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籍「輪椅」考生六赴大陸司考:已在臺獲法學碩士為追一個夢

2020-12-16 澎湃新聞
2014年9月20日,臺灣考生艾克難在工作人員幫助下離開考場。

據法制日報10月8日報導,今年,福建省共有15711人報名參加國家司法考試,其中有276名是港、澳、臺籍考生(臺灣考生253名,香港考生22名,澳門考生1名)。自2008年國家司法考試向臺灣地區居民開放以來,已有2049名臺灣考生在廈門報名參加考試;截至去年,共有108人考試合格並取得了中華人民共和國法律職業資格。

9月24日上午,許多考生一大早就來到指定考點,手裡拿著司考相關材料「臨陣磨槍」,這些考生中上了歲數的並不多見,其中一名坐在輪椅中的考生格外引人注目。他就是來自臺灣的「輪椅考生」艾克難,這也是他第六次徵戰司法考試。

「輪椅考生」艾克難本職是臺北一家醫院化驗師,1951年出生於臺灣,因為患小兒麻痺症,自小就坐上了輪椅。他57歲才開始學習法律。每天化驗完數百個樣本回到家後,才擠出時間學習法律。正如他名字一樣,他學習法律專業的經歷就是一個「克難」的過程。通過努力,2010年他在臺灣獲得法學碩士學位。他說:「參加大陸司法考試也是為了檢驗一下自己的學習成果。」

儘管失敗了五次,但他從來沒有灰心過,他曾說,「我的第二專業是法律,通過司法考試,拿到律師證照是我對自己學習法律的一個基本要求」。2014年,艾克難曾表示因面臨退休和生活的重新安排,他可能是最後一次來廈門赴考了。但一連兩年,艾先生還是決定堅持赴考。

在得知艾克難報名參考後,廈門市司法局經向司法部考試中心遞交申請,將艾克難安排到所在考點的最低樓層,考試期間還安排專人協助他進出考場,並為他提供午餐和安排午休地點。

「每次來他們的服務都是非常好的」,艾克難說。腿腳不便讓艾克難的考試之路比別人更艱辛。他通常是第一個進考場,最後一個離開。不過艾克難一點都不擔心,他知道不必為這些瑣事擔憂,他毫不吝嗇地向記者表達了自己的感恩之情。「參加司法考試對我來說就是在追一個夢,盡力了就好。再說了,我能得到這麼好的照顧,沒有理由放棄,要懷著感恩的心堅定地走下去。」當然,享受到熱情細緻服務的臺灣考生不止艾克難一個。

在2010年以前,臺灣考生報名參加大陸的司法考試,必須經過報名現場確認、親自領取準考證、參加考試等過程,如果所持學歷為境外學歷的還需到大陸辦理學歷認證手續,多次往返奔波,實屬不易。

2010年起,廈門司法局委託社團法人「海峽兩岸法學交流協會(臺灣)」(下稱「協會」)協助臺灣考生辦理相關考試事宜,隨著雙方合作的不斷深入以及考試全網絡報名逐步實現,「協會」協助的事項從最初在臺北、臺南設立工作點接收和轉遞報名材料、轉遞分數核查申請、接收(轉遞)資格申請材料等,已經逐步拓展為現在的代為辦理學歷認證、網上報名(交費)、轉發證書等,為臺灣考生提供了極大的便利。

自2012年首次試行全網絡報名以來,通過指定銀行轉帳的考費支付手段給臺灣考生帶來了較大的不便,不過,在廈門考區,這種「水土不服」被完美地「消化」了。

早在福建省被確定試行全程網絡報名時,相關工作人員就預判到了臺灣考生進行網絡支付的困難,及時與「協會」協商籤訂了新的委託協議,由廈門司法局工作人員協助「協會」辦理大陸銀聯卡、開通網銀,並對其工作人員進行網上報名、製作、上傳電子照片和網上繳費的培訓,「協會」在臺灣地區接受當地考生繳納的報名費(允許交等價臺幣)後為其完成網上報名。

因「協會」方面同意臺灣考生採用電話委託,使得很多臺灣考生足不出戶就能順利隔海完成考試報名流程。協會在替考生代繳費時,一度擔心如出現帳戶人民幣資金不足的情況,無法抽身來大陸解決,在廈門司法局的積極協調下,隨時可為他們提供補充資金,徹底解除了協會工作人員的顧慮。可以想像,如果沒有合作雙方的無縫工作銜接,當年244名臺灣考生的赴考之路將有可能走得十分艱難。

