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太懂事,隱藏情緒容易憋壞身體,4個妙招幫娃找到宣洩口

2020-12-20 小熊娃媽媽

文丨小熊娃媽媽(文章原創,版權本人所有,歡迎媽媽們轉發分享)

懂事的孩子既讓人欣慰,同時也讓人心疼。欣慰是因為他小小的年紀,就已經懂得很多的道理,明白到不能給父母添麻煩,心疼的是他們這麼小,就要學會著隱藏自己的情緒,主動去壓抑著自己的需求。不知道父母們有沒有仔細去想過,孩子的這種「懂事」真的對他好嗎。

「你懂事一點好嗎?為什麼每次都要父母這樣來說你?你就不能多想想父母嗎?」一大早,小敏的母親就開始扯開了嗓子在說孩子。小敏因為早上睡得太晚,又快要遲到了,小敏的父母忍不住就嘮叨了起來。

其實小敏昨晚做作業做到很晚,所以早上她一下子沒有辦法起來。可母親卻說她賴床那就是不懂事,這讓小敏內心很難受,總感覺自己虧欠了父母什麼東西一樣。

於是,小敏學著懂事,熬夜學習了第二天依然一大早就起來了,雖然整個人的狀態都很差,可是她依然堅持著去上學。在家裡父母說什麼她也都言聽計從,只要父母誇她懂事,小敏就會覺得很開心,心滿意足。

可久了以後,小敏卻怎麼也開心不起來,她似乎失去了自己的想法,所有的事情都是圍繞著父母來,父母想怎麼做小敏就會不自覺得去附和著他們,自己卻沒有了任何的主見。小敏的懂事不是她的本能,很多的小孩都有著和她一樣的情況,就是過分的懂事。

那麼孩子為什麼會「過分懂事」?

1、父母的情感勒索

往往那些給你致命一擊的人,不是什麼所謂的敵人,而是你的最親密的人。父母對孩子的了解可謂是知根知底,因此在談話上父母會更加的有策略,有著一種運籌帷幄的感覺。

孩子不聽話了,那就對孩子進行情感勒索,告訴他這樣做是不懂事的行為,會傷害到父母的心。以傷害自己的心為由,要求著孩子要做出改變,而且不管這種改變會給孩子帶來什麼樣的傷害,這就是在「勒索」孩子,讓孩子失去了自己的需求與想法。

2、失去了安全感

當一個小孩能夠感受到安全感的時候,其實他是會表現出許多很任性的行為,因為他覺得父母會照顧著他,給他安全感,所以孩子認為他可以展現出自己「無理」的一面。

一旦孩子感受不到了這種安全感之後,他就會過早的進入到成人的社會中,學習著成人的相處模式,會去變得懂事,因為他們害怕失去,而假裝懂事能夠讓他們很好的生活著。

隱藏情緒對孩子有什麼影響?

1、感受不到幸福

當孩子不斷的強迫著自己去隱藏自己的情緒,不發洩出來的時候。其實孩子的內心是難受的,久了以後還會變得扭曲起來,孩子沒有辦法感受到幸福。

2、習慣性討好別人

懂事的孩子未必是真懂事,他們只是更懂得如何偽裝自己,學會去取悅別人。久而久之,孩子會形成一種討好型的心態,什麼事情都去討好別人,讓別人開心,卻不管自己的一個狀態是如何。

學會4個妙招,幫娃找到宣洩口

1、給孩子足夠的愛與陪伴

父母的愛與陪伴,能夠讓孩子擁有足夠多的安全感。當孩子有了安全感,他就會逐漸找回自己,不用再去做任何的偽裝。

2、允許孩子有一些小情緒

有很多的父母不懂得怎麼去分辨一件事情的好壞程度,想當然的覺得壞的事情,全部都是壞的,不可原諒的,好的事情全部都是好的。仔細分析,其實孩子做的壞事情裡並不都是不可原諒,非得要去嚴厲批評孩子。

