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習以為常的認為學歷與成功有著必然的聯繫,相聲演員在家必定歡樂滿屋,天天跑步的人一定身體健康,每天8杯水身體越來越好等,這些常識的謬誤久久相傳,使我們遠離了事物本質。自卑也留下了很多似是而非的傳說,很多解決自卑的方法投射著人的傲慢和偏見,投射出不是造物主勝似造物主的驕傲和不屑。
在成功者的描述中很少發現自卑的記載,好像自卑不屬於勝利者。透過花團錦簇的現象和傳誦至今的名言,都能看到自卑這個怪獸。明成祖文治武功,修長城、建故宮、下西洋、修大典,掩蓋的是篡位的自卑;狡兔死,走狗烹。飛鳥盡,良弓藏是勝利者包藏禍心的自卑。
著名畫家黃永玉說: 勝利者的傳記裡有很多誇張的東西,而失敗者的傳記裡有很多東西都是真實的。
一個人沒有目標、不清楚生活的目的,自卑克服與否毫無意義, 要回答這樣幾個問題:我要成為怎樣的人?我的目標是什麼? 自卑有什麼壞處?對自己、對他人,對社會有沒有好的作用? 改正自卑一定是痛苦的嗎?有沒有更快樂的改變方法?光這一條,就已經刷掉一大半的人了。
其實,還是對自己的目標沒有渴望。有了目標,一心只在目標和行動上,哪有閒心想什麼自卑問題。不要給自己太多的枷鎖,哪裡有機會,哪裡就是你的戰場。
美國總統林肯就是將自卑與自己的偉大目標結合起來,自卑成為其前行動力。
你的自卑經常在什麼場合和時間出現的?為什麼偏偏要在這個地方出現?換個地方會不會出現? 自卑是在什麼時候開始的?為什麼要在那時開始?在其他時候會不會自卑?自卑的影響及後續活動是怎樣的?自卑有邏輯嗎?邏輯成立嗎? 很多東西你都能看到,但這僅限於表面。 深入分析下自卑發生的場合、時間,會發現自卑的產生是有條件的。
分析下自卑是否主觀故意?還是受環境和他人影響? 為什麼不能發揮自卑的優勢?自卑不改的影響有多大?如果自卑阻礙了發展,逼著自己找到唯一的方法,記住只能是唯一的方法,方法多了,選擇就是憂慮,必須馬上行動。
行動計劃包括:行動目標、改善自卑的步驟、方法和時間周期,限期完成,消除自卑出現的生理和心理條件。
德摩斯梯尼是古希臘著名的演說家、政治家,他天生口吃,嗓音不大,還有聳肩的壞習慣。自卑如影隨形的跟著他。
他立下了成為演講家的狂妄目標。為了改進發音,他把小石子含在嘴裡朗讀,迎著大風和波濤講話; 為了去掉氣短的毛病,他一邊在陡峭的山路攀登,一邊不停地吟詩; 為了矯正演講時愛聳肩的毛病,他在屋梁上懸下兩條繩索,繩索上吊上兩把尖刀,讓自己站在兩刀之間聯繫演講;
為了讓自己斷絕外出玩耍的念頭,他把自己剃成陰陽頭,安心躲起來練習演說…… 經過十多年的磨練,德摩斯梯尼終於成為一位出色的演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