減少兒童肥胖 合理飲食是關鍵

2020-09-11 新華網客戶端

圖集

近年來,隨著社會經濟水平及生活質量的不斷提升,我國肥胖人群數量不斷增加,兒童肥胖人群也越來越多,有的家長並不重視,認為孩子大了自然就瘦下來了。其實不然,兒童階段是人類生命生長發育的主要期間,其健康狀況與成人階段的健康有著直接關係。多數兒童肥胖會延續到成年期,並可能引發心腦血管疾病、糖尿病或者腫瘤等疾病。

肥胖除了是體質形態的改變,更是一種慢性代謝性疾病,是由於過多攝取食物或缺乏活動而導致的脂肪堆積。兒童群體由於其自身機能及免疫系統均未發育完全,自制力差,極易養成不良的生活和飲食習慣,過多攝取大量高能量、高脂肪等食物導致肥胖.對其生活及健康均造成嚴重影響。

怎樣避免肥胖?已經超重或者肥胖的寶寶還能瘦回去嗎?其實,合理的飲食是關鍵。要怎麼吃,才能吃出健康呢?聽聽北京兒童醫院順義婦兒醫院兒科醫生何黔黔怎麼說。

人類生來就會的技能就是吃,嬰幼兒時期良好的飲食習慣可持續終生。母親對嬰幼兒的餵養行為會大大影響一個人的飲食模式,進而影響肥胖的產生。

大量的研究表明,嬰兒時期母乳餵養可減少兒童肥胖,且母乳餵養時間越長,肥胖發生率越低。世衛組織推薦母乳餵養最好到2歲及以上。

其次,過早添加輔食也是造成兒童肥胖的危險因素之一。可能是因為家長急於給孩子補充多種營養,導致供給超過需求,繼而造成兒童期肥胖。世衛組織推薦純母乳餵養的嬰兒合適的添加輔食時間為6月齡以後,輔食添加原則為從單一到多種,從少量到適量,從稀到稠,從細到粗。

另外,按時吃輔食的寶寶兒童期肥胖的發生率會降低。因為按時餵養可使身體形成固定的生物鐘,提高腸消化功能。

我們說肥胖是過多的攝取食物導致的,自然,第一步就是要控制總能量的攝取。在保證兒童生長發育生理需要的前提下,控制總能量的攝取。隨著年齡的增長,每公斤體重每天所需的能量是逐漸降低的。對於已經存在超重或者肥胖的兒童,我們應該適當減少總能量的攝取,選擇穀類、蔬菜、水果、菌藻類、瘦肉類等低能量食物,限制其食用肥肉、畜肉類、動物油、多數零食(如瓜子、松子、杏仁、花生、核桃等)以及甜食等高能量食物,避免盲目節食。

我們需要的能量從哪兒獲取呢?我們都知道三大產能營養素:蛋白質、脂肪跟碳水化合物,它們的供能分別是4、9、4Kcal/g,合理安排這三種供能營養素的比例至關重要。

由於兒童生長發育需要正氮平衡,所以一定要保證兒童每天蛋白質的攝人,採用魚、雞鴨禽類、牛羊肉類、雞蛋、牛奶、大豆及豆腐等優質蛋白質,維持體內細胞組織的正常生長發育。脂肪攝入過多是最容易直接囤積而導致肥胖的發生,所以,一定要限制脂肪。在食物選擇中,應儘可能多食用瘦肉、奶、水果、蔬菜和穀類食物等低脂肪食物;再者,糖類是人體脂肪轉化形成的主要因素,尤其是肥胖者在攝入簡單糖後極易以脂肪的形式囤積,因此,應限制兒童每天糖類的攝取。此處的糖主要指的是「添加糖」,即食物中添加的蔗糖、麥芽糖、果糖等及含糖的食物添加劑。每天攝入最好控制在25g以下,儘量避免食用糖果、蜜餞、甜點心等高糖食物及含糖飲料,不要用果汁代替新鮮水果;食鹽和嘌呤也是肥胖的助力軍,食鹽有致口渴及刺激食慾的重要作用,也是導致體重增加的主要因素。兒童每日的食鹽攝取量控制在一定範圍內;最後,飲水也是關鍵,不要用含糖飲料或者果汁代替飲水。

