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教育在線浙江站訊(實習編輯 胡語彤 通訊員 邵歡歡)2020年6月16日下午,杭州市江幹區國際理解教育「種子教師」培訓2020年第四次集中研修課程之「我與世界:為全球勝任力而教」在杭州凱旋教育集團南肖埠小學舉辦。本次活動依舊以線上線下直播混融的研修形式開展,首次實現與日本大阪、菲律賓大使館等地的跨國連線,專家教授、教研員、學校校長、一線教師等共話基於全球勝任力視角下的學校作為、課堂教學與教師素養,並舉行本學期「種子教師」的結業儀式。
活動特邀華東師範大學教育學系主任,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基礎教育改革與發展研究所副所長黃忠敬作主旨演講。杭州凱旋教育集團理事長、特級教師嚴國忠作總結指導。四川省成都市霍森斯小學校長曾霞,外交部、國家漢辦公派駐菲律賓大使館陽光學校教師尹紅巖,杭州市江幹區教育發展研究院課程指導部主任曾宣偉參加遠程論壇。浙江省教研室課程部副主任、地方課程教研員李荊作專題報告。南肖埠小學教師周婧、吳小娣引領404班學生共同呈現基於項目式學習的課堂《貨幣初探》,課上遠程採訪了日本大阪府玉造地方活動委員會會長黑石力先生,靜岡縣日中教育交流協會理事、浙江事務所所長孫翔先生。
杭州市江幹區教育國際交流指導中心主任楊春英,杭州市江幹區教育發展研究院工會主席、政策資訊部主任汪湖瑛,杭州凱旋教育集團副理事長,杭州市茅以升實驗學校黨支部書記、校長魯聰,杭州市景芳中學黨支部書記、校長姜建平,杭州市夏衍初級中學黨支部書記、校長樓英娟,杭州市春芽實驗學校校長曹京蓉,杭州市景華小學校長何霞,杭州採荷第二幼兒園教育集團園長周曉紅,杭州市錢江苑幼兒園園長楊慧青,杭州市夏衍幼兒園園長上官曉軍等專家領導蒞臨參與,並面向全網直播。
杭州凱旋教育集團南肖埠小學校長、書記,江幹區名師林霞全程參與研修活動。南小教師現場參與研修,江幹區16所學校的「種子教師」、泛長三角國際理解教育聯盟20餘所項目學校師生代表線上參加觀摩,其中湖北恩施市逸夫小學全校80餘名教師集體參加。
全球勝任力 主旨演講
華東師範大學教育學系主任,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基礎教育改革與發展研究所副所長黃忠敬作《如何在學校培養學生的全球勝任力?》主旨演講。 黃教授從三方面思考全球勝任力:
全球勝任力的時代背景。黃教授通過對美國、日本、中國全球勝任力相關介紹,展現了近年來全球勝任力教育的現狀和思潮。我們現在所做的全球勝任力工作符合國家人才培養的戰略,符合國家一帶一路的倡議,也符合人類命運共同體的發展方向。21世界人才培養重心從智商培養向情商培養轉變,從人才培養向人格培養轉變,從硬實力培養向軟實力培養轉變,而全球勝任力正是21世紀教育的核心。
全球勝任力的的具體內涵。與「全球素養」相較之,「全球勝任力」一詞概念更加深化,帶有目標指向性。全球勝任力是國際、國家、學校重要發展方向,黃教授引用亞洲協會的「全球勝任力是理解全球重要意義之問題並對其採取行動的能力和傾向」這句話來表示全球勝任力是一種理解力、認知力,卻又不止於理解力、認知力,更是一種行動力。且其三個層次可以從國家主義來談他國理解、多元文化理解;從國際主義來談國家間相互理解、異質文化間相互理解;從人類主義來談地球問題群理解,步步深入,層次越高,越強調共存和包容。人與自然、人與社會、人與世界是全球勝任力的三大主題,南小開展的國際理解課程也皆與這三大主題緊密相關。
學校如何踐行全球勝任力。首先學校的發展定位:學校發展定位與育人目標有著大關係,要培養具有本土情懷、國際視野的全球公民。學校價值取向要多元、公正、共生。要堅持從「世界是平的」到「世界是通的」,從「西方中心論」到「人類命運共同體」,從「思考世界」到「從世界思考」的立場。要有特色學校、國際學校、國際化學校的定位。學校要培育全球勝任力就要經過全球化特色、學校全球化、全球化學校三個階段。其次基於學校的變革路徑:學校變革要從基於學科的路徑(學科、跨學科),基於教學的路徑(項目式學習、服務學習、故事圈教學法),基於評估的路徑(以學生為主,自我評估,過程性評估,檔案袋評估,以表現性評估為主)三個方面進行。最後,黃教授還為「種子教師」推薦全球勝任力相關書目,如《全球勝任力:融入世界的技能》《為全球勝任力而教:在快速變革的世界中培養全球勝任力》《未來世界青少年行動指南:PISA如何評估全球勝任力》,期望大家在探索的過程中越走越好,越走越遠!
