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諮詢師:四島)
1、心理諮詢的主體是誰?來訪者還是諮詢師?
弗洛依德說:「精神分析只能治好有精神分析頭腦的人。」大意就是,來訪者才是諮詢的主體。你是船,諮詢師是水,你要去那裡取決於你內心的方向,水只是承載你並輔助你。
2、心理諮詢短期多長時間?
基本不能立馬見效,它不像普通醫學,即使診斷明確,也不能提出幾條建議,你去嘗試就可以完成。一般來說一個最簡明的短程治療,也需要十到十四次,每次半個小時左右。
3、心理諮詢短期好還是長期好?
德國一項調查顯示:長期的精神分析中(超過2年),有80%-85%的人對諮詢感到滿意,而中、短期療程,只有70%的人對諮詢感到滿意。這是一個有趣的數字,也許因為「日久見人心」,長期諮詢能使來訪者有機會與諮詢師建立信任的紐帶,而短期治療,只是較淺層面地解決一些問題。
4、我適合長期諮詢還是短期諮詢?
一般來說,諮詢者所面對困惑的處境時間越長,越適合長期諮詢。
5、許多來訪者很自然地抱著這樣的想法:我有一個問題,我需要求助,需要諮詢師的對問題的解決意見,至少給我一個主意。或者我有一個煩惱,我希望諮詢師能幫助我化解,看過心理醫生後,煩惱就應該不再存在了。是這樣嗎?
但諮詢師往往沒有明確的觀點,只是問你能做什麼?你能承受多大的自我改變,或者如果問題不消失,你能忍耐它多長時間。
6、我要找名氣大的諮詢師,他見得問題多,就解決問題能力強,是這樣嗎?
術業有專攻,諮詢師的專業學習方向不一定就適合你,看上去很權威,說話很自信的諮詢師,有可能是隱藏在心理諮詢的書籍典故後面,指示你去改變,那不是你需要的。適合你的,才是最好的,在選擇諮詢師的時候建議大家多多接觸,找尋你願意與之交流的,能夠讀懂你的,而不是普遍的寬泛的標準和框架。
7.心理諮詢會洩露我的隱私嗎?
一般來說不存在這種情況,這屬於行業自律,是心理諮詢師最基本的職業原則。
8.心理諮詢不能解決哪些問題?
比如酒依賴、戒菸、藥物濫用、同性戀、疼痛、身體或精神殘疾、境遇不佳、升職受阻……等。尤其是對現實困境,醫生沒有能力幫助你改變。他可以給你的是面對這些問題的勇氣,讓你有機會去改變你不滿的現狀。
9.我不想找諮詢師,看心理方面的書籍就可以改變了,行嗎?
首先你有看心理方面書籍的想法就很好,說明你部分的接納了自身的情況,但是心理諮詢師是需要諸多科目的考試,它是一個非常長期的專業性學習和系統化學習實踐的過程,平常人很難做到。
10諮詢完了做什麼?
諮詢完了,你感覺很好,等待下一次諮詢,你猜諮詢師怎麼想?他更期待這次諮詢後,你產生了哪些想法,去做了哪些事情?各種體驗怎麼樣?所以,諮詢以後,你的想法與實踐更重要,這才是推動諮詢進展的力量!
——諮詢師:四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