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孩子相處易怒?主要是你沒學會3個方法,聰明家長看過來

2020-10-03 育兒媽寶

周日,一對年輕的母女剛逛完超市出來,天就下起了雨,淅淅瀝瀝……旁邊的女兒一直嘟囔著剛才超市裡要買卻沒買成的芭比娃娃,媽媽有些不耐煩,不由說了句:家裡有這麼多玩具了,還要買,你這個小孩真不聽話……孩子心生委屈,抽泣了起來,媽媽看到女兒哭了,心生煩躁,非但沒有去安撫她,還轉換成一種更不耐煩的語調衝她吼了句:就知道哭,除了哭,你還知道什麼。女兒聽了,嚎啕大哭。這一舉動,引起了群眾的圍觀,讓媽媽頓時覺得有點尷尬,趕緊推著不肯前行的女兒,打了個滴滴,消失在人們的視線中。

生活中,家長經常會被孩子的無理取鬧或瑣事所激怒,如果家長不能良好的控制自己的憤怒而被外界所影響的時候,就像點燃了一根導火線,四處蔓延,讓周圍的一切都跟著遭殃。假設剛才那個媽媽在日常生活中一直都是這麼和孩子相處,那麼孩子的性格也會變得越來越暴躁。

都說家長是孩子的榜樣,如果家長在憤怒時一直使用暴力或者語言攻擊行為,沒有心平氣和的坐下來慢慢溝通化解問題之源,那麼以後孩子處理問題也是這樣,他就會認為暴力和攻擊性能解決所有問題,所以為了避免出現這種情況,家長應該控制好自己的憤怒,給孩子一個好榜樣!

1、憤怒只是個情緒,正確認識它

我家果果小時候調皮的讓我頭疼,他最愛做的一件事就是把我辛辛苦苦整理疊好的衣服再從衣櫃裡一件件翻出來,丟亂。每次看到孩子這樣,我的洪荒之力就要爆發,怒火中燒。

孩子也是這樣,當想要玩具不給的時候,願望落空的時候,他們都會臉紅、暴躁、憤怒。

怒是人的本能,是正常人的一種正常情緒。正確認識它,正確排解。不要因懼怕憤怒而拼命忍耐,忍耐只會讓憤怒積蓄,不會消解。真正的憤怒管理並不是要讓人去壓抑自己的憤怒,而是教授人們如何去認識自己憤怒的深層原因,學會用健康的、有建設性的方式來表達自己心中的不滿。

2、如何正確表達憤怒?

憤怒,你知道最忌諱的是什麼嗎,就是在氣頭上表現出的一些比較過激的語言和行為。當憤怒的情緒出現時,要先想想自己為什麼憤怒,該如何才能更好的解決掉問題,而不是任由情緒的發洩,傷害到孩子和親人!

比如當孩子考試考砸時,我們憤怒的是孩子沒有達到自己的預期,這個時候就該正確的表達自己的情緒,你可以對孩子說:媽媽認為你這次考試應該考好的,但是你沒有,所以媽媽感到很生氣,我覺得你應該把問題找一找,然後我們一起分析一下!

而不是一味的只顧自己的情緒發洩去責怪和否定孩子:你就這個成績,以後還能幹嘛,撿垃圾去好了。

說話的語氣和態度決定了一件事的轉機,一個平和的語氣和平靜的態度既能夠解決問題,又可以讓小孩感覺得體不失顏面;更會讓他們懂得,憤怒並不代表攻擊和暴力,不能夠解決任何事情。我們可以用正常的心態去面對憤怒,去解決問題,而不是用語言和行為去傷害我們親近的人。

3、怒氣,要找到適合自己合理宣洩的方式

如果在跟孩子相處的過程中還不能及時控制自己的憤怒,就需要找到適合自己的方式,合理的發洩自己的怒氣。優果媽有幾個不錯的小妙招推薦給各位家長,希望可以幫到你們。

(1)找「朋友」傾訴:對於優果媽來說,當兩個寶貝讓我抓狂時,我會找一些閨蜜傾訴或者把孩子犯熊的事情當成案例在寶媽群上探討,通過傾訴和討論,每次都感覺輕鬆了不少,這是比較實用的方法,我們在討論傾訴的過程中也可以得到些別的寶媽的育兒經,一舉兩得。