聯動課堂 貨幣初探
南小英語學科教師周婧、數學學科教師吳小娣和南小404班學生合作展示了聯動課堂《貨幣初探》。首先周婧老師通過談話導入課堂第一板塊:貨幣的文化價值,此版塊主要由五個小組匯報研究成果:每個小組輪流上臺分別介紹了人民幣、日元、韓元、美元和盧布的相關圖案,讓大家了解了更多的貨幣知識以及其背後濃厚的文化氣息、國家精神。小組匯報完畢,周老師總結道:每一個國家的貨幣雖小,但都承載著很大的國家文化,這是一種文化價值。
在第二個經濟價值板塊教學中,吳小娣老師引用了著名的企業家比爾蓋茨的一句話:「花錢比掙錢更難,真的是這樣嗎?」帶領南小404班同學進行購物活動和任務探究:學生們帶著自己的貨幣去「各國攤位」上購物,購物完成後小組合作填寫購物任務單並進行交流反饋,在吳老師的指導下學生們總結出生活中大家要正確地理財、理性地消費。
第三板塊社會價值中吳老師拋出問題「大家用不同國家的錢買了很多東西,那是不是所有的東西都能用錢買到呢?」學生紛紛表示時間、生命、友情是金錢買不到的。緊接著,吳老師表示:世界上有許多比錢更珍貴的東西,不僅僅是人與人之間有友情,國與國之間也是。隨後課堂現場先後連線了遠在日本大阪府玉造地方活動委員會會長黑石力先生和日中教育交流協會理事孫翔先生,學生代表提問,兩位專家耐心解答。並通過一組組中日互助的照片文字,學生了解中日兩國在抗疫中相互幫助、援助物資的情況,一起體會「山川異域,風月同天」「青山一道同雲雨,明月何曾是兩鄉」等詩詞名句的淵源和內涵,讓大家感受到了疫情期間國際互助,國和國之間的友誼,以及同舟共濟、唇齒相依、守望相助的精神。本次課堂購買的入學禮包將帶給山區四位小朋友,讓南小的娃兒贈人玫瑰,手有餘香!
課後,吳老師組織學生觀看白巖松主持的《新聞1+1:馬雲的行動》視頻,啟示學生用自己的金錢幫助需要的人,比自己掙錢更有意義!
遠程論壇 頭腦風暴
隨後進行的是一場跨地、跨界的線上線下頭腦風暴,菲律賓馬尼拉、成都、杭州三地專家杭州市丁荷小學副校長,外交部、國家漢辦公派駐外教師,中國駐菲律賓使館陽光學校教師,江幹區名師尹紅巖副校長、四川省成都市霍森斯小學曾霞校長、杭州市江幹區教育發展研究院課程指導部主任曾宣偉主任圍繞「全球勝任力教育視角下的教師專業素養」進行遠程論壇。
尹紅巖副校長以「全球勝任力教育視角下的教師專業素養」為主題分享觀點,指出要從溝通能力、批判性思維、合作、創造性與創新四個維度來培養具有全球勝任力的人。尹副校長表示本次課堂展示主題與全球勝任力的話題相吻合,有一定的深度。結合考察馬尼拉國際學校時拍攝的照片分享,他認為培養一個具有全球勝任力的孩子要尊重每一個孩子的表達,要認同每一個孩子的思維,引導孩子從多種角度思考問題。
曾霞校長對「全球勝任力教育視角下的教師專業素養」話題也分享了自己的思考。曾校長認為現在的小學基礎教育中,在全球勝任力廣大的視角下,一線教育工作者必須轉變人才觀,放下分數論,就全球勝任力而教,深化課堂教學改革,通過學科學習和跨學科學習讓學生來認識世界。教師應該快速提升自身的研究素養、跨學科素養、閱讀素養、信息素養等培養全球勝任力人才的素養。時刻做到擁有一桶水、更新一桶水、用活一桶水,為全球勝任力貢獻一份專業力量。
曾宣偉主任作了《認知世界——給孩子一個怎樣的可能》的報告。曾主任通過一張照片引發大家思考:從一塊石頭變成動物形象需要學生具備哪些能力?通過一張腦神經元圖片揭示了人因為頻繁的考試、電子遊戲、睡眠不足、知識灌輸變得越來越笨的現象。曾主任表示所有的電子產品會造成孩子視力損傷、認知力損傷、注意力損傷、創造力損傷、交往損傷。並引用了日本科學家江崎玲於奈的話:「一個人幼年時通過接觸大自然,萌生最初的探究興趣,是非常重要的科學啟蒙教育」 。倡議教師要讓孩子愛上自然,不要過度依賴屏幕,尊重兒童經驗,讓他們更加出類拔萃!
