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蒙氏教學中如何培養幼兒良好的常規?

2021-02-19 金慧兒教育

幼兒期是培養良好習慣的關鍵時期。常規就是幼兒必須遵守的日常規則,它是幼兒園為了使幼兒的生活豐富而有規律,調動幼兒在一日生活中的主動性、積極性,培養自主性和獨立性而採取的措施。

對於剛剛進入蒙氏班級的幼兒在活動區活動時會出現了不專心,情緒浮躁、一種學具沒操作完就換另外一種學具,持久性差、學具亂放的現象。可以運用蒙氏的教育理論,創設有序的學習環境,活動前適當地進行靜寂活動,比如,請小朋友閉上眼睛,聽一聽都有哪些聲音?我們一會兒來分享一下你所聽到的聲音……這樣孩子就能逐漸安靜下來,為進一步蒙氏教學及操作鋪墊很好的開始。我覺得優秀的蒙氏教師在活動中應因勢利導,靈活採用多種方法,這樣在培養幼兒良好的常規方面才會取得獨特的成效。

通過蒙氏教學,在培養幼兒良好常規方面,應該注意以下幾點:

一.可以將蒙氏教室秩序作為一項工作展示給幼兒看。

尤其對於新入蒙氏班的孩子來說,培養他們良好的行為習慣是非常必要的,教師要以把蒙氏教室秩序感作為一項工作展示給幼兒看,教師的演示一定要認真細緻,甚至到一個細節,孩子們看在眼裡,記在心上,才會溶解到自己的行為當中。例如:班級小朋友開關門這一問題,開始的時候,不論是開門還是關門,都不能做到輕手輕腳,而是使勁一撞就跑開了,聲音又大,往往會影響到玩耍著的其他孩子。在展示工作的時間裡,就可以特別把這一問題提出來當作一次教師的展示活動,開門前,應輕敲門,得到許可後,扭動門鎖,打開門後,隨手輕輕關上,教師的演示活動才結束。許多孩子就做了現場的情景表演,效果很好。以後的時間裡,創設有序的環境,營造可以讓幼兒對於開關門的事情的確,大部分孩子都注意到了這個問題,並試圖改善自己的行為。還有剛開始的時候孩子在家玩兒慣了,做什麼都是橫衝直撞,在班裡有的時候也是這樣,經常出現互相碰撞,有的小朋友還被撞倒。我同樣也把這些問題在工作中展示,讓幼兒自己探討這樣做的嚴重後果,並在以後的生活細節中,教師以身示範來影響幼兒,使幼兒發自內心地逐漸改善自己不當的行為,現在我班的小朋友都會很有禮貌的去做每一件事情。

二、布置有規律、有秩序、允許兒童自主活動的活動室環境。

蒙臺梭利對教室設置是比較講究的,主張活動室中每一件物品的擺設都應有固定的位置。我運用蒙氏教育理論為幼兒創設了不同的五大區域,分別是日常生活區、感官區、科學文化區、數學區、美工區,這些區域分別用工作櫃隔開,設置成各個獨立的工作區,便於幼兒進區活動和教師觀察。這樣在操作工作的時候,互不幹擾。在能力逐漸提高後可將區域融合在一起,成為一個流程,讓幼兒自主操作。

三、通過靜寂活動讓幼兒養成安靜進入活動區活動的良好常規。

成人都有過這樣的經驗:我們專注地做某件事情之前,都會或多或少地做些準備工作,有生理上的準備,也有心理上的準備。例如,寫論文之前就要平心靜氣,排除幹擾,以期達到思路的順暢。蒙臺梭利作為一個醫學博士,非常注意按幼兒的生理、心理曲線開展活動。走線活動和靜默練習就是蒙氏教育中為幼兒做好學習前準備的鋪墊活動,是蒙氏的特色。

為了讓幼兒能以平靜的心情進入活動區活動,進區前我們靈活運用蒙氏的走線活動和靜默練習的原理設計了一些簡短的小遊戲,以培養孩子的自我控制能力。

1. 走線遊戲———這是蒙臺梭利為訓練幼兒的專注、平衡等能力而專門設計的。通過走線活動可以有效地促進幼兒主動地運用各種感官,調控自己以進入聚精會神的專注狀態。為增加走線的趣味性、遊戲性,我們為幼兒提供了一些輔助材料,如讓幼兒頭頂玩具、端墊子、……使幼兒的專注力在「表演雜技」的走線遊戲中自然而然地產生,為幼兒進入區域專心活動做好準備。

2.聽聽猜猜遊戲———讓小朋友閉上眼睛玩「聽一聽、猜一猜」的遊戲,我們有意設置一些有趣的聲音,如心跳聲、水流聲、敲東西聲……,讓幼兒靜靜聆聽,在聽聽猜猜過程中,培養了幼兒的傾聽習慣,鍛鍊了幼兒排除幹擾的意志。

