糾正不良的飲食習慣,預防兒童肥胖

2020-08-16 營養師王喜萍

因疫情原因,上半年幼兒園和小學幾乎沒有開學,都是居家上網課,到了晚上天氣涼爽一點,家長們帶著孩子在小區或松花江邊散步和玩耍,大人們談論著體重如何飆升,如何需要減肥,可是低頭看看孩子,不經意的發現,孩子的體重也悄然增加,個別也是超重和肥胖,除了居家,運動減少的因素外,飲食結構和飲食習慣更是不可忽視的因素,下面看看那些不良的飲食習慣會導致兒童的肥胖呢!

飲食沒有規律

因為疫情,好多家長也都是居家辦公,經常是晚上不睡,早上不起,或者早上起來也不吃早餐,先辦公,間歇時間隨意吃點,孩子們隨著大人的作息,晚上睡的晚,早餐起不來,8-9點鐘能起來,孩子餓來,先喝杯奶,緩解一下,有時候,早餐午餐一起吃了,晚餐正常吃,可是睡得晚呀,玩來玩去到晚上九、十點鐘,又需要補充能量了,所以吃點才睡,這樣一日三餐時間順延,吃完就睡,不僅影響消化系統,很容易造成體重超標或肥胖。

飲食結構變化

有些家庭,家長比較勤快,反正居家沒事兒,天天看抖音,學著做各種美食,廚藝大增,在家裡炸麻花、涼皮、各種糕點、雞鴨魚肉的各種烹調等都做了,吃的可口,也會忍不住多吃,加上這個階段戶外活動少,也給體重增加創造了機會。

各種休閒食品

雖然疫情,大家不太外出,但網購特方便呀,沒事天天網上瀏覽,買衣服不出門,也沒地方穿,那就買吃的吧,各種促銷,各種美食的誘惑,所以各種小食品就會不斷的快遞家中,孩子當然不會放過美食,有些食品含有較高的氫化油—帶有各種奶油味的小吃含有較多,有時還會點外賣,一般的外賣加工多都油炸,過油、炒菜含油脂也比較高,我有一個學生,曾經和我說:老師,我今後再也不吃外賣了,因為在校期間,經常吃外賣,三個月體重增加10斤,這樣飲食怎麼會不增加體重呢!


針對上述情況,在飲食結構和飲食習慣方面及時進行調整,一日三餐,兒童可酌情增加早點和午點,多補充吃點水果,少吃脂肪高的食物,尤其是休閒食品,如各種奶油蛋糕、夾心餅、奶茶、含糖高的飲料、奶油雪糕等,給予低脂、低糖、低熱量、高蛋白的食物,適量補充微量元素和維生素,保證兒童生長發育所需要的營養;在進行飲食調整的同時,根據實際情況,選擇適合個體的運動方式,如騎車、球類等,有機會儘量戶外活動,曬曬太陽,都會增加體質,對維持體重益處多多。

