們對笛卡爾的了解,大部分是停留在高中數學階段,開創了解析幾何。先入為主,本能認為笛卡爾是個數學家。其實,他還有其他身份:神學家、物理學家、數學家,還有哲學家。是個了不起的人物。笛卡爾主要成就體現在哲學方面,他一直堅持二元論,就是將物質和意識分開看待,留下了一個著名的哲學命題:「我思故我在」。
  • 笛卡爾|我思故我在,我在故上帝在
    後來他創造了屬於自己的「懷疑方法」,就在1619年11月10日,笛卡爾決定要把知識的體系惟一建立在理性能力之上,而成就這件事的緣由僅是他做的夢。我思故我在主觀傾向的」我思故我在「笛卡爾認為要想發現確切的真理,就不能再依賴過去任何的哲學家,他必須從自己的理性出發,發現理智確定性的基礎。
  • 我思故我在!笛卡爾
    我在思考的時候發現了自己是的存在,我在未思考之前,我是否存在呢?我思故我在。勒內·笛卡爾到哲學名言,他是文藝復興時期,法國著名的數學家,物理學家和哲學家。1595年出生的笛卡爾用著作的《形上學的沉思》一書中笛卡爾說:「我曾經被說服相信整個世界上無物存在,沒有天、沒有地,既沒有精神,也沒有任何物體:那麼我不是也同樣被說服了,相信我不存在嗎?根本不是我自己的存在,因為我說服過我自己相信上帝。上帝不斷用他足智多謀欺騙著我。
  • 笛卡爾的哲學:什麼是「我思故我在」?
    我們不難發現,笛卡爾的這後三條方法對於自然科學的研究是十分有益的。認真細緻地觀察自然現象,按照由淺到深的層次遞進,儘可能多假設的方法來進行分析,這樣有利於認識工作的進展。然而,在哲學方面,我們關心的是第一條方法,這條方法最後引導出了「我思故我在」的命題。
  • 如何理解笛卡爾的「我思故我在」?
    也就是說,對笛卡爾來說,懷疑本身不是目的,而只是手段,他要用普遍懷疑去尋找那不可懷疑的東西。三、我思故我在笛卡爾的這句名言可謂是「全世界都知道」,但是很少有人真正理解這句話的意思,很多人都理解錯了。那麼,「我思故我在」這句話究竟是什麼意思呢?
  • 「我思故我在」:笛卡爾哲學的認識論意義及局限性
    笛卡爾的「我思故我在」是個很經典的命題,一些人根據這個命題又提出其他一些說法,如「我欲故我在」、「我動故我在」、「我吃故我在」,等等。如此一來,這個命題的外延就漫無邊際了。追本溯源,笛卡爾的」我思故我在「是個很嚴肅的命題,目的在於思考「何物存在」的哲學問題,而不是簡單的吃喝玩樂,後來提出的許多說法和笛卡爾哲學的本意相去甚遠,有些屬於搞笑式說法。
  • 笛卡爾:「我思故我在」指的究竟是什麼意思
    笛卡爾是法國著名的哲學家、數學家、神學家、物理學家,他的主要成就體現在哲學方面,他堅持二元論,將物質和意識分開看待,並未後人留下了一個著名的哲學命題:「我思故我在」。今天我們來主要解析下這一命題。笛卡爾認為,人應該用理性看待一切,理性比感官感受更堅實可靠,強調我們每個人都生活在一個幻覺的世界中,就像做夢一樣,我們自以為夢中的世界是真實的世界,但實際上都是我們的幻想,他否認任何事物的絕對真實性,用一種懷疑的態度來看待世間一切,並把這種思想應用於幾何學。
  • 我思故我在 | 笛卡爾
    笛卡爾是二元論的代表留下名言 「我思故我在」或譯為「思考是唯一確定的存在」提出了 「 普遍懷疑」的主張是歐洲近代哲學的奠基人之一黑格爾稱他為「現代哲學之父幸虧思想最終讓我發現「我是真實的」我思故我在這三點對應著三種心理功能外來的觀念依賴於感覺虛構的觀念藉助於想像而天賦觀念則出於純粹理智《笛卡爾的人類哲學》要想知道他們真正的看法一定要看他們的實際行動不能光聽他們說的話《談談方法》血液從右心室經動脈血管流出
  • 我思故我在 笛卡爾
    笛卡爾是二元論的代表留下名言 「我思故我在」或譯為「思考是唯一確定的存在」提出了 「 普遍懷疑」的主張是歐洲近代哲學的奠基人之一黑格爾稱他為「現代哲學之父幸虧思想最終讓我發現「我是真實的」我思故我在這三點對應著三種心理功能外來的觀念依賴於感覺虛構的觀念藉助於想像而天賦觀念則出於純粹理智《笛卡爾的人類哲學》要想知道他們真正的看法一定要看他們的實際行動不能光聽他們說的話《談談方法》血液從右心室經動脈血管流出
  • 笛卡爾的「我思故我在」究竟錯在哪裡?
