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童肥胖的飲食幹預

2020-10-31 銅都時醫生

推薦低脂肪、低糖類和高蛋白、高微量營養素、適量纖維素食譜。低脂飲食可使機體消耗自身的脂肪儲備,但也會使蛋白質分解,故需同時供應優質蛋白質。糖類分解成葡萄糖後會強烈刺激胰島素分泌從而促進脂肪合成,故必須適量限制。適量纖維素食物的體積在一定程度上會使患兒產生飽腹感,新鮮水果和蔬菜富含多種維生素和纖維素,且熱能低,故應鼓勵其多吃體積大而熱能低的蔬菜類食品,其纖維還可減少糖類的吸收和胰島素的分泌,並能阻止膽鹽的腸肝循環,促進膽固醇排洩,且有一定的通便作用。蘿蔔、胡蘿蔔、青菜、黃瓜、番茄、蒿營、蘋果、柑橘、竹筍等均可選擇。

良好的飲食習慣對減肥具有重要作用,如避免不吃早餐或晚餐過飽,不吃夜宵,不吃零食減慢進食速度、細嚼慢咽等。不要經常用食物對兒童進行獎勵;父母、兄弟姐妹及同伴建立平衡膳食、健康飲食習慣,多嘗試新食物。

相關焦點

  • 兒童肥胖你關注過嗎?怎樣進行幹預?
    1985—2014年, 我國7歲及以上學齡兒童超重率由2.1%增至12.2%, 肥胖率由0.5%增至7.3%, 超重、肥胖人數也由615萬人增至3496萬人。而在美國,研究顯示, 17%的2-19歲兒童及青少年存在肥胖, 32%存在超重或肥胖。兒童肥胖已經成為嚴重的公共衛生問題。了解兒童肥胖的原因、危害,如何有效預防兒童肥胖,促使兒童健康成長,值得全世界的關注。
  • 兒童肥胖現象越來越多?怎麼預防?
    >​兒童肥胖的早期影響因素主要有以下幾點:孕前父母肥胖、孕期營養、新生兒體重(低於2kg或者高於4kg)以及後期的餵養問題幼兒階段~學齡前時間段的發胖原因:飲食模式的轉變1周歲之後,兒童飲食結構發生巨大改變,能量供給從乳類為主逐漸過渡到以碳水化合物為主
  • 減少兒童肥胖 合理飲食是關鍵
    圖集 近年來,隨著社會經濟水平及生活質量的不斷提升,我國肥胖人群數量不斷增加,兒童肥胖人群也越來越多,有的家長並不重視,認為孩子大了自然就瘦下來了。其實不然,兒童階段是人類生命生長發育的主要期間,其健康狀況與成人階段的健康有著直接關係。
  • 兒童肥胖,正在損害下一代
    >到2030年,我國肥胖兒童將達到6200萬,全球肥胖兒童將突破2.5億!世界衛生組織(WHO)已經把兒童肥胖定義為慢性病。為什麼要關注兒童肥胖?上圖是世界衛生組織(WHO)0-5五歲兒童的生長曲線,以這次佩琪的事情來說,佩琪3歲,體重體重的中位數只有14kg,最高達到18kg,超過了中位數兩個標準差,應該考慮幹預了。如何對超重寶寶進行幹預?如果孩子確實非常非常胖,還是要先就醫。
  • 北京東城44所幼兒園探索控制兒童肥胖
    東城區啟動關愛幼兒健康成長行動,針對3—6歲兒童肥胖及其相關危險因素,兩年內建立有效的幹預機制,轄區44所幼兒園將全部參與。北京市兒童超重、肥胖、營養不良、視力不良、齲齒以及心理問題等日益嚴重。特別是超重和肥胖問題,社會普遍關注。
  • 兒童肥胖危害巨大!讓孩子遠離肥胖的方法爸媽必看
    兒童肥胖報告》,專家警示,如果不採取有效的幹預措施,到2030年,7歲及以上學齡兒童超重及肥胖兒童檢出率將達到百分之二十八,超重肥胖的兒童數將增至近5000萬人,兒童肥胖成為21世紀較為嚴重的公共衛生挑戰之一。
  • 糾正不良的飲食習慣,預防兒童肥胖
    因疫情原因,上半年幼兒園和小學幾乎沒有開學,都是居家上網課,到了晚上天氣涼爽一點,家長們帶著孩子在小區或松花江邊散步和玩耍,大人們談論著體重如何飆升,如何需要減肥,可是低頭看看孩子,不經意的發現,孩子的體重也悄然增加,個別也是超重和肥胖,除了居家,運動減少的因素外,飲食結構和飲食習慣更是不可忽視的因素,下面看看那些不良的飲食習慣會導致兒童的肥胖呢!
  • 當兒童遇到肥胖困擾,這樣改善飲食更健康
    近年來,肥胖給兒童健康帶來的不利影響越來越受到關注。但也有一些家長並沒有對此給予足夠的重視。專家提醒,肥胖不利於兒童身心發展。肥胖時間越長、肥胖程度越重,對身體健康的影響越大。家長們應積極幫助兒童遠離肥胖。
  • 當兒童遇到肥胖困擾 這樣改善飲食更健康
    專家提醒,肥胖不利於兒童身心發展。肥胖時間越長、肥胖程度越重,對身體健康的影響越大。家長們應積極幫助兒童遠離肥胖。吃得多、動得少是造成兒童肥胖的重要原因「擔心孩子長不高,因此在孩子很小的時候就謀劃長高的事,給孩子吃了很多營養品。」
  • 遇美康:兒童肥胖危害巨大,各位家長不得忽視!
    兒童肥胖的現狀 兒童的體重一直是衡量其健康狀況的重要指標,北京大學公共衛生學院和聯合國兒童基金會曾經聯合發布《中國兒童肥胖報告》顯示,如果不採取有效的幹預措施
