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偵探」他們在威海,為自閉症兒童撐起一方藍天

2020-10-04 吃瓜大哈

孩子不愛說話是自閉症嗎?

不能與大人正常交流,不跟人對視的孩子是自閉症嗎?

暴躁、愛發脾氣、自傷自殘的孩子應該怎麼辦?

在威海,

這些機構或許能夠幫你……

春風化雨,春苗茁壯,春苗雨露康復中心

威海市春苗雨露自閉症兒童康復服務中心,威海市新威附路60號(北竹島大潤發向北200米)成立於2013年,針對自閉症、語言障礙、學習障礙、發育遲緩等特殊兒童,提供評估、訓練、教育和諮詢輔導。

「 豐富多彩的校園生活 」

目前有60多學生。教師20多人。採用功能訓練康復模式,功能訓練課是1對1上課,上課期間孩子要有家長陪同。在口腔恢復方面比較專業,有口腔按摩和發聲訓練等恢復手段。

該機構由自閉症兒童家長創辦,經過長期的學習、實踐,在自閉症兒童功能恢復方面有比較成功的案例。目前接收的主要是小齡學生,早期幹預的效果比較好,3-6歲是最佳康復期。功能比較好的孩子經過恢復有正常上學的可能。

關注

作為自閉症孩子的家長,該校負責人對自閉症兒童的成長、就業、甚至養老都比較關注。他們對於未來抱有很大的擔憂,當家長老去甚至離世之後,孩子是否能夠生存?誰來關心他們的冷暖?

助力起步,邁向社會,青蘋果關愛中心

威海青蘋果兒童關愛中心,威海市經區華夏路北洋技校院內,2017年成立,時間較短,目前學生20多人,教師6人。為自閉症,精神發育遲滯,語言障礙,多動症,感覺失調、唐氏綜合症等特殊兒童提供特殊教育和康復治療。

採用社會化康復模式,融合教育,搭建買菜、就醫、理髮等日常生活場景,模擬進行生活訓練,練習人際溝通,居家生活,社區生活,實用學科,健康維護,社會技能等。每天8小時課程,無需家長陪同。

小齡和大齡學生都能接收,為15歲以上能力較好的自閉症患者提供職業技術教育。能獨立工作的學員還可以在關愛中心、校內企業或殘疾人文化產業園工作。

關注

青蘋果兒童關愛中心的負責人也是自閉症孩子的家長,她比較關注的是大齡的孩子,當進行了幼齡康復之後,不能上學的會回到家庭,長期的居家容易誘發「二次自閉」,導致前面的康復前功盡棄。關注大齡孩子的就業和將來的養老問題,唯一的願望就是將來孩子有個地方待著,有份餬口的工作。

支持愛護,親如一家,彩虹橋兒童啟智

威海市彩虹橋兒童啟智中心,威海市環翠區戚家夼82號樓(文筆峰幼兒園西側) 。目前學生50多人,教師十幾人,專業特教老師5人。成立於2011,主要為自閉症、語言障礙、發育遲緩等特殊兒童提供康復訓練。

上課需要家長陪同,採用ABA應用行為分析療法、感覺統合訓練、社交遊戲等方法,通過個別訓練、集體訓練提高兒童能力。有多個成功康復的案例,孩子已經可以自理,上學。開辦時間比較長,得到了家長的認可,家長心理疏導工作做的比較好。

關注

社會對特殊兒童的接納。自閉症兒童的教育脫節,接受教育後也無法走向社會。在正常學校被排斥,工作也容易受欺負,呼籲社會大力發展庇護性就業(專為特殊群體提供的就業)和支持性就業(老師跟隨指導)兩種特殊兒童就業方式。

寫在最後

小編走訪的這幾家機構除了開辦時間較短的青蘋果,其他兩家都有自閉症的孩子在排隊等待入學康復。

康復機構的負責人也都對目前自閉症兒童的驚人的增長速度持悲觀的態度。自閉症兒童的比例已經從原來的1:80增長到現在的1:60,甚至1:50。

他們的康復、求學、就業、生存無不存在著巨大的問題。他們的撫養、照護對一個家庭來說就是一個沒有終止的任務。那麼社會應該為此做點什麼呢?

