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年前建設的商品房,絕大多數都是多層步梯樓房。如今,隨著時間的推移、社會的發展,這些步梯樓房都變成了「老齡房」,但是,又不能拆遷,因為拆遷費用比平房高層10倍以上,拆不起、賠不起。這些「老齡房」的配套已經明顯落後了,不能拆,只能翻新、升級。所以,老舊小區改造,就成為了這幾年的工作重點之一。確實是一件提高人民生活質量的大好措施。
從另外一個角度講,任何事情都有兩面性,在實行的過程之中,也會遇到各種問題。我們不能因為出現問題就會停止社會的發展進程,要把遇到的問題想辦法解決掉,才能推動社會的發展。
老舊小區改造有很多項目,比如鋪設地面、綠化小區、增設停車位、修繕健身設施、成立老年人活動中心、社區服務中心、嬰幼兒託管所、小區大門改門禁卡、粉刷牆皮、檢修樓頂太陽能、增設網點房、安裝電梯等等。這裡面最受關注的就是老舊樓房安裝電梯了。
如今,老舊小區改造正在如火如荼地開展中,步梯樓房加裝電梯也同時在進行。上面提到的其他改造項目基本都不存在爭議,唯獨加裝電梯是爭議比較大的項目。
我上篇文章提到了有位一樓的業主不同意加裝電梯案例,這裡再簡單說一下。
某近20年的小區,今年也在改造範圍內,大夥都很高興。但是如今實行起來卻遇到了難題,就是有部分一樓業主不同意安裝電梯,怎麼辦?
大致情況是這樣,張先生是剛需,頭幾年一直想買房,但是一路觀望房價上漲,總是不捨得買,也很苦惱,擔心房價繼續漲下去,最終在2018年痛下決心,買了套價格相對低點的二手房,是步梯樓房的一樓。因為考慮到老人給照看孩子,上下樓不方便。更鬧心的是,買完一兩個月,張先生所在的城市房價就開始下跌,如今他小區二手房價格跌去了至少30%。今年又遇到小區改造的事情,張先生開始也比較高興,因為小區路面、停車位、健身設施都進行了翻新、優化。唯獨加裝電梯這件事,有點鬧心。
現在整個單元只有他一戶不同意加裝電梯,小區物業、業委會、五樓和六樓業主都勸了他多次,最終他還是不同意。一樓的張先生提出了5個問題:
1、噪音。小區的車每天來來回回的,本來一樓就相對比較吵,加上電梯後,半夜安靜的時候,電梯的聲音肯定比較明顯。還有都在自家門口等電梯,說話聲也會吵。
2、採光。一樓本身就有綠化的樹木遮光,安裝電梯後,遮光加劇,無論是透明玻璃還是鐵皮的電梯轎廂,都會影響採光。之前出門是一片綠色植物,加裝電梯後出門就每天看到電梯和人群了。
3、物業費。加裝電梯後物業費還要增加,自己不想這個冤枉錢。
4、電梯維護費。如果遇到電梯故障,還要均攤維修費,不合理。
5、房子的價值。加裝電梯後自己的房子就會貶值,高樓層的房子就會增值,我問什麼要讓自己的房子貶值?
另外,張先生還提出了2個條件,滿足條件,就同意安裝電梯。
1、按照同區域高層電梯房子的6樓價格,補償差價;
2、用五樓和六樓的房子,和一樓交換一套。
兩個方案一提出,五樓和六樓的住戶,就沒再找過他,連物業也基本不露面了。
其實,筆者認為,張先生有自己的難處,畢竟是高位接盤,本來房子就降價,裝電梯後又要比市場價更低,換做是他人,心裡也會很難受。
比如裝電梯之前,一樓的房子能賣100萬,六樓的房子也就80-90萬;加裝電梯後,一樓的房子只能賣80萬,六樓的房子可能就110萬了。先不管今後房價漲跌的問題,就目前,已經是可以預料的、明顯的要貶值。
有網友在看過前一篇文章之後,也發表了自己的看法。
比如網友1留言:自己也住六樓,一樓如果不同意,大不了自己爬不動步梯的時候,就換房子。但是樓下如果要安裝或者修理太陽能熱水器,也別想從六樓自家上去。
網友2留言:電梯都是按在公共區域,其實問題不大。問題大的是一樓參與安裝,但是卻使用不到電梯,看著煩,全樓都能享受到的好東西,憑什麼只有我享受不到?這才是你們一樓抵制按電梯的真實原因!
那麼到底怎麼解決這個問題?差價補償或者和六樓交換房子的可能性很小。我認為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著手:
1、首先,一樓不能分攤電梯安裝費。電梯安裝費,可以按照樓層高低,按比例收取。
2、其次,一樓的物業費不能增加,也就是不能包含電梯維護費項目。並且電梯出保修期後的故障維修費,不能讓一樓分攤。
3、還要儘量給一樓免除3-5年的物業費。至於免除部分誰來填補,可以適當加到電梯維護費中。
4、如果條件允許,可以給一樓開闢小院。現在的高層電梯房很多一樓都帶院子,並且價格變成了最高的。如果房子周圍無法開闢,可以在小區綠化帶集中改成菜地,分給一樓住戶。
畢竟電梯對一樓無任何利好,我們只要拿出點實際的誠意,我想,一樓業主也會爽快的同意這件好事,共同建設、維護好自己的家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