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教常識普及:道教法教的各類兵馬

2021-02-23 鼎鶴善道

經常有人在微信裡問我:「道長,道教兵馬到底有多少種類啊,怎麼感覺你們每個教派用的兵馬都不一樣,而且有的道教正一派,清微派認為法教的猖兵很低級,而法教用猖兵的又覺得陰山派之類用鬼兵的低級,這個鄙視鏈是真的嗎?」

其實兵馬這個話題,說實在話,在當下道教界裡,真正把這個研究明白的也很少,而且大多數隻學道教不學法教,或者只學法教不學巫教,大概都不會真正意義上搞明白這些兵馬的類別。

而我也不敢說我是搞明白了的,畢竟他們在陰司,我們在陽間,對方到底是如何,我們只能通過法本和夢境來判斷,再結合道藏過去記載的一些道法,以及祖師傳承下來的雷神混練大法,從此中,找尋兵馬的究竟奧義~

首先談道教正一派天師道,祖天師受太上親授三五都功經籙,籙中佩受一千二百之官軍將吏,此為道教建教之始,第一次有「兵馬官將」一詞出現。

而祖天師攜此一千二百之官將,奉太上玄元老君之命,前往西蜀青城山,大戰八部鬼帥,收攝二十四炁巫蠱祭壇,轉鬼域為福庭,並在此收服鬼帥之中,日炎之精,行瘟鬼帥趙公明,並為趙帥升奏上帝,職責鎮壇守丹,永護正一,並賜封號,正一龍虎玄壇趙元帥。

而趙元帥麾下兵馬,最初之時,天師是敕旨趙帥,統領其餘七部鬼帥所殘餘歸降部眾,而不服者,皆被天師斬殺,灰飛煙滅,永絕世間。

根據經文記載,趙帥此時統領部眾,有陰兵百萬,具屬行瘟鬼眾,妖魔邪兵,被天師封號「正一天傷兵馬(又名天猖)」,後世更有祖師記載神咒與三洞神卷中,役使此眾兵馬之咒:「役使猖兵咒:正一天傷,元首從良。天師有旨,速捉禍殃。徧通九地,殺鬼擒傷。善者降福,惡者降殃。惡人憎我,盡死報傷。吾令使汝,大逞猖狂。急急如律令」

那麼,從這個時候起,道教正一派,才從天師護身禁衛軍一千二百之官軍(天丁),增加了趙元帥統領的百萬之眾無秧鬼兵陰司兵馬,又稱五猖兵馬,位鎮壇庭,可受民間祭祀。而西南至今還保留的壇神,在最初,就是說的趙公明,並且祭祀壇神的方法,從法本中可以看出,就是祖天師在西蜀而授,並且封兵牌之中的女青鬼律(又名鬼名經)亦是天師所授,後世由青城山李鈺道長,傳授此法與趙候聖主趙昱,趙昱徒孫羅公大法仙師,羅公遠自皇宮出來以後,創建淮南教,再傳入蜀地,號稱趙候南法,亦是天師正教。

且此時,諸多雷神元帥尚未成道,龍虎玄壇趙元帥,是道教成立以後,第一位雷神元帥,所以後世祭祀祖天師的道觀,與祖天師守山門,並面對祖天師的神像,就是龍虎玄壇趙元帥(青城山天師洞至今如此),因此,道教撥將之法,定是後世增添。在祖天師之時,天師自號天下鬼神之尊,位列泰玄上相,而學眾初號鬼卒,後進祭酒,再授仙籙,可稱法官。

後世西蜀之地,眾多少數民族繼承此法之法師,自號鬼師,不曉遣將,只知行兵,俱是此法流傳也。

而上清茅山宗壇由三茅真君傳法演教,留下茅山學法九溪一十八洞度法真人仙師之法,其法源自法術奇門,後世整理為「萬法歸宗」一書。學習過茅山法術之人都曉,茅山之法,咒語簡短,諱字不長,但尤為注重傳承及修煉。但凡顯法,必須有修煉之功,方可奏效。

