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學愛好者指南 | 抑鬱症、多重人格、自閉症,也許你從未知道它們的真正含義……

2021-02-22 簡快心理考研

作為一家心理學考研在線教育機構,我們幾乎所有的工作都是專注於心理學考研考試。

同時,作為心理學從業者的我們也有那麼一些屬於我們自己的浪漫——

「我們想為心理學的科普和心理學愛好者們奉獻出我們的力量。」

今天,小萌想帶大家了解的,是3種大家既熟悉又陌生的心理疾病:抑鬱症多重人格障礙以及自閉症

抑鬱症:「我的腦海中進行著一場葬禮」

抑鬱症,也稱為單相情感障礙,是指經歷了一次或多次的抑鬱發作,期間沒有躁狂發作。核心症狀包括情緒低落興趣缺乏精力減退。可以分為重性抑鬱障礙和心境惡劣障礙。

抑鬱症究竟有多可怕?

引用知乎上該問題下一條點讚數達到6.3萬的回答:

「2019年9月複診,結果為中度抑鬱症。父母閨蜜都很開心,只有我靜靜地在地板上坐了一個晚上。我以為我已經變成一個正常人了,我以為我終於擺脫抑鬱症了。原來不是這樣的,是我早已經忘記當一個正常人是什麼感覺。」

是的,抑鬱症最可怕的地方便在於,其能破壞人的行動力、社交能力、思維方式……進而完全改變一個人。

在TED演講:《抑鬱症,是一種怎樣痛苦的體驗?》,主講者安德魯·所羅門是這樣自述其曾經的生活的:

「它會讓你感到,所有需要完成的事情都那麼麻煩。即便是吃飯,你也會因為想到要把食物拿出來,去切,去嚼,去咽,而感覺像耶穌受難一樣難受。」

「即便你知道這一切很荒謬,這根本不是什麼大不了的事,然而你已經被它掌握,並且無法找到任何解決的方式。」

這也就是為什麼當某人患上抑鬱症,TA身邊的人便會感到患者懶了、冷漠了、或怎麼勸都不聽,而這些都可能導致人們在和患者相處時產生不愉快,雙方的關係開始逐漸走向冰點,甚至就此斷絕。

但如果你就是抑鬱症患者的身邊人,如果你已經開始厭煩患者,考慮是否減少彼此之間的往來,小萌希望你千萬不要這麼做,因為許多抑鬱症患者不自殺的唯一原因,就是不想傷害身邊的人

你一時的狠心,斷絕的可能便是患者最後一個活下去的理由。

陪在TA們身邊,問問TA們需要什麼,讓TA們感到自己被看見、被接納,對TA們來說,便是很好的療愈過程。

多重人格障礙:「我只是想更好的活下去」

多重人格障礙,一個聽上去就很酷的詞語,甚至不少人在中二時期也曾幻想過自己能擁有多重人格,但如果你知道多重人格障礙患者的得病原因後,相信你可能會想把中二時的自己打一頓,並且立即斷絕此幻想。

多重人格障礙,即分離性身份識別障礙,其產生的原因源自一種極端的自我保護,在經受極大的恐懼和創傷時,通過產生新的人格,來切斷自我與當下現實之間的聯繫,從而隔斷痛苦、恐懼、憎惡和死亡威脅。

在youtube上,一位擁有6個人格的多重人格患者Jess,分享了自己多重人格的經歷。

Jess 小時候父母離婚,媽媽出走,爸爸有成癮行為,留下她和哥哥與爺爺奶奶一起生活。

4 歲的時候,她因經歷無法彌補的嚴重創傷,開始分裂出不同人格。

除了主人格Jess外,第一個出現的人格是6歲男孩Max。

Jess 四歲遭遇生命危險,但當時自己的親哥哥卻並沒有保護她,所以 Max 就出現了,為了保護她。

13 歲時遭遇校園霸凌,於是第二個人格, 13 歲的 Alex 出現,成為她的閨蜜,教導 Jess如何去交朋友,如何維持一段友誼。

第四個人格,21 歲的 Casey 是一個很有趣的女孩,她喜歡大笑,是Jess 嚮往成為的樣子。

第五個人格 Quinn 是 Casey 的雙胞胎,毒舌,幾乎不笑,特別會諷刺人,有點反社會性格,保護她不受欺負。

第六個人格,Jade 31 歲,擔當了所有人格母親的角色。超級懶,但會幫助 Jess 處理「成年人的事情」。

其實,這時我們便會發現,所有人格其實都是Jess的保護者,因為生命威脅,因為校園霸凌,因為恐懼現實,因為缺少關愛……TA們的出現,是因為她想更好地活下去,是我們每個人都在做的事。

只是我們足夠幸運,沒有遭受這樣的傷害而已。

自閉症:「一群來自星星的孩子」

我們都有過說話被誤解的時候。想像一下,如果不被理解的情況,貫穿我們的一生呢?

