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不聽話?一文教你掌握親子間溝通的萬能模板

2020-08-29 皮皮教育方法論

前兩天逛商場的時候,看見電梯門口蹲著一位年輕媽媽在勸說小女孩回家,「咱們回家好不好,媽媽明天再帶你來玩。」小女孩搖搖頭,不願意走。媽媽繼續說,「你看商場快關門了,今天玩不了了。」小女孩看著電梯口來來往往的人,也許想著剛才玩的開心時刻,還是沒有動身、也沒有反應。這時來了另一對母女走向電梯,兩個小女孩年齡相差不大。那位年輕媽媽就像看到救命稻草一樣,指著他們就跟自己孩子說:「你看那個小姐姐多懂事,乖乖的就回家了,你要像小姐姐學習。你看小姐姐長得多好看,還聽話,多好呀。」小女孩聽到這並沒有像媽媽預期的那樣聽話起身,而臉上的表情卻更加委屈了。後來電梯上來了,不知道這位媽媽是用了什麼辦法帶小女孩回家,但聽到這樣的話我心裡卻感到很壓抑。

這樣的話我們常常能聽到,或者說從小聽到大:

你看同事家的孩子又會唱歌又會跳舞,你怎麼什麼都不會?你報個班學一學啊,得有個才藝才行;

你看跟你玩的好的同學,人家次次考試第一名,你天天跟人家玩,怎麼成績總是跟不上啊,得多向人家學習學習;

你看鄰居家的孩子,每次吃完飯都幫父母洗碗,知道心疼自己的父母,你看你呢,啥活也不幹,學習還不好;

你看你這個頭怎麼也不長了,現在家裡的小孩是不是數你最低了,以前你長得最快了,就是因為小時候不愛喝牛奶,後來不長了,你看人家愛喝牛奶的都長起來。

這些話是不是聽得都要耳朵起繭子了,父母只要想讓孩子做一件事,勢必就要跟別人家的孩子做對比,以表揚其他孩子,打壓自己孩子來達到讓孩子聽話的目的,但往往事與願違。

孩子很委屈,為什麼自己已經很努力了,家長還是不滿意,總認為別人家的孩子好?家長也很生氣,為什麼孩子這麼難帶,怎麼說都不聽話?想讓孩子成為一個聽話的孩子是不是很難?



聽話不是服從,而是讓孩子能夠能得進去別人講話

很多家長都希望自己的孩子是個聽話的孩子,可是這種聽話往往是服從,不違背父母的意願,父母說什麼就是什麼,久而久之就會失去自己的想法,喪失獨立思考的能力。所以才有老話說淘氣的孩子更有創造力。但這裡的聽話並不是服從,而是學會聽人講話,這種技能並不是人人都會,也不是只有小孩子才需要培養練習,很多時候大人也很難做到,就像網絡上的小槓精,他們就很難傾聽別人想表達什麼,只想著用自己的觀點去反駁。



1. 如果家長希望孩子能夠學會聽人講話,首先家長就要做到傾聽孩子講話,了解孩子的需要。

《非暴力溝通》這本書裡提出了一個觀點,為了傾聽他人,我們需要先放下已有的想法和判斷,全神貫注地體會對方。即分析妨礙了傾聽。對待小孩也是這樣,家長在表達自己的想法之前要先傾聽孩子的想法,並引導、鼓勵他說出自己的想法。

也就是說,我們在想要孩子做一件事情的時候可以先詢問孩子的想法,就像開頭的那個例子,年輕媽媽或許可以這樣說:「你是不是還沒有玩夠,還想接著玩?」小女孩點點頭。「寶寶,那你可以告訴媽媽剛才玩什麼最開心呀?」「喜歡玩蕩鞦韆和滑滑梯。」「還有嗎?」「喜歡和小姐姐一起玩。」「是不是小姐姐還沒出來,你還想和她一起玩?」小女孩點點頭。這時候另一對母女走了過來,年輕媽媽說:「你看,小姐姐也出來,今天已經太晚了,商場馬上就關門了,我們跟小姐姐約好下次再一起玩好不好?去跟小姐姐拉拉手,我們還能一起回家。」小女孩開心的走了過去。

2. 家長不能對孩子一味的打壓,而是應該鼓勵和表揚。

孩子學習不好,不是表揚別人家的孩子學習好,自己孩子就能學習好的,而是分析學習不好的原因在哪裡,如果是學習方法有問題,那可以表揚已經很努力,我們可以一起尋找一個更適合自己的學習方法;如果是因為馬虎,可以鼓勵他字寫得很好看,完成作業很快,但是寫作業要全神貫注,因為馬虎丟掉一分是一件很可惜的事情。

家長應該有一雙發現自己孩子美的眼睛,並表達出來,可以讓孩子得到一個正反饋,這樣孩子才願意聽家長講話,並且學習這種表達方式,願意表揚他人。

不聽話的孩子,會有什麼負面影響?