近年來,通過「協會」牽線搭橋,不少臺灣考生的困難已經得到及時解決。近兩年來,有臺灣考生反映在考試期間很難預定到廈門的酒店,對此,廈門司法局特別推出一項針對臺灣考生的服務措施,即通過「協會」幫助有需要的臺灣考生提前查詢考點信息,使他們能夠及早預訂酒店;同時,協調考點學校,在考試期間方便臺灣考生團隊的專車停放校園。

想考生之所想,想方設法幫助臺灣考生解決遇到的困難這份責任已經成了一張吸引臺灣地區考生來大陸赴考的「名片」。

早在2008年,第一次國家司法考試向臺灣地區居民開放時,有部分臺灣考生來不及辦理學歷認證,眼看著不能報名,廈門司法局急考生之所急,馬上與司法部、教育部學歷認證中心聯繫,經過多次溝通協調,最終使這些臺灣考生通過綠色通道辦理了學歷認證。

網絡上曾流傳過一句俚語:你若來,我便愛!這句話很好地證明了這份關懷已經跨過淺淺的海峽,將兩岸司考學子緊緊連在了一起。

十年千餘港澳考生在深圳參加司法考試

在剛剛於9月底結束的2016年國家司法考試中,共有99名香港居民和42名臺灣居民在深圳地區參加了考試。自2004年允許香港、澳門居民參加國家司法考試以來,十二年來,共有1000餘名港澳考生在深圳報名參加國家司法考試。

據了解,我國司法考試制度始於2002年,每年舉行一次,由國家司法部組織專家統一命題、統一評卷,各地市級司法局具體組織實施。通過國家司法考試的人員,由司法部統一頒發《法律職業資格證書》,這是從事法官、檢察官、律師和公證員職業的首要條件。今年的司法考試是司法考試制度確立以來深圳考區組織的第15次國家司法考試,深圳考區今年報名人數達到10323人,創歷年之最。報名考生中,香港居民99人,臺灣居民42人。

據悉,2004年,根據CEPA協議,我國第一次允許香港、澳門居民參加國家司法考試,受司法部、廣東省司法廳的委託,深圳市司法局承擔了港澳居民參加國家司法考試的組織實施工作。十二年來,共有1000餘名港澳考生在深圳報名參加國家司法考試,今年,有140餘名港澳臺考生在深圳參加國家司法考試。

自2008年起,司法部確定居住在臺灣島內或國外的臺灣居民可以選擇在深圳市、廈門市報名參加國家司法考試,共有1000餘名臺灣居民在深圳參加考試。截至目前,共有46名通過國家司法考試的港澳臺籍律師在深圳註冊,其中香港籍43名,臺灣籍2名,澳門籍1名。(原題為《臺籍考生六度「輪椅趕考」司法考試》)

(本文來自澎湃新聞,更多原創資訊請下載「澎湃新聞」APP)

