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花,也叫豆腐腦,是一道聞名的地方小吃。豆花營養豐富,老小皆宜。吃法多樣,南方喜歡加糖,而四川乃至北方地區則喜歡吃鹹的,辣的!
豆腐花與豆腐同源,豆腐的起源 ,歷來說法很多 。古代即有不同的說法 ,一說是孔子時代即有豆腐 ,一 說是豆腐始於漢淮南王劉安 。前一種說法支持者不多 ,後一種說法則自宋以來長期流傳 。南 宋朱熹在其《豆腐》詩中寫到 「: 種豆豆苗稀 ,力竭心已腐 ,早知淮南術 ,安坐獲泉布 。」並自注 「世傳豆腐本乃淮南王術」;與朱熹同時代的楊萬裡 ,寫過一篇《豆盧子柔傳》的文章 ,副標 題為「豆腐」,其中也提到漢代已有豆腐 了。
豆花的製作並不難,只要掌握好細節,即使你沒有做過,也能學會。你知道怎麼製作嗎?如果沒有學過,那就隨我一起學學!
黃豆,一定要買豆粒飽滿,金黃的。如果買來的黃豆有雜質,壞的,黑的,要細心挑出來,以免影響口感。
首先,當然是泡浸黃豆,一般情況下提前四到五個小時泡好。這時候的黃豆,已經漲發。就可以開始磨漿了,家用的話,買一個小型豆漿機。我自己泡了1斤黃豆。打磨出漿約兩斤上下,注意,因為是做豆花的,不能加太多水,濃度要夠,做出的豆花才夠嫩滑成形!
豆漿打好,上鍋中火煮,可以一邊煮一邊撈去泡沫,慢慢地攪動,以免糊鍋。燒開後,離火放在桌上晾一晾,讓溫度下降一點,大約90度左右就可以了。點豆花,很多人用石膏粉,也有的用滷鹽,其實這些方法都可以!但今天用另外一種方法,就是用內酯。
之前說了,打了約兩斤的豆漿,現在用3克內酯,用20克的溫水化開,淋在溫度90度左右的豆漿上,一邊淋一邊順時間方向攪拌。記住,千萬不要左攪右攪,否則不成功!
攪拌好,蓋上蓋子,停15分鐘。這時就成了嫩滑豆花了。
喜歡吃甜食的,可以加白糖,紅糖,或者黑糖,可以按自己的口味去加。甜甜的,嫩嫩的,下口即溶,想想都想吃多一碗。
四川有一種豆花面,不知道大家吃沒有?在湯細面上放上豆花,澆上辣椒油,炸花生米,灑上白芝麻,看著很誘人!吃得時候,也是順著方向攪一下,用小勺子舀豆花吃,香辣嫩口,別有一番風味!
好了,美味可口的豆腐花,大家知道怎麼製作了嗎?如有不明白,請在下方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