在玩具店,面對孩子想要的玩具,家長以已經有一個為由拒絕孩子索要的要求,孩子坐在地上大哭;

家長在說話的時候,孩子自顧自地玩耍;

認為父母說的都是錯的,拒絕溝通;

社交能力欠缺,不願意聽父母說話,也很難做到耐心聽別人講話。

不聽話的孩子更容易叛逆、自閉、喪失信心與缺乏同理心。



拒絕暴力溝通,與孩子平等交流



《非暴力溝通》這本書的作者是馬歇爾·盧森堡。著名的馬歇爾·盧森堡博士發現了一種溝通方式,依照它來談話和聆聽,能使人們情意相通,和諧相處,這就是&34;。

《非暴力溝通》這本書中介紹了溝通的四要素,掌握這四點溝通技巧就可以減少溝通障礙,讓孩子更願意聽你講話,與你交流。

1. 觀察:不帶評論的觀察是人類智力的最高形式,只是描述正在發生的事情。

例如,「你不吃蔬菜,不喝牛奶,我擔心你長不高」、「老師說,你中午在幼兒園沒有睡覺,而是喝旁邊的小朋友說話」、「你今天的考試錯了4道題,一道抄錯了答案,三道計算錯誤」、「你今天摔了一跤,我很心疼」,用描述事實的方法代替「你不吃蔬菜,不喝奶就長不高」、「你在幼兒園總搗亂」、「你做題太馬虎」、「走路總是不小心」這樣評論性的話。

2. 感受:表達感受,而不是評價,示弱有利於解決衝突。

例如,孩子在玩具店大哭大鬧,想要得到一個玩具,你可以跟他說,「你這樣一邊哭一邊說,我聽不懂你在說什麼,我會生氣。」而不是大罵孩子,「不要再哭了,你這樣很丟人,別人都會嘲笑你」

具體表達感受的詞彙可以參考《非暴力溝通》,其中有興奮、高興、感激、感動、平靜、放鬆、放心以及害怕、擔心、焦慮、心煩意亂、回信、氣餒、煩惱、生氣等等,建立感受詞彙表,會使溝通變得更加順暢

3. 需要:需要是有助於生命健康成長的要素,而不是某種具體的行為。一種要素是否被當作需要,關鍵在於他能否促進生命的健康成長。

例如,你下班回家,非常的累,可以跟孩子說,「我今天太累了,想要休息,你自己玩好不好,我需要得到你的理解」,或者,「你今天把你最愛吃的糖果分享給了小朋友,我很高興,因為我希望你是一名懂得分享的小朋友」。

4. 請求:提出具體的請求,讓孩子了解家長的想法。

例如,如果想讓孩子寫作業不要拖拉,可以說:「我希望你能在我做完晚飯之前就把作業做好,這樣吃完飯我們就可以一起下去玩了。」或者,「我希望你有不會的問題可以先錯過去,等你全部做完之後再來問我或者問同學。」而不是一下子火大後罵孩子:「怎麼就知道玩,幹什麼事都拖拖拉拉的。」