恐怕,這就是自閉症人士的一生了。

自閉症,又譯作孤獨症,是廣泛性發育障礙的一種亞型,一種因為腦部功能異常導致神經發育障礙的疾病。其典型特徵是社會交往以及溝通上的顯著受損行為和興趣的顯著局限性

如果說普通人接受信息的方式有成千上百種,那自閉症患者可能就只有一種。

生理上的缺陷使得這些孩子無法正常使用語言,對於外界那些看起來正常的刺激,也會產生異常敏感的反應。

因此,這些孩子很難同他人建立聯繫,TA們與外界的溝通渠道「塞車」了。

即便如此,他們依然在努力用自己的方式去表達,有時是自言自語,有時是重複性行為,有時是自己的實際行動,比如,畫一幅畫。

(2月9日《悼念吹哨人—李文亮》 由26歲自閉症患者捷麟所作)

TA們可能不會用語言來表達自己對愛的渴望,看起來也是對外界漠不關心,但TA們會直接地用心去感知外界,去感悟別人對TA的友善、關愛,然後用自己的行動去回饋,學習這個世界表達愛的方式,給身邊的人愛的回報。

孤獨的世界裡不乏絕望與無奈,但卻無法阻擋人們對愛的期冀。

如果同學們想了解更多有關於抑鬱症、多重人格障礙、自閉症的相關知識,歡迎掃描下方海報二維碼,預約眾學簡快22級心理學專業素養課程

11月19日(周四),本課程第二主題單元即將正式上線!這次,我們將帶你們走進《變態心理學》的世界,去認識那些在生活中不為人知的精神的奧秘。

為什麼抑鬱症人會說「 整個世界好像都在享受美好生活,我卻只能透過這隻黑狗,窺見一片黑暗。 」他們又是怎樣掙扎著抵抗這隻抑鬱症的「黑狗」的呢?


多重人格障礙的患者會有怎樣的奇遇人生,為什麼剛剛跟你聊完天的冷酷男下一秒突然覺得自己就是一個小女孩,第二天又會覺得自己是一個七旬老人


「星星的孩子們」眼中的世界到底是怎樣的,他們到底是某個領域的天才,還是「白痴」,為什麼他們總是作出重複的動作,為什麼他們對於外界的善意會無動於衷?

讓我們一起走進TA們,去了解TA們的世界,去認識外表之下本質的TA們。

注意!

本次課程形式為直播+錄播,掃描預約,即可同時免費觀看直播+錄播課程哦~

心動的小夥伴,就快來掃碼加入我們吧~

● 在後臺回復「312統考」,獲取完整版心理學學碩312統考院校匯總表!

● 點擊菜單欄「考研資訊」,查看各院校招生簡章解析!

● 點擊菜單欄「考研資訊」,查看往期日積月累和考點匯總!

簡快網校:

