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院不缺一名護士,但孩子缺一個媽

2020-10-17 人生路心理路

一朋友,大醫院護士,孩子馬上一周歲了,要上夜班。說孩子沒人帶,要麼送回老家,要麼請保姆。但兩者都非所願。想辭職,問我有什麼建議。

我說,給你講一個故事吧。

從前,有一個護士,年近三十才生孩子。晚育得子,甚是開心,同時也很憂慮。想自己帶孩子,經濟不允許。想上班,孩子沒人帶。

怎麼辦呢?徵求家人的意見,一致認為,不能辭職。很多人不都是這樣過來的嗎?想想也是,無論母親還是孩子,不能這麼矯情。

她的生活基本是白天上班晚上睡覺,晚上上班白天睡覺。遇到開會學習職稱考試,更是完全顧不上孩子。孩子有時在自己家過,有時在外婆家過,有時在奶奶家過。

就這樣,過了三年。

等孩子上幼兒園,她發現孩子有了很多問題,比如不能很好地與小朋友相處,五歲了還要餵飯吃,表達能力差等等。面對這些「積習」,有時候,她不僅無能為力到想哭,甚至悔恨莫及到想死。

沒錯,孩子的很多問題,都是她這個媽媽沒有盡到責任的有力證據。

孩子行為習慣的不良都是父母的鏡像,尤其是在模仿能力極強的三歲之前,以及行為習慣養成的關鍵時期—三到六歲。

可惜,當時她並不懂這些。周圍強有力的聲音告訴她,孩子長大就好了。出於母性本能,她意識到自己陪伴孩子的時間太少,多少次想換工作,或者說想直接辭職,但慣性把她押在時間的齒輪上,高速運轉。

直到有一次,幼兒園園長說,你的孩子,真的需要太多關愛與引導。

此時,她所工作的科室內憂外患,陸續有同事被折磨的離職。不堪重負之際,她終於下定決心——辭職,這次沒有徵求任何人的意見。

辭職以後,她專心陪伴孩子,為了更好地了解孩子,更是為了更好地了解自己,她去學習心理學

僅僅皮毛,她就發現自己犯了一個致命的錯誤—那就是,孩子的前三年,她陪伴的時間太少了。她是一個不稱職的母親。為此,她懊悔不已,恨不得把孩子送回子宮重新生一回。可惜,人生只售單程票。

周圍的親戚朋友不能理解,當個護士多好呀。大醫院工作穩定,收入也不錯。好好的工作,說辭就辭,太任性了!孩子嘛,樹大自然直。她只能呵呵呵呵呵呵呵了。

她想起了在殘障中心做志願者的經歷。那次,殘障中心組織小朋友去公園春遊。因為對象的特殊性,徵集了一批志願者。每兩人負責帶一個孩子。

她和同學負責帶一個三歲的小男孩。小男孩白白淨淨,非常可愛非常安靜,在車上一句話都不說。問了也不答。

她以為孩子不會說話,向工作人員問情況。工作人員說,他不認識你,所以不會和你說話的。然後他叫小男孩的小名,小男孩用蚊子般細弱的聲音答應了一聲,此後復歸沉默。

她問工作人員,難不成孩子自閉症?工作人員說,這個孩子,完全是養育不當的結果。

孩子的爸爸是一名醫生,媽媽是一名護士。孩子一歲不到就被奶奶帶回了老家。奶奶話很少,也不懂與孩子交流。孩子終日與Ipad為伴。

之前只覺得孩子乖巧,並未在意。上了幼兒園才發現,孩子根本無法與人交流。所以,才要送過來訓練。

看著孩子無辜的眼神,真心覺得心裡堵的難受。一如春日的暖陽披上了陰霾的衣裳,脫不掉,洗不淨。

寫到這裡,也許有的讀者會說,那麼多醫生,那麼多護士,別人的孩子怎麼沒那樣啊?

我告訴你,每個孩子都不一樣,你信嗎?

