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ello~~大家好~今天咱們來聊聊蒙氏教育~
對早教有所了解的人,想必對於「蒙特梭利」這個詞彙都是不陌生的。
隨著近些年蒙氏教育的火熱,相信不少人也疑惑蒙氏教育與傳統教育有什麼不同,孩子接受蒙氏教育除了英語能夠比其他人更優秀一些,還能夠獲得什麼?
蒙氏教育是以義大利的女性教育家瑪麗亞·蒙特梭利(Maria Montessori )的名字命名的。她認為兒童擁有與生俱來的內在生命力,即具有自我學習、使自我趨於完美的潛能。這種生命力具有無窮的力量,教育的任務是激發兒童的潛能,並按其自身規律獲得自然和自由的發展。
一、專注力與耐心
蒙氏教育強調「玩耍中學習」,讓孩子通過「玩耍中學習」,從有趣的玩耍中自主學習,培養專注力和耐心。而各種蒙氏的專業教具就是孩子為了「玩耍中學習」而準備的材料。
蒙氏教具不論感官教具還是數學教具,都需要孩子動手去反覆操作,在操作的過程中發現事物的一般規律,蒙氏教具不用色彩和聲音吸引孩子同時它的設計考慮了各種關聯性,例如很多感官教具的設計無論從數量還是序列排列上都考慮了數字的因素。
同時蒙氏教育需要一個良好安全的玩耍空間,因為蒙氏倡導尊重兒童,孩子要有一個獨立的自我空間。成年人只需要保證該空間的足夠安全,適宜兒童的身體特點,能夠保證孩子自由探索。
二、自由
蒙特梭利教育的「自由」,即充分發揮自己的主觀意願,充分表達自己的內心想法,但是這一切都有一個必須的前提條件,就是要遵守所處環境的規則。
一些人可能會認為自由是放任自流,擔心接受過蒙氏教育後孩子不能適應小學的生活。但蒙氏教育的自由是規則內的自由,是讓規則進入孩子的內心,讓孩子能夠自己去判別該做什麼、不該做什麼。
三、尊重
在蒙氏教室中,老師不是高高在上的「權威」,孩子的所有情緒都被接納,可以不開心、可以生氣難過、可以對老師的安排提出異議(合理的建議會被採納)。老師不是「權威」不是「準則」,孩子是這個環境裡的主人,他們真正得到了愛與平等,感受到被接納被尊重,在愛與平等、尊重的環境中長大的孩子,懂愛、會愛、自信、敢於表達。
優質的蒙氏教育給孩子帶來的最珍貴的禮物是:讓孩子看見和相信自己的美好,用其創造未來的美好;在對的時間,孩子最大限度地運用自己特殊的敏感期能力,培養創造力,邏輯思維能力,以及對學習發自內心的興趣。讓孩子成為一生的學習者!
今天給大家帶來一套炒雞棒的常見蒙氏昆蟲教學卡,顏值超高,究竟多高,一起來看下~~
一共介紹了10種昆蟲:
bee蜜蜂
snail蝸牛
butterfly蝴蝶
praying mantis螳螂
grasshopper蚱蜢
beetle甲殼蟲
spider蜘蛛
moth蛾子
dragonfly蜻蜓
ladybug瓢蟲
喜歡這篇文章,就給我個好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