茅山之法,自三茅真君所修煉之《天童護命妙經》可以看出,皆以六丁六甲為主要召遣之源流。而丁甲之法,乃從軒轅黃帝流傳至黃石公傳承與世。故此,此法簡要而迅捷,真武玄天上帝在武當山修煉時,亦祭練丁甲之法,應周天氣數,合天地之易理,取萬劫而成之丁甲神將,幾乎無所不能。

早期出家修行,未見子嗣記載之祖師,大多修煉此法而成道,如左慈真人,欒巴真人,葛玄真人,林靈素,羅公遠祖師等。。。

此文為鼎鶴善道原創文章,偷盜者,必受譴罰

而此法之中,多有飛天遁地,噗水成冰,穿山入海,隱身避火,隔空取物,遁物移瘡,縮地疾行等諸多隻見記載,早已失傳的絕技。

在現世記載的《萬法歸宗》一書中,雖未明確說明此法禁忌。但是在歷代傳承中可知,此法欲修煉至真,必然絕情忘欲,斷絕六親,入山修之,方可得成。與塵世而練,以法為顯,搬弄術法,則傷德損家,必然敗落,自誤自身。

那麼在此宗壇之中可見,上等之法,皆有丁甲天丁護衛法師而成,就如葉法善天師咒練懸幡,僅僅只是念咒「太上老君為吾懸幡」,而幡自己飛上竹竿,飄然高懸,如此可知,上清之法,精短簡要,修煉為主,一旦成法,出口為咒。

故此,上清之壇,兵馬官將,最初即為六丁玉女,六甲神將,而萬法皆此此二神遣出,其神自帶兵馬眷屬,亦為護身保命,隨行之兵。

且上清宗壇嗣教祖師南嶽夫人魏元君,初為天師道祭酒,後得天尊傳授黃庭內景之法,由玄入牝,練神反虛,故後世上清宗壇,皆以存思內觀為主,並不以行兵遣將為法術之機。

後世更傳有下茅者,則是巫術,是有民間邪法匯總而成,自稱茅山術,而誆騙世人,其法吸取了當時西域僧人喜歡以屍體咒練,割取亡人頭顱,取產死婦人祭練,取喪亡幼童祭煉,虐殺貓靈祭練等。後入東南亞,成為鬼王宗,現今古曼童等邪術的由來也。

皂閣山靈寶宗壇,亦起源丁甲之法,但後世佩有天將童子吏兵,及五方五靈童子,隨帶五方兵馬等眾。後世又與正一宗壇結合,兵將數量無法計算,但最初並不以兵馬為主要修持之法,乃以經科,拜懺,上表奏章,飛欒降筆為主法,並以此記載了道教大部分的靈文經典,為後世的齋醮做出了巨大貢獻。

北帝酆都法系,其法自唐朝而顯,奉北陰酆都紫薇元卿大帝為法主,奉魏晉南北朝時期出現的天篷元帥及麾下三十六部官將吏兵,酆都九泉內外二臺靈官主者,酆都九獄牢頭主法將軍,酆都三十萬眾天魔猖兵為主法兵馬官將。

並在《北陰酆都太玄制魔黑律靈書》之中明確的記載了什麼類型的鬼祟妖魔,以酆都法系之中,哪位靈官來執行追遣,捉拿至酆都地獄受苦受罪。

所以真正道教開始出現明確的靈官追遣鬼祟妖魔之法,是從北帝酆都法系開始的,此法之威猛,相信了解過黑律的道友都明白。。。

而酆都之法,由於太過剛猛,煞氣太重,並且其法之靈驗,嚴重威脅了後來五代十國之中,各大胡人崇F政權,因此而被戰亂之中幾近毀滅。

後至宋朝年間,由於酆都法系對後世影響甚眾,而北極紫微元卿大帝御前四大元帥,天篷,真武,翊聖,猷聖,四聖真君其法甚為靈驗。故此民間多有私藏保管,並由神宵宗壇續繼此法,而興神宵,建立三十六雷法系,綜合了當時道教各派的雷神靈官,混合而成一本《雷神混練大法》並流傳至今。