相關焦點

  • 親子溝通,父母一定要掌握3個小技巧,孩子聽話又乖巧
    很多父母大嘆和孩子難以溝通,或是已經盡力去和孩子「溝通」,但親子關係還是不太融洽。其實,孩子和大人的溝通方式有所不同。父母與孩子間的親子關係是否良好,親子溝通技巧發揮了關鍵作用。親子溝通,父母一定要掌握3個小技巧,孩子聽話又乖巧!
  • 用好「55387」定律,不吼不叫讓孩子聽話,讓親子溝通更有效
    ,但孩子就是不聽話的煩惱。比如,明明睡覺時間已經到了,但孩子就是不願去睡覺,因為看電視正在興頭上,根本就不想放下遙控器。不少父母面對這種情況,選擇了粗聲大氣地吼孩子,想讓孩子「就範」,可孩子也拿出了「又哭又鬧」的大招,讓父母無可奈何。像這種情況很明顯是一次失敗的溝通。如果還遇到類似這種孩子不配合不聽話的情況怎麼辦?有沒有更好的溝通技巧呢?
  • 孩子不聽話多是這個原因,一個公式幫你解決親子溝通難題
    她在綜藝節目中自曝,自己不懂如何和媽媽溝通,甚至害怕一開口媽媽就會罵她。孩子們會習慣性地自我批評和否定,覺得自己一無是處,即便成年後父母已不再隨便批評你,這種批判態度還會保留在心裡,時常苛責自己。「小孩總會相信父母說的有關自己的話,並將其變為自己的觀念。」 你幾句自認為沒事的狠話,很可能成為扎向孩子內心的一把尖刀,伴隨孩子一輩子。
  • 吳一鈳:14月孩子不聽話怎麼辦?三招學會3到6歲親子溝通技巧
    在網上看到這樣的兩則幽默:一男生暗戀一女生許久。一天自習課上,男生終於鼓足勇氣寫了張字條給那個女生,上面寫著:「其實我注意你很久了。」不一會兒,字條又傳回來,上面寫著:「拜託你別告訴老師,我保證以後再也不上課嗑瓜子了!」
  • 初中政治:「萬能」答題模板出爐,孩子掌握,中考成績不下90+
    初中政治:「萬能」答題模板出爐,孩子掌握,考試不下90分!通過之前的考試我們不難發現,現在試卷上的題目非常靈活,出現最多的主觀題類型就是論述題。該類型題目要求學生有自己鮮明的觀點,並且會運用所學論證自己的觀點,答案表達要有條理、有邏輯。很多同學都很頭疼這種題,不知道要怎麼寫,其實是有套路可循的。
  • 孩子軟硬兼施都不聽話,不妨試試「五指大法」,親子溝通的藝術
    01孩子軟硬兼施都不聽話,溝通有障礙相信這種情況每天都在不同的家庭中上演,只是具體行為略有不同罷了。隨著孩子一天天成長,家長的煩惱也變得越來越大,最顯著的特徵就是孩子越發不聽話。、「你要是不聽話,我就沒收你的玩具!」這類話語也飽含了父母的無奈之情,可總歸不奏效。那到底應該怎樣和孩子溝通,才能讓他們做事情合自己的心意呢?
  • 「親子」你家孩子聽話了嗎?
    是從聽話開始的。在家長的眼中,聽話的表現就是我的臉不好看,你能發現;我的眼神,你能讀懂;我的語氣,你能聽明白。孩子為什麼會去聽話,因為聽話是有好處的:好則被表揚,最次也可以混到個不挨罵不挨打。所以,孩子們開始了自己的模仿之路,可惜為什麼要這麼做,從內心底層的認知角度來看,其實他啥也不明白。
  • 初中地理「萬能」解題技巧+答題模板,孩子掌握好,考試輕鬆98!
    初中地理「萬能」解題技巧+答題模板,孩子掌握好,考試輕鬆98!為孩子備一份初中地理要想輕鬆拿取98的高分(滿分為100分),光把基礎知識掌握好這是不行的,選擇題部分問題不大,主要是非選擇題部分,需要一些解題技巧來支撐。
  • 是孩子不聽話,還是您不會聊天溝通?
    前幾天和朋友聊到了一個話題:為什麼現在孩子越來越不聽話了,每次聊天都得不到自己想要的答案?《如何說孩子才會聽,怎麼聽孩子才肯說》一書中曾說:「父母最錯誤的溝通方式之一,是不懂共情,忽略感受。在這有限的聊天時間裡,每天聊得最多的是「學習及作業」,和孩子聊「夢想」談感受的父母僅佔1.6%。父母動不動就要拿作業評頭論足:「做完了沒有」,「怎麼這個不會、那個不會」。這樣的親子聊天效果是什麼呢?什麼話都被父母說完了,好吧你們贏了,孩子和你們根本沒得聊!
  • 你越吼孩子越不聽話!學會這幾招,比吼一萬句管用
    孩子表面上看起來挺聽話的,但其實他內心裡有自己的想法,就是不願跟家長說,看似問題不大,可到了青春期,問題就一下子爆發出來,造成彼此間溝通的更加困難。溝通是教養的起點,沒有好的溝通,提升孩子學習動機、協助處理壓力、幫助戒掉遊戲等,都失去了基礎。所以,在孩子還小的時候,我們就要學會如何與孩子聊天,學會掌握溝通技巧。
  • 為什麼孩子不聽你的話?掌握與孩子溝通語言技巧,親子關係更融洽
