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郭強捐贈西泠印社作品展暨大研堂師生書法篆刻作品展開幕
7月17日,由西泠印社、四川省書法家協會、內江市委宣傳部、內江市文化廣播電視和旅遊局主辦的「惟彼孤山——郭強捐贈西泠印社作品展暨大研堂師生書法篆刻作品展」在張大千美術館開幕,共展出作品151餘件。省文聯黨組副書記劉建剛,省文聯機關黨委一級調研員尹春春,內江市人大常委會副主任、市文聯主席秦金保出席開幕式。「惟彼孤山,積石巖巖。穆穆先哲,吾齊所瞻。」
-
親情中華青田石 瑞福新章西泠印 僑界慶華誕篆刻作品展在中國僑博...
(出席開幕式領導和嘉賓合影)為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0周年,9月7日,由中國僑聯指導,浙江省僑聯、西泠印社、杭州市僑聯、青田縣人民政府共同主辦的「親情中華·瑞福新章」一一慶祝新中國成立七十周年浙江青田石篆刻作品展首展在北京中國華僑歷史博物館開幕
-
賴少其篆刻作品在肥亮相 "賴少其書法篆刻精品展"展出
中安在線訊 9月9日,「文化部2016年全國美術館館藏精品展出季」的常規展覽項目《筆墨頑如鐵·金石擲有聲——賴少其書法篆刻精品展》在合肥市賴少其藝術館開幕,展至10月10日。這是賴少其藝術館於2012年以來,連續5次入選文化部的館藏精品展出季項目。
-
金石篆刻大家朱復戡篆刻作品欣賞
當年的朱復戡在書法篆刻方面的影響,或許不遜於同輩中的任何一位大家。 離欲是羅漢忍辱作仙人 他在總結歷代篆刻藝術時,提出了」印章篆刻的藝術與文字差不多,它有殷周文的圖畫美,有秦漢文的圖案美,有宋元文的線條美。
-
零基礎學篆刻:文人篆刻的第一個變化點——蘇宣
關於蘇宣究竟是文彭的弟子,還是何震的弟子,篆刻史上有兩種說法:其一,蘇宣先是何震的弟子,後來何震帶著蘇宣去拜見師爺文彭,結果文彭一見,喜歡不已,於是高其品,錄為弟子,這樣蘇宣又成了何震的師弟;其二,蘇宣年輕時因為報家仇殺人,遁跡江淮之間,為謀生至於混跡屠沽,事平之後,得遇文彭,終於「以六書之學,用精其傳」專於篆刻一藝為工,後又因文彭之故,得以遊於公卿之間,遂後名聲漸起
-
傅抱石是「微雕達人」 從小習篆刻自號「印痴」
昨天下午,「異域行旅——傅抱石東歐寫生專題展」在南京博物院開幕,共展出傅抱石1957年赴東歐寫生期間創作的34幅作品。開幕式現場,傅抱石同鄉摯友賀揚靈之女賀紹英將自己珍藏的一枚傅抱石印章捐贈給南博。提到傅抱石,人們往往會想到名滿天下的「傅家山水」,但鮮為人知的是,這位國畫大師剛出道時是以篆刻聞名。
-
學篆刻:左手篆刻字典,右手古今印譜
我們開始入門的方法是從臨摹前人的作品開始的,不管是漢印,名家印,但我們的創作卻是從解決選定字的入印開始的。既是先定了那些字用來入印,組成我們需要的內容,當然需要篆刻字典,因為一個人如果要把成千上萬的漢字的篆書字形記在腦子裡,實在是一件「不可能完成的」任務。於是,就買了篆刻字典。
-
讓孩子愛上古詩詞:修真的賀知章,與李白是酒友,皇帝親自賜名
賀知章其人賀知章詩文以絕句見長,除祭神樂章、應制詩外,其寫景、抒懷之作風格獨特,清新瀟 灑,著名的《詠柳》、《回鄉偶書》兩首膾炙人口,千古傳誦,作品大多散佚,今尚存錄入《全唐詩》共 19 首。賀知章早年遷居山陰(今浙江紹興)。少時即以詩文知名。
-
第十屆全國書法篆刻作品展 全部獲獎作品欣賞
第十屆全國書法篆刻作品展覽分設上海和廣西兩個展區。廣西展區由中國書協主辦、廣西文學藝術界聯合會聯合主辦。上海展區展出楷書、草書和隸書;廣西展區展出行書、篆書、篆刻和刻字。十屆國展自2011年3月底開始徵稿至8月中旬截稿,上海展區共收到全國各省區市和海外書法家、書法愛好者24527人的投稿作品共計30938件,經過評委認真評選,並經網上公示後,共有394件作品入展,其中優秀作品28件,優秀提名作品30件。廣西區展區共收到的2萬多件參評作品,評選出400件入展作品,並從這些入展作品中評出30件優秀作品和38件優秀提名作品。
-
洪梓銘篆刻藝術巡展30日在廈門市美術館開幕 108方篆刻作品邀您欣賞
洪梓銘作品將佛教文化與篆刻藝術結合在一起。展覽以青年篆刻藝術家洪梓銘篆刻的佛教經文為主要題材,共展出篆刻作品108方,包含大乘經典、心經、禪風雅意三個系列,展現了篆刻藝術的金石之美和佛教文化的金言慧語。 洪梓銘,本名洪金泉,出生於福建漳浦杜潯,畢業於福建工藝美術學院,師從篆刻家尹代榮。
