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那個沒有手機、電腦、電視的時代,雖然生活清貧,但是老百姓的閒暇時間卻很多。孩子無聊時就纏著老人講故事,老人就會把自己小時候從自己爺爺輩那裡聽來的故事講給自己的孫輩聽,這些故事就這樣一代一代口耳相傳。
現在,隨著社會發展,人們的物質和精神生活得到極大提高,但是生活壓力卻越來越大,老人沒有閒功夫講故事。孩子很小就要送去幼兒園,加上各種娛樂設施越來越多,孩子們也不再有興趣和耐心聽老人講故事。甚至有的家庭,孩子從小學校普通話,老人的方言已經無法跟孩子交流。一些有文字記載的故事當然可以傳下去,而一些不著名且靠口耳相傳的故事卻要漸漸消失在歷史的塵埃中。
我小時候生活在長沙和嶽陽交界的一座山下,聽爺爺講過這麼個故事——
傳說山上曾經生活著兩兄弟,陳雲和陳亮。有一天傍晚,陳家突然來了個算命先生,告知陳雲陳亮兄弟說,你家祖墳明天清早會有異象,你們今晚務必去看看祖墳旁邊連著的十口塘看是否有水,沒有水一定要放水,切記。陳雲、陳亮兩兄弟雖然有些疑惑,但是抱著寧可信其有不可信其無的態度,按照算命先生的話,去檢查那些池塘。他們一路依次走過去,走到第八口塘,每口塘都有水,天快黑了,遠遠望見第九口塘也有水,兄弟倆就打道回府了,回到家裡告訴算命先生,每口塘都有水。
次日清晨,算命先生就和兩兄弟一起來到陳家祖墳處等待。突然,從祖墳裡跳出一隻巨大的金色鯉魚,直接跳到旁邊的池塘裡,接著又躍向第二口池塘,算命先生和兩兄弟也一路跟過去,鯉魚一直跳到第十口塘裡,結果第十口塘卻沒有水,鯉魚掉在乾涸的泥土上,鯉魚掙扎兩下就死了。算命先生對兩兄弟長嘆一聲道:天意如此,功虧一簣啊!說完就飄然而去。後來,陳雲、陳亮兄弟領兵起義,一路勢如破竹,只是最後卻沒能一統天下,兵敗身死,正應了算命先生說的金色鯉魚沒能跳過第十口塘,功虧一簣。
我小時候聽得津津有味,但是後來隨著年齡增長,知識面增加,卻沒有在歷史記載中找到陳雲、陳亮這樣的人物。
再後來回味這個故事,發現故事中兩兄弟就像是一個人,就是元末明初的陳友諒,莫非是故事一代代口耳相傳,結果以訛傳訛把一個名字傳成兩個名字?陳友諒變成了陳雲、陳亮,或者最開始編故事的人刻意避開歷史存在的真實人物,假託成兩兄弟。這個現在已經無法考證,我爺爺沒有什麼文化,基本上不識字,更別說懂歷史了,肯定不是他編的,而是我爺爺的爺爺講給他聽的,我也曾問過我父親,我父親也聽我曾祖父講過這個故事。然而,翻閱史書發現,陳友諒是湖北人,不是湖南人,祖墳自然不會在我家後山上,雖然情節像,實際卻不可能。
這也許是我永遠都想不明白的問題,有沒有誰能給我解釋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