相關焦點

  • 這些不良的飲食習慣會讓寶寶增加肥胖的風險,應該從小幹預
    兒童肥胖的問題日益嚴重,研究資料顯示,兒童如果在幼年時體重超標,甚或是肥胖,長大後也會比較容易成為肥胖一族,甚至成年後出現慢性病的風險也會相對提高,這情況值得家長關注。WHO於2002年發表的報告指出,缺乏體能鍛鍊和不健康的飲食習慣都是導致肥胖及多種慢性病的風險因素。
  • 兒童肥胖你關注過嗎?怎樣進行幹預?
    1985—2014年, 我國7歲及以上學齡兒童超重率由2.1%增至12.2%, 肥胖率由0.5%增至7.3%, 超重、肥胖人數也由615萬人增至3496萬人。而在美國,研究顯示, 17%的2-19歲兒童及青少年存在肥胖, 32%存在超重或肥胖。兒童肥胖已經成為嚴重的公共衛生問題。了解兒童肥胖的原因、危害,如何有效預防兒童肥胖,促使兒童健康成長,值得全世界的關注。
  • 預防嬰幼兒肥胖,寶媽孕期要注意控制體重
    如何有效預防嬰幼兒肥胖?幼兒治癒率高於學齡前兒童,隨著年齡增加,中、重度肥胖比例增高,治療難度加大。1歲以內嬰兒幹預效果最好,1歲以上兒童糾正起來難度較大。因此,要從寶寶出生開始,定期接受系統營養檢測和指導,觀察兒童體質量變化趨勢,以便進行早期幹預。早發現 早幹預從預防寶寶肥胖來講,從胎兒期就應該開始多加注意。
  • 花生和花生醬可能才是預防兒童肥胖的關鍵
    2016年3月8日訊 /生物谷BIOON/ --拉丁裔美國兒童發生超重或肥胖的風險較高,為了降低BMI,一些兒童參與了一項營養幹預研究,在這項研究中他們以花生為零食。「肥胖是我們現在面臨的一個非常緊迫的健康問題,我們認為肥胖是可以預防的,但是就目前來看,仍然沒有針對多數人的非常有效的預防措施。」Craig Johnston這樣說道。吃零食是青少年的一種常見行為,而不良的飲食習慣會導致體重出現異常,特別是對那些在上學時間飲食不規律的學生來說。
  • 切不可小覷兒童肥胖,該怎樣預防和治療呢?
    六.肥胖是一個嚴峻的社會問題從實質上說,肥胖兒童目前在我國的大幅度增加是一個嚴重的社會問題,其社會基礎是:我們的家長、學校教師和廣大公眾普遍缺乏合理營養的觀念,對孩子的飲食缺少重視,對兒童期肥胖導致的嚴重後果認識不足。迄今為止,國內外對肥胖還沒有有效的治療方法。因此,專家們認為,對兒童期肥胖,應該重在預防。
  • 3-6歲是預防肥胖關鍵期 你家娃超重了嗎?
    3-6歲是預防孩子肥胖關鍵「窗口期」國家兒童醫學中心慢病管理中心主任米傑在接受人民網採訪時曾表示,3-6歲是預防孩子肥胖關鍵「窗口期」,進入學齡前期後的孩子身高和體重的增生長的速度和體重與2歲以前嬰兒期相比,會有明顯所下降,體重增速的下降更明顯。這其實是正常的自然生長規律。
  • 醫生媽媽:遠離兒童肥胖,這幾個錯誤的飲食習慣不能有
    ,老是覺得孩子多吃飯多吃水果是好事,於是米飯、饅頭、稀飯使勁兒讓孩子吃,水果那就更不用說了,但正是這些錯誤的飲食習慣對孩子的身體產生了壞的影響。兒童肥胖不僅是一種獨立的慢性代謝性疾病,也是兒童高血壓、高血脂、2型糖尿病、脂肪肝、代謝症候群等慢性疾病的重要危險因素[1] ,而且增加成年期慢性疾病的患病風險[2]。超重及肥胖快速增長,已經成為影響我國兒童青少年身體和心理健康的重要問題。
  • 減少兒童肥胖 合理飲食是關鍵
    圖集 近年來,隨著社會經濟水平及生活質量的不斷提升,我國肥胖人群數量不斷增加,兒童肥胖人群也越來越多,有的家長並不重視,認為孩子大了自然就瘦下來了。其實不然,兒童階段是人類生命生長發育的主要期間,其健康狀況與成人階段的健康有著直接關係。
  • 2型糖尿病不是成人的「專利」,兒童肥胖不容忽視!福州國德醫院
    兒童青少年在還沒有樹立健康飲食理念和養成運動習慣的情況下,很容易超重/肥胖。去年發布的《中國兒童肥胖報告》顯示,當前我國7歲以上的學齡兒童肥胖人數近3500萬人,而主要大城市7歲以下的肥胖兒童人數超過400萬人。
  • 從小佩琪事件看兒童肥胖的危害與預防
    如此一來,大腦神經發育不良,智能區域的生理功能就會降低,智力水平自然也會降低,而且更容易誘發先天性顱內高壓;6、外科疾病容易引發哮喘、睡眠呼吸障礙、Pickwickian症候群(匹克威克症候群);易出現腎小球肥大等腎臟疾病,因為肥胖導致的腎病常是隱匿的,如果發現不及時,延緩治療,最終都會發展成腎衰竭,7、成年後患癌率更高
  • 癌症成為兒童死亡重要原因 肥胖是「罪魁禍首」