(2)做「深呼吸」調整: 俗話說衝動是魔鬼。當我們憤怒到一定程度想要爆發的時候,我們可以用呼吸來控制,當然,多數情況下你不能控制的時候可以先從數數開始,從1數起,當你數到後面的時候一定會發現你沒當初那麼生氣了。有時候,深呼吸能幫助我們更好的控制怒氣。

(3)遠離「源頭」:當兩個人達不成共識的時候,要大吵或者沒辦法的時候,可以出門去「散散心」,也可以兩個人待在臥室裡冷靜一段時間好好反省,反省之後再坐下來心平氣和的談,莫動氣。

孩子的成長過程中,肯定會犯錯,但是我們應該用一種正確的態度以及行動去糾正他們的錯誤,而不是一味的大吼或者指責他們。正確表達自己的情感,不被憤怒蒙蔽自己內心,好好溝通,我相信你們會成為朋友的。

相關焦點

  • 孩子控制不好情緒,總愛發脾氣,家長要怎麼跟易怒寶寶相處?
    2.家長在教導孩子時用錯了方法,導致孩子叛逆大家通常以為,孩子只有在青春期的時候會叛逆。但其實,如果家長在教育孩子時用錯了方法,那麼孩子在幼兒時期,也會開始展現出叛逆的一面的。3至5、6歲的孩子們,自我意識、自尊心正在開始嶄露頭角,如果家長經常忽視這一點,在教導孩子時不分場合地責怪、打罵,那麼就會導致孩子產生逆反心理,變得脾氣暴躁。
  • 「你擺臭臉給誰看?」是這些錯誤教育,培養了易怒的孩子
    「你擺臉子給誰看呢!」10歲的小鑫其實是個挺聽話的孩子,但就一個毛病:總因為一點小事兒而生氣「擺臭臉」,而且大半天都恢復不過來,弄的家庭氣氛特別壓抑。有時候小鑫媽媽哄孩子不成功,還會直接爆發,跟孩子吼一通。
  • 如何引導孩子和別人相處,學會謙讓的良好品質?4個方法送給家長
    在孩子進入幼兒園和學齡前的這段期間,他們最需要學會的除了要照顧自己之外,還要學會如何與他人和平相處。對於很多獨生子女的家庭來說,孩子在家裡和到了集體環境中過的可能是截然不同的兩種生活。孩子之所以不願意上幼兒園很大程度上是不能夠適應與別人在一起的生活。雖然孩子是一個獨立的個體,但是除了家庭之外,更多的是要學會如何在社會中生活。
  • 3-6歲是孩子管理情緒關鍵期,家長學會這3個方法,娃將來會感激你
    在這樣家庭背景下成長的孩子,整個人都慢慢發生了變化,情緒變得易怒暴躁、性格變得驕縱蠻橫。當家長們遇到這種情況,想必也是頭疼無比,所以今天我就給大家整理總結了3個管理孩子情緒的方法最終,老師聽到了動靜出來把孩子抱進了學校,沒想到孩子剛被抱起來那一瞬間,還伸出腳狠狠地踢了奶奶一下,但奶奶苦笑了一下,揉揉腿就離開了。
  • 3-6歲是孩子管理情緒關鍵期,家長學會這3個方法,娃將來會感激你
    「你這孩子,怎麼說一下就哭了?」「犯錯你還委屈了是吧?別哭了」你家孩子是否也這樣?說他一下就情緒崩潰,哭得停不下來了。如今很多家庭都過度寵溺孩子,經常幫孩子安排了所有事,讓孩子享受「帝王般」的待遇。在這樣家庭背景下成長的孩子,整個人都慢慢發生了變化,情緒變得易怒暴躁、性格變得驕縱蠻橫。
  • 不會和孩子相處怎麼辦?用這3種方法,很有效果
