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福溝通3步驟,別讓孩子成為夫妻的絆腳石?

2020-09-19 天才領秀

夫妻感情的真正考驗,大多是從有孩子開始的。明明是開心的迎接新生命,怎麼兩人甜蜜的關係會改變?其實只要把握溝通技巧,夫妻一樣能一起幸福照顧孩子。

有了孩子,最容易爭吵的4種問題

新生兒階段,夫妻容易因養育工作繁重與初期的不熟悉,陷入時間不夠、睡眠不足的身心疲勞,另外因孩子而增加的支出,經濟的改變容易陷入家庭分工與財務分配的爭執。

若是請長輩協助照顧孩子,世代間的教養方式就會成了另一個夫妻爭吵的原因。等到一歲之後,孩子有更多自主意識,爸媽會更重視對孩子良好行為及習慣的養成,開始會有管教上的溝通歧見。

夫妻溝通三步驟:

1.雙方輪流表述自己的想法、感受,並提出疑問。

2.討論雙方感受上的擔憂與其原因。

3.針對原因提出雙方可接受的方法。

兩人建立的溝通方式不只能幫助彼此互相了解,對孩子來說也很重要,因為夫妻溝通方式,日後會變成家庭中親子的溝通模式。

四種常見錯誤夫妻溝通方式

1.不停表述自己的感受與想法,卻不聆聽對方的想法

2.面對問題只會陷入沉默,也不願表達自己的想法

3.翻舊帳

4.從討論變成情緒上的發洩

面對情緒失控的另一半,該怎麼應對?

先停下討論,讓雙方冷靜後再進行溝通,回歸到理性上的討論。

有些人知道自己在生氣,但不知道為何生氣,情緒的來源很重要,我為何有這樣的感受,我的想法是什麼,重點是我的情緒是怎麼來的。只要解決造成情緒的原因,就能降低溝通上情緒性的爭論。

二種夫妻常見爭執,如何化解?

教養孩子一方較包容、另一方卻很有原則,兩人該如何溝通?