而此三十六雷體系之中,則將上清宗壇三五斬邪梅仙張大明元帥,和洞淵派的龐劉苟畢八卦大神,正一派的龍虎玄壇趙元帥,靈寶宗壇救苦天尊麾下追魂攝魄的何喬二大元帥,神虎鐵牛魯元帥,車夏二位元帥,靈寶中盟籙中,鬥中急奏方元帥,楊耿二元帥。天心派的地司太歲殷元帥,及虛靖真人開創的酆嶽法系之中,東嶽殿前雷門效職十大太保,溫,李,鐵,劉,楊,康,張,鄂,孟,韋。及酆都法系之中宋,馬,肖,朱,謝,嶽,關,周,陳諸位靈官及鄧辛張陶,真武位前四大掌印旗劍令大神。再匯集民間信仰中五顯華光大帝馬元帥,後世西河派鐵面糾察靈官王元帥等,綜合而成一套萬法匯總,宗壇合一的道教雷神官將體系。

並取神宵宗壇建立的神宵體系,以九天應元雷聲普化天尊為法主,將原本酆都法系以北極驅邪院為衙門的奏牒,移權給雷霆都司,先天無極都雷府。更將過去驅邪禁鬼申奏北陰酆都大帝,北陰酆都宮,北極驅邪院,請奏天篷元帥調遣麾下對應捉邪靈官赴壇拷問,改為仰請九天應元雷聲普化天尊敕旨鄧辛張陶,龐劉苟畢八位混元雷神,統領先天雷神官將王馬趙溫康殷嶽朱周方田高謝楊魯耿各大雷門效職元帥,隨帶麾下副將吏兵,精兵猛將,火急下界,聽從五雷號令,傳奏三元將軍,差遣四元枷拷,同下法壇,助法威靈。並將此法流傳至今

(但是上界兵權仍然為北極紫微大帝,下界兵權仍然在北極紫微元卿大帝,中界兵權仍然在東嶽天齊仁聖皇帝執掌,九天應元雷聲普化天尊為三界五種雷神之統領,神職在紫微大帝之下,意為三軍總司令,而北帝為軍委主席)

那麼從這個體系建立以後,道教的兵馬部眾就開始增多了,並且有了各大雷神元帥自己的兵馬眷屬,那麼道教的兵馬種類,就再難以計算清楚。

比如翻開道藏之中查閱各大雷神之法,隨便一位雷神,你看其神將班,麾下幾乎都是無秧數眾。比如先天首將王元帥,麾下副將,轟天霹靂陳元帥,金鞭拷鬼邱元帥,三千銀牙鳳嘴將,百萬虎首貔貅兵,另外更有九獄牢頭主者,捉縛枷拷冰燒斬壓八元大將,掌生魂畢元帥,提死魂梅真人,監魂賀使者,殺神白起,副將鍾範,麾下飛天夜叉精兵三十萬。

如此算來,單王元帥一位雷神,麾下精兵猛將就有一百三十萬三千眾,還沒有算九獄牢頭主者麾下兵馬人數。。。

再比如地司殺伐太歲殷元帥,麾下神將之中,副將王,蔣二位將軍,諸天星辰真官,三十六天罡神將,七十二地煞神將,土府禁忌之中一千二百兇神惡煞神眾,十二蕩兇神將,八方地脈龍神,十二年王神將,十二月建神將,二十四節氣神將,七十二候神將,六十太歲神將,地司蕩兇院中合部全司官將吏兵,血食魔眾,飛天夜叉,百萬之眾。。。。

