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到這個話題,就想到身邊最為顯著的一個例子。前不久和品牌方的陳總一起吃飯,由於跟他有長時間的業務往來,因此也算得上是熟識的老朋友了。我對他的印象比較深刻,有著一個大大的啤酒肚,嘴上留著點絡腮鬍,是典型的中年男人的形象。
可最近,我卻發現他的狀態好了很多,整個人看上去也十分的精神,不禁有些感興趣,問他為什麼最近變化這麼大。
陳總也開始嘮起了家常,說家裡的小孩,年級不大,體重可不輕,也因為這個原因在學校受了不少的嘲笑。
可在叫兒子減肥時,小男孩卻指著父親的肚子說你也胖,為什麼你不減?陳總幡然醒悟,單方面要求孩子做一件事,顯然是不夠妥當的。
於是,他倆便雙雙定下了目標,一起向著前方努力。不禁感慨,父母的水平越高,越重視榜樣的作用,越會選擇和孩子一起學習和成長。相反,低水平的家長更喜歡單方面要求孩子學習各種知識,拒絕和孩子一起學習和成長。
父母如何與孩子共同成長
一、父母的「以身作則」
父母的言傳身教是最古老的教育形式,是開啟成長智慧之門的第一把鑰匙,是人生成長的啟蒙教育。
由於每個家庭的特殊性和孩子成長的獨特性,大多數情況下,從來沒有一個家庭教育項目或課程能夠在市場上得到廣泛應用。
每個家庭所能做的,就是用自己的成長經歷「以身作則」來教育孩子。如果把家庭比作一臺機器,那麼它更像一臺複印機,父母是列印原件,孩子是列印副本。如果你發現複製品有缺陷,你應該首先檢查原件是否不完美。
二·、跟上孩子成長的方式,是與孩子同學
父母要求孩子努力學習,熱愛學習。要想讓他們知道怎樣才能算是正確的行為,那麼首先要給孩子做行為示範。
比如,如果要求孩子寫好字,首先要有為孩子做良好示範的能力,讓他們有一個學習的對象。
如果想讓孩子愛打掃家務,那麼家長就不能偷懶;要求孩子有規定的讀書、閱讀的學習時間,那麼家長就應該全程陪同,一起學習。
和孩子一起學習課程,能夠清楚地知道他學了什麼,在與孩子的學習交流中,才可以清楚所學的綜合知識和遇到的問題都知道是什麼,該如何解決。
當父母餵養孩子吃東西的初期,會等到自己覺得適宜的溫度時才會給孩子。學習文化知識也同樣如此,家長應該能夠帶頭為孩子樹立榜樣,在行為和習慣上告訴他們應該怎樣做。
對於即將學習的新知識和新技能,父母可以先嘗試著去做,就像給孩子餵食一樣,提前給他們探探路,知道前面大致是什麼情況,再陪同著他們一起前行。
三、孩子的成長是父母技能的綜合
教育方法和技能只是孩子成長的冰山一角。有時,孩子的教育,拼的是基礎,比的是父母的態度和生活的感知。
也就是說,父母的一生都要不斷的學習,參與到教育其中。最理想的狀態就是可以幫助孩子解答所有的疑惑,至少,應該和孩子有互動。
這個漫長的尋找過程不僅是為了孩子,自己也能在其中得到升華。孩子的起點是父母的肩膀。便可以贏在起跑線上。
父母的教育是決定孩子成功的關鍵因素,但如何教育孩子才能不發生偏差是很多家長都想要知道,也想要掌握的方法。
而想要孩子擁有一個良好的性格,可以與人相處融洽,是每個爸爸媽媽都想要孩子做到的。這套《養育男孩》和《養育女孩》,就可以幫助父母輕輕鬆鬆解決這個問題。
本書結合實際案例,總結出男孩與女孩在成長過程中的差異,教會父母使用不同的方式應對這些差異。
通過對他們的深度剖析,整理出了相應的教育方案,語言通俗易懂,方法簡單,能快速上手,養出乖寶寶不再是難事。
現目前書店周年慶這套書原價68元,直接降價近二十,一共只需要49元!點擊連結購買,方便快捷,不到兩杯奶茶的價格,就可以領回這套「教育聖典」。
寄語:為了讓孩子有更好的成長,父母自己必須朝著更好的方向發展。寶寶對於世界一無所知,有很多東西要學,而他學習的方式大多是從父母那裡學來的。
大多家長也是第一次做父母,如何培養和教育孩子,只能從各種途徑探索和學習,這也是家長的一種「實習」。因此,為了讓孩子們有更好的發展和更大的前途,需要和孩子們一起成長,面對他們成長過程中的所有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