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家44年歷史的臺灣素食幼兒園為小朋友成長樹立正確飲食觀念

2020-09-12 素食記S

SARS、狂牛症、禽流感

以及持續了大半年「新冠病毒」疫情

接連不斷我們在各種野生動物

冰凍肉品上找到病菌的存在

使得越來越多人

不得不開始重新審視食物的選擇和餐桌的安全

BBC曾經報導過

目前已被探明的傳染病中

超過70%的病毒來源是動物

它們的身上更是存在許多未知的病毒

在這樣的動蕩不安的大環境下,成人的飲食安全尚且無法得到保證,那麼身為國家未來的新一代又怎麼才能保護他們健康成長呢?

我們把目光投向了寶島,發現了一家已經有44年歷史的素食幼兒園——格林幼兒園。

格林幼兒園(原名為興南幼稚園)創辦於1976年,創辦人陳碧秀女士秉承著「己所不欲,勿施於人」的理念,堅持給幼兒們提供素食餐飲。

因為創辦人希望在小朋友能在成長的初期就能樹立正確的飲食觀念,從小培養健康無負擔的飲食習慣。

小朋友吃著廚師用心烹飪營養又健康的素食午餐

從一開始只有3名學生的小小幼兒園,老師們耐心、充滿愛心、細心的教學,素食餐單的用心製作,幼兒園優雅的環境等等條件造就了孩子們的健康成長。

經歷44年的春夏秋冬,無論外界環境怎樣變化,幼兒園從來都沒有為招生感到困惑過,甚至還有校友在結婚生子後讓下一代再次選擇入讀格林幼兒園。

素食幼兒園吃什麼?

人體所需的六大營養素:碳水化合物(糖類)、油脂、蛋白質、維生素、水和無機鹽(礦物質)在幼兒園的餐單上是怎樣設計呢?園方給出了答案:

1、 主食,要吃多種營養

白米飯雖然有好的口感,但是為了讓小朋友們獲取更多的營養,廚師們在普通的白米上加入了胚芽米、紫米、五穀雜糧,不僅僅視覺上有更好看的顏色,更重要的是讓小朋友們一口吃到豐富的營養。

2、 優質蛋白質——變化無窮的豆類

素食者餐桌上常見的黃豆、豆漿、豆乾、豆腐皮、豆腐等等植物性蛋白質,相信小朋友們已經在家裡屢見不鮮。

別出心裁的幼兒園在餐單的設計上還用上了各種創新的素食食材:素肉鬆、素火腿等等素「肉」吸引孩子們的胃口。天然香菇粉、蔬果粉來增加飯菜的自然鮮味。

3、 超級食物來加油

海帶芽、紫菜、海帶絲、腰果、松子、杏仁、香菇、蘑菇、黑木耳、花椰菜等等你能想到的植物食材都是小朋友餐桌上的老朋友。

除了天然食材的搭配,還用上了各種烹飪手法去大展廚房魔法,包子、麵包、餃子、麵條、西式點心等等(有種想要重讀幼兒園的衝動呀)

幼兒園為小朋友準備的百香幕斯旦糕_(純素)

幼兒園為小朋友準備的花樣蘋果塔(純素)

比吃更重要的是正確的飲食觀念

園長助理郭小姐在採訪中表示:

現在很多人因為環境保護、愛護動物、溫室效應、身體健康等各種因素去反思肉食的危害。

在幼兒園中我們想方設法去做美味健康的素食,更重要的是我們一直在教育上去努力:幼兒園裡有一個可愛溫馨的廚藝教室,提供烘焙廚藝教學,也在日常的幼兒園生活中穿插蔬食教育的設計去引導孩子們思考自己的飲食。

