紐西蘭的新學年就要開學了!每年開學之前,女兒學校都會給家長發一封郵件,說說馬上要辦的活動,需要家長做的事情。今年的郵件與往年的不同,排在第一位的一個活動是二手校服售賣,這個活動在女兒學校以前還沒舉辦過。
通知寫著:各位家長,30日和31日兩天,上午10點到下午2點,在圖書館旁邊的通道,家校聯合會在那裡售賣二手校服,歡迎前來選購。售賣之所得款項將用於家校聯合會和學校組織的各項活動。
我是家校聯合會的成員,提前就報了名為這兩天的售賣做義工。
1月底還是紐西蘭的盛夏,再加上那兩天趕上了一股熱浪來襲,還好,攤位設在學校圖書館建築的牆邊,比較陰涼。家校聯合會的會長提前把報名參加的家長志願者們排好班,一個小時一崗,每崗都有3、4位家長,大家按照值班表去售賣。
第一天我是中午12點值班。到了攤位一看,陣勢比我想的要大多了。四張桌子一字排開,上面放滿了各式各樣的二手校服。有長褲、短褲、裙子、開衫、套頭衫、領帶、皮帶、皮鞋、甚至還有襪子!!桌子兩側還各有一個掛架,上面也是滿滿當當掛著衣服。上衣架掛的就是單件的西裝校服,和長袖或短袖的襯衫,景象還頗為壯觀。
馬上就要上崗了,咱得趕快熟悉一下業務!
我「敏銳地」發現,售貨員首先要會報價,買家家長看上一件校服時,我得能說得出它賣多少錢。
之前組委會說有列印好的價目表,對照著一看就知道。可當我拿起價目表一看,腦子「嗡「地一下,怎麼好幾個詞不認識!那都是些什麼東西?又看了一眼擺放在桌面上的待售校服,天哪!好多校服的式樣我都不知道英文怎麼說?!這可咋辦?趕緊問!
我指著價格表上一個不確定的詞問交接班的洋人家長,這個Jersey是啥呀?她向桌上一指,「是這個!「我說,這不是Sweater嗎?她笑說,」有人這麼叫,還有人管它叫Jumper呢!好吧,Jersey,Sweater和Jumper是同一種衣服。
我想鞏固一下所學,手比劃了一大圈指著桌上放的「Jerseys「說,「so,這些都是Jersey。」她又笑了,說,」No!這是Cardigan!」同時手指著一件開衫。
我恍然大悟,沒扣子的套頭衫是Jersey,有扣子的開衫是Cardigan。我以前還真不知道,這回又get了兩個新單詞!
這種英文詞真是門道多多。回想女兒剛到紐西蘭時候第一次去參加學校的野營。那時看著學校發來的衣物清單真是摸不著頭腦,有些詞連查字典都不清楚。比如togs,這個詞在字典裡的解釋是特定場合穿的一套衣服或配件。誰能想到在紐西蘭它是專指遊泳時候穿的遊泳衣褲?!這還是當時問了商店的店員才知道的。
我上崗了!
一個看著像印度裔的爸爸在西裝掛架前來回翻看著校服。我早已經看好了西裝上衣的校服價格,走到他身邊,就等著他問,想像著我馬上回答,一切都很流暢。
他翻看了一會兒,指著其中一件問我,「這件是男孩穿的,對吧?」
我腦中又是「嗡「地一下。快速地盤算著,對哦,校服分男女,但怎麼分來著?依稀記得好像是扣子的位置一個在左衣襟,一個在右衣襟。可男生的到底是在哪邊來著?
「呃…」 情急之下,我只能搬救兵。「稍等…」我對那位爸爸說,然後去問另一位洋人媽媽志願者。她走過來,看著那件印度爸爸指著的西服,肯定地說,「這件是女生的!你看,扣子釘在左衣襟,男生的是相反的,男生的校服扣子釘在右衣襟。「
等那位印度爸爸離開後,洋人媽媽志願者主動給我補習,校服襯衫,無論長袖短袖,也可以按照扣子的位置來判斷是男生的還是女生的。正說著,來了客戶,她去忙接待了。
我閒著也是閒著,看到掛架上很多白襯衫。我想,要是把它們分出男女多一目了然啊!說幹就幹,我一件一件地翻看著襯衫的扣子位置,然後分開男女。那位媽媽接待完剛才的買家,走到我身邊說,「Sherman,對於校服襯衫,還有更簡單的方法可以分出男女!」之後她向我展示了一個神奇的不同,「你可以看領子的針腳離邊緣的距離,寬的是男生襯衫,窄的是女生的襯衫!」
這真是隱藏的秘密啊!這樣,我可以從一摞襯衫中一眼分出是男還是女,效率大幅提高!