www.jkclass.cn

新浪微博:@眾學簡快

相關焦點

  • 多重人格障礙探秘
    你的大腦是否經常不受意識控制地湧入一些想法、影像或衝動?    本書是心理學的最後一塊隱秘,講述了各種重口味心理現象,如多重人格障礙、特定精神分裂、戀童癖、戀物癖、露陰癖、性慾倒錯、特定對象恐懼症等。一個肉體能裝下幾個靈魂?你最早接觸「多重人格」一詞是在什麼時候?我回想了一下,就是希區柯克的那部1960年的黑白老片——《驚魂記》。
  • 三部必看的深度心理學電影,心理學是一門治癒的科學
    心理學是一門治癒的科學,真正的心理電影擁有很強大的治癒功能,它會揭開人性中最脆弱的一面並把陽光帶進去,同時教會你一些簡單的心理學入門技巧。行為心理學告訴我們:多通道參與的學習方式是最佳的。看完一部同時使用視覺和聽覺的心理電影,很多時候勝過一本好書。
  • 你身邊是不是也有這樣的朋友:「你知道嗎,我有多重人格」
    我經常看到身邊有朋友略炫耀地說:「你知道嗎?我有雙重人格。」我在驚訝與困惑之中,會問一句:「你咋知道的?」「電影裡面說的呀,我還百度了,上面說的跟我一模一樣!也是一會兒特別開朗,一會兒又特別不愛說話。而且我對有些人我就是愛答不理,有些人我能聊上一天。」
  • 4部必看的深度心理學電影
    你的人生才是焦點。雖然心理學保證了電影的收視率,但它也因此做了冤大頭。網上那些所謂的「心理電影」,很多是滿足少數人獵奇的變態心理,這些電影與正統心理學相去甚遠。心理學是一門治癒的科學,真正的心理電影擁有很強大的治癒功能,它會揭開人性中最脆弱的一面並把陽光帶進去,同時教會你一些簡單的心理學入門技巧。
  • 3部必看的深度心理學電影推薦
    藍波為了讓威爾找到自己的人生目標,不浪費他的數學天賦,藍波求助於他大學的好友,心理學教授尚恩(羅賓·威廉士飾),希望能夠幫助威爾打開心房。尚恩在公園的一段話深深打動了我,大致意思是:你可以把一切事物說的頭頭是道,但其實你從未體驗過真正的愛情、親情和事業。只有當你體驗過「失去」時,才會理解這一切真正的價值。當你「失去」過時,這份沉重會讓你變得成熟,不再輕易點評他人。
  • 「知識科普」心理學之人格 | Personality
    人格,一提到這兩個字,人們往往迅速聯想到「人格分裂」、「雙重人格」、「多重人格」等心理學名詞,即使大家可能並不明白它們確切的含義,對它們的了解也往往停留於字面含義。現代心理學將其引申為「人生的面具」,這包含了兩個意思:一是指一個人在人生舞臺上所表現出來的種種言行,遵循社會文化習俗的要求而做出的反應,是人格所具有的外殼。
  • |心理學解析:多重人格
    一個好端端的人突然變成了一個行為不受控制的兇殘之徒,事後還對自己的所作所為一無所知,這種事情你肯信嗎?在現代心理諮詢案例中,個別人曾經悄悄坦白:我總感覺身體裡住著另一個自己,不定時會有新的靈魂來接管身體,而且每一個接管者對之前的一切都毫無察覺。心理學家表示,遇到這種情況,你可能正在經歷「多重人格」。
  • 雙面人格的人可怕嗎?超準黑暗三角人格測試題,黑暗性格測試得分,得出你的人格黑暗面測評結果,雙重人格測試題有多準!多重人格測試題!
    如果你的黑暗內核指數得分比較高,與其難過不安,不如深入了解每一種黑暗人格特徵,思考和探索它們在自己身上是如何形成的,自省可以幫助我們改變自我不合理的認知,以及提高自我道德感和同理心,體驗內疚以及負罪感,以此來降低人格中的黑暗面。想要知道你的D因素分數有多高嗎?
  • 你知道工作犬這個詞真正的含義嗎
    那你知道工作犬這個詞真正的含義嗎?一般來說,工作犬是經受過專門訓練的,它可以幫助殘疾人走路,可以幫助人民軍人,工作犬是工作犬,與寵物犬有很大的差別。工作犬的類型工作犬有很多種,甚至有多種用途。潛在的工作犬要經過嚴格的訓練,然後才能與一名管理人員合作。
  • ——多重人格障礙
    有時候有人會跟你開玩笑說:「你是愛我的肉體,還是愛我的靈魂?」在這裡,我們可以把多重人格障礙看做是一個肉體中裝了多個靈魂,它們輪流來享用、驅使你的肉體。   「肉體」,就是你的軀囊,是你照鏡子時鏡中你的模樣。   「靈魂」,就是你自己獨有的行為模式、語音語調、習慣性姿勢等。
  • 重口味心理學
