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要是教師,都明白職稱的弊端。所有有關取消職稱的呼聲在網上從來就沒有斷絕過。但奇怪的是,儘管明明知道職稱的缺陷,但總有一部分人是堅決反對取消職稱的?
為什麼呢?是不是很奇怪?那為什麼有些人會反對取消呢?無外乎以下原因:
反對取消職稱的人認為,現在的人敬業精神都不佳,也沒有什麼教育情懷,如果再不用職稱來考核老師,可能老師們更加混日子,不好好工作了?
但事實是,就算有職稱了,這些年佛系老師是不是越來越多了呢?有些老師乾脆就放棄了評職稱,你能耐他如何?可見職稱的存在並不能激發老師們的工作激情,反而讓一部分老師感覺沒有希望,過早了放棄了職稱。
職稱從來就不能激發老師們的工作熱情,不過是套在老師身上的一道枷鎖罷了,人們為了評職稱,不一定要好好教學,因為很多證書的取得並不是靠成績的。
也有人認為,如果真取消了職稱,怎麼對教師進行有效評價呢?
誰的教研能力更強?教學水平更高?怎麼評判?但事實是,職稱對老師的評定老師們認可嗎?
看看各校評的高級教師,是最優秀的嗎?是公認的教學水平最好的嗎?當然不是了。因為評職稱需要證書,但證書的發放在任何一個學校都不是那麼公平公正的。和領導關係好的,有背景人脈的,當領導的,證書更多,但他們真的是人們心目中最優秀的嗎?
真正的評價應該看老師的敬業態度,看老師的教學業績,看老師的師德風貌,而不是什麼課題論文。一個老師如果沒有為人師表的良好品行,論文課題寫得再好又有何用?還不是誤人子弟嗎?
目前的職稱,牽涉到很多部門的利益,如果真的取消,很多人的利益將受損,這可能也是很多人不希望取消的主要原因。
比如主管職稱的職能部門,比如評審論文課題的有關部門;比如各種教育培訓部門等等,如果真的取消職稱,這些部門也將退出歷史舞臺,手中的權力將再無任何威力。這會牽涉到很多人,很多部門,所以人家肯定不願意被取消。
職稱可以說養活了很多人!真的取消,這些人靠什麼生存?
教育是國之根本,所以任何一項改革都不會貿然改進,都需要一個極其漫長的過程。
教師職稱也是如此。
但目前的職稱正向好的方向在改革。比如很多地方要求必須是一線教師才有資格評審;比如有的地方要求降低了鄉村教師的評審條件;比如有的地方允許30年教齡的老師直接晉升高級等等,儘管還不能讓廣大老師滿意,但已經進步很大了。
教育改革畢竟是大事,需要慢慢來,不可冒進。
那麼未來職稱會取消嗎?
儘管大家都在盼望著職稱取消,但目前看,未來幾年職稱沒有任何要取消的跡象。但目前的職稱不管怎麼改革,最本質的東西還沒改,所以並不讓人滿意。比如:
1、用課題、論文、優質課評價一個老師是否最科學?
2、高級評上後一勞永逸,是否科學合理?
3、職稱之間工資差距越拉越大是否合理?取暖費等也按職稱發放是否科學?
4、大家工作量一樣僅僅因為職稱不同待遇相差很大是否合理?
5、職稱腐敗到處都有,該怎麼有效杜絕?誰來監督?
如果這些問題得不到有效的解決,那麼職稱不管再改革,人們也不會滿意,只要老師們不滿意,職稱就起不到任何正面的積極的作用。
職稱已經捆綁了太多的老師,浪費了太多老師的時間和精力,最可怕的是,為了職稱,很多老師早已失去了為人師表的模樣,變得利慾薰心、不擇手段。
所以就算為了淨化教育環境,也必須取消職稱。
大家的意見呢?職稱取消是否合理呢?聊一聊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