除了吃什麼,什麼時候吃喝怎麼吃也至關重要。中國有句古語:早上吃好,中午吃飽,晚上吃少,說的就是這個道理。那我們量化到總能量在一天中的配比來看,早餐、午餐、晚餐比例大致是3:4:3。早餐要豐富,蛋白質、碳水化合物(也就是我們常說的主食類)、青菜、水果,面面俱到為最佳,而晚餐宜清淡簡單為好。那「怎麼吃」就離不開咱們良好的就餐習慣了,就餐環境要舒適愉悅,進食速度不能過快,要細嚼慢咽,不餓的時候不要貪嘴,戒掉零食,家長不要追著餵食。飲食控制了,再加上適當的運動,充足的睡眠,就會事半功倍了。管住嘴,邁開腿,健康吃,開心動,就能跟胖嘟嘟說拜拜了。(資料來源:北京市順義區婦幼保健院 北京兒童醫院順義婦兒醫院兒科醫生何黔黔)

責任編輯: 王蹊

相關焦點

  • 兒童肥胖,餐桌上的一個壞習慣是關鍵……
    ,還引以為豪,其實,兒童肥胖是不健康的症狀,家長需留心。中度肥胖:體重超過正常兒童標準體重30%—50%。重度肥胖:體重超過正常兒童標準體重50%以上。:兒童肥胖最突出的原因是飲食習慣不合理,很多有兒童肥胖症的孩子都喜歡吃高熱量的食物,和甜食,經常吃零食,不吃早餐。
  • 當兒童遇到肥胖困擾,這樣改善飲食更健康
    近年來,肥胖給兒童健康帶來的不利影響越來越受到關注。但也有一些家長並沒有對此給予足夠的重視。專家提醒,肥胖不利於兒童身心發展。肥胖時間越長、肥胖程度越重,對身體健康的影響越大。家長們應積極幫助兒童遠離肥胖。
  • 當兒童遇到肥胖困擾 這樣改善飲食更健康
    專家提醒,肥胖不利於兒童身心發展。肥胖時間越長、肥胖程度越重,對身體健康的影響越大。家長們應積極幫助兒童遠離肥胖。吃得多、動得少是造成兒童肥胖的重要原因「擔心孩子長不高,因此在孩子很小的時候就謀劃長高的事,給孩子吃了很多營養品。」
  • 糾正不良的飲食習慣,預防兒童肥胖
    因疫情原因,上半年幼兒園和小學幾乎沒有開學,都是居家上網課,到了晚上天氣涼爽一點,家長們帶著孩子在小區或松花江邊散步和玩耍,大人們談論著體重如何飆升,如何需要減肥,可是低頭看看孩子,不經意的發現,孩子的體重也悄然增加,個別也是超重和肥胖,除了居家,運動減少的因素外,飲食結構和飲食習慣更是不可忽視的因素,下面看看那些不良的飲食習慣會導致兒童的肥胖呢!
  • 肥胖的兒童如何控制飲食
    最終的結局是,五歲的孩子,體重到了五十斤,八歲的孩子,到了八十斤,十歲不到,就破了一百——真是太可怕了,小小一個兒童,肚子比孕婦還大哦。那怎麼辦呢?是不是就沒辦法了呢?當然不是嘍!從今天開始,就要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嘍,包括飲食習慣,作息習慣,運動習慣
  • 2型糖尿病不是成人的「專利」,兒童肥胖不容忽視!福州國德醫院
    近十餘年來,我們周圍的小胖子是越來越多了,兒童肥胖問題日益嚴重,由此帶來的潛在危險還沒有引起人們的重視,兒童肥胖是成年後的心腦血管病高危因素。兒童肥胖是糖尿病的關鍵原因。兒童青少年在還沒有樹立健康飲食理念和養成運動習慣的情況下,很容易超重/肥胖。去年發布的《中國兒童肥胖報告》顯示,當前我國7歲以上的學齡兒童肥胖人數近3500萬人,而主要大城市7歲以下的肥胖兒童人數超過400萬人。