在遠程論壇的同時,各位觀課老師通過掃描二維碼留下自己的點評。例如林容媚老師發言此次課堂著眼學生全球勝任力的培養,通過對各國貨幣的調查,了解各國貨幣文化並現場購物,體驗花錢的學問,現場連線鍛鍊溝通學生能力,利用問題引導學生處理正確價值觀。
培養全球公民 專題報告
浙江省教研室課程部副主任、地方課程教研員李荊作《培養「全球公民」:學校在國際理解教育中的積極作為》專題報告。李主任從三個方面闡述了他的觀點:
國際理解的再理解。李主任介紹了國際理解的發展歷程以及國際理解教育的關鍵詞——促進理解、加強合作、解決問題。李主任認為國際理解教育的育人目標是培育「全球公民」,需要培養具有質疑思辨、尊重理解不同文明、深度反思、基於自身文化的全球公民意識四種能力。
學校在國際理解教育中做什麼。李主任充分肯定了國際理解教育的重要性,分享了在國際理解教育進入義務教育課程系統時學生學什麼?教師教什麼?教師如何教等見解。在課程內容選擇上應遵循整合為先、考慮在地、系統建構、時效前瞻四個原則。在課程內容安排上要有學者研究的精神。李主任認為三級課程管理體系在實施國際理解教育中都應該有所作為,要在認知層面、情感層面、行動能力三個層次開展國際理解教育。
最後,李主任表示未來的人類社會和地球家園是何種模樣,取決於孩子——未來的「全球公民」具有什麼樣的價值觀,更取決於我們如何去教育一代又一代的全球公民。
結業儀式 總結頒獎
此次活動尾聲舉行了簡短的結業儀式。首先邀請了學員代表、援疆教師張堅貞發言。
張老師用好奇、收穫、期待、願景四個詞語表達了自己整個培訓的心路歷程。她表示報名參加培訓是因為想了解學習國際理解教育以及出於對南小國際理解教育實施的好奇心。張老師認為每場培訓都是有溫度、有故事、有內涵、有操作的。有教師精心打磨的實踐案例、有專家高瞻遠矚理論指引,有圓桌論壇精彩的思維碰撞、有通過網絡連接的友情,在一定程度上推進課改,重視跨學科融合式教學,把國際理解教育融進學科教育之中。給予國家課程的教材進行深挖、拓展、延伸。以生為本,學生的綜合實踐能力得到提升,視野變得更開闊。每次活動都給她帶來全新的視角,讓她重新審視教育。作為一名援疆教師,張老師希望通過提升自己惠及學生,藉助援疆機會把杭州的「美好教育理念」帶到阿克蘇,為阿克蘇的老師和孩子打開一扇窗,開拓視野,看見不同的教育方式的理念,讓杭阿的不同教育理念碰撞出新的火花,更好地完成援疆的「傳幫帶」任務,讓教育援疆落到實處。
接下來,杭州凱旋教育集團理事長、特級教師嚴國忠先生為此次研修作總結指導。嚴理事長表示回顧四次近20小時的培訓,離不開領導的重視、組織精心、專業部署。四次的培訓目標明確:探索疫情防控當下如何進行有質量的教師培訓,解決疫情防控常態化背景下如何是是是國際理解教育課程;內容豐富:組織演講、聯動課堂、同課異構、遠程論壇、圓桌報告、專題報告、實踐分享等板塊;形式多樣:採用線上線下混融的培訓形式,面向全網直播。老師們豐富的實踐智慧為「種子教師」做出了精彩的示範,課後的論壇為「種子教師」更新理念,提高育人的本領和技能,為課程實施提供保障。通過本次豐富多彩的研修活動,大家一起探索了國際理解教育課程師資培訓和課程實施的途徑。為優化江幹區的國際理解教育課程課堂教學奠定了基礎。
最後,各位嘉賓為學員頒發華東師大基教所特意為學員製作的結業證書,併合影留念。2020江幹區國際理解教育「種子教師」的研修活動圓滿落下了帷幕!國際理解教育,一個頗感時髦的詞語,不經意間,走過了幾個春秋,從一開始的迷茫困惑,到現在的津津樂道,甚至以此為榮。南小歷經辛勤耕耘,以孜孜以求的力量一點點改變,堅定而有力。一次次思想提煉,一個個集體智慧,讓南小國際理解教育鐫刻在了每個「種子教師」的心裡。
培訓是一種發現自己的平臺,成長是一種見賢思齊的驅動,參加研修的每位學員將獲贈一套國際理解課程讀本《我與世界》,期望「種子教師」們堅持走好每一步,不斷學習、不斷進取、未來可期!春華秋實,相信定會在秋天滿載而歸!走向教育的高山峻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