同樣是奶奶帶孩子,脾氣溫和、理性智慧的奶奶與脾氣暴躁、性格孤僻的奶奶帶出的孩子,能一樣嗎?

同樣是孩子,安靜敏感與調皮搗蛋的孩子,養育的方式能一樣嗎?

看過《歡樂頌》的人應該對樊勝美的侄子印象深刻吧?那是一個怎樣的孩子啊?是孩子的問題嗎?肯定不是。

在這裡,我不是要責怪奶奶。帶孩子本來是父母的職責,奶奶能夠給你帶,已經仁至義盡了。

因為即使父母親自帶出的孩子,也可能出現問題。區別在於,獲得父母足夠陪伴的孩子,心理上的安全感,是隔代撫養給不了的。隔代親,奶奶對孩子的縱容與嬌慣,也是人之常情。問題是,一旦出現教育上的「爛攤子」,還是要父母自己收拾。且沒有資格責怪任何人。

殘障中心的孩子,有的是天生疾患,有的和那個小男孩一樣,完全是養育不當的結果。

她似乎突然明了,所謂的「孩子長大就好了」,不過是一些家長不負責的藉口。怕是有的孩子,還沒長大,就被缺水少肥摧殘了。

她也終於明了,孩子成長中錯過的時光,永遠地錯過了。唯願錯過了過去,不錯過現在。

當下班後,她終於能和孩子一起講故事。

放學後,孩子能叨逼學校的事兒給她聽。

周末,能和孩子一起去爬山。

她覺得,這是她做過的最正確的決定。雖然晚了點。

......

