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示不清價格亂 臺進口橄欖油「不是都優質」

2020-12-23 臺灣頻道

原標題:標示不清價格亂 臺進口橄欖油「不是都優質」

   臺灣「消保會」抨擊有些進口橄欖油,標示不清、價格混亂,建議當局應加強稽查。(臺媒圖)

   中國臺灣網11月14日消息 據臺灣聯合新聞網報導,臺灣「消保會」昨(13)天舉行「原裝進口橄欖油,不是每瓶都優質」記者會,抨擊有些進口橄欖油,標示不清、價格混亂;建議進口橄欖油應用更簡單清楚的標示區分,方便消費者辨別。

   臺灣「消保會理事長」陳秋雄與秘書長呂英瑋,調查市場上眾多的進口橄欖油品牌,發現有些品牌橄欖油的榨油處理程序不同,包裝上的內容物卻相同,明顯不合理;有的品牌在包裝上,竟然完全沒有中文標示,都是外文。

   呂英瑋指出,橄欖油依其榨油之程序分為4級。第一級是「初榨橄欖油」,第一道初榨橄欖油是以冷壓方式壓榨而成,為級數較高的橄欖油;「100%純橄欖油」是第二道壓榨,及混合少數初榨橄欖油;「精製橄欖油」是淡味橄欖油;最後一級「精製橄欖粕油」。

   呂英瑋表示,某款標榜義大利進口的橄欖油,包裝就有以上4種分級,但因外包裝相似度很高,對橄欖油沒研究的消費者很難分辨。另外精製過的橄欖果渣油在境外很多國家規定不能食用,僅用於手工皂、美容用品等特定行業用產品,臺灣廠商卻大力進口,在電視購物、網購、各級超市賣場,都看得到這種產品。

   臺灣「消保會」呼籲相關單位,在食用油品泛濫之際,務必重新檢討與查驗。查驗重點應包括:調合油的成分比例,以及所添加橄欖油為何種分級?以化學溶劑、高溫精煉的橄欖果渣油是否可列於食用級油品?是否可稱為「橄欖油」?各廠牌、各類油品的營養標示,是否符合內容物?(中國臺灣網高旭)

(來源:中國臺灣網)

