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品經理工作內容梳理及如何高效開會

2021-02-15 產品汪的工作隨筆

突然發現,雖然自己已經在微信公眾號上寫了7篇文章了,但好像對實際的工作沒有什麼提升,以前的文章都有點虛了,從這一期開始,計劃文章將更貼合實際一點,從產品經理的實際工作內容出發,儘可能將梳理的內容應用到實際工作中

這一期主要是整體梳理一下產品經理的工作內容,並對其中的如何高效開會進行一個整體的梳理

產品經理的工作內容


如上圖所示,是我根據實際工作內容以及在網上收集的資料綜合整理之後得出的產品經理的工作內容,後期將圍繞這些內容逐項開始進行梳理總結

如何高效開會將如何高效開會作為第一篇總結的原因

產品經理的工作其實說白了就是要去推動別人實現自己的想法,在這個過程中,避免不了需要參加各種各樣的會議

作為每天工作中的大頭,在實際的工作過程中,卻總是感覺自己的開會效率不高,不論是自己主持的還是別人主持的

甚至有的時候一天有超過50%的時間都在開會,但最後好像也沒有什麼有價值的產出

為了能夠提升工作效率,騰出更多的時間給更有價值的思考,所以想從如何高效開會作為指導自己實際工作的開始這整個系列

實際工作中能遇到的會議都有哪些

這裡將日常工作中所能參加的會議(Ps:這裡的會議泛指一切需要超過兩個人參與的,需要有明確結論的活動,包括了和周圍人的幾分鐘的溝通討論)進行歸納,將這些會議分為兩大類:落地執行型和決策思考型

本期重點討論的是有關落地執行型會議的高效開會流程(決策思考型往往不需要正式的會議流程,而且涉及到的人會相對較少,節奏相對可控,且隨機偶然新太強,後面有機會再單獨討論)

落地執行型會議開會過程中會遇到哪些問題

在了解如何高效開會之前,很有必要先了解一下低效的會議都有哪些特徵

會中

氣氛緊張

效率不高

情緒激動

偏題跑題

開小差

無人說話

會議超時

各執己見

會後

總結一下:就是開會過衝中瘋狂撕逼卻沒有結論,導致花了大量時間卻沒有形成結論,無法指導下一步工作

高效開會的具體步驟

這裡只討論產品經理本身作為會議主持者如何高效完成一場會議

會前充分準備

會議名稱

會議時間

會議地點(如果是線上會議,提前發邀請)

參會人員名單

會議主題和意圖:一定要在會議之前在會議主題和意圖這一點上讓所有相關人員知悉,會議之所以低效的一個很核心原因就是在於參會人員對會議主題的不一致

議程:如果可以的話,最好寫上,這樣有助於把控會議流程

材料:如果有相關資料提前發出來,讓參會人員知悉

主持人:產品經理本人

決策者:在發生意見衝突的時候可以一錘定音拍板的人,往往是領導

執行者:具體執行的人員,會上會就細節提出各種問題

相關干係人:不做具體執行,但做了這件事有可能影響到的各種其它人員,參與之後避免後期撕逼

預先溝通確保事情可做:需要注意的是,落地可執行的會議開會的目的是傳到信息,推動事情落地,所以在會上不應過多討論這個事情是否可做等問題,而應該是具體到實際執行過程中的細節;在會議召開之前,需要和幾個核心人員達成一致,確保這個東西是可做的,具體的細節可以在會上溝通討論

確定參會人員:一個正常的會議需要有如下人員參與

確定時間:正常會議涉及到的人過多,每個人都確定時間不太可能,正常和幾個核心人員確定好時間之後,剩下的人的時間自行協調(Ps:一定要在會議開始之前知會相關人員)

確定場地:對於會議室緊張的,一定要提前預定

發會議邀請郵件:包括如下內容

會中掌握全局

回顧和總結,避免遺漏,確保理解一致

維持會議秩序

把控會議節奏

明確決策和排期

會議記錄:如果一開始準備的時候有明確的會議議程,那記錄就可以相對簡單的,具體記錄的內容如下,當然,如果有可能,弄一個錄音筆全程記錄之後更容易整理出來

要求參會人員準時到場參加

會議中有人交頭接耳討論與會議無關的問題,當即打斷並給出警告

會議出現撕逼現象,及時中斷論戰,引導以表面擾亂會議氛圍

氣氛過於活躍時避免發散

氣氛僵住時破冰

懸而未決時拍板

意見統一後協調相關人員排期,給出明確時間節點

討論了哪些內容(挑重點寫)