父母應該學著去分析一件事情的好壞「程度」,孩子的偶爾小任性,其實就不是一件什麼壞事,反而這更好的體現了孩子的天性,以及他對父母的愛。

因為他有安全感,所以他才敢表現出自己的任性的一面,不然他就會學著去隱藏自己的情緒。父母沒有必要去阻止孩子的這種行為,讓孩子適當的任性一下又能如何。

3、引導孩子用正確的方式

父母不要讓孩子過度的壓抑他的負面情緒,應該嘗試著引導孩子用正確的方式把情緒發洩出來。比如父母可以帶著孩子一起出去運動一下,讓孩子把情緒都發洩出來。

4、和孩子一起解決問題

孩子遇到困難的時候,不應該都讓孩子自己去解決,其實對於一些特別難的事情,父母可以和孩子一起來解決。不要給孩子太大的壓力,一旦壓力過大就會導致孩子沒有辦法適應過來。

孩子有時候任性一下是沒有問題的,父母不用總是要求著孩子變得懂事聽話,反而帶著一點頑皮的孩子,更讓人覺得真實和可愛。

育兒問題小熊娃媽媽幫,家庭教育很重要,孩子身心倍兒棒,我是@小熊娃媽媽,幫你解決育兒小麻煩。

相關焦點

  • 孩子很懂事,很可能是隱藏情緒,4個小妙招讓孩子合理宣洩情緒
    後來小強父母在和小強閒談時,問及小強為什麼變得那麼懂事兒,小強不小心說漏了口。原來小強在學校與同學玩耍時,看上了同學的一個變形金剛,但苦於小強父母對他的管制,這個願望並不能實現。之後小強便通過給父母做家事並且不惹他們生氣,希望能改變父母對他原來的看法,並且獎勵他一個變形金剛。
  • 孩子太懂事並非好事,讓娃娃學會合理宣洩情緒,才能養成健康人格
    ,有時這樣過度懂事的孩子因為在幼時習慣了去迎合別人的需求,失去自我,長大後就容易成為&34;。孩子也會比同齡人更早的學會察言觀色,內心更加敏感。那麼由於家庭和父母的原因,容易導致孩子過度懂事,孩子在這個過程中容易受到哪些傷害呢?
  • 孩子過分懂事,對性格養成很不利,父母要讓孩子合理宣洩情緒
    1.影響孩子良好性格的形成過分懂事的孩子在性格表現上總是會處於比較被動、消極的狀態。孩子們的內心被自卑的情緒所佔滿,孩子不敢表達自己的想法,在性格表現上,唯唯諾諾更是成了一種常態。所以當父母發現孩子有「不懂事」的行為時,先不要去強迫孩子做出改變和妥協,引導孩子學會合理宣洩情緒才是正解。三、父母應該怎麼讓孩子合理宣洩情緒呢?在綜藝節目中,陳小春因為嫌棄兒子走得太慢,於是不斷地催促孩子,語氣也變得嚴肅很多。
  • 情緒控制十個妙招
    情緒管理,指通過研究個體和群體對自身情緒和他人情緒的認識,培養駕馭情緒的能力,並由此產生良好的管理效果。那麼情緒控制十妙招有哪些呢?下面就一起去看一下吧。  1、情緒控制十妙招  1、無視那些激怒我們的人  有那麼一種很惡俗的人,他們總是喜歡故意挑你生氣。
  • 「3步走」代替「不許哭」,幫娃做好情緒管理,從此告別愛哭鬼
    絕大多數寶寶由於年齡特點,容易呈現衝動,不穩定的情緒特徵。很多寶媽寶爸面對寶寶不穩定情緒,往往粗暴對待,用暴力制止寶寶情緒,「不許哭!憋回去!」「再哭,晚上就不讓你吃飯。」「不哭就給你買冰激凌。」這種簡單粗暴,毫不考慮寶寶情緒原因的應對行為,只會適得其反,容易造成寶寶心理扭曲,難以學會情緒管理,阻礙良好人格的塑造。