最後,提醒一點,家長一旦發現孩子有自閉症傾向,一定要及時就醫,及時進行康復。有不少家長抱著僥倖心理,認為孩子大了就好了,結果耽誤了孩子的最佳康復時機。





相關焦點

  • 用愛心為特殊兒童撐起一方藍天
    /col/col201/index.html規劃計劃/col/col205/index.html 用愛心為特殊兒童撐起一方藍天    說這些話的是一群特殊兒童,他們在智力、聽力、視力、肢體、語言等方面或多或少存在一定的殘疾。這些孩子同樣是祖國的花朵。
  • 為自閉症兒童帶上手環,「預知」情緒失控,有可能嗎?
    最近美國東北大學(Northeastern University)的行為科學家 Matthew Goodwin 開發一種新的可穿戴設備,可以提前一分鐘預測自閉症患者可能會產生攻擊性行為的情緒失控,研究人員把這種情況稱為「侵略性爆發」(Aggressive Outbursts)。
  • 關注自閉症兒童,讓他們不再孤獨
    對外界聲音充耳不聞,對周圍事物視而不見,活在自己的世界裡,就像天上的星星,在遙遠而漆黑的夜空中,獨自閃爍著,他們就是自閉症(孤獨症)兒童,常被稱為「星星的孩子」。孤獨症曾經被錯誤地認為是兒童精神分裂症,但事實上它是一種神經發育性障礙。當孩子被診斷為自閉症以後,很多父母會有自責的情緒,總懷疑是不是自己在對孩子的教養方式上犯了什麼錯誤?
  • 曾經被同學罵「傻子」的自閉症兒童:我已經不恨他們了
    相比把自己的學生教「好」、拿下亮眼成績,他更關心如何「更好的去支援他們」。他在星星雨青少部工作,主要為12-18歲青少年孤獨症人群提供社交方面、認知方面,還有生活自理方面的教育。「很日常的居家生活(技能),比如說教他們去洗臉、刷牙,打掃衛生,還有的時候教他們做一些飯。就是讓他們過一個正常化的生活。」
  • 陪伴自閉症兒童感受美麗秋天,威海愛心人士開展主題融合活動
    齊魯晚報·齊魯壹點記者 田佳玉有一群孩子,他們有著明亮的雙瞳卻不願與人相視,有著風鈴一般的嗓音卻始終沉默寡言,有著健康的聽力卻對整個世界充耳不聞,他們就像夜空中最最遙遠的星星,永遠沉寂在自己的世界裡。他們在社會中被稱作是患有「自閉症」的折翼天使,需要得到更多的愛與陪伴,來支持他們走出孤獨的象牙塔。10月23日上午,由哈爾濱工業大學(威海)體育教學部、威海春華殘障康復服務中心主辦的自閉症兒童「我心中美麗的秋天」主題融合活動在林海公園舉行。威海市民政局副局長苗家、環翠區民政局局長林森等參與此次活動。
  • 她是自閉症兒童教師,教他們打鼓還組團表演,只為讓他們回歸社會
    社會只看到了天使的純真卻看不到天使的背後有一雙撐起他們整片天空的翅膀「介哥說」01其實99%的自閉症小朋友都不會畫畫上周,介哥的票圈被一幅幅奇異的畫給刷屏了。當人們普遍認為自閉症兒童是「藝術天才」時,他們一定不知道,其實99%的自閉症小朋友都沒有藝術天分,他們不會畫畫,不會做精細的手工,更不會彈奏任何樂器。
  • 自閉症兒童言語治療的幾大核心要素
    當自閉症兒童情緒狀況不佳時,也常常會出現不適當行為,有研究者曾描述自閉症兒童產生行為問題的情境:有語言的自閉症兒童當他的身體不舒服時,卻會說一些不相干的話如「汽車掉了」、「毛巾不見了」用來表示身體不舒服,然而這卻讓人誤以為他是無理取鬧;當自閉症兒童精神狀態太累時他會不停要求家長做這、做那、要這、要那,如「到外婆家」,一出門時,卻換成「要吃餅乾」,變得難以伺候;當自閉症兒童接觸新環境或新事物或陌生人時
  • 濟南六一兒童醫院專家講解:不愛說話=自閉症? 如何預防兒童自閉症
    自閉症,又叫孤獨症,是一種精神疾病。自閉症孩子在交往中不能像正常人那樣按照「直覺」的方式去理解別人的意圖,而多表現較為「孤獨」「不合群」。   他們活在自己的世界中,似乎有著不同常人的思維,所以被稱為「來自星星的孩子」。
  • 全國兒童證明自閉症與疫苗並無關聯!
    僅憑這 12 個病例,在一系列分析後,Wakefield 就認定 MMR 疫苗和自閉症相關,並且聲稱這種「獨特的疾病進程」,以及「疫苗與自閉症的相關性」是「真實」存在的。在 2011 年末,他又被 BMJ 爆料原始數據中那些患兒並沒有炎症性腸病,而在他的「研究」發表後,英國的疫苗注射率降低了 20%,造成上百萬兒童暴露在危險之中。說 Wakefield 是個「有意無意的騙子」似乎有些輕了,這位 Wakefield 醫生完全就是霍普金斯公衛學院的反面:Taking Lives, Millions at a Time.