    ,不聽話。但都很欣賞別人的孩子,你看那個誰誰家的孩子多麼有禮貌,成績又好。看看自己家的孩子,渾身是缺點。問題來了,真的是孩子不聽話嗎?大家都沒發現真正的問題的核心,其實在家長的身上,而孩子只是一面鏡子,折射出的是家長自身的問題。與人交往中,最最困難的是建立信任,親子關係裡其實也是。
  • 其實不是孩子不聽話,只是你不會和孩子溝通!用曾國藩笨方法試試
    一、其實,不聽話的孩子,未來更有出息,你應該感到高興其次,不聽話的孩子,說明這個孩子有什麼特點?有主見,對吧。因為孩子有自己的主見,所以才會不贊同你說的話,所以才會跟你對著幹。而「有主見」的孩子,成人後往往是那種創新力強、不隨波逐流、喜歡自己創業的有為青年。
  • 親子溝通中常見的3大錯誤,不要在不經意間對孩子造成語言傷害
    溝通,不僅是生活中父母與孩子最常見的相處模式,也是親子關係中非常重要的一環。在很多家長眼中,溝通就是對話,只要多跟孩子說話、聊天就夠了。但殊不知,親子溝通也是需要技巧的,有效的親子溝通能夠大大拉近父母與孩子之間的距離,構建和諧、有愛的家庭氛圍;但相對的,無效的親子溝通,或許只是我們平時不經意間的一句話,就會對孩子的內心造成傷害。
  • ...的技巧和方法:親子溝通的有效方法之尊重,壹心哥親子溝通心得體會
    壹心大哥希望通過親子溝通心得體會分享,讓你能快速掌握親子溝通的技巧和方法,可以與孩子的關係更密切,今天分享主題的是第三個技巧和方法:親子溝通的有效方法之尊重。 我們都說現在的孩子是隨著網際網路和手機一同成長起來,他們認識這個世界的能力和速度,遠遠快於很多做父母的,他們掌握信息和知識速度,已經遠遠超出我們的想像。
  • 英語老師:掌握好這份英語寫作「萬能模板」,考試作文不扣分!
    英語老師:掌握好這份英語寫作「萬能模板」,考試作文不扣分!作文是英語必考的題型。英語作文是英語的難題,很多同學都丟分嚴重。學習英語主要就是單詞和語法句式,英語作文寫不好,一定要先去抓這些知識點。最後就是要多練習,無論是什麼作文題目,都能有自己的表達方式以及寫作模板。很多同學英語作文寫不好,就是因為沒有找到屬於自己的寫作方法和模板。所以老師給大家整理了一份英語作文萬能寫作模板句型,給孩子收藏一份,寫作少扣分。文末有word版完整高清資料獲取的方法!
  • 想讓孩子聽話,避免這五種溝通模式
    家庭親子溝通到底出了什麼問題?我們是一位善於溝通的父母麼?到底怎樣跟孩子說話,才能更有效的去引導他們的成長?有沒有想過,問題出在我們跟孩子的溝通模式上,下面五種溝通模式,別再用了。親子溝通五種常見模式1.指使命令模式:「到時間了!馬上回房間!」「不許哭!趕緊回家」。這種模式會讓孩子感到不被尊重,激起怨恨、惱怒和敵對的情緒。久之,孩子會疏遠和反抗,叛逆期管教風險升高。
  • 家長要怎樣通過有效溝通,讓孩子認真聽話
    很多家長在和孩子的溝通上會存在問題,總是不能準確表達自己的意思。家長本意是為孩子好,但是容易表達錯誤,從而影響到親子之間的關係。那家長怎樣才能準確表達,讓孩子乖乖聽話呢?具體可以從下面幾點出發。  1、不直接否定  孩子做錯事情的時候,家長通常會提出批評,但要注意不能直接否定孩子。當孩子被否定的時候,內心容易受到容易受到傷害,從而產生自卑等負面情緒。
  • 孩子不聽話時,你有和孩子好好溝通嗎?
    父母對孩子的教育十分重要,一言一行都會影響孩子,尤其在孩子不聽話的時候,家長會採取「特殊」的方法來解決,這樣真能讓孩子乖乖聽話嗎?培養孩子是一件快樂與煩惱並存的事情,有的孩子小時候明明很聽話,現在卻越大越不聽話,讓很多家長感到非常的頭疼。有時甚至還會對父母頂嘴,做一些故意惹得父母生氣的事,處處與父母作對,明明是一些對他好的事情,也會讓他和父母對著幹。
  • 孩子不聽話?試試這4個溝通技巧,讓孩子更加配合父母
    「我不想要這個!」每次碰聽到孩子這樣說,作為父母的你,通常怎麼回應呢?有的父母可能很生氣,然後說「你這孩子怎麼不聽話呢?」孩子違背了自己的意願,父母就會生氣,然後就會說「你是不聽話的壞孩子。」聽到這個話孩子也開始置氣。導致親子關係的緊張,即便最終孩子聽從了父母的意願。但這樣的情況也總是不斷重複發生。
  • 如何跟孩子進行「有效溝通」?掌握這3條溝通原則,促進親子關係
    事實上,對於親子之間,常常會有這樣的現象出現,尤其是「父子之間」,看過《爸爸去哪兒》這檔節目的朋友都知道,很多明星在跟自己的孩子獨處一室的時候,經常是自己做自己的,兩人很難有什麼有效的溝通。 除此之外,目前在很多親子關係上,都存在溝通的問題,而一旦家長和孩子,不能進行有效溝通,久而久之,就會影響親子關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