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冰點周刊
女工程師舉報汙染被控尋釁滋事
曾被石料廠的大卡車碾得坑坑窪窪的村道,已經修繕完畢,臨近稻田的一側安裝了綠色的護欄,地面上仍有村民打限寬墩的痕跡。
中青報·中青網見習記者 魏晞/攝
作者 | 中青報·中青網見習記者 魏晞
編輯 | 陳卓
不起訴決定書終於來了,在李思俠被指控涉嫌尋釁滋事18個月,並在看守所待了21個月之後。
這位曾經在陝西西安一家國企工作的女工程師從2013年開始舉報家鄉被石料廠汙染的問題。村民回憶,一度無證開採的石料廠裡,來往運輸的卡車把村裡的道路壓得坑坑窪窪。每天早晨石料廠開始作業時,村裡的小河溝會變得又黑又渾濁,水裡的石頭沾上一層黑油。直到石料廠暫停作業時,河水又恢復清澈。
持續的抗議和舉報,讓兩家石料廠停產。如今,少許小樹苗正從採礦點裸露的巖石縫裡努力破土。曾被石料廠的大卡車碾得坑坑窪窪的村道,已經修繕完畢,臨近稻田的一側安裝了綠色的護欄。
但李思俠卻因此背上了尋釁滋事的罪名。2019年2月,石泉縣人民檢察院認為,李思俠與村民張海成、魏智波以維權為幌子,採取網絡發帖、信訪舉報等方式,多次尋釁滋事,並指控三人涉嫌惡勢力犯罪。2019年6月,石泉縣人民法院作出一審判決,認為三人不屬於惡勢力犯罪,但犯尋釁滋事罪。
該案二審被發回重審。2020年8月15日,陝西省石泉縣人民檢察院對三人作出不起訴決定,認定三人主觀目的證據不足,證據之間存在矛盾,無法排除合理懷疑。
8月16日下午,石泉縣人民檢察院工作人員當面向李思俠宣讀不起訴決定書。但是她拒絕接收這份仍對她存有懷疑的不起訴決定書,希望檢察院查清楚事實後,能給她一份排除懷疑的、完全無罪的不起訴決定書。
李思俠個子不高,她站在一群檢察院工作人員面前,聲調高昂,「如果有懷疑,你們去查,我要徹底的清白!」
1
李思俠的家鄉是陝西省安康市石泉縣城關鎮雙喜村,坐落在秦嶺深處。在李思俠第一次舉報之前,村裡的石料廠無證開採礦石已有4年。
2009年,通過石泉縣國土資源局招商引資,石泉縣城關鎮青山溝石料廠成立,並在青山溝兩個採礦點開發石灰巖礦產資源。一份石泉縣城關鎮人民政府後來發給縣林業局的函件中提到,石泉縣城關鎮青山溝石料廠是十堰-天水高速公路的配套項目。
石料廠老闆郭思榮將其中一個採礦點交給時任雙喜村村主任邱興銀開採,兩人僱傭雙喜村的村民作為員工。
村民一度認為,村裡有企業發展經濟是好事情。但石料廠的卡車碾壞了村民集資修建的硬化路,引發村民不滿。這是唯一一條連接著青山溝約90戶人家和外界的村道。
2009年,雙喜村村委會和石料廠達成協議,同意石料廠使用1.5公裡的硬化路,代價是每年一次性繳納2.5萬元道路使用費,使用期暫定3年,石料廠需要負責後續恢復道路。
3年後,大多數村民不願意石料廠繼續使用村道。雙喜村村民張海全回憶,當年,他的孩子上學前先穿上一套舊衣服,經過村道去縣城的學校,到了校門口,孩子換下落了灰的舊衣服,換上乾淨的校服。
許多村民在村道上摔過跤。有村民騎摩託車,臉朝下栽進汙水坑,整張臉變黑;還有人在摩託車兩側各掛一個裝滿香瓜的簍子,顛簸途中,香瓜掉了一路,有些碎了,其他村民幫忙跟在車後撿好的。
即使村民出3倍價格,縣城的計程車司機也不願意接送進出青山溝的乘客,因為村道的大坑小坑容易刮傷汽車底盤。
村民們開始過上和石料廠共處的生活——村民彭朝順說,他家吃飯時,家門總是緊閉著,害怕飯菜會落了灰。但他會打開窗戶,防止石料廠的爆破聲把玻璃震碎。
炸藥爆破山體時,村民陳文武家就像經歷了地震:他的土坯房出現裂縫,屋頂多片瓦片掉落。
陳文武常年在外打工,家裡只有妻子一人。他說,瓦片掉落後,一下雨,天花板多處漏水,妻子拿著大盆小盆接水。每年春節回家,他會爬上屋頂修瓦,但石料廠節後開工,瓦片依然會掉落。
陳文武回憶,他向村委會和石料廠反映多次的結果是,邱興銀會在每次放炮前,開車到他家門口,提醒他的家人離開房子,在屋外待著。但邱興銀始終拒絕和他協商房屋受損的問題,認為陳文武家是危房。
陳文武曾去石泉縣安監局反映房屋受損的情況,安監局回復他稱安排城關鎮工作人員調查,但他沒有等來調查的工作人員。他曾在信訪辦跟工作人員著急,說自己反映多次卻沒人處理,「我回去就拿錘子砸石料廠機械」。
邱興銀向中青報·中青網記者承認,石料廠確實存在汙染問題。他解釋,他辦廠是為了解決小部分村民的就業問題,「我是一片好心,沒辦成好事」。
有村民無法忍受青山溝的環境變化,選擇去縣城生活。為了孩子的健康,彭朝順也帶著兩個孫子在縣城租了一套房子。他的母親年過九旬,不願意離開青山溝,因為在縣城住,她只能待在家裡,出門總是迷路。