感恩每日的餐點親手去製作食物,觀察園中植物的生長,都是孩子們去建立自己的飲食習慣點滴機會,慢慢地蔬食生活就是這樣滲透進入小朋友們的人生啦。

回顧格林幼兒園的素食之路,不難發現原來推廣素食並不是要用硬手段去強制執行,而是可以用溫柔的力量去堅持正確的飲食觀。

就像幼兒園的教師、工作人員一樣,心中帶著對孩子們的愛去思考他們的需求,面對難題也能柔軟地去發揮自己的創造力給孩子們打開蔬食的美妙世界。

幼兒園官網上的一段話讓人備受感動:

素食只是一種生活態度

一種飲食習慣的選擇

基於對於任何生命的愛護

保護地球生態,尊重生命

回歸自然、回顧健康

是新的現代飲食趨勢

感恩素食

相關焦點

  • 這家44年歷史臺灣素食幼兒園,為小朋友在成長初期樹立飲食觀念
    我們把目光投向了寶島,發現了一家已經有44年歷史的素食幼兒園——格林幼兒園。因為創辦人希望在小朋友能在成長的初期就能樹立正確的飲食觀念,從小培養健康無負擔的飲食習慣。 從一開始只有3名學生的小小幼兒園,老師們耐心、充滿愛心、細心的教學,素食餐單的用心製作,幼兒園優雅的環境等等條件造就了孩子們的健康成長。
  • 有44年歷史的素食幼兒園,在小朋友成長初期樹立了正確的飲食觀念
    我們把目光投向了寶島,發現了一家已經有44年歷史的素食幼兒園——格林幼兒園。格林幼兒園(原名為興南幼稚園)創辦於1976年,創辦人陳碧秀女士秉承著「己所不欲,勿施於人」的理念,堅持給幼兒們提供素食餐飲。因為創辦人希望在小朋友能在成長的初期就能樹立正確的飲食觀念,從小培養健康無負擔的飲食習慣。
  • 有44年歷史的素食幼兒園,在小朋友成長初期樹立了正確飲食觀念
    我們把目光投向了寶島,發現了一家已經有44年歷史的素食幼兒園——格林幼兒園。(原名為興南幼稚園)創辦於1976年,創辦人陳碧秀女士秉承著「己所不欲,勿施於人」的理念,堅持給幼兒們提供素食餐飲。因為創辦人希望在小朋友能在成長的初期就能樹立正確的飲食觀念,從小培養健康無負擔的飲食習慣。
  • 臺灣素食蔚然成風 素食餐館、校園午餐替代說教
    曾幾何時,素食只是宗教人士的「最愛」,而今逐漸演變為尋常百姓的一種時尚健康的飲食方式。眼下,寶島興起了一股素食風潮,越來越多的臺灣民眾加入到素食行列。  每10人裡有1人素食  來自臺北的白領遊小姐是位素食愛好者。
  • 臺灣素食市場的蓬勃發展,及十大素食餐廳排名
    但從上世紀九十年代起,臺灣的素食文化已逐漸跳離出宗教色彩,成為新時代講求自然、健康、養生及環保的飲食趨勢。越來越多的人開始了解這種飲食文化的健康性,新一代臺灣人改吃素食的人數大為增加,一股新素食主義風潮開始熾熱發展開來。素食成為民眾珍愛生命的一種新選擇。  據2010年的臺灣食品消費調查顯示,臺灣常年吃素的人口數約佔臺灣人口總數的10%。
  • 孩子成長那些事兒:如何幫助孩子樹立時間觀念?
    案例:甜甜小朋友是大班的女孩子,每次來幼兒園總是最後一個,老師跟家長溝通時,家長總是很無奈:「老師您快幫幫忙吧,我是真沒辦法了。」案例中的甜甜早早起床,本來應該有足夠的時間做好去幼兒園前的準備,可是她穿衣、洗漱、吃飯用時太久,總覺得「離上幼兒園的時間還早」,導致上幼兒園遲到。這是典型的缺少對時間的認識,沒有足夠的時間觀念,總覺得時間充足,不著急,久而久之形成了不緊不慢的做事習慣。一旦孩子磨嘰習慣形成了,對他們將來的成長也會起到反作用,無論是身體還是心理,都將制約孩子的發展。因此,樹立時間觀念,要從小抓起。