售賣工作最有成就感的是成交之後的收款。
桌上放著一個最重要的盒子,那原來是一個冰淇淋盒字,現在裡面都是收取的款項。有的是現金,有的是刷卡後的付款憑證。收款這個環節,我是臨近銷售結束才接觸到的,主要是對那個收款刷卡的機器(Eftpos)有些畏懼,因為從來沒有用過。但這次不學下次又是一項缺陷。
看出了我的渴望和猶豫,財務主管鼓勵我嘗試一下。其實那個刷卡機沒什麼難的,按照屏幕上的提示操作就好。剛學會操作我就刷了幾筆,到預定的結束時間之前,列印紙用光了!
這簡直是完美的結束,第一天售賣過程中我看到她們換了一卷新的列印紙,現在又用光了,這說明銷售成績斐然!
不過,還有一些沒有賣掉的格式各樣的校服,需要盤點入庫,等下次活動再來出售。
我們開始盤點!
我和洋人媽媽一起,我念一個,她在紙上記一個。她每聽到我說一個尺寸號碼,就在紙上相應的衣服邊劃一個豎道,這樣,同樣型號的衣服的數量數道道就行了。我想,這比我們小學時候選班幹部投票時候的畫「正」字差遠了。正字五筆,所以兩個正字就是10票,3個正字就是15票,多方便!
過了一會兒,換崗。我和一位華人媽媽搭伴兒盤點。她念衣服的號,我來做記錄。對我來說,畫正字計數最方便,但怕洋人志願者們看不懂,所以我也照貓畫虎地按照剛才洋人媽媽的做法,劃豎道兒。不一會兒,我們的盤點工作結束了,我把所有手寫的盤點記錄都拍了照片,這樣回去可以做個電子記錄表格,做到對庫存心中有數。
當晚回到家,在燈下我一絲不苟地做著統計,我的記錄需要不眨眼睛地數著1,2,3,4,5,6,7… 有的還要數兩遍,確保無誤。但是洋人媽媽做的記錄就沒有那麼長一串,那位洋人媽媽的記錄和我的不一樣!
我正在詫異,太太在我身邊看到後說,她們洋人的做法是每四個豎道就畫一條橫線,代表五個。她在她們地產公司的洋人同事那裡見過她們這樣計數。難怪!我是看到那位洋人媽媽的記錄上,除了豎道還有劃的橫道。
沒想到這小小的計數方法裡還體現著中西習慣的不同,看來,不明就裡地照貓畫虎還真不行啊!
洋人媽媽的方法
我照貓畫虎的方法😊
這是我第一次售賣二手校服的經歷,它帶給了我一些意外的收穫。其實每次參加類似的活動都有收穫,這次,我學到了不同校服英文說法,了解了區分校服男女裝的神奇方法,學會了使用Efpos機收款,還了解了西方人畫筆計數的方法的不同。
在活動中還有不少讓地方讓我有所感觸,比如二手校服的收集、處理,買家對二手校服的態度等,但由於篇幅的所限,我打算在以後的文章中予以記述。
當然,參加這次活動最大的意義是進一步加強了自己對學校社區的了解和融入,還為家校聯合會和學校的活動經費做出了一些貢獻。下一次再售賣二手校服,我還會報名做義工,那時,我就是一名有經驗的老手了!
在紐西蘭生活,特別是海外移民,積極參加到這樣的活動中,總有些有趣的東西可以學習,也幫助融入社區。關鍵是要走出那一步,積極地參與其中。
作者簡介
Sherman Wang - 在外企工作了二十年,曾任全球五百強美資企業中國區服務總監。因希望為孩子尋找更好的教育環境,全家移居紐西蘭。
Sherman創辦了提供教育服務的公司,並在奧克蘭理工大學教育系學習,獲得教育學士後文憑。
Sherman著有《更好的教育給孩子》一書。點擊原文連結了解更多。
聯絡請留言或發郵件至
consultingsherman@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