。。。

趙帥麾下更多。。。。

如此算來,道教的兵馬體系,在如今的天師清微派體系之中,可謂最全。

再結合酆都內臺都督楊元帥麾下,五猖五路陰司兵馬,打邪滅巫朱元帥麾下火鴉翻壇兵馬百萬眾。。。

怎麼算,單是三十六雷的兵馬眷屬,結合北極四聖所帶兵將,隨便都要上億。。。真可謂無秧數眾。

而道教的大概說清楚了,又來說法教,巫教。

巫教算來算去,就是五猖兵馬。

而五猖兵馬也分為很多種,

第一種軒轅啟教從軒轅黃帝時代流傳下來的先天巫教,穿著打扮直接是野人形象,周身長毛,手持長茅,滿口獠牙,喜好茹毛飲血,殺伐果斷,性情暴躁的「野人形態」五猖兵馬。(此部五猖是受九天玄女傳與軒轅黃帝,以特殊方法祭練起魂魄,吸取陽間祭品精血之氣,讓其永生不死,受巫師差遣,且此部兵馬最初不傳凡民,只是殷商帝國枷拷戰俘羌人割取頭顱入鼎中而祭祀之,其兵歷史最久,其法最烈,現居北陰酆都之中,永鎮酆都地獄,古法之中授五嶽真形圖者,可調遣之,後世只傳承於酆嶽法系及巫教之中)

第二種五猖兵馬,是梅山會上各路山魈,妖魔鬼怪。此路五猖兵馬是二郎神趙候爺與之鬥法,將其打敗以後,收服營帳之下,納為眷屬,其梅山三洞法主,三霄聖母,上洞梅山張大王,中洞梅山李大王,下洞梅山趙大王,梅山七聖,酆都大鐵圍山十大都猖猛王,梅山會上追山打獵,茹毛飲血,吃生吃熟,喝風打哨,倒立獨行。。。各大五猖神將,五方五路五猖兵馬匯集三十萬眾。

這一類兵馬,裡面就是把野人類的五猖,和獨腳五通,山魈鬼怪,五通精怪(胡黃白柳灰這類),五顯精怪(蛤蟆,白蛇,魚精,鳥精,龜精)等眾多天地之間自然形成的各種妖魔鬼怪,掃邪歸正,納入祭祀體系,將其歸奉正教,服從正法,受民祭祀,其目地即是招安納降,讓其不擾害百姓,又積累功德,修成正果。

說起梅山法教,其實源頭依然可以追溯到酆嶽法系,其法之中三橋王母,三宵娘娘,實則就是泰山碧霞元君,以及眼光聖母,送子娘娘。而並非封神榜中杜撰的截教之類的胡說八道。

那麼,北方的出馬仙,各類精怪,要奉碧霞元君娘娘的香火。

實際南方的各種精怪,出馬仙,也要頂敬梅山會上,三宵娘娘的香火。

至今在重慶一代,川南一代,還有專門給人看事的神婆,家裡供奉著三宵壇。

所以,民間的薩滿,巫文化,從這個角度來看,南北相同。

而宵的意思,分為天宵,地宵,水宵,山宵,狐宵,鬼宵,蛇宵。。。等等,宵,就是妖怪的意思,所以天下的妖怪,都要歸三宵(對應天地水)娘娘管轄,以此正道修行,順從天意,救度百姓,不得為害,則可以在地界東嶽門庭之下效職,稱為妖仙鬼仙,受人祭祀,積累功德,方可度過雷劫,免受罪愆,積累一定程度,可轉世成人,受十殿安排圓滿善緣,成為正道修行之人。

第三種五猖兵馬,是說的各地本境戰死的將軍,兵將,土匪,青壯年男性,女子等眾。這種兵馬,是被巫教法師封牌撥職之時,由其師父為其招兵買馬而來,這類兵馬原本只是孤魂野鬼,餓鬼窮魂,但是由於死在深山野外,無人知曉,無人祭祀,則受苦受罪,只得在陽間為害百姓,經常擾害良民。法師將其招兵麾下,設兵馬罐一隻,內裝鹽茶米豆,並納招兵牒,將其招納以後,歸於三元將軍麾下,接受正規訓練,受香火祭祀,刀頭酒肉,銀錢寶馬,則以此皈依玄門,領受經功,護衛法師,成為一支護衛法壇的「民兵」。