相關焦點

  • 臺籍博士獲廈大教師編制 成大陸第一人(圖)
    他就是來自臺中的北大新聞傳播學院博士陳經超,日前,他已被廈門大學新聞傳播學院聘用,獲得了正式的教師編制,成為首位在大陸取得全日制碩士以上學位、並在「985」高校(註:即國家跨世紀重點建設的高水平大學,包括39所國內知名高校)體制內任職的臺籍應屆畢業生。  昨日上午,在新聞傳播學院院長張銘清的辦公室,32歲的陳經超接受了記者的採訪。
  • 尋找舞臺施展抱負 一批臺籍博士赴湖北高校任教
    中新社黃岡12月23日電 題:尋找舞臺施展抱負 一批臺籍博士赴湖北高校任教作者 馬芙蓉 餘豔軍 劉細松臺灣輔仁大學博士潘麗雯近日與湖北黃岡師範學院籤約,開啟大陸逐夢之旅。學校離武漢僅一個多小時車程。2018年7月以來,該校已引進臺籍博士24名,另有4人達成初步意向。黃岡師範學院黨委書記王立兵介紹,為保證臺籍博士在校工作生活舒心,學校為其打造學術研究團隊,建立住房保障、配偶隨遷、子女就學等全方位服務。近期,學校正在籌建「臺籍博士之家」,為臺灣人才學術交流提供固定場所。
  • 福州事業單位迎來臺籍碩士研究生
    福州事業單位迎來臺籍碩士研究生 2010年08月13日 09:47 來源: 字號:  小  中  大 轉發   近日,臺籍碩士研究生陳柏叡辦理好就業手續,成為福州市皮膚病防治院一名臨床醫師,這是福州市首次聘用取得大陸全日制普通高校碩士研究生學歷的臺生到事業單位就業
  • 在渝臺籍學生青睞大陸就業:盼更多青年跨海逐夢
    中新網重慶1月7日電 題:在渝臺籍學生青睞大陸就業:盼更多青年跨海逐夢中新網記者 劉相琳「去年我原本有機會回臺灣讀大學,但最終我還是選擇了大陸高校。」在四川美術學院讀大一的簡俊豪對記者說,大陸有更多的就業機會、更好的創業平臺、更開放包容的社會環境。
  • 名校法學碩士沒過司考!前途一片渺茫?
    某985高校即將畢業的法學碩士因為三次參加司法考試都沒有通過,心情非常鬱悶,他覺得一位法學碩士沒有通過司考,是一件很難堪的事情,都不好意思說出口。現在他懷疑自己是不是選錯了行當,根本不適合幹法律工作。不過事到如今,他也沒有任何選擇餘地,他很擔心,一個沒「司考證」的法學碩士,前途是不是一片渺茫?學法的人都清楚,法學專業大學生若能通過司考,絕對會讓自己更具競爭力,但司考難度很大,並不是每個人都能通過。那些通過司考的大學生,除了百分百的奮鬥,還有運氣成分。
  • 菲律賓把臺籍詐騙犯遣送大陸 臺當局又「心碎」了
    臺籍電信詐騙嫌犯被遣送北京(「中央社」)海外網2月12日電13名臺籍電信詐騙嫌犯去年10月在菲律賓北部被逮捕。12日,其中7人被菲律賓移民局遣送到北京。不料,臺當局卻因此「心碎」,向菲方表達不滿。據「中央社」等臺媒報導,去年10月下旬,菲律賓執法單位根據大陸公安提供的情報資訊,掃蕩一處可疑的電信詐騙據點,逮捕25名嫌犯,其中13人來自中國臺灣,其餘分別為中國大陸人和菲律賓人。
  • 函授法學碩士可以報司考嗎?
    函授法學碩士可以報司考嗎?小編整理了相關資料,快來一起看看吧。司考改革見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的《關於完善國家統一法律職業資格制度的意見》。其中規定了取得法律職業資格的條件:取得國家統一的法律職業資格必須同時具備下列條件:擁護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具有良好的政治、業務素質和道德品行;具備全日制普通高等學校法學類本科學歷並獲得學士及以上學位,或者全日制普通高等學校非法學類本科及以上學歷並獲得法律碩士、法學碩士及以上學位或獲得其他相應學位從事法律工作三年以上;參加國家統一法律職業資格考試並獲得通過
  • 大陸高校首位臺籍教師陳經超:成「領軍人物」
    當時,剛剛取得北京大學博士學位的他,選擇做「第一個吃螃蟹的人」 ——成為大陸「985」 高校體制內任職的首個臺籍編內教師。  回首自己在大陸13年的成長經歷,陳經超由衷地感慨道:「我的緣分在這邊。來到大陸之後,我的生活越來越好,路越走越寬廣了。」
  • 【網絡謠言粉碎機】「崑山一臺籍員工國慶赴青島旅遊回臺確診...
    【網絡謠言粉碎機】「崑山一臺籍員工國慶赴青島旅遊回臺確診」?據臺灣媒體報導,臺灣防疫部門10月13日稱,新增一例大陸輸入病例,確診患者10月11日自江蘇返臺,10月13日確診。友達光電14日表示,一名外派大陸員工於本月11日返臺時,主動通報有感冒症狀(咳嗽、流鼻水)但無發燒,實時於機場進行採檢,經檢驗結果為陽性並隨即進行隔離觀察,目前配合疾管局政策在醫院進行症狀治療。
  • 【行業動態】臺大碩士大陸就業獲高薪 臺灣人才流失嚴重
