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B端產品經理,你是不是被各種業務需求壓得喘不過氣,常年996但是績效考核卻總是B?如何擺脫這種「瞎忙」狀態?本篇文章從CRM產品小C的職場故事出發,梳理了B端產品每天要「忙」的工作並分享了自己的思考與建議,希望對你有用。
先介紹下本文的主人公:小C是某網際網路公司的CRM產品,一直以來工作積極,經常加班,但是從入職到現在快2年了,績效考核卻總是B。
2020年7月6日,今天是上半年績效公布的時間了。雖然周末因為一個線上BUG加了2天班,但小C還是早早的起床,然後灌了一大杯咖啡,滿懷期待的來到了公司。
打開電腦查了下績效管理系統,現在結果還沒開放。這會兒發現周末那個BUG群裡又有銷售@他,反饋新的問題。
正頭疼怎麼處理,大客銷售團隊的運營小美笑盈盈的過來了。
「小C哥哥,上周五聊得那個需求這周上線沒問題吧,下周我們就打算試點了。」
「好好好,沒問題,我這邊今天就出下方案然後拉技術評審下。」
剛送走小美,電銷的小強又過來了。
「小C,上次我給你說那個電銷外呼和拜訪打通的需求,怎麼又延期了,我這跟老闆沒法交代」
「嗯,這兩天有些臨時的線上問題要修復,所以耽誤了,我今天儘快跟進下開發那邊的進度」
小強這還沒走呢,開發小軍的語音就過來了。
「小C,你那個需求裡提供的上遊接口有問題,你今天找時間約他們對下,不然我這周沒法提測」
……
不知不覺就到晚上6點了, 運營、客服、開發、測試、設計等多方的輪轉轟炸也逐漸消停了。小C梳理了下手頭的工作,發現今天還有好幾個產品方案要出。計劃著先出去吃個晚飯,再回來加班。
突然電腦屏幕上彈出了績效發布的消息,小C光速打開了連結。然後……績效考評等級為B,又是B。
小王越想越覺得委屈,自己每天加班到10點以後,7*24小時的及時響應各種問題,對於業務需求也是盡力滿足,為什麼績效考評永遠都只是B。
正好這時,微信裡收到一條消息。是小A發過來了,他臨時來北京出差,酒店正好在小C公司附近,想約小C今晚一起吃飯。
小A是小C大學的學長,兩人在大學裡曾經一起組過樂隊,關係很鐵。後來小A畢業去了深圳,但兩人並未因為距離而疏遠,經常在微信上雲喝酒聊天。小A現在是某網際網路公司的產品總監,小C正鬱悶想找個專業的人給他點建議,恰好小A的微信就發過來了。
小C快速給小A發了個附近的燒烤店位置,20分鐘後兩個好兄弟見面了。開頭自然免不了要相互寒暄和調侃一番。不知不覺間,幾杯啤酒下肚,話匣子徹底打開了。小C開始跟小A說起了自己現在的工作情況,把滿腹的委屈徹底說了出來。小A耐心聽完,拍拍小C的肩膀說:別著急,咱倆好好梳理下,你這些問題我曾經也經歷過。我剛剛聽你講了,目前主要是3個問題:
我們下面一個一個來聊~
「網際網路公司的產品確實是比較忙,但是我看你這天天都在11、2點。你每天都忙些什麼事兒?」小A喝了口啤酒,然後問小C。
「基本上白天都是在 處理線上問題、進行系統配置、開會、測試產品功能,然後到了晚上要加班處理各種業務需求,寫產品文檔還有各種總結匯報方案等」
「那咱一點一點聊」
「一般處理線上問題大概需要花多長時間?」
「這個平均每天大概10個吧,處理時間不等,有的幾分鐘,有的可能時間比較長,像上周五有個線上BUG,修復邏輯加數據清洗就搞了2天」
「為什麼這麼多,你們這產品質量管理也太糟糕了吧」
「確實有點,也不全是BUG,有的是業務規則問題,你知道的,我們這邊銷售管理太細,好多規則太複雜。經常有銷售弄不清楚問運營,運營就直接推到我這邊了,然後我就得花時間去給銷售解釋」
「線上問題這個確實很消耗時間和精力,主要是會經常打亂工作節奏。我這邊有3個建議:
「哈哈,薑還是老的辣,666」
「好了好了,我這也是時薪好幾百的人,抓緊時間聊下一個問題」
小A喝了口啤酒,繼續問道:「剛剛你說還有日常業務任務,這都是些什麼工作?」
「就是日常的功能權限配置,還有像銷售離職了要給把客戶重新分配給其他銷售?」
「這種為啥是找到你這邊,像客戶重新分配直接讓業務調整不就行了」
「現在沒有功能開放給業務直接做大批量的調整,所以每次都需要找我,我再找技術通過腳本批量處理」
「你知道業務系統流程優化4步走策略不?」
「 額,不曉得」
「來,哥兒跟你講講:
