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從微信活躍度降低之後,部分微信公眾號處於不更新狀態,僅有的一些公號大咖製造話題吸引流量越發顯得困難,去年的「油膩中年」「佛系青年」等等,熱度不過兩三天,公號大咖表面風光的日子終究是掩蓋不住內心時時刻刻存在的流量焦慮。為了轉嫁這種焦慮,他們從曾經的「老軍醫」那學了一招,一上來直接說你有病,還病的不輕,病者問怎麼辦?「老軍醫」說:「我這有藥,吃點就好了。」至於那藥是什麼勞什子做的,到底有沒有效,就無人知曉了,反正「老軍醫」的目標是成功忽悠以變現。
最近出現爆款雞血文《摩拜創始人套現15億:你的同齡人,正在拋棄你》,出自王耳朵先生之手。有段子手編出《溥儀3歲已登基:你的同齡人,正在拋棄你》以懟之,懟的好,懟的妙,筆者替大家呼籲,這樣的段子最好再來一打,例如:
《韓寒高中沒畢業就成了知名作家:你的同齡人,正在拋棄你》
《芮成鋼年紀輕輕便是很多總統朋友的座上賓:你的同齡人,正在拋棄你》
《當毛澤東還在寫自媒體文章時,吳佩孚已登上美國時代周刊的封面:你的同齡人,正在拋棄你》
《當孫悟空還是弼馬溫的時候,豬八戒已是天蓬元帥:你的同齡人,正在拋棄你》
。。。
韓寒應該是屬於類似胡瑋煒這樣圈層的人物,可他為什要出來懟這篇爆款文呢?大概是他也很理解這種公號大咖的流量焦慮,但他實在瞧不上這種下三濫的文痞手段,公號大咖拼命想往高端圈層擠,可依舊被高端圈層裡的人鄙視,極具黑色幽默。
為了塑造自己政治正確的形象,王耳朵先生很快寫文以回應韓寒的質疑,《致大V韓寒:你可以衣食無憂,但千萬別教年輕人不焦慮》。「老軍醫」成功吸引到關注之後,為了持續吸引流量,便開始兜售他的偏方:要努力啊,年輕人!
筆者不知道現在的年輕人是否已到了需要「老軍醫」們來提醒不要忘記焦慮的時候,只知道生活壓力在那明擺著,而全社會的富二代名額總是不夠。年輕父母們為著孩子的前途從幼兒園就開始各種興趣班補習,焦慮的年輕父母們已提前讓孩子們體驗焦慮,社會到底是焦慮不足還是焦慮過載?是否需要「老軍醫」們來故作聰明的充當壓垮駱駝的一棵稻草呢?
當然,「老軍醫」們想充當「稻草」也是一廂情願,畢竟,年輕人打小就聽過太多的「隔壁老王家的小王,暑假作業三天就完成了,你得努力啊」「同事家的孩子,考上清華了,你得努力啊」「村東頭老李家的兒子,開公司發了大財,你得努力啊」,類似這樣的話太多,耳朵已經聽出繭子了。「老軍醫」們的話實在是沒什麼新意,過幾天年輕人也就把這茬給忘了,「老軍醫」們還真別把自己太當回事,你們吸引流量換點錢這事年輕人也認了。而且,「老軍醫「們開出的偏方「要努力」,除了讓年輕人努力做夢以一夜暴富之外,目前還真看不出有何其他療效,這偏方最好「老軍醫」們自己先使用下,先把自己的那點流量焦慮給根治了。
對了,最後提醒「老軍醫」們一句,曾經把同齡人遠遠拋棄的芮成鋼,後來被查,官媒解讀芮成鋼被查:心太大,心太急,急於成名、發財、升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