張海全也想離開溝裡,卻有更多現實的考慮:他要攢錢買房,攢錢供孩子上學。有次健康體檢,醫生建議他,不能再在粉塵過大的場所工作或生活,他才決定辭去石料廠的工作。
2
村民抗議的聲音,傳入了偶爾回家探望母親的李思俠耳朵裡。
她20世紀80年代初離開家鄉上大學,後在西安一家國企工作。2013年,同事偶爾提起,陝南多個村莊開始發展旅遊,帶動經濟,她聯想到自己的家鄉,有感而發,寫下一篇呼籲恢復青山綠水的文章,發表到網絡上。很快,她就接到了請她回雙喜村配合調查的電話。
她那時還沒有意識到這將是一場曠日持久的拉鋸,便回復對方,正在外地出差,「我把問題告訴你們,你們去調查就好,我不用在場。」
石泉縣政府、環保局、國土局、安監局介入調查後發現兩個石料廠均屬非法開採,責令停產停業整頓。石泉縣公安局對邱興銀、郭思榮開具林業行政處罰決定書,因其未經林業部門批准,擅自開山取石,毀壞林地400平方米,責令停止違法行為,各處罰4000元。
城關鎮人民調解委員會則組織了一次協調會,協調解決村民和石料廠的問題。雙方約定,石料廠支付給受影響最大的16戶村民共2萬元汙染費。
李思俠也到了協調會現場。村民代表回村告訴其他人,李思俠的文章推動召開這次協調會。
2015年,補辦了相關手續的石料廠重新開業。村民發現,揚塵、炮震等問題又出現了。村民又想到了李思俠,希望李思俠能幫忙,徹底解決汙染問題。
彭朝順、陳文武、張海全把自家多年的生活狀態告訴李思俠,他們認為,李思俠是村裡第一個大學生,更懂法,說話能說到點上。張海全曾聽過李思俠和政府部門反映情況,覺得李思俠更適合反映問題,「我和領導一說話就緊張,心裡氣憤,說得不好。」
陳文武和張海全在外打工,留在家時間較少,也沒有其他家人有能力處理好這件事。他們發現,只要人不在家,汙染問題就一直拖著,沒法得到解決。最終,有約40戶村民委託李思俠表達意見。李思俠總結,這些村民大多常年在外,或是不識字,需要有人幫助解決問題。
李思俠曾認為這是一件簡單的事,和她曾幫助村民參謀高考擇校一樣,能很快解決。
她拍攝多張環境汙染的照片和視頻,給各級政府部門、媒體、環保組織寄信,還在論壇和微博上持續發表關於石料廠汙染的文章。
每個信封裡,她塞了10張彩色照片,以及一封描寫了她印象中的青山溝以及如今村民生活的信件,她計算過,21元的郵寄費與每張3元的彩照列印費,每寄一封信,她要花約50元。
3
針對李思俠的舉報,2017年5月,石泉縣環境保護局回復她稱,現場調查取證期間,石料廠手續齊全,未發現有生產痕跡,礦山上沒有開採機械設備和人。這和村民親眼目睹的情形不同,郭思榮的石料廠雖因鐵路工程施工暫停,但邱興銀的石料廠持續在開採石料。
多個村民告訴記者,每當有政府工作人員來調查,石料廠恰好在當天停工。
安康市生態環境局石泉分局(原石泉縣環境保護局)綜合執法大隊工作人員向中青報·中青網記者介紹,從2013年開始,他們一共收到15次村民舉報或上級部門轉辦的情況反映,每一次都到現場調查過。
他解釋,道路受損不在縣環保局的職責範圍內,而在環境噪聲和顆粒物無組織排放的相關檢測報告裡,石料廠的噪聲汙染和揚塵排放都在國家規定範圍內。採礦不存在水汙染問題,村民的飲水問題系因石料廠挖斷水管、水井,屬於矛盾糾紛,不歸環保局管。
因為該企業補辦了相關手續,證件齊全,故村民要求關閉石料廠的訴求,超出了合理的範圍,多個部門多次協調無法達成統一的意見。
時間越拖越久,問題仍然存在。面對村民的信任,李思俠一度感覺壓力很大。和政府部門打交道時,她常被質疑不是雙喜村戶口的人,是「嫁出去的女兒」,卻管雙喜村的事。她的媽媽也曾經阻攔她,不要管這事。
多個村民寫下書面委託書,委託李思俠幫忙向各級政府反映石料廠的汙染情況,減少政府部門對李思俠的質疑。
他們用歪歪斜斜的字體,在委託書裡表達了他們的困難,「多次找邱興銀他不理」「我想向上反映情況,但我不會說」「村道問題處理了好幾年,每次都說明年翻修,結果一直處理到現在」。
部分村民開始模仿李思俠維權的方式。魏智波把李思俠寫的文章列印下來,郵寄給各個政府部門。還有人直接跑到政府部門,當面反映情況。和石料廠打交道時,他們開始學會錄音,保存對話內容。
2015年至2018年擔任雙喜村村主任的張先軍觀察到,村民護路的願望逐年強烈,和石料廠的矛盾也越來越激烈。他也曾和石料廠溝通過,但是對方沒有理會。
汙染問題還在持續,有村民因此洩氣。李思俠不甘心,鼓勵他們,「再喊,再喊」。她自己也曾計劃過放棄,但回到西安,又覺得應該堅持。她發簡訊鼓勵村民:「只要我走進青山溝,環境問題就成了我的心結。我好像沒辦法放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