相關焦點

  • 首次進口突尼西亞橄欖油通關價格/深圳港食品進口清關
    首次進口突尼西亞橄欖油通關價格/深圳港食品進口清關廣東加達報關公司專注於進出口代理,專業的進口供應鏈代理商,各類食品進口報關代理(食用油、酒類進口清關)可為客人提供紅酒、橄欖油、食用油、食品進口方案,橄欖油進口7證辦理、紅酒食品進口備案、報檢、報關、標籤審核代理、食品倉儲以及國內運輸。
  • 進口美國豬肉標示含瘦肉精會被報復?馬英九:找理由討好美國人「很...
    針對萊豬(含有被稱為「瘦肉精」的萊克多巴胺的美國豬肉)產品是否要標示含萊劑(萊克多巴胺),臺行政機構負責人蘇貞昌13日仍堅持稱,如果臺灣弄一個不一樣的標準,除了會引來貿易報復,甚至會被認為是歧視。臺灣「中時新聞網」報導截圖據臺灣「聯合新聞網」、中時新聞網報導,臺灣明年元旦起將開放萊豬進口,臺灣地方政府強烈要求在豬肉產品包裝標示是否含有萊劑,蘇貞昌日前對此表示,臺灣不能用法律強制規定設立門檻,不能自己去設定一個跟別人完全不一樣的規定,除了將引來貿易報復,甚至會被認為是歧視。
  • 臺網友發現薑母鴨含豬肉,「藍委」:加工品萊劑難以查驗,要亂了
    李更直言,無論民進黨再怎麼拗也無法掩蓋,臺灣人飲食生活與肉品市場即將面臨一場"根本性的調整",至於會亂多久?身為在野黨也只能盡力監督。李德維昨日(4)在臉書發文,諷刺在2021年大家相互拜年的同時,臺灣卻也正式進入了"萊豬元年",近來有網友在論壇分享,表示去知名薑母鴨店消費,看了菜單標示才赫然發現,原來"鴨肉丸"也含豬肉;李坦言,其實常下廚或是常跑菜市場的人應該都不意外,鴨肉相對比較幹,鴨肉丸加豬肉,是為了增添油脂口感。
  • 是油不是藥 橄欖油沒那麼神
    A 原裝分裝價格差距大  「橄欖油你是要送人呢,還是自家吃?」昨日,在平和堂超市內,橄欖油專櫃的銷售人員拿著一瓶售價198元的產自西班牙的進口原裝橄欖油向記者推銷。  在王府井超市入口,橄欖油專櫃擺放著十幾個牌子的橄欖油,不僅有來自西班牙、義大利、希臘等國的原裝進口橄欖油,還有不少國產品牌。
  • 在西班牙超市能買到十大進口橄欖油品牌之六
    (原標題:在西班牙超市能買到十大進口橄欖油品牌之六) 今天,青島普瑞馬克貿易有限公司教你如何選購優質的進口橄欖油
  • 進口西班牙橄欖油關稅費計算/專業辦理食品進口通關
    與同行業企業相比,我公司主要具有以下幾大優勢:1、專業優勢我公司業務跟單人員均從事多年進口代理工作,豐富,熟悉相關政策,能幫助客戶設計優的進口方案和專業的指導建議,大限度的為您節約進口成本。2、地理優勢我公司地處長三角和珠三角,交通便利,與多家一級貨代及船公司保持密切的合作關係,運輸,報關,單據操作等速度快,價格低。
  • 幫寶適紙尿褲生產日期標示不清 家長不敢用
    幫寶適紙尿褲生產日期標示不清 家長不敢用(親貝網配圖)      幫寶適紙尿褲生產日期標示不清 家長不敢用(親貝網配圖)  親貝網訊 5月3日消息,近日,消費者袁先生在京東商城給寶寶買的幫寶適特級棉柔紙尿褲時發現標註生產日期不清,放在家裡不敢用
  • 臺72家進口商聯合發表聲明 不進口美國「毒豬」
    12月3日,島內72家豬肉進口商發表「維持不進口萊豬及落實標示產地意向書」聲明。  昨日,進口豬肉同業說明會召開記者會,由禽肉發展協會榮譽理事長李春來主持。針對民進黨當局進口萊豬爭議不斷,島內業者發起自救活動。共有72家豬肉進口商,約佔臺灣市佔率9成的業者出席。
  • 選橄欖油記住這3點,再不會被坑了。精煉、特級初榨、超純這些都是...
    在這裡再次強調下,千萬不要以為寫著「精煉」就是好東西,「精煉橄欖油」恰恰是我絕對不吃的,不要被中文的翻譯誤導了!為了加深印象,我們再看這個,也是同一品牌的兩種產品右邊的寫著「Extra Virgin」是可以買的,左邊的這個「olive pomace oil」,翻譯過來是橄欖渣滓油,這個油按照歐盟的分類法規裡,甚至都不是橄欖油隊伍裡的!
  • 西班牙登鼎橄欖油社區直賣
    【市場調查】原裝進口特級初榨最好  9月12日,記者走訪了濟南多家大型超市賣場,發現濟南橄欖油市場基本被進口品牌把持,產品多來自西班牙、義大利等歐洲國家。而進口產品則分為進口原裝和國內分裝兩種,進口原裝的價格相對高一些。「貝蒂斯、登鼎都是原裝進口的,你看這裡有海關的標籤。」在銀座購物廣場一女促銷員解釋,「別的品牌有的產地也是西班牙,但卻是在中國分裝的。」
  • 橄欖油製作滋潤保溼手工皂,但是橄欖油品級太多怎麼選?其實不難