  • 《三十而已》正確追劇方式:從顧佳的育兒觀念,樹立正確的教育觀
    劇中,顧佳對孩子的教育想法永遠是超前的,從行動到思想上詮釋的育兒觀念更是引發了無數母親的共鳴。不難看出,她誇張的教育投入就是為了全面培養孩子的品質素養、學習能力,讓孩子做一個三觀正、對自己負責的許子言。顧佳的教育觀念,值得每個家長學習。
  • 素食文化:舌尖上的臺灣 素食者的天堂
    而2012年,擁有深厚素食文化底蘊的臺灣素食更是愈加繁榮,長期深受全球素食者的嚮往;無數遊客與美食家紛至沓來,嘗遍素食美味的同時更是對東方素食文化的意蘊與美麗大加讚賞,而作為一個以吃聞名的地區,臺灣素食文化的發揚與繁榮同樣是臺灣飲食經濟甚至是臺灣經濟發展的重要支撐點。
  • 臺灣素食養生料理第一人:成都飲食文化深深打動我
    圖為:臺灣素食養生懷石料理第一人陳健志分享與成都的結緣。劉彥君攝中新網成都5月27日電(劉彥君)「大陸的北上廣地區有很多老闆找過我,但唯獨成都讓我放開執念,其海納百川的飲食文化深深打動了我,能深刻感受到成都的熱情與開放,所以想要把新的素食文化理念帶到這裡。」27日,臺灣素食養生懷石料理第一人陳健志在接受記者採訪時表示。
  • 「素食版的小盒馬」?Green Common集綠色超市+素食餐廳於一身
    2017年被亞馬遜收購的美國全食超市Whole Foods Market ,在倡導綠色食品和健康生活方式的領域上,是很多其他品牌所望塵莫及的。   而這家有著「素食版的小盒馬」之稱的Green Common,是如何引領新興的綠色素食文化?
  • 幼兒園小朋友道出真相……
    坐標:金穗幼兒園「明廚亮灶」走進幼兒園,媽媽再也不用擔心我吃飯啦~來到這裡,吸引記者的除了萌萌噠小朋友,還有園區內的一片菜地,看著就十分健康可口▼剛好接近飯點,廚房正在為小朋友們準備午餐,全程直播>,可以看到食物製作的全過程,看著看著,一不小心就餓了……該幼兒園還設置了食品安全教育區,讓小朋友們從小就樹立食品安全觀念,對食物有更清晰的認知,在安全飲食的同時,健康成長!
  • 廈門計劃以海滄區為試點 吸引和推動臺灣幼兒園園長、教師前來任教
    這對於臺灣教育相關人才而言,無疑是一個好消息。在廈從事學前教育的臺商李義哲告訴記者,這一消息在臺胞圈引起了巨大的反響,已經有不少從業者「登鷺」發展。  記者了解到,目前廈門進行兩岸教育交流合作主要集中在中小學及高校,學前教育的交流合作相對較少。為了填補這一空缺,並且進一步推動廈門市臺灣中小學生獎學金等教育惠臺措施落地,廈門計劃以海滄區為試點,吸引和推動臺灣幼兒園園長、教師前來任教。
  • 家長要引導孩子樹立正確的價值觀
    家長要引導孩子樹立正確的價值觀孩子在成長,有很多事情是我們大人無法替代的,比如,當家長看到孩子在哭泣或者不順心的時候,能夠鼓勵他,正確的引導孩子,也是對孩子進步成長的很大幫助。這篇文章,我想給孩子來點親子關愛,教孩子如何與父母相處。很多家長現在已經發現自己的教育觀念正在扭曲,他們做事情也開始走偏。
  • 功德林:臺灣素食餐廳的鼻祖