-
第十一屆中國藝術節書法篆刻作品展覽徵稿啟事
第十一屆中國藝術節書法篆刻作品展覽徵稿啟事為充分展示近年來中國書法篆刻創作的優秀成果,彰顯中華民族文化的鮮明特色和時代風採,推動全國書法篆刻事業繁榮發展,文化部將於2016年10月在陝西省西安市舉辦"第十一屆中國藝術節書法篆刻作品展覽",這是文化部首次將書法篆刻展覽納入中國藝術節主體活動內容
-
張福臨篆刻作品欣賞 ——司空圖《二十四詩品》
鐵筆素心張福臨現年60歲,網名「老員外」,別號「寒石」,自稱「石匠」的張福臨,是我縣鼎鼎有名的篆刻高手。四十多年前,他即和郭九麟學書畫,和王寬學篆刻。學篆刻,由於沒錢買石頭,他找瓦片,找城牆磚;沒有工具,他便自製。
-
名家風採——曲璞先生的篆刻藝術
藝術簡介曲璞,就讀於中央美術學院,師從當代著名書畫篆刻家王鏞先生。中國書法家協會會員。擅長書法,篆刻,中國畫。作品多次參加和入選全國各大型書法、篆刻、中國畫作品展,出版有著作多種。作品欣賞△心任天造 3x3cm△福盛 2.3x2cm△握雪堂 5x4cm篆刻創作小議議自己的篆刻作品,比分析或評他人的作品更難
-
《中國印·李嵐清篆刻書法藝術作品集》在英首發
人民網倫敦10月31日電 (記者 李文雲) 由中國駐英國大使館和「中國印·李嵐清篆刻書法藝術展」組委會聯合主辦的《中國印?李嵐清篆刻書法藝術作品集》(英文版)首發式31日在倫敦千禧酒店舉行。 中國駐英國大使劉曉明、文化部副部長趙少華、外交部原副部長王英凡以及「中國印?
-
印章收藏:開派人物篆刻作品價值更高
印章,又稱「印信」,自古至今是信用的證物和權力的象徵,我國的印章歷史,源遠流長,印章三千年,是一部濃縮的人類文明發展史。其間有兩段具有裡程碑式的高峰,一是秦漢古璽印,二是明清流派印。秦漢古璽印,又分為官、私印。其印材普遍使用金、銀、銅、玉等硬質材料,尤以銅印為最常見;印鈕有龜鈕、瓦鈕、橋鈕、鬥鈕等多種;印文講究書法的謹嚴美觀,或朱或白,或鑄或鑿,形式多樣。
-
《中山篆書法篆刻全國邀請展作品集》出版
《中山篆書法篆刻全國邀請展作品集》出版座談會在石家莊市舉行。省中山國文化研究會供圖 長城網2月8日訊(記者 商棠 劉延麗)2月8日,由河北省中山國文化研究會、河北省書法家協會及河北教育出版社、方圓電子音像出版社主辦的《中山篆書法篆刻全國邀請展作品集》出版座談會在石家莊市匯文大廈舉行,省內外30多位中山國文化和中山篆研究者出席座談會。
-
「隱士」吳子建2019年篆刻軌跡(附最新作品賞)
前幾年他各有斬獲:2015年出版《印象-吳子建刻石》和《吳子建篆刻價值觀印譜》,2016年出版《吳子建刻壯暮堂用印全編》和《題襟館輯印》,2017年出版《印象-吳子建》,2018年出版《海派代表篆刻家系列作品集-吳樸堂》,而2019年則沒有正式出版的著作,只有活頁印譜《豐壽堂藏吳子建篆刻18事》限量傳布,給喜愛他作品的人一些安慰。
-
上海市第十一屆書法篆刻大展作品展示
此件作品為四言聯,正文總共8個字,單字字徑在50公分左右,八尺整紙書寫。字越大,對作者的筆墨控制能力、體力、創作的環境就越高。這次也是對自己的一次挑戰。二、融入篆書的用筆和結體,增加線條的厚度和作品的古意。其實這個想法,早在前幾年我已實踐過,可惜只是淺嘗輒止。
-
賀知章:我不僅是詩人
賀知章,字季真,一字維摩,號石窗,晚年更號四明狂客,又稱秘書外監。唐會稽永興(今浙江蕭山)人。太子洗馬德仁之孫。其排行第八,人稱「賀八」。證聖元年(695)進士,授國子四門博士,轉太常少卿、集賢院學士。開元十三年(725)擢禮部侍郎,宮至秘書監。故人稱「賀秘監」,又簡稱「賀監。天寶三年(744)辭官還鄉為道上,建千秋觀以隱居其內,未幾卒,享年86歲。
-
賀知章:初心永終守,山河念故人
送賀知章歸四明》 遺榮期入道,辭老竟抽簪。 做官到這個程度,已然是人中極品,少數中的少數,後人都說賀知章是大唐過得最幸福的詩人,事實上較同時代的不得志文人,賀知章的確是幸運兒,他沒有經歷李白的失意,無法懂得杜甫的痛苦,更不知孟浩然的困頓,而白居易的惆悵,他更是無從體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