    我們發現在最近這幾年,各種各樣牌子的橄欖油越來越多,各種各樣的橄欖油宣傳噱頭讓人眼花繚亂,各種各樣的等級和價格更讓人分不清孰優孰劣,讓消費者紛紛表示看不懂,甚至打消了許多消費者的購買慾望。2、優質初榨橄欖油(Fine Virgin)Fine Virgin,酸度比特級初榨橄欖油稍高,但不超過2%,味道純正、芳香。3、普通初榨橄欖油(Ordinary Virgin)Ordinary Virgin,酸度不超過3.3%,味道和風味尚可。
  • 進口產品原產地調查 義大利特級初榨橄欖油的奇幻漂流
    記者李耀洋:經過採摘和加工的多道程序,這樣一瓶剛榨取的橄欖油,很快可能將出現在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上。義大利橄欖油出口國搶佔中國市場橄欖油是食品工業、餐飲行業的基礎原料。隨著我國經濟的高速發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橄欖油的消費需求也逐年增長。中國市場也成為各橄欖油出口國競相爭奪的目標。
  • 進口摩洛哥橄欖油運輸費用計算/煙臺清關行
    食品類的貨物全部都是法檢,所以都是先報檢後報關,不同於普通類物品,可以先報關後報檢。3、進口酒類(不包括免稅進口酒類)應根據我國《食品標籤通用標準》和有關規定加貼中文標籤. 另,進口食用油類應根據HS CODE,發貨前提供清關文件核對【橄欖油需要提供7證(建議發貨前辦理)】4、進口岸進口食品衛生、質量監督檢驗機構依照本條規定對進口食品進行監督檢驗。對監督檢驗合格的加貼「進口食品衛生監督檢驗標誌」,籤發衛生證書(正本、副本)。
  • 澳大半進口特級初榨橄欖油不達標 有發黴腐爛味
    法制晚報訊(記者 李志豪)《雪梨先驅晨報》近日報導稱,澳大利亞超市中的大部分進口「特級初榨橄欖油」都不符合當地和國際標準。這一消息引發了民眾擔憂,懷疑自己是否一直在為劣質產品支付高額費用。  報導稱,檢測發現,一半的橄欖油產品未能達標,主要是因為其口感「有黴味、腐臭或者有一些其他影響口味的缺陷」。
  • 注意|都叫橄欖油,品質大不同,警惕個別商家有意混淆視聽!
    隨著人們消費水平的不斷提高,以往被視為高端食用油的橄欖油也逐漸成為市民餐桌上的常客。不過記者在採訪中了解到,市場上的橄欖油實際上有很多類型,高低端產品質量大不一樣,價格也十分懸殊。有的品牌甚至還有意無意地在產品名稱混淆視聽。
  • 進口摩洛哥橄欖油FOB代理公司/煙臺食品報關行
    進口摩洛哥橄欖油FOB代理公司/煙臺食品報關行廣東加達進出口物流供應鏈,專業代理食品、葡萄酒、橄欖油、餅乾、二手機械進口報關,舊設備進口報關、生產線搬遷進口,海運、商檢備案、中檢、許可證、倉儲、駁船、報檢、中檢、保稅區倉儲、中文標籤整改、國內運輸等全程國際物流門對門代理服務,歡迎廣大客戶來電洽談。
  • 【京東超市】索班斯(SORBAS) 西班牙進口特級初榨橄欖油 1L 39元
    【京東超市】索班斯(SORBAS) 西班牙進口特級初榨橄欖油 1L 39元 2016年11月12日 00:14作者:價格網編輯:網絡
  • 橄欖油進化史,什麼樣的橄欖油才是真正的橄欖油
    熟悉橄欖油的人都知道,橄欖油在西方被譽為「液體黃金」、「植物油皇后」,有著極高的營養價值,不僅能用來烹飪食物,還能用來美容養顏。雖然橄欖油有著種種神奇的功效,但橄欖油是從何而來呢?據考證,世界上第一顆橄欖樹出現在6萬年前現今的歐洲希臘地區,而世界上最早的第一批橄欖油出現在8000年前,但普及率極低。
  • 薑母鴨驚爆也含豬肉,「藍委」傻眼大喊:臺灣要亂了
    李更直言,無論民進黨再怎麼拗也無法掩蓋,臺灣人飲食生活與肉品市場即將面臨一場「根本性的盤整」,至於會亂多久?身為「在野黨」也只能盡力監督。李德維昨日(4)在臉書發文,諷刺在2021年大家相互拜年的同時,臺灣卻也正式進入了「萊豬元年」,近來有網友在臺灣知名社交平論壇上分享,表示去知名薑母鴨店消費,看了菜單標示才赫然發現,原來「鴨肉丸」也含豬肉;李坦言,其實常下廚或是常跑菜市場的人應該都不意外,鴨肉相對比較幹,鴨肉丸加豬肉,是為了增添油脂口感。
  • 臺灣強化食品安全 擬對本地產牛肉推共同標示
    據臺灣「中央社」報導,臺灣農業部門負責人陳保基23日陪同臺灣肉牛產業發展協會宣布,26日將在臺南市善化啤酒廠舉辦「2012臺灣牛肉嘉年華」活動,將推廣臺灣出產的牛肉共同標示,讓民眾認購優質臺灣牛肉更安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