所以這種日常業務問題跟線上問題的處理方式也一樣,先把相關的任務量及處理時長整理出來。針對TOP的問題,參考上面這幾個步驟進行優化。比如你上面說的要批量分配客戶,這種完全可以做個工具,讓業務自己手動分配;或者如果規則標準,那就直接系統自動分配。」
「哥,那開會咋辦啊,你知道我們那CRM是平臺產品,對接業務方太多了,天天被各個方拉著開會,經常一個會開一個多小時,更氣人的是還啥結論沒有,又不能不去,煩人」
「這個我原來也遇到過,很浪費時間。這種情況下你就要態度硬點,學會say no,學會提要求」
「啥意思,那好多會確實跟我這邊的產品有關係,不能不去啊」
「我的意思不是說全部不去,而是要對會議發起方有要求,自己有選擇。舉個例子:業務需求溝通會,連個需求文檔都沒有,臨時發起的會議就不要參加了,大部分這種情況第一次溝通肯定沒啥結果,回頭還得再來一次」
「你剛剛舉那個例子,還真是我現在的真實寫照,一個業務需求來來回回溝通好幾次,每次都是臨時約,這都聊了一個月了現在還沒結果呢。但是我這到底該怎麼解決呢」
「這裡就涉及到如何高效開會的問題了,這個網上有很多文章,回頭你可以自己看看。我重點講幾個點:
如果你是參會方,就以上面4點去要求會議發起方,如果做不到那你就可以不去;同樣如果你是會議發起方,那就一定要做到上面這4點,不要浪費別人的時間。」
「嗯,這方面確實我有時候作為會議發起方也沒做到位。」
「你剛剛還提到有什麼事兒,比較佔工作時間?」
「測試,我們現在測試資源少,好多需求都是我自己測試的,我要是會開發,我就全棧了,自己寫需求,自己開發,自己測試上線。哈哈……」
「作為產品經理,你必須要有owner意識,就是對這個產品的一切負責。測試資源不足的情況下,為了保證順利上線及上線後的質量,作為產品確實是需要承擔這部分測試工作的。而且你現在工作不到2年,多測試有助於你了解產品細節,對後面的產品方案設計也是有幫助的。
不過你的崗位畢竟是產品,所以還是要把更多的精力花在產品規劃和設計上。針對測試的問題,我這邊給你的建議,就是向上反饋爭取資源。有2個方法:
小C思考了下,誠懇的說到:「嗯吶,向上溝通反饋這點我確實做得不到位。之前總想著我自己能搞定的事兒就儘量別浪費leader時間,或者有些事情例如協調測試資源,感覺找leader也沒用也就直接放棄。然後leader就總感覺我沒做什麼事兒,工作效率還特別低」
小A看著開悟的望著小C露出了老阿姨式的微笑,又補充到:「職場上,不僅要踏踏實實幹活,還得學會向上管理、適當表現。leader也很忙,需要你更加主動的反饋才能讓他看到你的能力和付出。」
小C忙著又問到:「哥,我這天天其實花在產品上的時間也挺多的,就是感覺需求總做不完」
小A說到:「是不是有種天天被業務需求追著跑的感覺?」
「對對對,就是那樣。每個業務方提過來的需求都特別著急,天天拿著小皮鞭子後面催」
「其實B端產品很容易陷入被動承接業務需求的狀態,成為一個需求翻譯器,即沒有成就感又很忙很累。兄弟,咱倆這關係我就不跟你整那套虛的。之所以出現這種情況,其實是因為產品能力的不足導致的。
小C陷入了深思,過了好一會兒才說道:「大哥,你這是一針見血,其實我也知道B端產品必須要了解業務,懂抽象建模。可是我一直沒找到學習和提升的辦法」
小A 喝了口啤酒,跟小C繼續說道:「B端產品是需要長期積累的,所以你也別太著急。我先給你幾點建議,你嘗試著慢慢來
首先,業務這方面有3點
而,產品架構規劃與設計,這方面也是3點
小C在旁邊聽著不停點頭,等小A說完了,趕緊問道:「哥,你剛剛說的那個產品架構圖我其實也看過別人畫的,特高大上,但是具體怎麼畫?」
小A笑了笑,「這個畫法每個人肯定都不一樣,我給你說說我的方法吧
小C豁然開朗,抬頭看了下店裡掛著的時鐘,現在就夜裡11點。感激這看著小A,「哥兒,今兒這跟你聊完,我真的是醍醐灌頂,我這都手機錄音了,回去我得好好再消化消化。你明天還有會兒,我先送你回去休息吧」
小A看了下手機,確實11點多了。「那咱倆喝完杯中酒,今天就到這兒,你那剩下的問題等有時間我再跟你聊聊」
「行,乾杯」小C端起酒杯,一飲而盡。
結完帳,小C先送小A回了酒店,回家路上反覆思考著小A的話,感覺B端產品之路的進階方向又清晰了一點。
行進的路上難免會有迷茫,但只要方向是正確的,努力前行一定能達到目的地。
本文由 @水問 原創發布於人人都是產品經理。未經許可,禁止轉載
題圖來自Unsplash,基於CC0協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