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次公布!PISA全球勝任能力評估報告出爐,有何新啟示?

2021-03-02 第一教育

你的孩子準備好在一個相互聯繫的世界裡茁壯成長了嗎?

在10月22日舉行的AFS全球會議上,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OECD)發布了PISA2018全球勝任力評估報告。這是PISA首次將全球勝任力(global competency)納入評估。

會上,OECD教育與技能司司長安德烈亞斯·施萊歇爾(Andreas Schleicher)作了題為《學生們準備好在一個相互聯繫的世界裡茁壯成長了嗎?》(ARE STUDENTS READY TO THRIVE IN AN INTERCONNECTED WORLD?)的演講,全面解讀此次評估結果。

國際學生評估項目(The Programme for International Student Assessment,簡稱PISA)是由OECD發起的教育評估監測項目,主要面向全世界15周歲的學生,自2000年起每3年舉辦一次,至今已進行到第7輪。往年的測試主要考察學生的閱讀、數學和科學素養。PISA 2018新增全球勝任力評估項目。

OECD教育與技能司司長安德烈亞斯·施萊歇爾解讀PISA2018全球勝任力報告

什麼是全球勝任力?為何它如此重要?評估結果中有哪些值得關注的發現?一起跟隨小編往下看吧——

今天的學生生活在一個複雜多元、相互關聯且快速變化的世界中。PISA指出,學生們應當學會和來自不同領域、文化、價值體系的人們合作,以解決複雜問題並創造經濟和社會價值。

今年新冠疫情的發生更突顯了這一點。不論是流行疾病、氣候危機還是貧困問題,全球性的挑戰必須靠全球性合作來解決。長遠來看,世界越發相互依賴,就越需要偉大的合作者和協調者。

怎樣才算擁有「全球勝任力」?PISA給出的定義包括4個維度:

PISA對於「全球勝任力」的定義包括4個維度

安德烈亞斯表示,如今的教育不再僅僅是教人們一些東西,而是幫助他們開發一個可靠的指南針和工具,讓他們在一個越來越複雜、越來越不穩定、越來越不確定的世界中自信地航行。

在此輪全球勝任力測試中,新加坡的學生總體表現最為突出,其次是加拿大。在參與評估的中國香港、中國澳門與中國臺灣地區中,香港學生的整體得分最高。

報告顯示,學生的閱讀、數學、科學測試水平無法用來預測他們的全球勝任力水平。

例如在評估中,哥倫比亞的學生在學業水平上並不突出,但全球勝任力水平卻比預期更好;相反,韓國學生在學業水平上相對優秀,但全球勝任力卻沒有達到預期水平。

安德烈亞斯表示,全球勝任力不是學科學習的產物,而需要專門的關注和培養。

PISA根據學業測試成績預測的全球勝任力水平與實際全球勝任力水平之間的差異

根據評估,面對全球性與跨文化議題,男生、女生在能力和態度方面表現出較顯著的差異。

女生的細膩與共情能力或能為她們的全球勝任力加分。根據報告,整體而言女生更了解全球議題(higherawareness of global issues),理解他人觀點的能力更強,也更有興趣學習其它文化。

男生對於「變化」的態度更為開放,適應能力更強。在與全球議題有關的活動中,他們更有可能參與需要表達和探討個人觀點的活動,而女生則更可能參與和跨文化理解、溝通有關的互動。

男生女生對於全球議題的了解程度比較

報告顯示,孩子的全球勝任力水平受其家長和教師的影響。

家長的言傳身教非常重要。報告顯示,如果家長更了解全球議題,孩子也會更了解全球議題;如果家長願意多學一門語言,孩子也更願意學習其他語言和文化;如果家長願意為集體福祉和可持續發展採取行動,孩子也更可能會這麼做。

如果家長更了解全球議題,孩子也會更了解全球議題


若家長願意為集體福祉和可持續發展採取行動,孩子更可能會這麼做

教師和學校的作用也是舉足輕重。調查顯示,教師若對移民或其他來自不同文化的人群存在歧視,他們學生通常也會持有負面態度。

調查也發現,學生若能參與到更為豐富的全球性和跨文化議題學習活動中去,將會得到更積極的態度。而在社會經濟階層中處於劣勢的學生,往往更少地參與到這些學習活動中去。

所以學校光提供學習機會是不夠的,教師還應當鼓勵所有學生,無論他們來自怎樣的社會背景,都參與其中。

What's more and what's next?

