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丨「入園難」「擇校熱」「新高考」……這些教育熱點有哪些新說法?

2021-02-18 央視新聞

▌本文來源:工人日報

從出生到死亡,教育伴隨人的一生。它既關係每個個體的生活,又影響社會前進的步伐,既是民生熱議的話題,又是國家決策的重點。從「入園難」到接孩子,從擇校熱到「新高考」,從一流大學建設到鄉村教師培養,在剛剛結束的全國兩會上,每一個教育熱點都與你我有關。那麼,代表委員如何討論這些議題?這些又將如何影響我們的生活?

「二孩時代」,學前教育準備好了嗎?

「全面二孩」政策從實施以來,學前教育資源需求開始大幅增長。據一份研究報告預計,到2021年幼兒園缺口近11萬所,幼兒教師和保育員缺口超過300萬人。

學前教育資源不僅短缺,還分配不均。據統計,目前全國公辦幼兒園只有8.6萬多所,民辦幼兒園有15萬多所,近三分之二的兒童進入的是民辦幼兒園。而城市民辦幼兒園普遍存在收費昂貴、質量良莠不齊等問題。

多位代表委員表示,解決「入園難」「入園貴」問題,要擴大普惠性資源供給,特別是支持企事業單位和集體辦園、完善和落實城鎮小區配套幼兒園政策、支持民辦幼兒園發展、鼓勵多種形式辦園。

要用洪荒之力解決入園難,著力均衡資源配置。可輸入內容,標題的背景可以更換顏色,素材邊框可以更換顏色,背景為白色。

課後「三點半」,學生去哪兒?

中小學生下午三四點就放學,家長還在上班,孩子沒人接,接回來沒人帶,送託管班又擔心不正規,接孩子成了不少雙職工家庭的煩惱。

事實上,關於此問題,多地進行了探索。2014年起,上海市公辦小學普遍向家庭看護確有困難的學生提供課後免費看護服務;今年初,江蘇省南京市下發通知,所有公辦、民辦小學實行「彈性離校」制度,為小學生免費提供延時照顧服務……

近日,教育部印發《關於做好中小學生課後服務工作的指導意見》,提出實行彈性放學時間,通過政府購買服務、財政補貼或與家長建立談判溝通機制適當收費等方式對參與課後服務的學校、單位和教師給予適當補助,嚴禁以課後服務名義亂收費。

專家表示,要想真正解決家長的「三點半之困」,對於何為「適當收費」,何為「亂收費」;何為「課後服務」,何為「變相補課」這樣的概念,還需給出一個更明確的界定。

擇校熱,啥時能降溫?

近日,一則題為「北京小學學區房25萬元一平方米仍搶手」的新聞,再次挑起人們的敏感神經。現實生活中,學區房正成為諸多普通家庭「不能承受之重」。

全國政協委員、新東方教育集團董事長俞敏洪直言,學區房問題令他感到擔憂,重點小學與相鄰的普通小學教育資源差別大,劃一條學區線,普通小學學區內的學生就無法進入重點小學就讀。

資源配置均衡了,擇校熱才能逐步降溫。為解決這一問題,未來將在三個方面繼續下功夫:師資流動,讓校長、老師流動起來,這樣能分階段地帶來相對公平;集團化辦學,由優質學校、辦學能力比較強的學校聯合一些其他學校,以強帶弱;學區化管理,要把初中和小學綜合起來,作為一個系統來管理。

「新高考」,將來怎麼考?

今年是我國部分地區實施高考招生制度改革的第一年。「新高考」也引起了全國兩會上不少代表委員的關注。「新高考」將為中國的教育改革帶來哪些影響?將為高校選拔人才方式帶來什麼新變化?