    你會和自己的孩子相處嗎?如果你是家長或者新手父母,這個問題請閉上眼睛,回憶和思考一下自己曾經和孩子的相處場景。你是不是一和孩子相處,還沒說幾句話,就變得不耐煩了;你在和孩子相處的時候,是不是總是伴隨著爭吵和生氣等負面情緒。如果有以上這些表現,那麼,作為家長的你確實需要學習「如何正確地和孩子相處」了。
  • 不會和孩子相處怎麼辦?用這3種方法,提高親子關係的質量
    你會和自己的孩子相處嗎?如果你是家長或者新手父母,這個問題請閉上眼睛,回憶和思考一下自己曾經和孩子的相處場景。你是不是一和孩子相處,還沒說幾句話,就變得不耐煩了;你在和孩子相處的時候,是不是總是伴隨著爭吵和生氣等負面情緒。如果有以上這些表現,那麼,作為家長的你確實需要學習「如何正確地和孩子相處」了。
  • 孩子愛說謊話,多半是這3點在作祟,學會3種方法幫孩子改掉壞毛病
    孩子愛說謊話,多半是這3點在作祟,學會3種方法幫孩子改掉壞毛病前言:我家孩子經常講假話,我會感覺到很失望。因為經常講假話,不是第一次講假話,這個問題非常嚴重,必須要幫孩子糾正過來,否則以後他會用一個謊言去掩蓋另一個謊言,到最後可能你得不到一句真話。
  • 家長的情緒影響孩子性格,李玫瑾:好的教育,是家長學會控制情緒
    孩子在父母的陪伴和教養中逐漸成長,享受著父母的關愛,同時也接受著父母所帶來的影響。尤其是對於幼兒來說,缺乏對事物的判斷能力,父母的行為和情緒將會直接影響到孩子的性格養成。如果父母比較暴躁易怒,很可能會讓孩子的性格出現問題。
  • 孩子剛上幼兒園一直哭,聰明家長會用的4個方法,讓孩子快樂上學
    導讀:孩子剛上幼兒園一直哭,聰明家長會用的4個方法,讓孩子快樂上學各位點開這篇文章的朋友們,想必都是很高的顏值吧,我們真的是很有緣哦,小編每天都會給大家帶來不一樣的育兒資訊,如果對小編的文章或者其他的什麼,有什麼一些意見的話歡迎在下方積極評論哦,小編每條都會認真看的。那麼本期的內容是:孩子剛上幼兒園一直哭,聰明家長會用的4個方法,讓孩子快樂上學!那麼我們就來看看吧!
  • 科學研究,孩子聰明與否主要看三個因素,主要是媽媽決定的
    導讀:科學研究,孩子聰明與否主要看三個因素,主要是媽媽決定的各位點開這篇文章的朋友們,想必都是很高的顏值吧,我們真的是很有緣哦,小編每天都會給大家帶來不一樣的育兒資訊,如果對小編的文章或者其他的什麼,有什麼一些意見的話歡迎在下方積極評論哦,小編每條都會認真看的。那麼本期的內容是:科學研究,孩子聰明與否主要看三個因素,主要是媽媽決定的!那麼我們就來看看吧!
  • 孩子和同伴鬧矛盾了,家長如何引導讓孩子學會與朋友相處?
    孩子和同伴鬧矛盾了,家長處理不當,會變成火上澆油孩子上了學之後,大部分的時間都待在學校和同學相處,大家都是同齡人又都是小孩子,相處之中難免會出現一些矛盾和問題。這個時候如果他們向家長求助,家長要怎麼做才算是正確的引導,而不是火上澆油呢?
  • 易怒的父母會養出這樣的孩子!你的孩子被你影響了嗎?
    很多父母只有等孩子真的逃離自己後才發現問題,因為在他們看來,自己並沒有從肉體上虐待孩子,怎麼孩子就仿佛跟自己有什麼深仇大恨似的呢?的確,我相信大部分家長對孩子都是充滿愛的,不會對孩子施以暴力,但精神暴力呢?你的脆弱情緒讓你時刻處在崩潰邊緣,而孩子為了避開你的惡語攻擊,不得不學會小心翼翼,每天活得戰戰兢兢,這樣的生活,何嘗不是一種折磨呢?