1.語言是打開世界大門的鑰匙。

評估結果顯示,會說2門及以上語言的學生有著更強的觀點採納(perspective taking)能力,更願意學習其它文化,更尊重來自其它文化背景的人們,對移民的態度也更積極。

2.興趣是最好的老師。

評估發現,那些能夠在生活中(無論在學校裡還是課餘)接觸到外國人的學生,往往會更有興趣學習其它文化。而更有興趣學習其它文化的學生,往往也會更加尊重其它文化。

3.公共健康問題亟需關注。

評估中,超過80%的校長報告其學校教育已涵蓋全球性議題,包括氣候變化、貧窮、飢餓等。但由於本輪評估進行時新冠疫情尚未爆發,評估結果顯示公共健康仍不是一個被廣泛討論的學習題材。評估中,最關注公共健康問題的是中國香港的學生。

4.培養學生全球勝任力,學校能做些什麼?

PISA認為學校與教育系統在培養學生全球性知識、技能與態度方面的作用重大。結合評估結果,安德烈亞斯提出了以下建議:

世界日新月異,教育求新求變,PISA也在不斷拓寬測試評估範圍。PISA 2018全球勝任力報告還披露,2022年的評估將把創意思維(creative thinking)納入測試,2025年將把在數字世界中學習(learning in the digital)納入測試。屆時將得到怎樣的評估結果,對教育又有什麼新的啟示?讓我們拭目以待!

參考資料:

1.PISA 2018 Results (Volume VI) Are Students Ready to Thrive in an Interconnected World?(點擊下方「閱讀原文」可獲取報告全文)2.向日葵國際教育微信公眾號:《PISA全球勝任力評估報告出爐:父母越包容,孩子越開放!》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相關焦點