根據新方案,今年上海、浙江兩地的考試科目將採用「3+3」模式,即除語數外3個主要科目外,加3門選考科目。而全國各地都將陸續推出新高考方案,廣東省也將於2021年實施新的高考綜合改革方案,「3+3」考試模式與上海和浙江基本相同。

高考綜合改革也需要高校的積極參與。隨著高等教育的普及化,高校應考慮如何進行分層分類培養,如何對學生實施綜合測評。我們想經過三五年時間的努力,能夠建立起分類考試、綜合評價、多元錄取的高等教育考試招生制度體系。

「985」「211」之後,世界名校就在家門口?

今年1月,教育部、財政部、國家發展改革委聯合印發《統籌推進世界一流大學和一流學科建設實施辦法(暫行)》,提出「每5年一個建設周期,建設高校實行總量控制、開放競爭、動態調整」。這意味著接棒「985工程」「211工程」的「雙一流」建設正式啟動。

那麼,怎樣才是一流?如何建設「雙一流」?哪些學校和學科會有可能成為一流?這是關乎每一所高校、每一個家長和每一個考生的問題。

判斷一所大學是否一流,要看它在「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國家重大需求,面向國民經濟主戰場」上貢獻多大。一流大學建設要瞄準一個根本任務:立德樹人。「雙一流」名單是有周期的,不是終身制。今年上半年將爭取完成專家評選、政府比選的程序,公布第一批建設學校和學科的名單。

鄉村教師,如何留得住、教得好?

在中國1500萬教師隊伍中,鄉村教師有300萬人。他們默默堅守在最偏遠、最艱苦、最貧困的鄉村地區,為鄉村孩子撐起了教育的藍天。

為解決鄉村教師問題,2015年,國家出臺了《鄉村教師支持計劃》,意味著鄉村教師隊伍的建設已經上升為國家戰略。此後,中央財政投入了52.53億元資金,提高鄉村教師的補助;在全國範圍內建了約40萬套周轉房,讓鄉村教師住在條件比較好的地方。

需要對山區基礎教育體系研究透,再精準地進行投入。要加大補貼力度,穩住山村教師隊伍,儘可能高地給他們補貼,以吸引更多的人到鄉村學校當教師。要落實建檔立卡,實現精準教育扶貧,減輕困難學生上學經濟負擔。教育質量是尊敬出來的,沒有對老師的尊敬、對學生的尊重,就沒有好的教育質量。