1.當一方主導管教時,另一方不應當場在小孩面前批評對方的管教,若事後唱反調也會造成管教上的歧見。

2.爸媽要事先磨合生活習慣,像是爸爸吃飯要看電視放鬆,媽媽卻認為一起吃飯是為了凝聚關係,不可看電視,建議討論出一致的做法,否則會影響孩子行為養成。

3.事先溝通彼此對孩子行為的期待,討論好希望孩子養成的習慣,並決定若孩子沒做到要如何處理。

相關焦點

  • 父母與孩子溝通的12種絆腳石讓親子關係陷入困境
    在P.E.T 父母效能的書中戈登博士強調,要成為能夠給孩子支持的父母,父母的說話方式非常重要。父母對孩子說的每一句話,親子間的每一次交流,就好像正拿著一塊塊的磚建築這他們之間的「關係宮殿」,久而久之,孩子自然能了解自己在父母眼中的模樣。在親子溝通中有12種絆腳石溝通往往被大家所忽視。
  • 【親子溝通藝術】邁過12種「絆腳石」,與孩子溝通沒煩惱
    在P.E.T.的整個架構中,當孩子處於問題區時,父母需要給到給到孩子支持,也就是P.E.T.中提到的支持技巧,戈登博士甚至強調:要成為能夠給到孩子支持的父母戈登博士在《P.E.T.父母效能訓練》一書中提到,父母在開始跟孩子溝通之前,必須先了解12種溝通障礙,P.E.T.中稱之為「絆腳石」:  12種溝通「絆腳石」
  • 親子溝通技巧5 12個絆腳石
    孩子沒有問題時,這些絆腳石有可能就不是絆腳石,而當孩子處在問題區時,這12種反應方式就會被稱為親子溝通的12個絆腳石,阻礙父母與孩子的溝通。對「應該」、「應當」和「必須」這樣的措辭,孩子可能會進行更加強烈的抵抗,堅持自己的立場。孩子感到父母不相信他們的判斷力,或者會讓孩子覺得自己不需要思考,只要聽父母的就行了。有時也會引起孩子的自我辯護或爭論,使溝通成為一場爭論。結果會導致孩子退縮、疏遠或反抗,嫌父母羅嗦。
  • 常吃的3種「菜」,是夫妻備孕路上的「絆腳石」,你吃過哪些?
    可是夫妻兩個人身體都是健康的,究竟是哪個環節做錯了呢?直到閨蜜的寶寶出生後,她才感覺自己真的很喜歡孩子。而且這個時候家裡面的老人還有老公也有些著急,覺得這個家丈夫一人掙錢已經夠花,兩個人年齡漸漸增加是時候要個寶寶了。
  • 不做絆腳石|成為孩子成長曆程中的幫扶者
    >沒想到還真是我所料到的,她正在輔導孩子學習!這個階段的孩子,其實我們應該在發現問題後,能夠引導他怎麼做更合適更好!我們只需要根據不同階段不同角色變化需要,成為他/她的助力者!我是更傾向於能夠成為孩子成長路上的幫扶者,而不是絆腳石!當孩子遇到問題時,我們能夠以合適的角色出現,神奇的是,她也算是認可了...想想以前,難!!其實教養娃娃,最頭疼的是就是夫妻兩人的觀點不同。一旦出現這樣,就會給孩子找到遇到什麼事情找誰逃避或的想法和機會。當然細想,莫不是之前我們的一次促漆長談見效啦!
  • 《幸福三重奏》:夫妻之間的溝通是門學問
    良好的溝通讓一切都變得順利,心情也很舒暢。如果溝通出現問題,會很容易造成不必要的誤會和麻煩。良好的溝通是要準確交流出自己的真實想法。1,把自己真實想要的準確表達出來在《幸福三重奏》中,白慧明和謝楠還有奚夢瑤三個女人首次聚在一起談論關於夫妻之間相處遇到問題時會怎麼做?奚夢瑤說,她和何猷君之間是有什麼話都是直接說出來。
  • 《非暴力溝通》:4個步驟,教會你最佳溝通方式
    這對夫妻的溝通方式很像我們日常生活中的對話模式。其實倆人都不想發脾氣,可是聲音越說越大,大腦像不受控制了一樣。到最後,倆人的關係差點破裂。這樣的溝通方式,其實是一種隱形的「語言暴力」行為。那麼,應當如何避免這種暴力的溝通方式,採用非暴力溝通的形式呢?美國威斯康星大學臨床心理學博士馬歇爾·盧森堡發現了一種神奇而平和的「非暴力溝通」方式。他在工作中,運用「非暴力溝通」的方式,解決了很多人的心理問題。並且通過一套有理論有實踐的非暴力溝通方法,讓世界各地無數的人們獲得了愛、和諧和幸福。
  • 「溺愛」的鍋家長背不起,別讓你的愛,成為孩子成長路上的絆腳石
    我相信很多人都認為小孩子最需要的就是父母的愛,孩子剛來到世界上,父母就是孩子的一切。父母照顧孩子是應該,但不是孩子的一切都需要你替他做。家長們往往認為這樣做是為了孩子好,殊不知這樣做只會讓孩子養成衣來伸手、飯來張口的壞習慣。
  • 夫妻緣分已盡的3大預兆,中一條,就別再互相折磨了!
    婚姻,是兩個人的事,婚後幸福與否,要看兩個人的婚姻態度。不管是男人,還是女人,都該顧家、忠心於伴侶、擔當起自己的責任,唯有如此,婚姻才會幸福美滿,反之,逃避責任,對伴侶不忠,不顧家,這些會致使夫妻感情失和,婚姻破裂。下面談談夫妻間,感情破裂,緣分已盡的幾個痕跡,希望你們之間沒有!
  • 《熱鍋上的家庭》:別讓孩子成為夫妻矛盾的「替罪羊」