故事講完了。那個護士就是我。

醫院不缺一名護士,但孩子缺一個媽。

沒有對錯,只有取捨。

相關焦點

  • 孩子專業選擇,幼師和醫護哪個更吃香?網友:縣醫院可能隨時缺人
    孩子專業選擇,幼師和醫護哪個更吃香?網友:縣醫院可能隨時缺人專業的選擇很重要,現在很多高中畢業後想直接進入職校,還有那種初中3+2制度的也是如此,最為火熱的專業可能就是幼師和醫護專業。幼師應該沒有護士工資高,但是比護士輕鬆些。
  • 孩子缺哪一種微量元素,如何發覺?寶媽要記下了
    在照顧孩子的時候,會出現種種問題,或者是孩子的身上出現了「不健康」的現象。這時候一些過來人,會給寶媽們提建議「你家寶寶是缺乏微量元素(維生素)啊!趕快給孩子補補吧。」那到底孩子缺乏什麼樣的微量元素呢?缺乏各種微量元素,會出現什麼狀況呢?寶媽對於這種情況又該怎麼給孩子補起來呢?下面要說到的內容都是滿滿的「乾貨」,建議各位寶媽收藏學習。
  • 孕婦定期做產檢一次不落,護士卻拒絕檢查,醫生:就缺這樣的人才
    懷孕對於身材勻稱的女性基本上沒有什麼危害,但是對於身材過於胖或者對於瘦都會有一定的危害,所以醫生就建議一定要定期做檢查,可是前幾天在網上看見這樣一個新聞,一個瘦小的女性定期做檢查一次不落,可是卻發生這樣的事。
  • 缺愛的孩子不配幸福?不,你缺的只是勇敢
    缺愛的孩子,會因為從小自己沒有被真正地尊重過,所以他們永遠在等著別人來挑選ta,卻不知道自己其實也是擁有挑選權的一方。缺愛的孩子,從來不懂得如何正確地索取自己想要的東西,只會在無數次與夢想擦肩而過的時候心灰意冷:算了吧,我這樣的人,配嗎?
  • 孩子夏天老不吃飯是缺這個?很多寶媽都忽略了這個關鍵點
    寶媽們平時聚在一起,討論最多的一般就是孩子的營養問題了。作為家長,大家總是難免擔心孩子一會兒缺這,一會兒缺那的。不少寶媽給豆媽吐槽:「平時好像給娃該吃該餵的,一個都不落,為啥娃還是長得比別人家孩子慢,最近還老感冒……」
  • 孩子夏天老不吃飯是缺這種營養?90%的寶媽都忽略了這個關鍵點
    寶媽們平時聚在一起,討論最多的一般就是孩子的營養問題了。作為家長,大家總是難免擔心孩子一會兒缺這,一會兒缺那的。不少寶媽給豆媽吐槽:「平時好像給娃該吃該餵的,一個都不落,為啥娃還是長得比別人家孩子慢,最近還老感冒……」
  • 小時候缺愛的孩子,長大會怎樣?
    童年缺愛的孩子,心是冷的。作者:石榴薔薇(富書籤約作者)01童年缺愛的女孩子長大後不太懂得愛和被愛。母親為了再婚,不允許她叫媽,從此便對她不管不顧,父親也沒有對她付出過愛。而奶奶比較冷漠苛刻,對鄧萃雯也沒有多少溫情。這是一個極度缺愛的女孩子,缺愛的她不懂得如何付出愛與接收愛。
  • 有一種缺,叫你媽媽覺得你缺
    同理,有一種缺,叫你媽媽覺得你缺。 我覺得這是一種思想疾病,得治! 現在的嬰幼兒從一出生就集萬千寵愛於一身,不對,應該是從孕媽的肚子裡就開始了。加上現在的寶爸寶媽大都是獨生子女,再算上雙方父母,可以說是六個人來撫養教育一個孩子。 寶寶從出生就是傲嬌的小公主或小王子,什麼都要享受最好的。在成長的過程中,寶爸寶媽們生怕寶寶因為缺少什麼而影響生長發育。
  • 眾籌12000購買口罩等防護品 美國一名護士違反醫院規定被暫時停職
    據英國《每日郵報》4月8日報導,美國新澤西州一名重症監護室的護士,日前因為通過眾籌網站募集12000多美元(約合人民幣8.5萬元)幫同事購買短缺的防護服、口罩和帽子、鞋套等個人防護用品後,被醫院以「分發未經授權的裝備」為由暫時停職。這名護士名叫奧爾加·馬蒂耶夫斯卡婭,今年48歲,是紐瓦克市一家醫院的護士。
  • 比起缺錢缺理解,在家帶娃的寶媽還怕缺啥?這位寶媽說出了心聲
    文|好孕姐寶媽在家帶娃辛苦,最怕的就是缺錢缺理解。缺了錢,娃養不好,還容易被家人指責「在家啥也不幹,就會花錢」;缺理解,付出再多,也不被家人尊重。所以,女人帶娃不容易啊。但是,大家知道除了缺錢缺理解,女人還怕缺啥嗎?
  • 寶媽生下龍鳳胎,護士賀喜卻被開除,就是因為話多
    在生活當中,不缺直腸子的人,有什麼就說什麼?不會拐彎抹角,這類人雖然耿直沒有什麼心機,相處起來很容易,但是也因為說話直,經常會得罪人,直腸子有利也有弊,尤其在某些時候,說話太直並不是一件好事,甚至還會導致自己的飯碗不保了。