3「. 吹氣娃娃」遊戲———讓小朋友在優美寧靜的音樂中模仿為吹氣娃娃吹氣的動作,做呼吸調整練習,慢吸慢呼、慢吸慢呼、快吸快呼的腹式呼吸法及有趣的吹氣娃娃動作模仿,使幼兒通過對呼吸的調整達到心境上的控制。

實踐表明,在各種自我控制遊戲後進入活動區學習或操作遊戲,幼兒往往能集中注意力。

英國大哲學家培根說過:「習慣真是一種頑強而巨大的力量,它可以主宰人的一生,因此,人從幼年起就應該通過教育培養一種良好的習慣。」要使幼兒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必須從大處著眼,細微處入手,多渠道、全方位的開展一系列活動,讓幼兒在良好的常規習慣中健康、茁壯地成長。

相關焦點

  • 如何在蒙氏教育中培養幼兒的數學邏輯思維能力
    數學是一門邏輯思維能力很強的學科,就目前的學習狀況來說,數學已成為一門令多數幼兒頭疼的學科之一,如果沒有一個正確的學習方法,幼兒在今後數學的學習過程中會越來越吃力,所以,如何在蒙氏教育中培養幼兒的數學邏輯思維能力就顯得很關鍵,總結了幾點關於幼兒數學思維能力的方法,供大家借鑑。
  • 如何培養小班幼兒良好的生活常規
    培養小班幼兒的一日生活常規是一件非常重要的工作,常規的好與壞直接影響到班級各項活動的順利開展及幼兒的健康成長,應該如何培養小班幼兒良好的生活常規呢?常規的意義常規是指幼兒的行為常規。常規的作用●培養生活規律從幼兒個體的發展來看,建立良好的常規可以使幼兒的生活具有合理的節奏,既能使神經系統得到有益的調節,又能使幼兒積極愉快地參加各種活動,促進身體健康。
  • 小班幼兒良好常規習慣培養策略
    新東方網>學前>幼兒教育>幼兒園>教學日記>正文小班幼兒良好常規習慣培養策略   一、背景與目的   近來年,對幼兒進行常規習慣的教育受到普遍關注。
  • 在常規培養中如何發揮小班幼兒的主動性
    新東方網>學前>幼兒教育>幼兒園>教學日記>正文在常規培養中如何發揮小班幼兒的主動性   一個班的常規好不好,直接關係到幼兒的成長和教師組織一日活動的質量。
  • 蒙氏培養幼兒專注力和秩序感的具體方法
    通過蒙氏教具來培養幼兒專注力和秩序感蒙氏教具是蒙氏教學中非常重要的因素,教具的設計和製作具有重要教育意義,處處體現體現對幼兒專注力和秩序感的訓練。例如,粉紅塔的十塊木頭全部都是粉紅色是因為單色調物體更訓練兒童的專注力。
  • 如何進行小班幼兒一日常規培養
    如何進行小班幼兒一日常規培養?小班幼兒初次上幼兒園,難免會把在家裡養成的習慣帶到幼兒園,表現出沒規沒矩,想怎樣就怎樣,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幼兒園的教育教學工作。面對小班幼兒出現的種種的不適應,小班老師該怎樣幫助幼兒建立良好的常規,避免幼兒小班幼兒不必要的管理行為,逐步引導幼兒學習自我管理呢?
  • 蒙氏園孩子要上幼小銜接?如何運用蒙臺梭利教具培養幼兒書寫能力
    一年級主要的還是在於孩子習慣的培養和規則的建立,讓孩子們有一個從幼兒園過渡到小學這樣一個緩衝期。因此,幼小銜接前期,最重要的還是要培養孩子良好的一日作息習慣,如專注力、自理能力、秩序感、認真聆聽、正確表達、觀察能力等。而這些能力,恰恰是蒙氏園孩子們的強項。回到家長關注的焦點,孩子書寫能力的練習。
  • 如何做好幼兒一日常規——淅川縣毛堂鄉中心幼兒園幼兒一日常規教研
    南陽網訊 (通訊員趙繼邦 周春煥)良好的一日常規是進行一切教學活動的基礎。幼兒一日常規是多方面的,具體包括衛生常規(包括進餐常規、喝水常規、盥洗常規、衛生常識等);行為習慣常規(包括午睡常規、坐的常規、禮貌常規、上下樓梯常規、入園常規、散步常規等);學習活動常規(包括戶外、早操常規、體能遊戲常規、教學活動常規等)。如何才能做好幼兒一日常規呢?
  • 芥末翻Summary|有關蒙氏教學法有效性的研究
    讓我們通過一段動畫簡單了解一下:蒙氏教學法兩大要素:教具與自我驅動力說起蒙氏教學法不得不召喚出蒙氏教具了。蒙氏教具的初衷很簡單,僅僅是為了創造出現實世界的兒童版,讓幼兒在事宜的教育環境下學習,為他們未來的生活做準備。從日常生活系列、感官系列、讀寫系列再到數學系列,每種教具都有它對應的教育功效。