    別著急,有一本叫做《熱鍋上的家庭》的書非常全面地剖析了這個導致家庭矛盾的問題,也提出了十分有效的解決方法。在這本書中,作者指出,家庭是一個系統,只有其中的每個人都找到自己的位置,並各負其責,它才會運轉得和諧高效。而現在很多家庭中存在的問題,恰恰是某個人的缺失或者位置不當造成了系統運轉不暢,從而導致整個系統,包括孩子也被牽連了進來,受到了影響。
  • 雅思聽力地圖題的簡單步驟,不再讓它成為你的絆腳石
    今天就給大家帶來解決地圖題的簡單步驟:Step 1:因為並不是每道地圖題都會給出方位的圖例提示哦~(這樣的位置可以選擇的表達有corner, bend或者turning)3.大家只需要根據聽到的地名去圖中尋找相應的位置就可以了~如果可以嚴格的按照這樣的步驟去審題和聽音頻,那麼相信地圖題就不會再成為你聽力高分的絆腳石啦~
  • 父母相愛的孩子是幸福的
    爸爸媽媽應該成為孩子強有力的發展的支持者,相互幫助一同去糾正孩子的錯誤認知,並向孩子展示父母的原則和底線。孩子才可以健康茁壯的成長。夫妻把孩子放在第一位也容易出現不健康的家庭關係。被冷落的一方沒有家庭歸屬感,徘徊在家庭邊緣。與孩子走得太近的一方很容易溺愛孩子,包辦孩子的生活,對孩子高要求,給孩子造成壓力。
  • 不要成為子女絆腳石,心安了,日子也自在
    71歲知名作家劉墉作品相當豐富,總能帶給讀者滿滿的能量與啟發,尤其是他對子女的教育,更成為了許多家長的學習典範。劉墉對待每一天都非常豁達,凡事不需要過度擔心、庸人自擾,而對待孩子也是。有的時候孩子只是一時情緒低落,但做父母的卻比他們更緊張。學會放手很重要雖然劉墉指出常掛念孩子的父母「很慘」,但又隨即承認自己也是。總是和子女分隔兩地的他,每天都會記得要跟女兒透過E-mail溝通。像是當時採訪的前一天,他才剛叮嚀女兒要注意身體健康、多多運動。劉墉表示:「掛念子女雖然辛苦,但也是種幸福。
  • 《紫陽花日記》:避免孩子成替罪羊,夫妻應學會協力塑造幸福婚姻
    ,在長期疏忽中逐漸引發心理健康問題,從而使孩子成為家庭關係破裂的替罪羊。3.愛與不愛,既然選擇這婚姻,都應認真經營努力協作,使它成為孩子健康成長的樂園,婚姻中最不缺的就是變化,我們要在變化中與對方多多溝通,及時了解,培養相互的信任與關愛,時刻與對方一起努力經營婚姻,盡力維繫婚姻的幸福,給自己和孩子營造一個美滿幸福的家庭氛圍。
  • 夫妻關係是孩子幸福的前提,你做到了嗎?
    當慢慢得到拜拜的關愛時,母親和女性的魅力自然而然地就散發出來了,當媽媽誇讚拜拜了不起的時候,爸爸自然而然就成為孩子心中的英雄。其實夫妻關係才是孩子幸福的前提,父母之間流動的愛和溫柔,對於孩子來說就是最好的愛的教育。人民總說:「結婚久了,愛情就會變成親情。」其實這是很悲哀的,父母要想和孩子建立牢固的情感紐帶,就不要把孩子看得比伴侶還重要。
  • 50%的離婚夫妻都說,因為性格不合。想婚姻幸福,該怎麼辦呢?
    如果妻子有一份滿意的工作,經常外出,與孩子的關係又很親密,丈夫就覺得自己被忽視或者低估了,沒有得到應有的尊重。夫妻之間就可能產生心理距離,丈夫出軌的概率會增加。在此情況下,妻子需要把更主動地與丈夫溝通,理解丈夫的情緒,安排共同的業餘活動。千萬不要各玩各的。第三,妻子容易患上「全職媽媽憂鬱症」。
  • 別讓「偽勤奮」成為孩子「學霸」路上的絆腳石
    講完第3遍的時候,看孩子還是一臉懵的樣子,琳琳頓時火冒三丈,把筆一摔又開始吼:「會了沒?我這麼講狗都學會了,有多難,你能不能用點心?自己好好想想,快點寫。」小女孩怯怯的說:「會了」,然後抓著筆開始慢吞吞的在草稿紙上寫著,一看,又錯了。琳琳氣急敗壞的把輔導作業的「大任」交給孩子爸爸,一辺跟我抱怨女兒的不省心。
  • 隔輩親把孩子當小皇帝寵?別讓這樣的愛,成為孩子獨立的絆腳石
    如今八零九零後的年輕人,他們已經成為生育的主力軍,成為一個家庭中的中流砥柱。在上有老下有小的壓力下,他們也不得不告別父母離開幼兒,到大城市中打工,為了以後的生活更加美好。在這個時候,家中養育孩子的重擔則落在了奶奶爺爺們的肩頭,這種現象遍布農村各地,甚至成為社會上比較關注的一類人群,那就是留守老人和留守兒童。
  • 這些中國式禮貌成為孩子「絆腳石」,家長卻引以為傲,別再坑娃了
    小傢伙很怕生,見我的次數比較少,所以當他媽媽要求他跟我打招呼時,孩子只是害羞的躲在一旁。其實我並不覺得這是不禮貌的行為,有些小孩性格內向,見到不熟悉的大人害羞是很正常的事情。但孩子媽媽覺得這樣沒面子,硬要求小孩跟我打招呼,嚴厲的語氣一下就把小傢伙嚇哭了。
  • 別讓寶寶成為第三者!幸福不是只靠感情,更要火辣的性生活
    別讓寶寶成為第三者北大醫院醫務部主任陳思銘表示,影響產後性生活的因素很多,媽媽除了必須調適自己產後的心理、生理狀況外,其他的生活焦點也很容易不自覺全部放在孩子身上,每天忙著照顧孩子,以孩子為中心,不再像之前沒有寶寶時,有比較多的時間與老公分享生活點滴、出門約會,進而影響到夫妻間的性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