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河網訊(記者 何心悅)近日,《中共河南省委關於制定河南省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的建議》正式出臺。其中,關於河南「十四五」時期經濟社會發展主要目標,圍繞著新發展格局、鄉村振興、文化軟實力、民生福祉等8個方面展開,大河網記者注意到,這些目標均用「更大」這一形容詞修飾。
具體而言,8個「更大」指的是全國新增長極培育實現更大跨越、中西部創新高地建設實現更大躍升、融入新發展格局實現更大作為、鄉村振興實現更大突破、文化軟實力實現更大提高、大河大山大平原保護治理實現更大進展、民生福祉實現更大改善、治理效能實現更大提升。那麼,這8個目標分別要取得什麼樣的效果呢?
一、全國新增長極培育實現更大跨越。經濟強省建設邁出重大步伐,主要經濟指標年均增速高於全國平均水平,經濟總量再邁上兩個新的大臺階,產業基礎高級化、產業鏈現代化水平明顯提升,新型基礎設施建設走在全國前列,經濟結構更加優化,現代化經濟體系建設取得重大進展。重點領域關鍵環節改革持續深化,市場主體更加充滿活力。城鎮化水平和質量顯著提升,鄭州國家中心城市建設取得重大進展,中原城市群綜合競爭力明顯增強。
二、中西部創新高地建設實現更大躍升。創新型省份和人才強省建設取得重大進展,創新體系更加完善,研究與試驗發展經費投入強度增幅高於全國平均水平,高水平創新載體平臺建設實現新突破,創新主體和人才活力持續激發,創新體制機制更加健全,科研成果轉化質量和效率明顯提升,科技創新、產業創新走在中西部前列。
三、融入新發展格局實現更大作為。內需潛力充分釋放,連通境內外、輻射東中西的物流通道樞紐優勢更加彰顯,營商環境顯著優化,高標準市場體系基本建成,現代流通體系更加完善。內陸開放高地優勢更加凸顯,「四路協同」水平顯著提升,多層次開放平臺體系更加健全,自貿試驗區制度創新走在全國前列,更高水平開放型經濟新體制基本形成,國際化水平顯著提升。
四、鄉村振興實現更大突破。鄉村產業、人才、文化、生態、組織振興深入推進,農業設施裝備和現代種業水平走在全國前列,糧食生產王牌越擦越亮,農村一二三產業全面融合發展,農業質量效益和競爭力明顯提高,農村人居環境和基礎設施顯著改善,城鄉融合發展體制機制更加健全,農業農村現代化走在全國前列。
五、文化軟實力實現更大提高。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深入人心,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深入踐行,人民思想道德素質、科學文化素質和身心健康素質明顯提高,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和文化產業體系更加健全,人民精神文化生活日益豐富,黃河文化影響力充分彰顯,出彩河南人競相湧現,正能量更加充盈,文化強省建設取得新成效。
六、大河大山大平原保護治理實現更大進展。生態強省加快建設,生態環境持續改善,國土空間開發保護格局得到優化,能源資源利用效率大幅提高,主要汙染物排放總量持續減少,流域水系生態廊道、山地生態屏障、農田和城市生態系統加快形成,生態保護修復走在黃河流域各省份前列,森林河南基本建成。
七、民生福祉實現更大改善。實現更加充分更高質量就業,分配結構明顯改善,城鄉居民生活水平差距逐步縮小,脫貧攻堅成果鞏固拓展,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水平明顯提升,教育強省建設深入推進,健康中原建設邁向更高水平,多層次社會保障體系更加健全,人民生活品質明顯提高。
八、治理效能實現更大提升。法治河南、平安河南建設深入推進,服務型政府加快建設,行政效率和公信力顯著提升,社會治理水平明顯提高,基層治理走在全國前列,防範化解重大風險體制機制不斷健全,全方位立體化公共安全網基本形成,發展安全保障更加有力。
以上8個方面的「更大」目標,意味著河南綜合考慮外部形勢和發展條件,錨定2035年遠景目標,今後五年將在奮勇爭先、更加出彩上邁出更大步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