    今年世界癌症日的主題為,「我愛我健康活潑的童年」,旨在倡導兒童合理飲食、充足運動、能量均衡、防止肥胖、科學抗癌、促進健康。據了解,目前,惡性腫瘤已經成為繼意外死亡之後,造成兒童死亡的另一主要原因,有關專家建議,預防癌症要從兒童抓起。  黑龍江省抗癌協會理事長龐達教授介紹,近十年來,我國兒童惡性腫瘤患病率有較大幅度增長,僅哈爾濱市每年便有200名左右的兒童死於各種癌症。
  • 如何用ETA咬合誘導糾正口腔不良習慣
    兒童口腔不良習慣是直接導致兒童口腔疾病的重要原因之一,如咬硬物、夜磨牙、吃手指、咬嘴唇等等,這些現象在兒童身上都比較常見。口腔不良習慣也會導致兒童錯頜畸形,出現牙齒不齊等情況。如何戒除兒童不良口腔習慣,也成為了眾多家長們比較頭疼的事情,兒童咬合誘導是專門針對於兒童牙齒不齊比較好的矯治方式,比較常見的兒童咬合誘導有ETA、羅慕、MRC等等,ETA個性化兒童牙齒矯治器、羅慕、MRC等產品,在矯正兒童牙齒不齊的同時還可以糾正口腔不良習慣。兒童頻繁的吃手指、咬嘴唇等不良口腔習慣,常常讓家長們煩心不已。
  • 不良飲食習慣,可能正在拖住寶寶發育的後腿
    飲食習慣對處於生長階段的寶寶來說是十分重要的。吃的好,吃的對,寶寶才會身強力壯長高高。然而隨著經濟水平的日益提高,寶寶成為了家中獨寵的&34;,想吃什麼就是什麼,久而久之便養成了一堆不良的飲食習慣,進而造成寶寶營養不均衡、出現發育不良的情況,大大影響到寶寶的健康。
  • 預防肥胖,健康成長——金海湖學校預防肥胖知識講座
    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小學生肥胖症日益增多,導致很多兒童深受「三高」的困擾。為了讓學生重視肥胖問題,金海湖學校邀請清華大學附屬北京清華長庚醫院營養科金超營養師,對學校五六年級學生進行一場預防肥胖專題講座。
  • 快來看看怎麼糾正不良飲食習慣
    隨著國家經濟水平的不斷提高,人們越來越重視飲食健康。眾所周知,不良的飲食習慣對健康的危害不容忽視,尤其是對於正在發育成長的嬰幼兒更是如此,不良的飲食習慣有可能會造成嬰幼兒營養缺乏,發育遲緩,嚴重的甚至會造成不可逆的後果。那麼對小寶寶而言,有哪些不良的飲食習慣?不良的飲食習慣從何而來呢?如何糾正寶寶的不良飲食習慣呢?一起來看一下吧。
  • 「胖孃健康飲食」兒童健康飲食六要六不要
    飲食習慣關係到兒童健康,應引起父母足夠重視。有些父母出於愛心,長期無原則順應孩子們不合理飲食要求,常是養成孩子們挑食偏食的一個重要原因。其結果是使孩子得不到促進生長發育的合理營養,產生兩極分化——營養不良和肥胖,但兩者都存在營養素問題。胖孃健康飲食今天給你講講兒童健康的六要六不要。
  • 兒童肥胖現象越來越多?怎麼預防?
    >​兒童肥胖的早期影響因素主要有以下幾點:孕前父母肥胖、孕期營養、新生兒體重(低於2kg或者高於4kg)以及後期的餵養問題幼兒階段~學齡前時間段的發胖原因:飲食模式的轉變1周歲之後,兒童飲食結構發生巨大改變,能量供給從乳類為主逐漸過渡到以碳水化合物為主
  • 路醫生說丨相比營養不良,如今父母們更應該警惕孩子們的肥胖
    只是,時代變了,在如今這個物資豐富物流方便的時代裡,很少很少還會有骨瘦嶙峋營養不良的可憐娃,相反,大街上小區裡更常見的,都是肉嘟嘟胖乎乎的「熊孩子」們。是的,如今兒童的「肥胖」問題已經成為所有資源豐富國家的重要公共健康問題了,歐美發達國家如此,咱們現在也是一樣。而隨著孩子們肥胖率的增加,那些可愛的胖娃因為肥胖而伴發的相關疾病發病率也水漲船高。
  • 兒童營養狀況的表現及糾正措施有哪些?
    兒童營養狀況密切相關的主要典型表現,要麼就是營養過剩的肥胖,要麼就是營養不良,是什麼原因導致的孩子生長發育呈現這兩種不同的極端狀況的呢?前一種情況就是兒童的能量攝入過多,同時這個兒童他的脂肪和碳水化合物攝入過多,也就是說它的產能營養素的攝入不合理,而後一種情況也是因為他的飲食結構不合理的,產能營養素相對的少,就會成長這種乾瘦的類型。
  • 兒童肥胖的危害你知道嗎?
    3-6歲是預防孩子肥胖的關鍵時期。進入學齡期的孩子身高和體重的增生長的速度與2歲以前嬰兒期相比,會有明顯所下降,其實這是正常的自然生長規律。但不少家長會覺得孩子瘦了是因為缺乏營養,然後讓孩子使勁吃,從而導致出現兒童肥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