這類兵馬,過去又稱為「爛五猖」,其能力主要就是為法師通報最近本地方圓十裡之內各類事情,並在有人前來請法師做事前,夢報法師,令其提前知曉。

另外則是法師遇到歹人之時,將此眾兵馬放出,則歹人立現惡報,以懲惡揚善為本意,但多受後世巫教濫用,所以臭名昭著。。。

這隻兵馬在我派河南教,玄皇教,梅山教傳承中仍然有招納之法,只是師父皆言沒有必要招納這類兵馬,由於明清時期西南道巫二教合壇,籙中所授兵馬已經足夠,最好不必自己招納一支民兵。以免法師百年以後,如果沒有安頓好他們,則會受到連累,並且其兵馬外散四周,成為霸兵,更是危害本境。

不過這類兵馬著實可以招納在道觀罡祠,用於鎮守道觀法壇。其職主要在於監督管理來往香客,管理道觀道士等眾,但凡在其內飲酒淫亂,偷拿香火錢財,偷取香爐器件,其兵馬等眾可令其頭暈腦脹,頭疼欲裂,上吐下瀉。另外有外教邪師,地方邪眾,要強取豪奪,佔據道觀時,則將此人信息燒與壇下,十日之內,至少斷手斷腳,令其畏懼,任是地蛇亦不敢張鱗露牙。

這種五猖兵馬還多被巫教用於捉生替死,懲惡揚善,翻壇破廟,之中。

比如河南教放五猖伐惡科儀之中寫道這種兵馬的由來:

圍城缺水少糧米,援軍不到死戰場,年庚二八投軍死,土地寫表奏玉皇,

玉皇看見心不忍,封為下界做五猖,五猖郎啊五猖郎,身騎猛虎走茫茫,

投軍打仗死戰死,怨氣衝天五猖郎,今日投入師門下,出營出陣殺惡狼,

。。。

所以看過以上介紹以後,諸位道友應該也就明白了,為什麼天壇玉格寫著,凡諸法官禁用嶽兵(五猖)

