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在蒙氏教育中培養幼兒的數學邏輯思維能力

2020-12-13 奇育記MEET

數學是一門邏輯思維能力很強的學科,就目前的學習狀況來說,數學已成為一門令多數幼兒頭疼的學科之一,如果沒有一個正確的學習方法,幼兒在今後數學的學習過程中會越來越吃力,所以,如何在蒙氏教育中培養幼兒的數學邏輯思維能力就顯得很關鍵,總結了幾點關於幼兒數學思維能力的方法,供大家借鑑。

一、營造輕鬆健康的學習氛圍

環境對一個人的影響很重要,因此,幼兒在成長學習的過程中,他們所處的環境與他們的學習效果有著密不可分的聯繫。蒙氏教育中也強調,主張幼兒的學習環境不僅要與日常生活相聯繫,還需教師們創建良好的學習氛圍和有趣的課堂遊戲等等。將現實生活中與數學有關的實物拿到課堂,例如將顏色相同和形狀相近的水果歸集到一起,然後數數有多少相同,有多少不同,或者找出與幼兒興趣有關的遊戲,運用到實際教學中,比如「小木棒」遊戲,在遊戲中,幼兒可以自行將小木棒組拼成不同形狀,然後讓其他幼兒猜,拼小木棒的時候,幼兒就已經用到了數學概念,增強了思維的靈敏性。

二、給幼兒屬於自己的空間和自由

這裡所說的自由,並非放縱,而是以正確的學習方法和生活方式為前提。當代教育中,我們可以看到,學生每天沉浸在各種題海中,為了應試,他們不得不逼迫自己在各種題庫中煎熬,長此以往,學生的思維、探索能力日漸減弱。所以,蒙氏教育中培養幼兒數學能力,並非以題為主,而是更多地讓幼兒自己主動探索知識,例如,一張長方形的紙,你會將其變為哪些形狀,沒有時間的限制,沒有固定的答案,讓幼兒自己操作實現,從而達到最好的學習效果。鍛鍊思維最重要的就是孩子大腦必不可少的DHA了,嬰兒0-1歲的推薦量參考母乳,65項研究發現母乳水平含量約0.32%(佔總脂肪酸%),幼兒1-3歲DHA攝入量為100毫克/天。美贊臣鉑睿配方奶粉支持達歐盟推薦DHA水平,有助寶寶腦部發育。

面對思維填密的數學學科,怎樣減輕幼兒和教育工作者的壓力,需要我們共同研討和總結,通過蒙氏教育理論,我們不難發現,邏輯思維能力要從幼兒抓起,教師要多以兒童為中心,摒棄不良的教育模式,給幼兒自主發揮的空間,使他們的思維爆發出屬於他們自己的美麗的火花。