陳寶生表示,教育部將出臺一個文件,對加強教師隊伍建設、提高鄉村教師待遇等問題作出明確部署。

監製/唐怡  主編/張天宇

編輯/白雲飛

©央視新

相關焦點

  • 教育問題線索徵集!《民生熱點面對面——電視問政》全面聚焦教育問題
    入園難、擇校熱,先修培訓屢禁不止?《民生熱點面對面——電視問政》將全面聚焦教育問題您遇到過哪些教育方面的問題?您對目前的教育現狀有哪些意見和建議?歡迎撥打電話85881100或聯繫糾正四風辦公室反映問題。
  • 《民生熱點面對面——電視問政》全面聚焦教育問題
    入園難、擇校熱,先修培訓屢禁不止?《民生熱點面對面——電視問政》將全面聚焦教育問題您遇到過哪些教育方面的問題?您對目前的教育現狀有哪些意見和建議?歡迎撥打電話85881100或聯繫糾正四風辦公室反映問題。
  • 擇校熱、課後"三點半"...基礎教育改革發展這樣"解題"
    來源:教育部官方微信號「微言教育」「20萬建檔立卡輟學學生實現動態清零;全國24個大城市義務教育免試就近入學比例達98.6%,基本實現免試就近入學全覆蓋;全國公辦園達10.8萬所,普惠性民辦園達9.5萬所,「入園難、入園貴」問題有效緩解......12月10日,教育部舉行第四場教育2020「收官」系列新聞發布會,介紹「十三五」以來基礎教育改革發展有關情況。
  • 江蘇新高考方案初步形成 英語做好一年多考準備
    江蘇新高考方案初步意見稿已經形成!全省教育改革推進會昨天在南通召開,江蘇省教育廳沈健廳長接受揚子晚報記者採訪時表示,新高考方案初步意見稿已形成,江蘇新一輪考試招生改革已明確了方向,但具體實施細則暫時還不能向社會公布,須等待教育部統一部署。
  • 快評|「名師」「名校長」評選是變相助長擇校熱、擇師熱
    我想,這些問題,估計都沒有人能夠回答。但我更關注的問題,還不在這裡。我關注的重點是,「名師」「名校長」與擇校熱、擇師熱的關係。毫無疑問,現在的擇校熱,是有一定程度降溫的,不是人們不想,而是制度設計上讓擇校變得更難很難。但不管如何難,機會總是有,辦法總比困難多,擇校熱依然是暗流湧動。擇校,擇的是什麼校?
  • 新高考難擋「復讀熱」?北京復讀市場呈現新變化
    北京新高考元年,第一批在新的招考規則下完成了成人之後第一場大考的年輕人,即將進入大學就讀。同時,也有一批考生因為高考分數不理想,選擇參加「加時賽」,用多一年的拼搏換取通往心儀高校的「復活」機會。相比往年,今年北京高分復讀報名人數呈現繼續上漲的態勢,目前已有高考成績超過680分的考生諮詢復讀。
  • 「兩會」教育熱點有哪些?十個問題值得關注
    據新華社進入倒計時的全國兩會,無疑是在一個歷史性的節點召開——2017年,是實施「十三五」規劃的重要一年,是紮實工作以優異成績迎接黨的十九大勝利召開的關鍵之年,也是基本實現教育現代化進入全面攻堅階段。今年兩會,教育領域有哪些熱點?本報文教周刊「十問」教育,為您盤點。
  • AI+教育賽道變熱,智慧教育未來蘊藏哪些新機遇?
    隨著人工智慧、大數據等新技術的發展,知識獲取、傳授方式、教學關係正在發生深刻變革。新技術為教育產業發展帶來新契機,也引發國家層面高度重視,先後頒布了《教育信息化十年發展規劃(2011-2020年)》、《教育信息化「十三五」規劃》等一系列政策,進一步加速了AI+教育賽道變熱。
  • 【教育熱點】吳潁惠:從「多校劃片」到「公民同招」,擇校難題何解?
    進入21世紀,我國基礎教育政策基本圍繞教育資源優質均衡這一主線展開,從鄉村學校建設到城市薄弱學校改造,再到大力扶持農村教育,力求最大限度擴大優質教育資源覆蓋面,滿足人民群眾享受優質教育的需求。但是,仍然沒能從根本上解決優質教育資源不足的問題。「擇校熱」正是區域內優質教育資源不足的集中體現,形成家長「擇校」與政府「反擇校」政策之間的長期博弈。
  • 中央發文深化教育改革:化解擇校難題、提高教師待遇
    中央發文深化教育改革:化解擇校難題、提高教師待遇 原標題:   中新網北京9月25日電(記者 張尼)化解擇校難題、探索實行彈性離校時間、確保教師平均工資水平不低於或高於當地公務員……日前,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
  • 2012年高考作文最新教育類素材:教育改革
