勒內·笛卡爾,1596年3月31日生於法國安德爾-羅亞爾省的圖賴訥拉海(現改名為笛卡爾以紀念這位偉人),1650年2月11日逝世於瑞典斯德哥爾摩。笛卡爾是法國著名的哲學家、物理學家、數學家、神學家,他對現代數學的發展做出了重要的貢獻,因將幾何坐標體系公式化而被認為是解析幾何之父。笛卡爾是二元論的代表,留下名言「我思故我在」(或譯為「思考是唯一確定的存在」),提出了「普遍懷疑」的主張,是歐洲近代哲學的奠基人之一,黑格爾稱他為「現代哲學之父」。
當豪情只是勸咱們去做能夠緩行的事的時分,該當抑制本人不好立即作出任何判別,用另一些思惟使本人定必然神,直到工夫和歇息使血液中的情緒完全安寧上去。
在這個世界上,良知被分派得最為公道。
恐懼的主要原因是驚奇,擺脫它的最好辦法是臨事先思考,並使自我對所有不測事件(驚奇是由對它們的害怕引起的)有所準備。
當感情只是勸咱們去做能夠緩行的事的時候,應當克制自我不好立刻作出任何決定,用另一些思想使自我定務必神,直到時刻和休息使血液中的情緒完全安定下來。
當我懷疑一切事物的存在時,我卻不用懷疑我本身的思想,正因此時我唯一能夠確定的事就是我自我思想的存在。
怯懦與勇氣正相反,它是一種頹喪或冷漠,它阻止靈魂去做一些如果不是怯懦的話,它可能會去做的事情。害怕或恐懼則與果敢相反,它們不僅僅是一種冷漠,而且也是一種靈魂的騷亂和不安,它們使靈魂不能夠去與將要降臨的災難進行對抗。
至於害怕或恐懼的激情,我看不出它有什麼可讚揚的和有用之處,而且,它不是一種特別的激情,而不過是一種過度的怯懦、驚懼和擔心,這種過度又總是有害的;因此,就像果敢是一種過度的勇氣,但是只要人們為自己設定的目的是好的,它就總是有益的。由於引起害怕的基本原因是驚訝,因此要想避免這種情況,沒有什麼比對可能會引發人們害怕的事情和擔心預先作好規劃和準備這更好的方法了。
意識的內疚是一種悲傷,它起因於人們懷疑有一件人們在做的或者已經做了的事情實際上是不好的。內疚必然以懷疑為前提。因為,如果人們完全確定人們做的事情就是不好的,人們就不會去做了,這主要是因為意志只會傾向於面對那些看起來是好的東西。如果人們已經確定自己已做的事情是不好的,就會有所後悔,而不僅僅是內疚。這種激情的用處是促使人們去檢驗自己有所懷疑的東西到底是不是好的,並且防備人們在還沒有確定它到底是不是好的情況下再一次這樣做。但是,由於內疚以不好的東西為前提,因此,人們最好還是不要有機會去感受這種激情,人們可以用避免猶豫不決那樣的方法來預防它的出現。
嘲弄或嘲笑是一種混合著恨的高興,它源於人們看到在一個人那裡有某種不怎麼嚴重的不幸,並且認為這個人就該如此。對這種不幸,人們感到憎恨,但由於人們又看到這人正該如此,於是人們會感到一種高興。當事情出現得比較突然時,驚奇中的驚訝因素就會使人們發笑,正如我們在上面談論笑的性質時聽說的那樣。但是,這種不幸應該是比較小的,因為如果它比較嚴重,我們就不能認為他就該如此,這樣認為的人或者本性不是壞的,或者是對那個人存有很大的仇恨。
適度的嘲諷使一些毛病顯得荒唐可笑,然而嘲諷者卻並不會嘲笑這些毛病,也不會對具有這些毛病的人表現出任何的憎恨。適度的嘲諷並不是一種激情,而是高貴之人身上的一種品質,它顯示了人們那輕鬆愉悅的性情和靈魂的寧靜,而這些正是德性的標誌;通常,它也顯示出人們精神上的機智,正是由此,人們才能對他們嘲諷的對象表現出一副輕鬆的樣子。
人們通常所說的嫉妒是一種惡,其本性是不道德的,它使人們對於他們所看到的發生在別人身上的好事感到不快。但是,我在這裡想用這個詞表示一種並不總是不道德的激情。嫉妒,當它是一種激情的時候,是一種混合著恨的悲傷,它起因於人們看到有某種好的東西出現在了一些他認為不配擁有這種東西的人身上。人們只能認為他擁有這些好東西不過是源於好的運氣罷了。因為那些靈魂的,甚至是身體的好東西,這是人們一出生就擁有的,是人們可以配得上的,因為這是人們在能夠做任何的惡行之前就已經從上帝那裡接受了的東西。
那些自我感覺非常軟弱並且覺得自己總是命運不濟的人,他們似乎比別人更容易感受到這種激情,因為他們會把他人的不幸看作是有可能在自己身上發生的,這樣,他們更多地被他們對於自己的愛,而不是針對別人的愛,所激動起來而陷於憐憫的激情中。
那些堅定地遵循著德性來行事的人總是會感到一種滿足,這是一種靈魂的慣性,我們通常稱之為意識的平靜和安寧。但是,那種人們通過自己不久前剛剛完成的某個自認為是好的行動而新近獲得的自我滿足則是一種激情,也就是說,這是一種高興,我認為它是所有激情中最甜美的,因為它的起因只是在於我們自身。然而,當這種起因並不恰當時,也就是說,當人們為此感到滿足的行為並不很重要,或者甚至是比較邪惡時,它就是荒唐的,只會使人們在自己身上滋生出一種驕氣和無禮的傲慢,人們尤其可以注意到,那些自己相信自己篤信宗教的人,他們只不過是在過分地虔誠和迷信著什麼,也就是說,他們藉口說自己經常去教堂,做了很多祈禱,留短頭髮,做齋戒,施捨財物,於是就認為自己非常完美了,想像自己是上帝很重要的朋友,因此不會做任何讓上帝不高興的事情,他們的這種激情帶給他們的完全就是一種還算不錯的熱情,但是應該注意,這種激情有時也會授意他們去做一些人們有可能會犯下的最為邪惡的勾當,比如背叛自己的城市,殺害君主,僅僅因為民眾不遵從自己的意見就剿滅他們等。
理解笛卡爾心靈哲學的三個維度
陳亞軍:杜威心靈哲學的意義和效應
費耶阿本德科學方法論及其對當今的啟示
系譜學與身體美學:尼採、福柯、德勒茲
德國電工布線:美到令人窒息!
維根斯坦 「顏色語法」的邏輯分析
沒有上帝,就無所謂道德|讀陀思妥耶夫斯的《卡拉馬佐夫兄弟》
從尼採的「上帝之死」到福柯的「人之死」
康德 | 我是孤獨的,我是自由的, 我就是自己的帝王
奎因 | 本體論的相對性
阿甘本論尼採:永恆輪迴與激情的悖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