相關焦點

  • 蒙氏數學領域基礎理論及教育目的
    蒙氏數學博大精深又淺顯易懂,是蒙氏教育的精華,毫不誇張地說,蒙氏數學是幼兒數學教育一顆璀璨的明珠,是蒙特梭利博士對人類教育事業的偉大貢獻,而她本身就是一名傑出的數學家
  • 在蒙氏教學中如何培養幼兒良好的常規?
    常規就是幼兒必須遵守的日常規則,它是幼兒園為了使幼兒的生活豐富而有規律,調動幼兒在一日生活中的主動性、積極性,培養自主性和獨立性而採取的措施。 對於剛剛進入蒙氏班級的幼兒在活動區活動時會出現了不專心,情緒浮躁、一種學具沒操作完就換另外一種學具,持久性差、學具亂放的現象。
  • 在遊戲中啟蒙幼兒的數學能力和邏輯思維能力
    同事奧北是個很有教育想法的媽媽,懷孕的時候就學習很多育兒知識,孩子出生後,她就在生活中,有意識的去培養孩子的各種能力。最近,孩子到了3歲後,她想要開始逐步培養孩子良好的邏輯思維能力。她本想著送孩子到早教機構,但是因為疫情的關係,她又不放心機構的衛生安全。正在犯難的時候,恰好找到了一套書,可以啟蒙幼兒的思維能力。讓奧北覺得非常欣慰。
  • 乾貨 | 實現幼兒數學啟蒙,樂雅名師用蒙氏教育助你一臂之力
    作為一門邏輯性很強的基礎學科,數學對於人類的意義,好比生活中不能缺少的鹽分。華羅庚講數學:「宇宙之大,粒子之微,火箭之速,化工之巧,地球之變,生物之謎,日用之繁,無處不用數學。 林老師認為,蒙氏數學的魅力在於,它不僅能讓孩子主動學習數學、自我檢查和糾正錯誤,還可以提高孩子的邏輯思維能力,幫助孩子對數學有直觀的認知,從而理解數學背後的意義。傳統的數學教育中,單純的公式記憶只會增加孩子對數學的厭倦。
  • 孩子未來的十大能力之一——"分析力",蒙氏幼兒園該如何培養?
    有目的、有方法地訓練這種分析力可以大大提高孩子的邏輯思維能力,將來受益無窮。因此,教育中不僅要讓孩子知道結果和現象,還要分析過程和本質,讓孩子知其然知其所以然。在這裡,小編要為大家介紹一下跨世紀蒙氏幼兒園日常生活中是如何培養孩子分析力的,一起來看一看吧。
  • 蒙氏園孩子要上幼小銜接?如何運用蒙臺梭利教具培養幼兒書寫能力
    一年級主要的還是在於孩子習慣的培養和規則的建立,讓孩子們有一個從幼兒園過渡到小學這樣一個緩衝期。因此,幼小銜接前期,最重要的還是要培養孩子良好的一日作息習慣,如專注力、自理能力、秩序感、認真聆聽、正確表達、觀察能力等。而這些能力,恰恰是蒙氏園孩子們的強項。回到家長關注的焦點,孩子書寫能力的練習。
  • 如何在遊戲中培養孩子的邏輯思維能力(五)
    本文來自於我們HABA在一個走在科普育兒前沿的育兒群所做關於《如何在桌遊中培養孩子的邏輯思維能力》的演講。文字資料這種福利,當然要給到HABA的會員們。點擊這裡查看前四期文章:什麼是邏輯思維、邏輯思維和邏輯思維能力的區別如何培養邏輯思維能力-第一階段如何培養邏輯思維能力-第二階段(1)如何培養邏輯思維能力-第二階段(2)今天是最後一部分,也是最難的一部分:第三階段。(接下來出現的內容,媽媽們不要慌張,不要驚訝,但是也不要太興奮!
  • 您有一份「蒙氏數學」乾貨大禮包快來領取!
    在初步揭秘蒙氏數學以後,蒙蒙收到了眾多家長的留言……我的天哪!這麼小就能做這麼難的數學題目,也太不可思議了吧?我們家娃就是蒙氏幼兒園畢業的,學了蒙氏數學以後上小學作業完全不用擔心啊!……原來蒙氏數學這麼受家長朋友們的歡迎,那我們今天就要繼續放大招嘍!眼見為實,我們還是先來看看蒙寶們在蒙氏數學區都做些什麼吧?
  • 給蒙氏教師的第5封信:幼兒數學啟蒙與如何正確使用幼兒數學課本?
    博苑《蒙氏數學》進入幼兒園已有兩年,而國內類似的幼兒數學課本,也有很多種。
  • 蒙氏教育究竟能夠帶給孩子什麼?
    隨著近些年蒙氏教育的火熱,相信不少人也疑惑蒙氏教育與傳統教育有什麼不同,孩子接受蒙氏教育除了英語能夠比其他人更優秀一些,還能夠獲得什麼?蒙氏教育是以義大利的女性教育家瑪麗亞·蒙特梭利(Maria Montessori )的名字命名的。她認為兒童擁有與生俱來的內在生命力,即具有自我學習、使自我趨於完美的潛能。
  • 蒙氏培養幼兒專注力和秩序感的具體方法