  • 澳洲缺華人特色養老院 英語成華人護士就業攔路虎
    澳洲缺華人特色養老院 英語成華人護士就業攔路虎 2014-12-05 09:40:10  報導稱,雖然每年都有大量的華裔學生和赴澳留學人員從各大院校的護士專業畢業,可是成為一名被澳大利亞護士委員會(AHPRA)所認可的註冊護士卻不是那麼容易。由於護士需要照顧到病人的各個方面,甚至關係到他們的人身安全,醫護質量等問題。其高標準嚴格要求,尤其對於英語是第二語言的華裔護士們來說著實不易。
  • 孩子長不高,可能缺愛,你知道嗎?
    作者:中山大學孫逸仙紀念醫院 李維洪審核:中山大學孫逸仙紀念醫院 陳楚雄東西沒少吃,孩子怎麼就不長個兒呢?相信許多家長都有過這樣的疑惑。孩子的身高一直都是家長比較關心的問題,長得太高太矮都緊張。孩子長不高更是讓許多家長揪心,擔心孩子得上矮小症。與此同時,許多家長認為孩子長不高是因為營養沒跟上,缺鈣,為孩子補上就好。
  • 「比起勇氣,產房裡更缺尊嚴」,新手寶媽忍不住發圈,戳心控訴
    小生命出生的過程是神奇而偉大的,但是寶媽們卻為此承擔了太多太多。在一個看起來很普通的清晨,阿玲覺得肚子有點不舒服。隨著疼痛變得越來越規律,阿玲意識到自己快生了,隨後阿玲被老公送去了醫院。原本以為自己已經做好了心理準備的她,沒想到在內檢的時候就已經被弄得內心崩潰了。
  • 這張圖告訴你,娃到底缺不缺鈣、缺鋅、DHA、維生素?
    相信大多數媽媽,都曾靈魂拷問過自己:要不要給孩子吃營養補劑?就怕娃缺這缺那!於是,看別人都在給娃補,跟個風,別人說好的咱就統統買回來給孩子補上!其實當媽的也不知道孩子到底缺啥,只想著:都補上,總不會有錯吧?
  • 99%的都「缺愛」過,孩子三種「缺愛」的表現
    突然黏人如果孩子突然變得很黏人,別急著高興,先想想這段時間是不是太怠慢孩子了,導致孩子缺愛了,才變得突然黏人。因此,父母如果發現孩子最近突然變得特別愛鬧人,可不要急著教訓孩子,還是要先想想是不是自己和孩子的交流太少了,導致孩子缺愛。在他情緒波動比較大的時候,別忘了及時用愛的語言和撫摸安撫他,尤其是撫摸,非常重要。如果父母忙於幹活,可以跟孩子一起做家務。
  • 護士打錯藥,護士就該死?醫院和醫生不也應該好好反省?
    為此,程女士收到了非常大的刺激,而家屬也不想冒著風險把孩子生下來。肥東安貞醫院院長表示承認,護士沒有嚴格遵守相關規範,已經沒收了其護士資格證。並且當地衛健委表示會在系統內進行通報,此外醫院還賠付了程先生一家9萬5的賠償費,此事才得已解決。
  • 孩子這些行為本質是缺愛,父母卻自以為是高情商,實在可悲
    沒有哪個媽媽不希望自己培養出一個高情商的孩子,甚至還有媽媽會將孩子日常的行為對號入座,以此來判定孩子的情商高低,比如懂事聽話、嘴甜、獨立能力強、會討人喜歡等。然而,這些行為真的一定說明孩子高情商嗎?在曬完娃之後,這位寶媽還總結了一些育兒經驗,比如家長要以身作則,不要溺愛孩子、放手讓孩子去做等,圍觀的寶媽們紛紛拿出小本子記了下來。
  • 缺一樣孕媽往往多遭罪,有幾件經常被忽略
    執筆:張蒙定稿:蘇子後一般來說,當孕媽確診為懷孕後,醫生都會給出一個從末次月經推算出來的預產期,到了該日期前後,孕媽就要準備待產,迎接寶寶的降臨。,為了保障孩子順利出生,她老早就去醫院待產了,還特意叮囑老公給她準備待產包,千萬別落了東西。
  • 嬰兒房缺是什麼
    嬰兒的健康無疑是寶媽最關心的事情,每一個寶媽都希望,嬰兒在出生的時候是健健康康的。但是老天總是不能如人願,有個別嬰兒在出生的時候,就存在房缺的問題。但是多數寶媽對房缺是不了解的,那嬰兒房缺是什麼? 其嬰兒房缺指的是嬰兒的心房間隔有缺損,缺損多是圓孔型的,可以是單個的,也可以是多個的。這是一種先天性的心臟病,大約佔先天性心臟病的7%~15%。這種疾病是因為胚胎在發育的過程中,因為一些特殊原因導致的發育不良。而且女嬰出現房缺的比較多,是男嬰的兩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