  • 解讀水米田.哈佛搖籃幼兒園蒙氏幼兒情景教學公開課
    在全面發揮混齡教學優勢的同時,深入研究並已經實現幼小銜接的自然過渡。現在集團近40多家幼兒園在三種班型的規範下,開展教育教學活動。通過蒙氏系統具體的課程體系,水米田.哈佛搖籃幼兒園一線教育教學工作開展很紮實。孩子們在準備好的環境中成長和發展。
  • 如何培養幼兒良好的生活衛生習慣
    如何培養幼兒良好的生活衛生習慣 http://www.hteacher.net 2020-10-17 10:17 中國教師資格網 [您的教師考試網]
  • 在家如何培養幼兒的生活常規
    但是如果寶寶在入園前就養成了好的生活習慣,不僅對他們的身心有好處,而且能讓他們很快地適應幼兒園的集體生活,成為同齡中的佼佼者。那麼,在家如何培養幼兒的生活常規呢?  一、培養幼兒能安靜地進餐,學會使用餐具,進餐時坐姿自然,保持桌面的乾淨,並能夠基本做到不挑食。
  • 蒙氏幼兒園如何培養孩子的感受力?這些方法你值得擁有
    幼兒是心智吸收者,精神感知超過成人,身體感知方面有的弱於成人。身體感受力包括視、聽、嗅、味、觸五覺。精神感受指喜、怒、哀、樂、愁。感受力是幼兒非常重要的學習能力,敏感期是幼兒在不同年齡段最適合學習什麼的重要選擇。在蒙氏教學中五大領域,結合敏感期都可以進行感受力的訓練。
  • 蒙氏教學之科學、日常、語言教育
    在教給孩子自然生命、現象的過程中激發孩子對大自然的熱愛,並透過自發的學習,讓孩子體驗自然與真實以及自身的責任,並激發孩子耐、細、愛、信心,孩子有老師的指導,會尋著人類自然發展的方式,而促進本身的發展與成長。蒙氏教具動物(企鵝)嵌板:由企鵝圖形拼圖組成。
  • 淺談童謠與小班幼兒常規培養
    「童謠」也稱兒歌,內容淺顯單純、饒有童趣,形式上簡短易唱、節奏明快、朗朗上口,是在兒童中廣泛流傳的口頭文學作品,是我們最初的文化啟蒙,伴隨著人生最初的成長過程。  常規教育是幼兒從家庭進入集體生活的「必修課」,也是教師做好課堂管理的「基本功」。它能使幼兒生活有序、心情愉快,使教師帶班輕、得心應手。做好常規教育工作是幼兒園教育活動中的一個重要環節。
  • CMI3-6蒙氏主教認證:培養高端幼師填補65萬崗位缺口!
    其中,由CMI(中國蒙特梭利教師認證聯盟)開設的」CMI3-6蒙特梭利主教認證「在行業中脫穎而出——蒙特梭利教育,由義大利教育學家、諾貝爾和平獎獲得者瑪麗亞·蒙特梭利博士創立,流行全球110多年,培養精英無數,被譽為「世界教育的奇蹟」。
  • 小班幼兒常規差 最佳培養方案在這裡
    小班幼兒常規差怎麼辦?親貝網小編告訴你,別擔心,新生入園問題很普遍,關鍵在於幼兒園老師要有耐心,要講究方法,讓幼兒逐漸適應幼兒園,並逐漸培養日常常規。據親貝網小編了解,每年新生入園,解決幼兒的分離焦慮是教師的重要工作。
  • 解構蒙氏教學的五大步驟
    解構蒙氏教學的五大步驟2008-05-12 18:50 作者:佚名 來源: 錄入:longxin   收藏本文導讀:現在有很多幼兒園、早教中心,在運用蒙臺梭利教學法之前,並未先徹底地探索她的教育原理,就直接運用
  • 如何培養幼兒的幽默感
    有幽默感的人向來是比較受歡迎的,有的家長在孩子幼兒階段就開始培養孩子的幽默感。尤其是在學前階段。孩子是父母生命的延續,是父母最真實的一面鏡子。不知不覺中,父母的許多特徵在孩子身上再次重現。因此,想要培養孩子的幽默感,父母應該首先看看自己是否是一個有幽默感的人。
  • 如何培養幼兒良好的學習品質
    在《3~6歲兒童學習與發展指南》中提到過有關學習品質的內容,提出要重視幼兒的學習品質。忽視幼兒學習品質培養,單純追求知識技能學習的做法是短視而有害的。既然強調了學習品質的重要性,那到底什麼是學習品質呢?而我們又該如何去培養幼兒良好的學習品質呢?接下來會帶著大家一起來了解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