  • 中國AI 算力發展評估報告出爐!十大算力城市都有誰?
    近日,IDC 和浪潮聯合發布了《2020-2021 中國人工智慧計算力發展評估報告 》(以下簡稱《報告》)。《報告》指出,中國 AI 基礎設施市場規模在 2020 年達到了 39.3 億美元,到 2024 年預計達到 172. 2 億美元。
  • 中國學生閱讀、數學和科學素養登全球第一:最新PISA測試成績出爐
    機器之心報導機器之心編輯部在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OECD)最新公布的 2018 年全球學生 PISA 測試成績中,中國學生在閱讀、數學和科學測試中都拿到了第一。與此同時,研究也發現這是在全球最高的學習壓力下實現的成績。
  • OECD說了 PISA2018可能要增加這項評估!(內附樣題)
    這項評估就是——「全球勝任力」(Global competence)!按照官方說法,這項評估的目的在於考查各國 15 歲學生對全球和跨文化議題的知識掌握與理解,與多元背景的人們共處、互相學習的能力,以及帶著尊重與他人互動所需要的態度和價值觀。不明覺厲?
  • 國際奧委會公布《評估報告》:北京辦賽能力強
    原標題:國際奧委會公布《評估報告》:北京辦賽能力強  國際奧委會公布《評估報告》:北京辦賽能力強、中國冬季運動前景廣   新華網北京6月1日電(記者汪湧、高鵬、林德韌、張榮鋒)國際奧委會北京時間6月1日下午,公布了2022年冬奧會評估委員會對候選城市的《評估報告》,充分肯定了北京攜手張家口的申辦條件和辦賽能力
  • 《PISA 2018國際學生評估》:中國學生全球第一!
    會議期間發表了PISA(第七輪國際學生評估)結果——中國學生全球第一! 作為世界上規模最大、影響最廣的國際教育評估項目,PISA每三年發布一次,考查15歲學生能否將所學知識,轉化為解決問題的能力。 在各國教育系統中,15周歲學生基本處於初三或高一階段,因此,PISA成為各國衡量基礎教育水平的一個重要窗口。
  • PISA2018出爐:中國閱讀、數學、科學三項全球最高分!
    本輪PISA新增學生全球勝任力測試及主觀幸福感問卷 PISA考察學生在閱讀、數學和科學方面的知識,以及他們能用這些知識做什麼。它提供迄今為止最全面和最嚴格的學生學習成果的國際評估。
  • PISA中學生評估報告出爐 加拿大領跑歐美
    最新一輪的評估依然側重於閱讀、數學、科學及創新領域,並增加了學生心理健康領域的調查。本次評估涉及79個國家地區的約3200萬名15歲學生。加拿大914所學校的22653名15歲中學生完成了評估,代表人數佔全國15歲總人口的86%。
  • 國際學生評估項目PISA:新加坡國際化素養全球第一(附新加坡中學簡介
    今日 熱點 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進行的國際學生評估項目顯示,新加坡中學生的國際化素養優越,即全球課題的掌握、跨文化溝通等方面的綜合能力,在27
  • 融入全球勝任力,打造全球化課堂 江幹區國際理解教育「種子教師...
    本次活動依舊以線上線下直播混融的研修形式開展,首次實現與日本大阪、菲律賓大使館等地的跨國連線,專家教授、教研員、學校校長、一線教師等共話基於全球勝任力視角下的學校作為、課堂教學與教師素養,並舉行本學期「種子教師」的結業儀式。
  • Gartner發布全球雲資料庫報告 中國企業首次挺進全球資料庫第一陣營
    瀏覽器版本過低,暫不支持視頻播放封面新聞記者 張越熙11月24日,國際知名行業研究機構 Gartner 公布 2020 年度全球資料庫魔力象限評估結果而阿里雲也是首次挺進全球資料庫第一陣營——領導者(LEADERS)象限,這也是中國資料庫40年來首次進入全球頂級資料庫行列。騰訊雲和華為雲則被評為「特定領域者」。
  • 2018年PISA測試可能要增加這項評估
    2018年,由經合組織(以下簡稱OECD)發起的PISA測試將首次評估15歲青少年的「全球化能力」(global competence),這項能力也將是新一輪PISA測試的主要評估領域,80個國家將參與此項測試
  • 最新PISA結果公布:中國京滬蘇浙聯合體包攬三項第一
    12月3日下午,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OECD)公布了2018 PISA測試結果,在參與測試的79個國家和地區中, 北京、上海、江蘇、浙江組成的中國部分地區聯合體(B-S-J-Z)以閱讀555分、數學591分、科學素養590分,包攬了三項第一。
  • 大數據房產評估報告幾分鐘出爐 之前做評估需歷時幾個月
    原標題:大數據房產評估報告幾分鐘出爐   評估涉案房產這項工作原本動輒就要幾個月甚至半年的時間,但近日海澱法院執行指揮辦公室評估拍賣小組通過電商大數據詢價的方式,首次完成了對一套位於安徽合肥的房產評估。
  • PISA學生能力評估結果出爐!中國學生數學水平狂甩澳洲學生100分
    跨國評估學生能力計劃(PISA)公布2018年測試結果,澳洲學生的閱讀,數學與科學能力排名均大幅下跌,中國排名第一(但樣本僅取北京,上海,江蘇,浙江四地)PISA是一項國際標準,用于衡量即將結束義務教育的裝備精良的學生如何應對現實生活中的挑戰
  • PISA2018出爐:中國(北京、上海、江蘇、浙江)閱讀、數學、科學素養大滿貫!三項全球最高分! | 頭條
    本文經授權轉載自微信公眾號「第一教育」(ID:diyijiaoyu)2009年和2012年,上海代表中國參加三年一度的國際學生評估項目(PISA)測評,在65個國家(地區)中取得了閱讀、數學和科學素養三項第一的兩連冠,引起全球關注和國內熱議。
  • 熬一碗全球勝任力的「四物湯」
    在經合組織對全球勝任力的定義中,「對地方、全球、跨文化議題的分析能力」「對他人的看法和價值觀表示理解和欣賞的能力」「與不同文化背景的人進行開放、得體、有效互動的能力」和「為了集體的福祉和全人類的可持續發展而採取行動的能力」,都是今天人才培養的應有之義和必要準備。
  • 地平線暑訓|知識、價值觀、態度和技能——全球勝任力的培養
    講座開始後,廖老師首先提出請學員們在30秒之內用英文進行自我介紹,實際上是通過實踐的形式,對學員的英語表達能力和自我推銷能力提出要求,同時,以模擬國際交流活動組織模式的方式,讓學員通過自主的溝通和選擇完成組隊的任務,使學員在短時間內對於自身全球勝任力的語言能力方面有初步的認識,強調了國際交流中主動表達自己的重要性。
  • 中黃總校長支招,世界暢談的「全球勝任力」 該如何培養?
    來源:時刻頭條隨著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OECD)在今年10月22日舉行的AFS全球會議上發布了PISA2018全球勝任力評估報告,並將其納入2018國際學生評估項目(PISA),關於如何培養學生全球勝任力成為全球教育界人士關注的熱門話題。
  • PISA排名出爐,中國學生被評全球第一
    PISA2018排名出爐,中國學生被評全球第一!2019年12月3日巴黎時間9點,2018年國際學生評估項目測試結果公布,中國在全部3項科目(閱讀、數學、科學)測試中均排名世界第一。但這值得驕傲嗎?PISA由OECD於2000年發起,每三年進行一次國際測試,本次發布的是第七輪評估結果。縱向比較來看,在上一輪2015年的測試結果中,新加坡第一,日本第二,由北京、上海、江蘇、廣東組成的中國部分地區聯合體總分僅位居第十。三年時間,從第十到第一。
  • 培養全球勝任力,優加青少推出APPB學習法
    2017年12月12日,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OECD)與哈佛大學零點項目共同發布了《PISA全球勝任力框架》;2018年,國際學生評估項目(PISA)首次對全球勝任力進行評估。這兩種閃光之處,有內在的關係,就是我們說的全球勝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