    通過蒙氏教具來培養幼兒專注力和秩序感蒙氏教具是蒙氏教學中非常重要的因素,教具的設計和製作具有重要教育意義,處處體現體現對幼兒專注力和秩序感的訓練。例如,粉紅塔的十塊木頭全部都是粉紅色是因為單色調物體更訓練兒童的專注力。
  • 為什麼說,蒙氏五大領域是幼兒教育的必修課?
    目的:培養幼兒邏輯思維能力,理解能力、判斷能力。蒙氏科學文化教育的內容:自然、地理、歷史、科學、音樂、美術目的:培養幼兒愛科學的情感;培養幼兒的好奇心、求知慾;學習民族文化,培養民族自豪感在蒙氏教學中,要給孩子準備充分的環境。
  • 3-6歲,抓住幼兒發展關鍵期,培養孩子邏輯思維能力
    數學不會做,不等於說數學邏輯思維不行,但邏輯思維不行,數學是很難學好的。通常我們認為,邏輯思維能力會直接影響數學成績,或者理科成績。實際上,文科類的科目,語文、歷史、地理中,文字表達的流暢、地理經緯的變化、歷史紀元的轉換、哲學思考的嚴密……這一切都需要邏輯思維的支撐。
  • 揭秘蒙氏教育——五大領域之日常生活教育
    蒙特梭利說:「凡屬日常生活的一切活動都可以納入日常生活教育當中。」對孩子來講,日常生活教育是有針對性地引導他們練習日常所需的動作和活動,幫助他們學會照顧自己、適應和維護環境,使孩子成長為健康、獨立的人,是使孩子成為人的啟蒙性教育。蒙氏教室中的教具都是由簡單到複雜,由淺入深,層層遞進,日常生活區的教具,都是孩子在家中或者周圍非常熟悉的物品,比如,玻璃杯,碗,勺子等等。
  • 小學數學輔導哪家好?蒙臺梭利常青藤MIS蒙氏數學是首選!
    隨著經濟、社會、文化變革的加劇,人們越來越多地認識到數學文化在生活中的重要性。比如說現在的小學家長,就在孩子的數學教育上下了很多功夫。除了學校的課程學習外,他們還尤其重視課外輔導。隨之而來的問題就是面對那麼多的輔導機構,家長究竟該如何選擇?
  • 數學邏輯思維能力這樣培養,讓孩子變身「數學小神童」
    今天,kimi老師就跟各位粑粑麻麻們好好聊聊下面這三個問題:數學到底難在哪裡?孩子為什麼不喜歡數學?數學邏輯思維能力怎麼培養?01數學到底難在哪裡?中國著名學前數學教育專家、兒童數學思維訓練課程創始人何秋光老師告訴我們,影響孩子對數學興趣的原因有3個:一是數學內容不適合幼兒的接受能力(具體形象思維逐步過渡到抽象邏輯思維)二是父母教的方法不適合幼兒認知特點(遊戲化、生活化、兒童化)
  • 蒙氏數學,讓學習數學更有趣 美嬰教育
    人類的數學心智是與生俱來的,這種數學心智是數學教育的基本依據。「孩子展現出普遍的對數學的愛,而這就是精確、秩序和智力的卓越所在。」 —《瑪利亞·蒙臺梭利的生平與工作》任何事情都不是一蹴而就的,一個孩子數學心智的準備其實很早就開始了,早到你都沒法察覺。
  • 真正的蒙氏教室是怎樣的?給予孩子有準備的環境 美嬰教育
    蒙臺梭利博士認為教育應當包括教師、環境和兒童三個因素,三者之間彼此都會發生作用。在一個經過精心設計、會引起學習者興趣的環境中,兒童會有目的地、自由地與環境相互作用,同時產生自己的想法。因此蒙臺梭利博士曾經表示,她的教育方式也可以稱為「環境教育」。
  • 孩子搞不懂"數學"?看蒙氏幼兒園老師如何讓他秒變"牛娃"?
    其實這就和數學敏感期有關係了,數學敏感期是孩子成長中不可忽視的一個敏感期,也因此,蒙氏幼兒園抓住了這個契機,為能夠讓孩子學好數學打下了基礎。小編為你分享數學敏感期的階段性特徵,一起來【看一看】第一階段:3歲前是建立數概念的敏感期:這個階段幼兒喜歡通過對事物的接觸獲得分類、配對、排序等概念。
  • 3-6歲,抓住幼兒思維發展關鍵期,培養孩子邏輯思維能力
    通常我們認為,邏輯思維能力會直接影響數學成績,或者理科成績。實際上,文科類的科目,語文、歷史、地理中,文字表達的流暢、地理經緯的變化、歷史紀元的轉換、哲學思考的嚴密……這一切都需要邏輯思維的支撐。善於用邏輯思考的孩子,能夠輕鬆將事物和事件「關聯」起來,找到其中的因果關係,善於進行「結構性」的解讀,因而更容易快速做出正確的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