達成了哪些共識

存在哪些問題

得出了哪些結論

重點發言人的發言內容

提前十分鐘到現場調試設備,避免會議開始人員到齊之後浪費時間

人員到齊後,花幾分鐘時間介紹一下會議議程、主要議題和期望,讓所有參會人員做到心裡有數,避免無效討論

會議開始前

會議過程中

會議結束前

會後保持跟進

下一期開始將分好幾期對需求池管理進行總結(分好幾期的原因是需求池管理涉及到需求收集、需求真偽判斷和需求優先級設定,內容過多,且很重要,為了更能指導工作一點,所以將分幾期進行)

相關焦點

  • 如何應對工作中,那些沒完沒了的開會?
    80%的會議都是浪費時間,如何正確地開會才能不浪費?怎麼樣才能解決提高會議效率?本文梳理了一些開會的原則與方法,供你參考!我們公司前段時間有一個新的課程項目要上線,產品部門的工作已經接近尾聲,運營推廣工作成了這個階段的重點。
  • 如何做一名高效的產品經理
    記得有一篇文章寫道:產品經理是一個很瑣碎的崗位,沒有兩把刷子請不要隨意入坑。誠然,邏輯上並沒有問題,產品經理工作瑣碎的這個痛點肯定是存在的,那麼我們的方案是什麼?我想用自身的案例來和大家探討:如何通過梳理和總結,讓我們的工作走向高效?
  • 項目管理工作對於產品經理,是雜活嗎?
    從產品經理的角度來思考項目管理,則首先要對產品管理工作與項目管理工作的定義進行區分:2)項目規劃階段——怎麼做項目規劃階段主要是規劃如何在既定時間內高質量的完成項目任務,即為「怎麼做」。主要分為三個部分:項目規則的制定、需求優先級梳理、排期制定、風險評估。
  • B端產品職場:如何擺脫「瞎忙」狀態,實現高效工作?
    作為B端產品經理,你是不是被各種業務需求壓得喘不過氣,常年996但是績效考核卻總是B?如何擺脫這種「瞎忙」狀態?本篇文章從CRM產品小C的職場故事出發,梳理了B端產品每天要「忙」的工作並分享了自己的思考與建議,希望對你有用。
  • 線下課程|從開會這件小事,看80%中高級產品經理都欠缺的「管理」能力
    下面針對這一問題,給大家一些來自擁有10年左右網際網路實戰經驗的產品專家們的建議。(部分摘自奇魚微辦公產品副總裁@黃喆老師)01 了解會議主要方向了解每個會議主要是解決什麼問題的。開會的目的是為了更加高效的溝通,但是會議也有大有小,有主有次。
  • 字節跳動的產品經理是怎麼工作的?
    一、前言  本文總結了之前工作中,是如何完成需求方向確定,PRD編輯,需求評審,產研高效協作和復盤總結的,希望看完這篇文章後,讀者朋友都可以在當前團隊試用這套產品管理方法剛開始做產品經理的時候很容易憑感覺設計,感覺應該怎樣就怎樣,prd模板就是一套思考範式,梳理清楚背景,描述清晰的用戶場景,明確要解決的問題,定義精確的目標,同時對競品有深入的理解和調研,再來設計產品,這些前置的準備其實就是我們這個功能為什麼這樣設計的原因。而且因為評審方式的原因,就需要提前切換成文檔的讀者模式,看一下哪些點可能有疑惑。
  • 如何使用」六頂思考帽「高效開會?
    如何讓大家的時間和注意力有更多產出,如何更高效地開會呢?建議每個會議策劃、主持和參與者都一定要看《六頂思考帽》這本書。作為思維工具,六頂思考帽已被美、日、英、澳等50多個國家政府在學校教育領域內設為教學課程。同時也被世界許多著名商業組織所採用作為創造組織合力和創造力的通用工具。
  • 一套適合To B產品經理使用的工作方法 | 人人都是產品經理
    在《乾貨提煉:一名To C的產品經理,教你如何做好To B的產品》一文中,我們曾提到,做To C類產品,其核心是:創造需求場景 → 引導用戶 →  建立使用習慣。而做To B類產品,由於產品經理很難創造需求,因此產品經理首先要能適配現有業務,才能再針對業務中的痛點逐步優化。
  • 如何高效召開產品會議?
    低效的產品會議不僅不能做到促進各方溝通,提升團隊凝聚力,使產品獲得成功還會耽誤工作進程,損耗團隊心力。那麼,如何做才能使產品會議高效進行呢?本篇文章將為你解答。
  • 推薦產品經理日常工作包含哪些內容?
    智能推薦原理與給產品人求職經驗內容,歷史文章都有涉及。唯獨沒有談過推薦產品經理日常工作內容,特將推薦產品經理日常工作部分拿出來,以饗讀者。發揮價值前提在講推薦產品經理日常工作之前,首先要潑一盆冷水,並非大家講智能分發了,智能推薦產品經理就被各種需求。