    2011年6月,臺灣著名《遠見》雜誌,即選出「素食文化」為臺灣一百項有特色的文化之一,領先歐美與亞洲的水平。在臺灣,幾乎所有的餐廳都提供素食,供長素的客人點用,有些好的素食餐館,價格甚至高於葷菜館。 臺北市第一家功德林素食餐廳,於1987年在館前路6號歇業;目前位於桃園縣蘆竹鄉南崁路一段的上海功德林素食餐廳,湯包與菜飯都讓人大快朵頤。店主系臺灣的山東二代樊定宣夫妻,樊君原為多家五星級飯店主廚,是埔裡中臺山的正信佛教徒,談吐氣質不凡,早已經超脫了昔日臺北功德林的傳統菜。
  • 臺灣老闆杭州辦「新式」幼兒園 呼籲解壓式幼兒教育
    臺灣老闆杭州辦「新式」幼兒園 呼籲解壓式幼兒教育 2015-05-28 19:43:2228日,來該幼兒園參觀考察的臺灣海基會董事長林中森為該園的教育方式點讚,他認為,該園有先進和創新的教育理念,還會在遊戲中教育小朋友從小要學會環保,還要有科學的思維,這些都是非常正確的做法。  在很多人的育兒觀念裡,為了讓孩子不輸在起跑線上,報學習班、興趣班成為一時熱點,為了不落人後,在「不要輸在起跑線」的感召下,家長們心甘情願地為各類從幼兒園開始的特長班、興趣班掏腰包。
  • 宋代的素食主義文化:情操與大自然的統一,道德與飲食觀念的融合
    中國作為一個以農業為主力的泱泱大國,在上下五千年的歷史上長河中,不斷開發和拓展,不斷積累和創新,塑造出了一個飲食文化豐富且獨特的國家。在飲食歷史長河之中,發展到宋代的飲食有了新的變化。稀缺美和素食美是中華飲食文化兩個獨立的流派,在楚辭、漢代典籍之中,素食就是稀缺之物,上到三國時代,是以肉食為美,「置酒高殿上,親朋從我遊。中廚辦豐膳,烹羊宰肥牛。
  • 素食頭條|紐約市1800學校將推「周一吃素」
    紐約被評為「素食者最友好城市」,當時大約有近兩百家素食店,相當於2018年廣州市素食店的數量。另外,紐約多年前,有第一座提供全素飲食公立學校、素食快餐商店。這是基礎。我們希望能夠在學校裡面為孩子導正一些觀念,也讓他們從生活做起,我們用行動呼籲大家一起來吃素、環保、救地球!
  • 如何樹立正確的教育觀念?為人父母,這5點請一定知曉
    事實也正是如此,孩子能成長成什麼樣,跟父母的教育有著很大的關係!父母的正確引導能幫助孩子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和世界觀。當今社會,有越來越多的父母意識到了對孩子的教育,也願意把更多的時間及精力放在對孩子的教育上。但是並不是所有的孩子都會聽父母的勸說改正自己的缺點,反而會逆著父母的意思來,喜歡和父母對著幹,偏不讓自己往正確的方向走。
  • 韶山市藝術幼兒園自助遊戲模式打開小朋友快樂健康成長大門
    在藝術幼兒園,玩什麼遊戲、在哪裡玩、找哪些玩伴、需要哪些玩具、規則怎麼制訂、遇到問題如何解決,都由小朋友說了算。這樣,小朋友在無拘無束遊玩中快快樂樂學習健健康康成長,他們的天性和身心得到了最大程度的釋放。據悉,這一自主遊戲模式目前已被省教育廳做為典型經驗在全省推介,這一獨創、富有生命力的幼兒管理模式有望在全國進行推介。快樂從哪裡來?
  • 要樹立正確的家庭教育觀念,家長要與子女和諧共處
    祖父母作為代理監護人,要明確自己的責任,學習適合現代教育的管理理念,用正確的方式方法對留守兒童實行管教,真正發揮監護作用;對兒童出現的問題及時發現,及時糾正,也不能用傳統的棍棒教育,而是用合適的方式對留守兒童進行管理,比如跟兒童談心,時刻掌握兒童的想法,給兒童合理的建議,而不是替他們決定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