    重口味心理學描述各種重口味心理現象,教你如何一眼看穿身邊人的所有秘密和怪癖。你的身邊是否有些人看起來怪怪的?你的大腦是否經常不受意識控制地湧入一些想法、影像或衝動?你身邊是否有些人會突然性情大變,幾乎變成了另一個人?你聽說過有的男性有著「害羞的膀胱」嗎?他們在公共衛生間小便時要等到旁邊沒人,或者到一個單獨的小隔間,否則便尿不出來。
  • 走出抑鬱症依靠藥物是暫時的,完善人格才是核心
    可這只是現象描述層面,具體怎麼改變,發生機理等等還不清楚,況且抑鬱症的成因實在複雜絕不是任何一種成因說就能全部概括的。慢慢隨著心理學和精神病學的發展,有學者發現抑鬱症的成因絕不僅僅如此,有提到:「抑鬱障礙的一元論觀點相當直接易懂,但現在到了必須拒絕這種單一理解方式的時候了」(Parker, 2000)。
  • 《先知先覺性格心理學》解讀抑鬱症第二高危人群:藝術家人格ISFP
    作者:周雲騫,綜融方向心理與社會學者,心理諮詢師,榮格人格理論MBTI性格分析師致力於心理學公益,心理讀書會發起者,帶你用3年時間學完心理學本科到研究生的全部課程本文是《先知先覺性格心理學》系列之ISFP各位心理學朋友們,謝謝你們!是你們的支持和期待,讓我跌跌撞撞地走了那麼遠的路!
  • 人格心理學的目標
    所有的人都是謎團,直到我們從語言和行為上發現通向他們的鑰匙,才能明了他們的言行。其實不是,他們會說,心理學是為了讓特定現象的理論描述更令人信服而對因變量進行精確操作的科學,比如在一個方形廣場中找到一個圓環需要花費多少毫秒。如果這樣的心理學研究關注點會使人感到乏味的話,那心理學就太糟糕了,雖然科學並不因為有趣才會有價值。幸運的是,大多數人格心理學家所關注的問題都是人們想知道的一些有趣問題(Block,1993;Funder,1998b)。
  • 你知道什麼是「多重人格」嗎
    多重人格障礙是一種心理疾病,它表現為一個人身上有兩個或兩個以上的不同「角色」的人格特點。這些不同的「角色」各自有著自己的行為習慣、思考方式、自己的生活環境和對自己的認知,輪番主導一個人的行為,有如「在一個身體裡住著幾個靈魂」。
  • 他們為保護你而存在——多重人格或許是一種生存方式
    多重人格又叫做「分離性身份識別障礙」,對於這類人群,許多人的認知也許都停留在一些歐美懸疑電影當中。正因如此,多重人格患者的真實面貌也就變得十分神秘,甚至在許多人眼中似乎有點危險。但是事實上並不是這樣的,在歐美就有一些多重人格患者,在醫生的建議下嘗試在油管發布視頻,記錄自己的生活。
  • 每個人都有多重人格,只是你不知道
    有時候覺得你挺好的,三生有幸,好感激有你。有時候覺得你挺糟糕的,悔不及當年眼瞎,好想換掉你。有時候覺得單身挺好的,自由自在。有時候覺得挺絕望的,好想找個人來疼愛。你有過這樣的感受嗎?你知道這是為什麼嗎?
  • 你是邊緣性人格還是自閉症?
    大家是否記得「大米和小米」今年3月份在文章《鄒小兵薦文 | 在偽裝中掙扎的自閉症女性》中解析了男孩被診斷出患自閉症的概率比女孩高出近4倍的原因。但越來越多證據表明,這種性別比例的差異可能比我們認為的更小。
  • 醫生告訴你:關於心理健康,你必須知道的66個謠言
    (一)心理諮詢師/心理學專業學生/心理治療師/心理醫生最常聽到的一句話:你知道我現在在想什麼嗎?(五十三)精神分裂的人有多重人格多重人格也沒你想的那麼神秘和有趣,是病,痛苦,得治。抑鬱症、焦慮症、躁鬱症、產後抑鬱症等常見精神疾病都需要精神科診療。他們可能社會功能受損,但並不可恥。(六十)小孩自閉症就會主動把自己封閉起來錯。自閉症≠自我封閉≠情感冷漠≠不值得幫助。
  • 普通心理學愛好者如何快速學習實用的心理學
    等等結果稍微找下資料,發現蒙圈了,一個字——」眼花繚亂,根本無從下手」那麼作為普通心理學愛好者如何快速學習實用的心理學呢?那就不好說拉做為一個普通心理學愛好者,心理學研究方法裡的心理測量是要學學的,心理測量關注的用科學設計的量表來觀察分析人格。你在心理分析中可能接觸到的艾森克人格個性問卷EPQA(測量人格),房、樹、人心理投射測驗(人格和潛意識)等等都是常用來進行心理測驗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