  • 情緒別憋著,宣洩出來反而舒服一些
    人是種感情動物,不能讓自己憋著,適當地宣洩下情緒,對自己有好處。當你一個人孤獨久了,就會想要找個事情做,找個人說說話。你說話的時候,就會順著話題聊,而不是一個人胡思亂想。很多人談戀愛的時候,和對方吵架了,就會找閨蜜或者朋友傾訴,這就是一種宣洩。把事情說出來,讓朋友幫你分析一下,看是你的問題,還是對方的問題,然後想辦法解決。如果不是什麼大事,又是對方做錯了,不懂事了,不懂得體貼浪漫了,就罵對方一下,罵完了就舒服了,日子該怎麼過還怎麼過。
  • 段小薇終於有了「宣洩口」,被淘汰的那一刻,她瞬間情緒崩潰
    段小薇終於有了「宣洩口」,被淘汰的那一刻,她瞬間情緒崩潰!最新排名段小薇不是因為名次靠後而哭,她只是找到了一個宣洩口。她沒有能力去處理這些,所以只能迎難而上,在這期間被質疑,被指責,她在名次出來的那一刻,無非就是找到了一個宣洩口罷了,在這個時候名次還有那麼重要嗎?
  • 愛生悶氣有情緒?不發洩小心會憋壞你的身體
    憋壞女人身體對於性格內向的人來說,遇到委屈和憤怒時,喜歡自己生悶氣,從心理上講,生悶氣是一種不愉快的情感,長期生悶氣對女性的健康存在很大的危險。憋壞女人身體女性經常生氣會給身體帶來一些危害,不僅會影響容顏,還會有損女性健康,誘發多種疾病。生悶氣:長色斑生氣時,血液大量湧向頭部,因此血液中的氧氣會減少,毒素增多。而毒素會刺激毛囊,引起毛囊周圍程度不等的炎症,從而出現色斑問題。
  • 「不準哭,憋回去!」不讓孩子哭真的好嗎?讓孩子哭也是一種培養
    可能是有些家長被孩子小時候的哭聲吵煩了,在孩子長大了之後,再聽到他們哭就得特別不耐煩,甚至還會直接呵斥孩子,讓他們把哭鬧「憋回去」。「不準哭,給我憋回去!」禁止孩子宣洩情緒,會扼殺孩子能力發展相信大家都曾看到這樣的場面,母親帶著年齡不大的孩子逛街,結果孩子突然哭了起來,這時候寶媽往往會非常尷尬。
  • 情緒失控的背後隱藏著這樣一個道理:好的情緒管理,是學會發洩
    01當壞情緒開始積壓時,情緒容易不受管控心理學家弗洛伊德說:「沒有表達的情緒永遠不會消亡,他們只是被活埋,並且將來會以更加醜陋的形式湧現出來。」那麼那些沒被發洩、被憋回去的壞情緒,就行倉庫裡的谷堆一般,終究會被淹沒。沒日沒夜工作的社畜、學習到長出白髮的學霸學渣們,每一個人活在世上的人都有自己的難處和壞情緒。
  • 生氣時,會冷著臉不理你的星座,喜歡把壞情緒憋在心裡
    主筆:老巫人與人相處的過程中,難免會產生一些摩擦與矛盾,而在生氣的時候,有些人就會冷著臉不理你,把所有的壞情緒都憋在心裡,那麼十二星座中,哪些星座就是其中的代表呢?事實上,他們的偽裝能力很強,越是生氣,就越是不動聲色,只會冷著臉不理你,用沉默來表達自己的怒火,所有的壞情緒都憋在心裡。
  • 引導孩子用正確的方式宣洩不良情緒
    當孩子有負面情緒的時候,我們除了接納、共情,更要積極地想一些方法來引導孩子正確地宣洩。,我發現,一部分孩子因為害怕失去父母的愛或者遭到別人嘲笑,在有壞情緒時如生氣、憤怒、傷心、委屈、嫉妒等,他會選擇隱忍與克制。
  • 如何引導孩子正確地宣洩情緒?