就是因為在雷法體系形成以後,法師不需要再像以前一樣行兵,而是直接遣將,由雷神官將自帶的兵馬眷屬,前去執行任務即可。

但古老的巫教行兵法,也屬於正法,並非邪法。畢竟沒有形成雷神體系之前,祖天師傳下來的,也是行兵之法。

前一篇《五猖兵馬——道士最後的底線》被全網抄襲。。。

各位假道士,請高抬貴手,別做這種偷雞摸狗被人唾棄的事情。

本公眾號一切文章皆原創,並禁止盜竊自用,凡宵小之輩,皆自遠離,冒然犯之,必損自身,慎之。

相關焦點

  • 道學普及常識(陳景展道長專輯)
    本文摘自道學苑公眾號,作者為陳景展道長 ,版權歸其所有,轉載旨為弘揚道教新風,文章觀點不代表本人,圖文無關,歡迎關注該公眾號,如拒絕轉載請聯繫本人,將即刻刪除。(攝影:玄微散人)導語目前,喜歡道教的百姓越來越多,而信仰也逐步趨於理性化。
  • 揭秘道教:盤點道教那些被別人誤解二三事
    道教是中華土生土長的宗教,道教是張道陵祖天師沿襲,老子道家理秘所創。主張無為逍遙、清心寡欲。道教為中華民族精神之所寄託,是漢民族文化繁榮的見證。隨著時代的發展,很多人對於道教會有一些誤解,下面就來盤點一些容易誤解的道教常識。
  • 道教信仰|關聖帝君信仰
    回復"23"查看:祭祀 | 關於道教法印的製造回復"24"查看:不知道自己出生的具體時辰?這個方法可以準確推算出來!道教寶誥大全回復"43"查看:道教《早晚課經》,一輩子值得誦念!回復"48"查看:道教尊神四御回復"49"查看:道教尊神四大天師回復"50"查看:道教尊神真武大帝回復"51"查看:道教尊神太乙救苦天尊回復"52"查看:道教尊神鬥姆元君
  • 道教常識一百八十問(91-100)
    93、可以只通過現代的一些闡述性書籍了解道教嗎?    當代的人多數是通過現代的一些闡述性書籍了解宗教,但這些書籍很多都已經是脫離了經典而根據作者自己的主觀意識和資料編撰而成的。如果真的有心深入研究 道教,首先要有一定的古文水平,能夠自己辨別字義詞義,才不容易被流行解釋所誤導。而且還要從各家經典處下手,互相參照互相引證,才可以得窺本源。
  • 道教常識:道士做法時用的法器都有哪些?
    道教是我國的本土宗教,距今約有一千八百餘年的歷史了。道教分為以丹道為主的全真派和以符籙為主的正一派。在修行的同時,道教還會經常舉行一項宗教活動——齋醮。齋醮就是民間俗稱的做法事,道士們通過這種古老的儀式來達到祈福禳災,祝國迎祥,賜福延壽,濟幽度亡等目的。
  • 『道教常識』之道教文化與中國民間習俗
    魯迅先生曾說:"中國根柢全在道教"。道教文化是中國土生土長的宗教文化,已深入進中國人的傳統文化、傳統生活及傳統思維方式之中,道教文化已在中國民間習俗的方方面面打下深深的烙印。在傳統節日中,在居家行旅的日常生活中,在生老病死的人生驛站中,無不有道教文化的斑斑痕跡。
  • 道教常識:道教所說的「四恩三有」指的是什麼?
    「天地恩」道教認為宇宙萬物皆由「道」衍化而來,《清靜經》有云:「大道無形,生育天地」。所以道教對於天地的恩,也是對「道」的一種感念。道教名山青城山的天師洞道觀的三清殿外,書寫著一副對聯,上聯是「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下聯是「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 2020年甘肅省公益崗考試公基:人文常識之道教四大名山
    2020年甘肅省公益崗考試公基:人文常識之道教四大名山 為了幫助各位考生更好的備考甘肅公益崗考試,甘肅中公教育為大家整理了公益崗考試備考資料,供各位考生參考學習,望各位考生及時查看學習。
  • 有關道教五文昌「神仙」供奉知識的普及
    從古至今,很多道教神仙也因為被奉為「考神」,奉祀供養的人很多。但是,道教哪些神仙是主管考試的呢?今天,我為大家做一個有關道教五文昌「神仙」供奉知識的普及。帶領大家一起走進道教神仙世界,看看道教哪些神仙掌握「逢考必過」的寶典。什麼是「五文昌」呢?文昌、三臺、文曲、魁鉞、奎星,合稱為五文昌。
  • 2022年全面普及 濰坊市中小學開展人工智慧常識教育