    【編者按】勒內·笛卡爾是法國著名的哲學家,留下名言「我思故我在」。在20世紀,笛卡爾推崇的身心二元論佔據主流。二元論拒絕承認情緒在理性決策中的作用,認為情緒是理性思考的雜音。然而,既是臨床醫生又是神經科學家的安東尼奧·達馬西奧,提出了截然相反的觀點,他認為人類的理性決策離不開對身體情緒狀態的感受。
  • 康德對笛卡爾「我思故我在」的批判
    我們知道,在康德之前的17世紀有位出生於法國後來流亡在荷蘭的解析幾何的創始人笛卡爾。他曾提出過一個非常著名的命題:我思故我在。意思是除了從我的思想知道我在之外一切的存在都可懷疑。在那個時代,這可是第一次用人之「自我」取代上帝作為哲學的出發點的來做哲學思考。不過,上帝的位置當然也不可或缺。
  • 笛卡爾《第一哲學沉思錄》:「我思故我在」的來源是什麼?
    今天我們接著學習笛卡爾的《第一哲學沉思錄》,我們稍微回顧一下昨天留給您的思考題:我們要怎樣才能確切的知道現實生活不是一場大夢呢?笛卡爾的給出的答案是:我們根本無法認知基本元素是什麼,也無法知道現實生活是不是一場大夢。
  • 近代西方哲學的開端——笛卡爾「我思故我在」
    這就是笛卡爾當時思考的問題,如果我們周圍的「現實」都不能確保真實性,一切都可能是虛幻的,那麼我們怎麼去尋找真理呢?面對這個問題笛卡爾一層一層的想,周圍的一切都可能是虛假的,那麼我該相信什麼呢,那最後不是變成懷疑一切的徹底懷疑論了,到最後笛卡爾想了到一層從邏輯上可以堅信為真的東西。
  • 笛卡爾小傳:解析幾何之父,「我思故我在」的西方現代哲學之父
    (萬象歷史特約作者:貝利薩留)【1596年3月31日】笛卡爾小傳:解析幾何之父,「我思故我在」的西方現代哲學之父某著名礦泉水的廣告,講述一名年輕的女子和一名老人,在街頭偶遇的故事。你一定想不到,這名老人的原型,竟然是解析幾何之父,「我思故我在」的哲學家——笛卡爾!(某礦泉水廣告)1596年3月31日(明萬曆24年),笛卡爾出生於今法國中部的笛卡爾鎮(原名圖賴訥拉海,1967年為紀念笛卡爾而改名)。
  • 西方近代哲學之父——笛卡爾:我思故我在,美麗的心形曲線
    由於笛卡爾、萊布尼茨的理性主義和洛克、休謨的經驗主義,才使得後來的康德寫作三大批判。這幾位哲學家共同譜寫了西方近代認識論哲學的壯麗篇章。笛卡爾最為有名的命題,是在民間流傳甚廣的「我思故我在」。後來很多人根據笛卡爾的說法,又提出了不少相似說法,像「我欲故我在」、「我動故我在」等。
  • 笛卡爾《第一哲學沉思錄》:「我思故我在」的反駁與爭論
    今天我們接著學習笛卡爾的《第一哲學沉思錄》,在昨天內容的最後,我們知道霍布斯對「我思故我在」有一個很強烈的反駁:「我只能思維我「思維過」什麼,卻無法思維「我正在思維」。我們先來看霍布斯的反駁,他確實抓到了笛卡爾的痛點。但,奇怪的是:他從這一點上推出了一個按理說應該推理不出的結論,那就是:一個在思維的東西應該是物質性的。這個結論很詭異,我看不出、也想不到霍布斯是如何得出這個結論的,笛卡爾也一樣,所以這就給予了笛卡爾答辯很大的發揮空間。
  • 法國哲人笛卡爾十九句名言,我思故我在
    唯物論開創者——笛卡爾 笛卡爾是二元論的代表,留下名言「我思故我在」,提出了「普遍懷疑」的主張,是歐洲近代哲學的奠基人之一,黑格爾稱他為「近代哲學之父」。 他的哲學思想深深影響了之後的幾代歐洲人,開拓了所謂「歐陸理性主義」哲學。
  • 笛卡爾的「我思故我在」錯了
    問:笛卡爾的"我思故我在"對嗎? 答:錯了,思只是感知的諸多方式中的一種,應改成:我感知故我在。 問:康德說,給我物質,我就能用它造出一個宇宙來,對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