    11月,不少學校迎來期中考試,心理聊吧的一則傾訴中,一位母親在為孩子亂發脾氣而痛苦時,通過溝通發現孩子情緒不穩的背後是學習壓力。作為家長,如何從孩子的日常表現看出他需要宣洩呢?又如何合理地引導孩子宣洩呢?聽心理老師聊一聊。傾訴:孩子亂發脾氣,我氣急敗壞剛過去的這個周末,我對孩子,經歷了狂怒到心痛的過程。
  • 孩子愛頂嘴,父母的教育方式錯了!4個方法讓孩子改掉壞毛病
    隨著孩子的年齡漸長,家長越來越感覺到孩子出現頂嘴、吵架等現象。家長希望孩子能快點長大,他們覺得孩子長大後就能懂事了。其實家長的這種想法略微"天真",孩子愛頂嘴,不僅僅是孩子年紀小導致的,更多是源於父母錯誤的教育方式。再親密的家人也少不了磕磕絆絆,孩子頻繁地頂嘴也會令父母受傷,家長不妨先了解一下孩子愛頂嘴的原因。
  • 父母最大的失敗,是教出「太懂事」的孩子
    每個「懂事」的孩子背後都有一對不懂事的父母三個沒有血緣關係的孩子,兩個單身爸爸,機緣巧合之下,組成了一個新的五口之家,上演了各種悲歡離合懂事的孩子太委屈逼孩子懂事的家長太殘忍小S曾在綜藝節目中自曝,三個孩子中,二女兒是最懂事的那個,但也是最對不起的那一個。
  • 塔羅牌佔卜:最適合我的情緒宣洩方式是什麼呢?
    憤怒、焦慮、煩惱、厭惡,當情緒來時或許我們總該尋找一個宣洩的出口,今天要分享的塔羅牌佔卜要測驗的主題是『最適合我的情緒宣洩方式是什麼呢?』請在心中默念這個問題三遍:最適合我的情緒宣洩方式是什麼呢?最適合我的情緒宣洩方式是什麼呢?最適合我的情緒宣洩方式是什麼呢?
  • 孩子悶悶不樂、亂發脾氣時,陪孩子玩遊戲,更有助於其調節壞情緒
    其實,別說孩子了,大人也經常出現壞情緒的時候,只不過我們大人可以找到宣洩壞脾氣的」文明方式",比如可以找朋友聊天傾訴一下、看場電影放鬆一下,或者去跑個步出身汗、抽根煙喝瓶酒來消愁。孩子缺乏足夠的表達能力和合適的傾吐對象,就很難調整自己的負面情緒。而且對於孩子來說,壞情緒說來就來。
  • 孩子悶悶不樂、亂發脾氣,陪孩子玩遊戲,更有助於幫其調節壞情緒
    其實,別說孩子了,大人也經常出現壞情緒的時候,只不過我們大人可以找到宣洩壞脾氣的」文明方式",比如可以找朋友聊天傾訴一下如果這種消極、否定的情緒沒有找到合宜的出口,那麼就會出現很多情緒上的問題。
  • 情緒無法宣洩的你到底有多可怕
    文倩和老公結婚大概有10年了,有兩個可愛的孩子,但是文倩覺得婚後,她改變了很多:以前的她,真的是人如其貌的文靜,說話聲音一點也不敢大,受了委屈也是怯生生的憋在肚子,不敢發洩反駁。但是婚後,偶爾會和老公有爭執,起初她是不敢反駁的,就默默地聽老公在數落,但是在某一次爭吵中,她心中有個聲音告訴她,如果不反駁,你就會被他一直壓迫,不知道怎麼的,文倩就居然敢大聲地反駁了老公了。
  • 情感是情緒的宣洩口或者說是另外一種表達方式
    每個人都有一個情感垃圾桶,如何平衡自己的情緒。一個人對一件事情的解讀,決定了一個人的情緒。有的人的底線很靠前,別人的一個眼神,一聲冷笑,都非常容易被激怒,一個人爭強好勝,開車容易路怒,看不慣別人超車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