    教育體制改革試點全面啟動,一系列重大發展項目穩步推進,全國各省份先後召開教育工作會議、頒布實施省級教育規劃綱要,人民群眾高度關注的教育熱點難點問題取得進展和突破,全社會關心參與、共同推動教育科學發展的良好局面正在形成。
  • 擇校熱、課後「三點半」、學生「減負」……基礎教育改革發展這樣「解題」 | 教育2020「收官」系列新聞發布會
    、入園貴」問題有效緩解.12月10日,教育部舉行第四場教育2020「收官」系列新聞發布會,介紹「十三五」以來基礎教育改革發展有關情況。截至2019年底,全國公辦園達10.8萬所,比2015年增加了3.1萬所,普惠性民辦園達9.5萬所,比2016年增加了3.7萬所(2016年開始統計普惠性民辦園相關數據);全國學前三年毛入園率達83.4%,比2015年提高8.4個百分點;普惠園覆蓋率達76.01%,比2016年提高8.7個百分點,有效緩解了「入園難、入園貴」問題。
  • 【聚焦「三五三」當好排頭兵】 「教育優先」 讓海豐教育均衡優質發展
    ,促進教育公平,各項工作紮實推進,取得階段性成果,為開啟建設高質量教育體系新徵程奠定了堅實基礎。主持人謝舒林:縣委十一屆十五次全會第一次全體會議對於教育部門有什麼具體的要求?教育局局長李建生:縣委十一屆十五次全會第一次全體會議指出,2021年是全面開啟現代化建設新徵程的第一年,是「十四五」開局之年,也是中國共產黨建黨100周年,做好全年工作意義重大、責任重大。
  • 熱點聚焦|山東各市有啥新動能在澎湃湧動?(下)
    熱點聚焦|山東各市有啥新動能在澎湃湧動?(下)在7月16日國新辦舉行的山東專場新聞發布會上,「新時代 新動能 新山東」讓人耳目一新,「新動能澎湃湧動」也成了熱詞。那麼,山東都有哪些新動能?各市有什麼新動能在澎湃湧動?瀏覽7月17、18日山東各市黨報,或許能看出一些端倪。
  • 緩解擇校熱 成都「新優質學校」開放周今日啟動
    四川新聞網成都6月17日訊(記者 陳淋 攝影報導)為緩解擇校熱,成都市教育局實施「新優質學校」培育工作。目前,已基本實現「身邊就有好學校」的目標。在2014年招生季到來之際,成都市教育局啟動了「新優質學校」開放周活動。讓市民近距離感受身邊好學校的魅力。同時,成都市教育局還通過官方微博、微信設立「微展臺」,對新優質學校進行宣傳展示。
  • 學前教育、校外培訓、高考…教育部回應七大熱點
    編者按:教育是最大的民生,教育引領未來。新時代如何辦好人民滿意的教育?剛剛閉幕的全國兩會上,代表委員參政議政、建言獻策,很多教育話題成為熱點。本報文教周刊聚集七個熱點,採訪教育部相關負責人,為您釋疑。一:深化教育體制機制改革有哪些新布局?
  • 聚焦100秒丨浦江縣自然資源和規劃局:《堅守初心 勇擔使命 做新...
    聚焦100秒丨浦江縣自然資源和規劃局:《堅守初心 勇擔使命 做新時代自然資源答卷人》 2019-12-03 20:29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慧凡教育在行動:助力解決適齡兒童入園難、入園貴難題-社會資訊...
    而之所以產生這樣的討論,其根本原因在於老百姓希望政府承擔更多責任,因此當務之急是解決嚴重的"入園難、入園貴"的問題。  教育部的回應劍指學前教育現階段矛盾的關鍵點——入園難和入園貴。比如以"讓每一個普通家庭的兒童都有獲得高端教育的機會"為願景的慧凡教育,就一直踐行推動普惠學前教育發展。據調查數據顯示,目前慧凡在全國範圍內有近2000家聯盟園,其中,每所聯盟園每個班級每年都會接收一個困難家庭的孩子免費入園,所有在園所必須支出費用都由慧凡集團承擔。
  • 「入園難入園貴」 上個幼兒園到底難在哪?
    破解「入園難入園貴」系列報導之一 上個幼兒園到底難在哪編者按學前教育上公辦園難、上優質園貴,是全社會關注的教育問題之一,也是省委省政府為老百姓辦實事的重要民生工程。
  • 堅持教育優先戰略 六盤水水城縣著力解決入園難
    堅持教育優先戰略 六盤水水城縣著力解決入園難 發布時間:2020-08-05 15:13:27      來源:六盤水日報   近年來,六盤水市水城縣堅持把教育放在優先發展的戰略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