  • 癌症成為兒童死亡重要原因 肥胖是「罪魁禍首」
    今年世界癌症日的主題為,「我愛我健康活潑的童年」,旨在倡導兒童合理飲食、充足運動、能量均衡、防止肥胖、科學抗癌、促進健康。據了解,目前,惡性腫瘤已經成為繼意外死亡之後,造成兒童死亡的另一主要原因,有關專家建議,預防癌症要從兒童抓起。  黑龍江省抗癌協會理事長龐達教授介紹,近十年來,我國兒童惡性腫瘤患病率有較大幅度增長,僅哈爾濱市每年便有200名左右的兒童死於各種癌症。
  • 我國居民超重肥胖問題凸顯 河北被劃入兒童青少年超重肥胖率「高...
    為積極防控兒童青少年超重肥胖,國家衛生健康委會同教育部等6部門聯合發布了《兒童青少年肥胖防控實施方案》,其中所附《分地區兒童青少年超重肥胖率流行水平分類表》顯示,河北被劃分為高流行水平地區。其次,兒童青少年經常飲用含糖飲料問題已經凸顯,18.9%的中小學生經常飲用含糖飲料,應重視其對兒童健康的影響。隨著居民職業勞動強度的普遍降低、出行的日益方便以及家務的明顯減少,居民身體活動不足問題仍然普遍存在,同時居民主動鍛鍊的比例不高,每周至少進行1次體育鍛鍊的成人比例不足四分之一 。
  • 齊抓共管防控青少年兒童肥胖
    兒童期肥胖不但影響身體和心理健康,降低運動和學習能力,還會增加成年後患肥胖、心血管疾病、糖尿病等疾病的風險,給經濟社會發展帶來巨大負擔。抓住時機、採取行動,不僅能遏制青少年兒童肥胖的快速發展,還有助於成年人肥胖及相關慢性病的防控。科學制定青少年兒童肥胖防控策略,要將增強兒童體質納入學校教育、醫療衛生、健康管理等全過程,形成齊抓共管格局。
  • 兒童肥胖危害巨大!讓孩子遠離肥胖的方法爸媽必看
    兒童肥胖報告》,專家警示,如果不採取有效的幹預措施,到2030年,7歲及以上學齡兒童超重及肥胖兒童檢出率將達到百分之二十八,超重肥胖的兒童數將增至近5000萬人,兒童肥胖成為21世紀較為嚴重的公共衛生挑戰之一。
  • 齊抓共管防控兒童青少年肥胖
    防控形勢刻不容緩2017年的《中國兒童肥胖報告》顯示,近年來主要大城市0到7歲兒童肥胖率約為4.3%,7歲以上學齡兒童肥胖率約為7.3%。兒童肥胖率不斷攀升、「小胖墩」現象日益普遍,提醒我們防控兒童肥胖刻不容緩。
  • 我國肥胖兒童數高達4000萬,「小兒肥胖」危害大,千萬別輕視
    據調查顯示,約有1%的兒童是由明確病因導致的繼發性肥胖,其餘99%人屬於單純性肥胖,也就是非病理因素影響,純粹只是吃的太多了。這代表你需要開始調整孩子的飲食及生活習慣了,否則受傷的還是孩子。「小兒肥胖」的危害到底有多大?胖嘟嘟的寶寶確實惹人喜愛,但太過肥胖,會對健康造成很大威脅。
  • 切不可小覷兒童肥胖,該怎樣預防和治療呢?
    六.肥胖是一個嚴峻的社會問題從實質上說,肥胖兒童目前在我國的大幅度增加是一個嚴重的社會問題,其社會基礎是:我們的家長、學校教師和廣大公眾普遍缺乏合理營養的觀念,對孩子的飲食缺少重視,對兒童期肥胖導致的嚴重後果認識不足。迄今為止,國內外對肥胖還沒有有效的治療方法。因此,專家們認為,對兒童期肥胖,應該重在預防。