    一名臺大碩士大陸就業獲高薪還講述了自己的職場經歷,事實上,這並不是一件值得兩岸吃驚的大新聞,因為臺灣人北上前往內陸就職,早已成為一個大趨勢。不知從何時起,北京街頭的咖啡廳裡開始聽到有臺灣口音在討論設計文案,銀行大堂裡開始出現臺灣正妹為客戶服務,新一代的臺灣年輕人正以一種全新姿態融入大陸——北上工作。
  • 良禽擇木而棲 大陸高校廣納人才,臺籍教師搶手
    中新網5月17日電 據臺灣《旺報》報導,江蘇省淮安市淮陰工學院裡有30多名臺籍教師,可以看出大陸對於臺籍教師的磁吸力有多強!臺籍教師表示,大陸對於臺籍教師引進相當積極,不僅提供與本地教師同等薪酬,也有各項津貼;新進教師不必身兼行政職,享有家庭住宿外,每年也有免費兩趟往返機票,整體待遇相較臺灣更佳。所謂良禽擇木而居,這是再自然不過的事。江蘇淮陰工學院管理工程學院臺籍副教授李海鵡正在教學。
  • 臺高校向大陸生開放碩士、博士、專升本等申請
    目前,網上報名申請系統已正式開放,有意申請臺灣地區高校研究生的本科畢業生及有想法到臺灣攻讀「專升本」的專科應屆畢業生可在4月1日下午17時之前提交報名申請。  招收大陸研究生人數增幅明顯,廣東有四所高校學歷獲認可  記者從陸招會提供的統計數據中看到,從2011年至2013年,臺灣高校招收大陸研究生的數量就在逐年上漲。
  • 「崑山一臺籍員工國慶赴青島旅遊回臺確診」?旅遊是謠言,檢測是陰性
    「崑山一臺籍員工國慶赴青島旅遊回臺確診」?多則網絡傳言中稱,該臺籍員工曾於國慶期間前往青島旅遊,10月11日從江蘇返回臺灣後確診。由於疫情傳言與青島有關,又涉及新的區域,因此關注度極高。
  • 臺生:先學好簡體字
    (本文獲海外網授權轉載) 據海外網1月19日報導,隨著近年來兩岸交流交往的逐漸加深,越來越多的臺灣學子看好大陸,選擇大陸作為其學習及施展才華的平臺。 北京大學作為大陸知名學府,無疑也是臺灣青年嚮往的知識殿堂,那麼臺灣青年如何申請在北大讀書?臺生赴北大讀書的「通關秘籍」究竟是什麼呢?
  • 臺籍博士:臺灣中小學老師也將「前進大陸」
    中國臺灣網3月14日訊 據臺灣「中時電子報」報導,不只高教,臺灣中小學老師也有機會赴陸任教!大陸「惠臺31條措施」出臺,到大陸工作的選擇,不再只是臺幹或臺商,一位在大陸念書的臺籍博士生認為,臺灣流浪老師多,小學、初中、高中、高職教師會陸續到大陸謀職。
  • 湖北成為臺籍青年紮根創業沃土
    吳志榮的快速發展只是湖北省臺辦不斷優化營商環境,助力臺青融入湖北的一個縮影,湖北相繼出臺「62條」「28條」「11條」惠臺措施、鼓勵和扶持臺灣青年創業就業「14條舉措」,對臺灣青年來鄂實習就業創業提出放寬創業準入條件、減輕行政事業性收費負擔等,為臺青提供一流的創業環境和舒適的生活環境。
  • 臺生赴大陸讀書 不得不知的那些優惠政策
    (中國臺灣網 陳中國臺灣網9月15日訊(記者 王亞靜)九月,又一個火熱開學季的來臨刷爆了朋友圈。全國各地的學生們陸陸續續走進了校園,其中,也不乏來自海峽對岸的臺灣學生。一群散發著青春活力的年輕人,背起行囊,來到了大陸。隨著大陸不斷打開臺灣學生到大陸就讀的方便之門,近年來,越來越多的臺生選擇到大陸高校就讀。
  • 31條惠臺措施獲臺籍代表點讚 盼「打通最後一公裡」
    (兩會特稿)31條惠臺措施獲臺籍代表點讚 促落實盼「打通最後一公裡」中新社北京3月10日電 題:31條惠臺措施獲臺籍代表點讚 促落實盼「打通最後一公裡」中新社記者 龍敏「參評榮譽稱號,臺胞的推薦單位是誰?推薦主體是誰?材料誰來做?誰來蓋這個章?」
  • 24名臺籍博士任教湖北一高校:在大陸有更大的舞臺
    【解說】黃岡師範學院地處鄂東,離湖北省會武漢有一個多小時車程。自2018年7月以來,該校在近一年半時間裡接連引進臺籍博士24名,另有4人達成初步意向。  【解說】12月23日,臺灣輔仁大學博士潘麗雯與湖北黃岡師範學院籤約,開啟大陸逐夢之旅。潘麗雯稱,臺灣高校教師市場飽和,她只能在高校兼課。想做一名教師的潘麗雯表示,在大陸有自己發揮的舞臺。
  • 臺籍人大代表:今年起臺灣高中甚至是初中畢業生都想來大陸了
    臺籍人大代表:今年起臺灣高中甚至是初中畢業生都想來大陸了 2019年03月10日 18:03:00來源:文匯網 同時,她還認為臺灣教育人才到大陸就業的前景也是很好的,兩岸教育領域的合作前景非常廣闊。  陳雲英代表為何會這麼認為呢?這要源於今年大陸不斷推出的新政策。除了大陸官方降低臺生入學門檻之外,近年來也有越來越多高校開始提供臺生名額。在最新出爐的泰晤士高等教育2019年世界大學排名榜單中,評測了86個國家,超過1250所全球高等教育機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