  • 對產品經理來說,你工作的意義和價值是什麼?
    所以我想用這篇萬字長文,以一個產品經理遇到的真實問題為例,從第一視角進行梳理;引導大家在任何情況下,都能主動做出價值,希望可以幫到大家。權責區分對於產品來說,都會有一個屬主產品經理,由主產品經理來負責整體平臺的驗收,如果是內容側和內容產品經理的更新,需求要經過平臺把控,但平臺側無改造的,可以無需參與驗證。權責的區分,是為了不讓某一個產品經理背鍋。如果產品經理沒有權責的界定,很容易出現「大事沒權,小事有過」的情況。
  • 產品經理年終總結時,用得上的職場工作Tips
    答案是:隨著現代工作的複雜度增加,企業通過分工,可以創造出了比一個個單體更大的價值。通過分工可以讓單個個體專注所負責的工作,從而更專業,進而提高整體工作效率。但分工也帶來了上下遊如何有效銜接的新問題?不同部門間,或者一個部門內的不同崗位間,如何將上遊的工作成果有效地傳遞給下遊,讓下遊可以清晰、高效地開展下一步的工作,是每個管理者思考的重點。留心觀察,會發現一名優秀的工作人員,通常TA會有全局觀,TA除了會做好自己的節點的工作,還會考慮到下遊如何順利接過TA的工作。
  • 同樣是產品經理,為什麼我找工作這麼難?
    1-3的初級產品經理,有多難找工作!脈脈職言區,大家的互動評論內容著實有點扎心——人人都是產品經理,競爭的人太多了確實是,3年以下產品經理都難找工作至少得3以上年吧,剛學會上手就走了......實不相瞞,職業初期很多在小公司摸爬滾打的初級產品經理,都會有相同的感受——零散的知識體系、缺乏方法論的沉澱、沒有專業的前輩指導等等,不知如何梳理和建立一套屬於自己的產品工作方法。你可能會想,我也想進大廠做產品,或者學習大廠的產品方法,可是沒有機會啊!
  • 工作學習開會,如何高效記筆記?
    適用的範圍很廣,工作、學習都適用。空間劃分康奈爾筆記法把一頁紙分成了三部分,分別是筆記內容區域、線索欄、概要區。這個工作不要在記筆記的時候做,而是在開會結束或課程結束之後回顧,然後把要點都寫到左邊,這樣就可以快速整理、歸納剛才聽到或學到的內容。3)最下面橫著的一欄是概要區,可以用來做總結,用一兩句話總結你這頁記錄的內容。
  • 產品新人:如何高效做好「產品調研報告」
    編輯導語:作為一個產品經理,做好「產品調研報告」是很有必要的;它可以幫你分析競品、研究競品,避免踩雷,也能讓你更好的分析行業和市場的現狀;本文作者詳細介紹了如何高效的做好「產品調研報告」,我們一起來看一下。產品調研,對於每個做了幾年的產品人來說是是再熟悉不過了,相反對於產品新人來說就有點懵逼。
  • 產品經理如何提高工作效率,我有7個方法與你分享
    產品經理的工作要跟各方對接,各種外部因素都會導致自己的工作思路被打斷,所以需要進行時間管理,提高工作效率。本文筆者分享了提高工作效率的7個方法,與大家分享。
  • 作為產品經理,如何主導團隊敏捷開發?
    敏捷的概念在網際網路公司越來越流行開來,一些傳統的大型公司也逐步地向敏捷轉型,甚至在產品經理面試的時候,面試官最常詢問的就是你參與過敏捷開發團隊麼?作為一個產品經理,如果你現在還不了解敏捷是什麼,可能幾乎無法融入團隊的工作。但是當我們打算閱讀一些敏捷相關的材料時,卻總是被一些拗口的翻譯詞彙搞得很不明所以。
  • 產品經理如何畫流程圖?
    對於讀我公眾號文章的朋友而言,我希望自己分享的知識是有順序的,目標是帶領你如何從一個產品小白一步步的學會產品經理。
  • 產品經理與程式設計師之間如何破局?
    華為雲DevCloud資深產品經理受邀分享主題"如何讓團隊在高度共識中完成需求與設計溝通",介紹針對項目需求設計中經常出現的項目團隊需求理解不一致、需求共識不到位,從而導致需求返工、項目延期、團隊成員積極性不高等問題的應對方案。在日常項目管理的需求設計中,相信大家都會遇到許多的為什麼:1.為什麼需求不合乎用戶的想法啊?
  • 新人PM必看丨初級產品經理的日常工作流程全解析
    ▌推薦星級:★★★★★▌閱讀時間:6min▌推薦理由:新人PM必讀好文,一篇文章帶你完全了解產品經理日常工作內容和流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