  • 兒童肥胖現象越來越多?怎麼預防?
    >​兒童肥胖的早期影響因素主要有以下幾點:孕前父母肥胖、孕期營養、新生兒體重(低於2kg或者高於4kg)以及後期的餵養問題幼兒階段~學齡前時間段的發胖原因:飲食模式的轉變1周歲之後,兒童飲食結構發生巨大改變,能量供給從乳類為主逐漸過渡到以碳水化合物為主
  • 孕媽小心變「糖媽」,合理飲食是關鍵
    石家莊市婦產醫院圍產中心主任馬志敏表示,有糖尿病家族史、孕前肥胖;體重指數(BMI)≥28;年齡≥35歲;有巨大兒、流產、死胎等病史或本次胎兒過大、羊水過多的準媽媽,易患妊娠期糖尿病。妊娠期糖尿病危害大,建議「糖媽媽」科學合理飲食。
  • 兒童肥胖的飲食幹預
    低脂飲食可使機體消耗自身的脂肪儲備,但也會使蛋白質分解,故需同時供應優質蛋白質。糖類分解成葡萄糖後會強烈刺激胰島素分泌從而促進脂肪合成,故必須適量限制。適量纖維素食物的體積在一定程度上會使患兒產生飽腹感,新鮮水果和蔬菜富含多種維生素和纖維素,且熱能低,故應鼓勵其多吃體積大而熱能低的蔬菜類食品,其纖維還可減少糖類的吸收和胰島素的分泌,並能阻止膽鹽的腸肝循環,促進膽固醇排洩,且有一定的通便作用。蘿蔔、胡蘿蔔、青菜、黃瓜、番茄、蒿營、蘋果、柑橘、竹筍等均可選擇。
  • 丁宗一:控制兒童肥胖須分期進行
    、亞洲兒童營養聯盟主席丁宗一教授教大家如何的預防兒童肥胖。  「很多人都認為預防孩子肥胖只要在其生長發育完全後再來控制就可以了,其實這種想法是錯誤的,要正確預防孩子肥胖,其實父母在孕前期就應該採取相應的措施了,合理的飲食,營養的搭配都應該開始注意,小孩因為父母在孕前期或孕前沒有很好的合理營養搭配導致出生後肥胖並不是個例。」丁教授解釋道。
  • 醫生媽媽:遠離兒童肥胖,這幾個錯誤的飲食習慣不能有
    總之,適量是關鍵。4.判斷孩子胖不胖不能用我覺得、我看著、我以為:這個孩子身高110cm,體重45斤,體重指數(BMI)=22.5kg÷1.1m÷1.1m=18.59(kg/ ㎡ ),單純看這一個數據,按照世界衛生組織(WHO)的嬰幼兒生長發育評估標準,這個孩子已經屬於肥胖兒童了
  • 合理的飲食能夠減少分娩痛苦
    我們都知道即使是在懷孕期間,準媽媽的飲食也是要合理進行的。特別是孕晚期的時候,合理的營養攝入,能夠有效的防止胎兒長得太大,造成出生時的難產,減少分娩痛苦。所以,這個時候的飲食應該豐富多樣、量要比較小。因此,飲食中要注意清淡,少吃一些比較鹹的食物。
  • 如何合理減肥飲食更有效
    核心提示:現如今,肥胖屬於一種「富貴病」,而且隨著大環境的影響,此疾病的發生率呈不斷上升的趨勢。這不僅影響外在美觀,而且也在一定意義上影響大家的身體健康。因此有很多人開始減肥,對於減肥者而言,合理飲食才是最關鍵的,那麼,如何合理減肥飲食更有效呢?我們一起來看下面的介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