    齊魯晚報齊魯壹點記者秦國玲有條件、有基礎的學校,從今年秋季學期起,在小學三年級和初高中起始年級開設人工智慧常識課程;2020年每個縣市區有20%以上的學校開課,2021年達到50%以上學校,2022年實現全面普及。義務教育階段3-8年級學生每學期學習時間不少於5課時。
  • 認識道教:去道觀燒香拜神時,這五點道教常識需要記住
    道教是我國古老而又傳統的本土宗教,發展至今有近兩千年的歷史了,在科技快速發展的今天,我國依然保留了許多古老的道教建築。作為道教修行者的活動場所,道觀同時也吸引了很多對傳統文化感興趣的人們參觀遊覽。道教崇尚道法自然,但是也有相應的清規戒律,我們在去道觀燒香拜神時,這五點道教常識需要記住,這不但是對道教的尊重,也是對拜神祈福之心的一種洗滌。一、道觀每天都可以去燒香拜神嗎?很多人懷著虔誠之心,在去燒香之前沐浴更衣,結果到了道觀門口,發現有一張告示牌寫著「今日戊日,本觀不上香祈福,不做法事科儀。」為何戊日不能燒香呢?
  • 漫畫:普及安全使用常識
    由國家藥監局主辦的「全國醫療器械安全宣傳周」10月25日閉幕,普及安全使用常識,守護公眾健康。新華社發 朱慧卿 作 「雙11」在即,小到隱形眼鏡、體溫計,大到血壓計、減脂儀,這些常用的健康美體產品你加入「購物車」了嗎?
  • 道教常識:道教的「神」與「仙」有何區別?
    道教是一個多神崇拜的宗教,在道教的神仙體系裡有諸多的神仙,既有先天的尊神,也有後天的仙真,而且還吸納了很多民間的俗神。本期就跟大家聊一聊道教的「神」與「仙」的區別和聯繫。早在道教誕生之前,我國就有對於神仙的記載了。《莊子·逍遙遊》有云:「藐姑射之山,有神人居焉,肌膚若冰雪,綽約若處子,不食五穀,吸風飲露,乘雲氣,御飛龍,而遊乎四海之外。」
  • 兵馬,法術中的核心.
    甚至很多修法者還不知道法術中存在有「兵馬」一詞,就算一些人聽說過,也不太了解,更別說會運用了。我個人認為,法術中的「兵馬」存在在每個門派中,不單只是某個門派有。只是很多門派的師傅們都不懂得怎麼運用「兵馬」而已。因為師傅的師傅們都沒有將「兵馬」傳下來。那麼「兵馬」是從何而來呢?
  • 兵馬--法術中的核心
    我個人認為,在這種情況下兵馬能起到非常大的作用,我看過一篇關於介紹兵馬文章,發出來大家看下:           《兵馬--法術中的核心》法術中的兵馬是法術修練中極其隱密的一門技術。甚至很多修法者還不知道法術中存在有「兵馬」一詞,就算一些人聽說過,也不太了解。更別說會運用了。在我個人認為,法術中的「兵馬」存在在每個門派中。
  • 有趣的道教:這八位道教的神仙都是三隻眼
    很多朋友在給我留言時提到,他們發現有好多道教的神仙都是有三隻眼。除了大家熟知的二郎神以外,道教的神仙尤其是雷部體系的確有很多三目神仙,那麼本期就為大家介紹幾位有著三隻眼的道教神仙。華光大帝:馬王爺民間有句俗話:「不給你點顏色看看,你都不知道馬王爺有幾隻眼!」
  • 道教手訣掐訣方法匯總
    上清訣:位在中指上節,可用於調上清兵馬。近甲處則用於問病。北帝訣:中指和食措並按大指中節,變神為北帝,指揮三界鬼神,入廟破廟等用之。天師訣:大指掐食指第一節。本師訣:大情掐食指根,召神將吏兵以及功曹土地等時使用。紫微訣:小指從無名指背過,中指勾定.大指掐無名指第三節,中指掐掌心橫紋。
  • 進廟燒香不能隨便,道教朝拜禮儀淺說
    因為住在泰山腳下,又是做傳統文化行業,所以我經常被問到上山燒香的注意事項,大眾常識缺乏,有的問題也是讓人哭笑不得。普及工作總得做一下,考慮到泰山還是以道教為主,於是簡單整理了一下道教進廟燒香禮拜的禮儀基本常識,給各位做參考。
  • 道教文化發展大綱!
    道教文化文化是中國傳統文化重要的一部分。弘揚道教文化,是當務之急的必要行動與手段。但道教分為南北兩派,全真道與正一道。正一注重符籙齋醮科儀,此是演教之手段。比如祈福消災,超度拔苦,濟人利物,斬妖除魔,亦是道教活動之必要程序。但只能限於在道觀裡面發展。難以普及與弘揚。
  • 道教初學者必看書目,你讀過幾本?
    當前想學道的朋友很多,但其中不少朋友對道教似乎沒有比較全面的了解和認識,對道教的歷史社現狀以及教義教理很陌生。 「 強調下《太上老君說常清靜經》: 這部經將道教的教義教理、修行全部包含在內了。……一字千金!不要等閒看過了。可以翻下清庵瀅蟾子李道純祖師的註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