  • 這些不良的飲食習慣會讓寶寶增加肥胖的風險,應該從小幹預
    兒童肥胖的問題日益嚴重,研究資料顯示,兒童如果在幼年時體重超標,甚或是肥胖,長大後也會比較容易成為肥胖一族,甚至成年後出現慢性病的風險也會相對提高,這情況值得家長關注。WHO於2002年發表的報告指出,缺乏體能鍛鍊和不健康的飲食習慣都是導致肥胖及多種慢性病的風險因素。
  • 齊抓共管防控青少年兒童肥胖
    前不久,《兒童青少年肥胖防控實施方案》出臺,受到全社會關注。本期大家談,我們邀請三位專家學者,探討如何更好防控兒童青少年超重肥胖。——編 者防控形勢刻不容緩馬冠生2017年的《中國兒童肥胖報告》顯示,近年來主要大城市0到7歲兒童肥胖率約為4.3%,7歲以上學齡兒童肥胖率約為7.3%。兒童肥胖率不斷攀升、「小胖墩」現象日益普遍,提醒我們防控兒童肥胖刻不容緩。
  • 「肥」同小可:兒童和青少年肥胖已成為全球性的健康危機
    如果不加以早期預防和幹預,它將影響生命的整個周期……作者簡介付志聰,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2017級預防醫學專業在讀本科生。作為主要參與人參與了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基於社區實踐的中小學生肥胖循證健康管理研究」。
  • 肥胖的兒童如何控制飲食
    最終的結局是,五歲的孩子,體重到了五十斤,八歲的孩子,到了八十斤,十歲不到,就破了一百——真是太可怕了,小小一個兒童,肚子比孕婦還大哦。那怎麼辦呢?是不是就沒辦法了呢?當然不是嘍!從今天開始,就要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嘍,包括飲食習慣,作息習慣,運動習慣
  • 齊抓共管防控兒童青少年肥胖
    兒童青少年期肥胖會增加成年期肥胖、心腦血管疾病和糖尿病等慢性病過早發生的風險,對健康造成威脅,給個人、家庭和社會帶來沉重負擔。為積極防控兒童青少年超重肥胖,2020年10月,國家衛生健康委辦公廳、教育部辦公廳、市場監管總局辦公廳、體育總局辦公廳、共青團中央辦公廳等六部門聯合制定《兒童青少年肥胖防控實施方案》,受到全社會關注。如何更好防控兒童青少年超重肥胖?三位專家有話說。
  • 花生和花生醬可能才是預防兒童肥胖的關鍵
    2016年3月8日訊 /生物谷BIOON/ --拉丁裔美國兒童發生超重或肥胖的風險較高,為了降低BMI,一些兒童參與了一項營養幹預研究,在這項研究中他們以花生為零食。「肥胖是我們現在面臨的一個非常緊迫的健康問題,我們認為肥胖是可以預防的,但是就目前來看,仍然沒有針對多數人的非常有效的預防措施。」Craig Johnston這樣說道。吃零食是青少年的一種常見行為,而不良的飲食習慣會導致體重出現異常,特別是對那些在上學時間飲食不規律的學生來說。
  • 小兒肥胖需要就醫嗎?關注這2點很重要!儘早幹預治療,以防發展出...
    一方面,10%~20% 的肥胖嬰兒將成為肥胖兒童,40% 的肥胖兒童將成為肥胖青少年,75%~80% 的肥胖青少年將成為肥胖成人。 另一方面,肥胖不僅對兒童、青少年的正常心理、生理髮育有較大影響,而且可以使高血脂、高胰島素血症、糖尿病等成年病,在兒童期提前出現[1]。
  • 2型糖尿病飲食治療:生酮飲食幹預的可行性-冷蕾
    隨後這種飲食被廣泛地應用於癲癇的治療當中,它的機理就是像機體的主要的代謝能源從利用葡萄糖轉化為利用脂肪,這樣就改變了腦的能量代謝,改變了細胞的特性,降低了興奮性和緩衝癲癇樣的放電,改變了神經遞質和突出傳遞的功能,從而就達到了治療癲癇病的這樣的作用。那麼研究數據顯示,生酮飲食能夠使14%癲癇兒童的停止發病,大概使50%的癲癇病的患兒發作的程度減輕。
  • 兒童肥胖,到底會給孩子帶來什麼?
    兒童期肥胖及體脂成分超標,成年後發生糖尿病的風險是正常體重兒童的2.7倍。 大量研究結果表明:血壓與體重的正相關聯繫在兒童和少年時期就已存在。很多成年人自認為飲食情況與身邊的人並沒有什麼不同,然而身體狀況卻明顯較差,或許就與兒童時期肥胖有關。
  • 兒童肥胖「不單純」也不可愛 家長要正視這種「病」
    四是出生時體重過高和過低都有可能會導致肥胖,而且孕婦在孕期吸菸有可能導致兒童對食物和能量的需求增高,導致發生肥胖,人工餵養的兒童較母乳餵養的兒童更容易發生肥胖。此外,心理因素也是其中之一,家庭環境不好,自卑,焦慮,孤獨的兒童容易發生兒童肥胖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