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今年開始,隨著舊改工作的穩步推進,越來越多的老舊小區都「換了新顏」,尤其是加裝電梯,不僅提高了老小區住戶的生活體驗,更為關鍵的是拉近了各個樓層之間的聯繫。
可是與此同時,問題也隨之出現,比如1、2樓住戶和5、6樓住戶對於是否需要加裝電梯的看法不一,5樓住戶明確表示支持加裝電梯,甚至還親自出面找1、2樓商量,從中斡旋。
那麼1、2樓住戶為什麼不同意加裝電梯呢?我總結了一下,主要有下面2點:
其一、他們認為自己根本就用不到電梯,可是卻還要承擔同樣的費用,有的1樓住戶甚至直言:「如果需要我承擔費用,那麼我就不會在同意書上簽字。」
其二、1樓住戶認為老房子在設計的時候,並沒有預留出電梯位置,再加上房齡普遍都在20年以上,因此直接加裝電梯對於老房子的結構可能也會產生影響。
當1樓住戶提出這兩個問題後,很多人也都陷入了思考,對此我認為加裝電梯對結構的影響不會很大,最關鍵的還是1樓住戶是否需要承擔費用,這才是問題的關鍵。
不過,後來經過共同商量之後,終於探討出了一個方案:除1樓外,其他樓層按照每增加一層多承擔5%。也就是說二樓承擔10%,三樓承擔15%,四樓承擔20%,五樓承擔25%,六樓承擔30%
除此之外,有的小區還會以現金方式補償,比如按照電梯費用的10%-15%補償給一樓住戶,並且後期維護的費用也不需要一樓承擔。
可是誰知,這個方案提出來之後,3樓住戶又有了不同意見,他們認為相比較2樓來說,他們對於電梯的需求也並不是很大,可是也需要承擔費用,這樣很不公平。
因為加裝一部電梯的費用一般需要30萬元左右,除去各種補貼之後,住戶自己需要承擔的費用應該在20萬元,按照10%的比例來說,三樓住戶需要拿出2萬元,然後再加上後期的電費和各種費用,一年的總支出應該在3-4萬元,要知道這已經是一個普通家庭半年多的收入了。
可是,3樓因為樓層適中,說白了就是既不高也不低,本身也並沒有強烈的加裝電梯的需求,這點和5、6樓住戶有很大的區別,突然需要承擔這麼多費用,他們有點想不通,也覺得沒有這個必要。
隨著新規出臺,3樓反對也將沒有用
就在今年,青島市就出臺一條新規定,在市區補貼的基礎上,2-6樓住戶再分別補貼4300元、8700元、10500元、12200元、14000元,並且1樓住戶還額外能獲得3000元的補貼,這種方式其實就是最大限度地兼顧每層住戶的公平。
除此之外,瀋陽市也出臺了新規定,如果徵得了85%以上的使用面積及整個小區85%以上的住戶同意,那麼就可以考慮加裝電梯。其實在今年的5月份,北京市也修改了加裝電梯的辦法,其中專門提到了「2/3」概念,也就是說只要徵得2/3以上住戶的同意就能加裝,不過其他住戶也不能有反對意見。
如果按照這個新規來說話,只要1、2、4、5、6樓住戶都同意了,3樓住戶不同意也沒用,但是考慮到公平問題,肯定還是需要徵得3樓住戶意見的。
就像清華大學房地產協會會長聶梅生說的那樣,舊改不是為提高房價。說到底舊改是為了提升老房子住戶的居住體驗,與其同時還要兼顧到各個樓層的情況,做到公平對待。
筆者也認為,老房子舊改已經成為了國內房地產市場發展的重要方向,以後樓梯房的數量會越來越少,不論是新建造的房子還是老舊房子都是這樣。
比如《住宅設計標準》中就有規定,此後凡是新建造的總高在4層以上的住宅,都要加裝電梯,這和舊改有點不謀而合的意思。
對於85%以上住戶同意加裝電梯和「2/3」概念,你有什麼看法,歡迎在下方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