  • 強迫、刻板、重複,一定會是自閉症嗎?謹慎聽取「早教專家」的判斷
    如果我告訴你,這些是自閉症孩子「刻板行為」的表現,你會不會嚇一大跳?由於大部分人對自閉症並不了解,再被網絡或所謂「早教專家」一忽悠,便可能造成沒有必要的誤讀和恐慌。我的第一反應:「自我中心是三歲兒童心理發展的典型特徵之一,挺正常啊。」但是聽到她說孩子有「強迫行為」、「刻板行為」、「語言重複」和「眼神迴避」,我心裡還是警覺起來。
  • 當孤獨症兒童「開始上學」會改變什麼?
    每個孤獨症兒童家長都想自己的孩子有一天能進入普校,可是「上學」這件事兒究竟能改變孩子什麼誰也說不清楚……,這比剛入學前好很多了」;「孩子語言能力提升了,能夠主動跟人說話了」;我們家長也要對孩子的成績看淡一些,對融合教育來說:「課堂是起點,社會才是終點」,我想融合教育最大的意義就在這裡。
  • 青島以琳康教展能中心服務自閉症兒童12000人次
    10月31日,從青島以琳康教展能中心二十周年慶祝活動上獲悉,二十年間,先後有自閉症兒童1萬2千人次在以琳接受康復訓練。  據以琳康教展能中心創始人方靜介紹,2000年10月6日以琳康教展能中心在青島市南區田家花園的一所民居內起步,如今已擁有青島、寧海兩處中心,青島中心共有17000平米教學樓,在訓自閉症兒童約800人;寧海中心擁有8400平米教學樓,在訓自閉症兒童200人。20年間,共有自閉症兒童1萬2千人次在這裡接受康復訓練。
  • 【培訓回顧】香港語言治療師到學康為自閉症教師做自閉症語言培訓
    語言訓練現已成為自閉症兒童康復訓練過程中一個重要的部分。
  • 康譜睿啟兒童成長中心開業:用腦機科技打開自閉症孩子的心扉
    中心通過融合優秀的行為幹預方法和前沿的腦機接口技術,研發了孩子喜聞樂見的「腦控遊戲」對自閉症兒童的腦神經進行直接幹預,努力為特需家庭和行業提供富有科技含量、緊跟人工智慧時代的科技手段,提高早期幹預效果、縮短幹預時間,讓更多自閉症孩子心中有愛,眼裡有光。
  • 教你如何準確判斷兒童早期自閉症1
    美心說「兒童自閉症50問」科普專欄,幫助家長深入了解自閉症,學習應對自閉症的方法。關愛孩子,從了解自閉症開始,請關注我們,每日一更。 自閉症孩子表現的症狀千差萬別。本期,將帶大家深入了解自閉症與其他症狀的區別,讓家長們在第一時間準確地判斷出孩子的情況。
  • 自閉症兒童康復教育的4個黃金階段,要抓緊了
    真實狀況是,自閉症並非像其他疾病一樣治療幾個療程就會痊癒,患者一旦被確診為自閉症,對其的幹預將會是伴隨終生的。只是因為個體因素不一樣,在幹預的強度上會有輕重之分,絕不是階段性的幹預後就可以高枕無憂。  孩子的每一個進步都意義非凡,即使是一點點的小進步也彌足珍貴,希望家長們都能看到這份進步,鼓勵他們繼續努力。
  • 推薦閱讀|自閉症兒童的心靈治療師:音樂
    專注爵士鼓教育只為發現每一個優秀的你- 黃河爵士鼓 -提起自閉症,我們總是會聽到一些諸如「無法獨立生活」、「行為舉止怪異令人害怕」、「沒有用的人」等負面評價。首先,我們來了解什麼是自閉症自閉症是一種兒童發育障礙疾病,表現為社會交往障礙、刻板重複行為、興趣缺失等。除這些典型症狀,部分自閉症孩子還會存在平衡、步態、姿勢異常、關節活動受限等問題。
  • 「5-7歲」自閉症兒童運球訓練合集
    本文將通過「高低控球」、「滑步運球」、「換手運球」和「變速運球」四大塊為大家分享中階「5-7歲」自閉症兒童運球練習合集文末有更多年齡段自閉症孩子籃球訓練和體能遊戲技巧高低控球01低手控球動作要點&延伸活動1.可進行全蹲
  • 簡訊|自閉症兒童評量工具與個別化教育計劃在市特校舉行
    「高功能自閉症與亞斯伯格症系列巡迴研討會-花蓮場次」講師。2.擔任2006年國立花蓮教育大學特殊教育學系辦理「自閉症課程實務經驗分享」專題演講之講師。3.擔任2007年花蓮縣南區特教資源中心辦理之「特教之能倡導研習-認識亞斯伯格症」講師。4.擔任2007年臺東縣政府辦理之「96年度兒童及少年福利專業人員訓練暨發展遲緩兒童早期療育業務推廣與經驗交流研討會」講師。
  • 「象芽塔學院」自閉症兒童的發音訓練
    自閉症兒童,特別是「無語言」的自閉症兒童,由於長時間缺乏發音的活動,或者經常發出一些無意義的奇怪的聲音,造成了他們在發聲和構音方面與其他兒重不同,相關方面的能力比較差,需要進行特定的訓練,增強他們的發聲和構音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