  • 家長要學會與叛逆期的孩子相處,這五個方法不能不知
    第一個,孩子在這個階段,大多不願意和家長、老師交流,而更願意和同學、生人等進行交往,特別是對一些很強勢的家長,態度也會發生很大的轉變。原來他很乖巧、什麼話都和你說的孩子,現在可能對你會一言不發,你多問兩句,有時還要跟你急眼。對此,可以少一些強逼孩子交流,可以靜靜地等待他,照應好他的生活、起居等則好,等待他度過這個階段。 第二個,面對孩子的叛逆期,一定不要強碰強、硬碰硬。
  • 聰明的高一新生家長,會教育孩子從3個方面做到新生活「心」起點
    鄰居妹妹的家長是一名高中老師,對準高一新生適應新的學習、新的生活與新的環境這一過程中產生的一系列問題了如指掌,而一中校長禁止準高一新生參加初高銜接班的學習,所以正好給了鄰居妹妹家長一個機會,給孩子講一講如何迎接新高一的學習與生活。
  • 固執、任性、易怒、難相處…哈佛教授手把手教你應對暴脾氣孩子
    我們身邊常常會出現一些這樣的孩子,他們總是為了一些小事而大發脾氣,還常常和周圍的人發生語言上或者肢體上的衝撞。別人給他們貼的標籤就是「固執、任性、易怒、難相處、對著幹、愛哭鬧」等。父母常常會為這種孩子傷透了腦筋,甚至還會帶孩子去看醫生,長期吃藥,試圖用醫學的辦法來收斂孩子的暴脾氣,讓孩子變得更容易和人相處。但事實上,這種吃藥的方式對孩子不僅收效甚微,而且長期吃藥也影響身體健康。
  • 孩子亂發脾氣?教你3個方法:父母不生氣還能讓孩子變聰明
    導讀:孩子亂發脾氣?教你3個方法:父母不生氣還能讓孩子變聰明各位點開這篇文章的朋友們,想必都是很高的顏值吧,我們真的是很有緣哦,小編每天都會給大家帶來不一樣的育兒資訊,如果對小編的文章或者其他的什麼,有什麼一些意見的話歡迎在下方積極評論哦,小編每條都會認真看的。那麼本期的內容是:孩子亂發脾氣?教你3個方法:父母不生氣還能讓孩子變聰明!那麼我們就來看看吧!
  • 易怒父母養大的孩子是啥模樣?別低估了情緒殺手力,既無助又恐懼
    朋友從他的工作和接觸中,給易怒父母養大的孩子總結了一系列特徵,這些特徵很準確,值得家長反思:孩子會為很正常的事情說「抱歉」,謹慎到極致,細緻到焦慮孩子特別害怕失敗,害怕讓父母失望,考試緊張,為了成績憂心忡忡
  • 這3類孩子看似很聰明,但將來多半沒出息,爸媽先別急著高興
    &34;是每一位父母都曾有過的願望,即使知道這世上終究是平凡人佔了大多數,也會希望孩子能聰明伶俐,將來能夠有一番出息。不過也不能只看孩子學習如何,不看孩子的品行道德等方面,很多看似聰明的孩子將來不一定有出息。
  • 孩子語文教不會:孩子很聰明,你的方法很笨!
    平時接觸很多家長,都不免會和樂學君訴苦:自己孩子的語文怎麼都學不好。 他們喜歡拿數學和英語對比,經常說的一段話是:數學那麼難,多做點題就能學會,英語也比語文難呀,報個培訓班也能有效果,怎麼語文就學不會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