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味書屋】食之無味,棄之可惜?——生鮮物流=雞肋?

2021-02-27 現代物流雜誌社

導語:雞肋者,食之無味,棄之可惜。目前在中國的物流領域,生鮮物流正處於這樣一個尷尬的境地,一方面隨著生鮮電商的蓬勃發展,生鮮物流市場有著龐大的市場需求,而另一方面生鮮物流對物流條件的嚴苛要求,又勢必會造成運輸成本的增加,生鮮物流企業陷入了進退兩難的地步。本文將和讀者共同探討生鮮物流的不利處境和未來的發展方向。

眾所周知,生鮮食品具有保鮮要求高,易腐敗等特性,這就對物流的時效性有嚴格要求,同時作為食品,對安全性也有很高的要求。這在一定程度上決定了生鮮物流在貨物流通環節要比一般物流付出更高的代價。然而生鮮貨物作為一種日常消費品,並不具備類似於家用電器那樣較高的商品價值。家用電器屬於消費頻次低,產品價值高的商品,這類商品的物流成本偏高是許多消費者心理可以接受的,反觀生鮮商品,消費頻次高,產品價值低,如果物流成本再居高不下的話,對於廣大消費者而言是非常難以接受的,這也正是中國的生鮮物流企業目前所面臨的最大的挑戰。

生鮮物流配送的問題,在所有生鮮O2O企業都是一個至關重要的問題,甚至是整個O2O領域都面臨的困境。O2O行業如何能真正從理想模式變成現實中的成功模式,物流配送商是第一位的。目前,幾乎90%的生鮮O2O都沒有解決好物流配送和成本等綜合性問題。相對於普通商品來說,生鮮食品對於配送的要求極高,要保證食品乾淨新鮮,對配送時間,配送中保鮮盒、配送車等都是有嚴格要求的。

生鮮物流過程中,設備設施投入大,配套不完善。由於生鮮產品易損耗,在時效性高的要求下,如不能按時配送到位,產品可能不再新鮮。所以,有必要將產品放置冷庫低溫儲藏,並使用冷藏車、冰袋和泡沫箱等設備。在此情形下,生鮮電商尋求第三方物流合作實為上策。但是許多第三方冷鏈物流企業符合標準的少之又少,且絕大部分生鮮電商企業還沒有能夠覆蓋全國範圍。

另外,生鮮產品運輸過程損耗更高,要做到保質保鮮,這就要求必須做到全程冷鏈。這需要先進物流系統支持,對於生鮮電商和物流公司來說,投入先進物流系統需要權衡成本與收益,如無批量訂單優勢和高附加值產品支撐,恐難實行。但生鮮O2O的經營者們,面對這些不可逃避的問題,也在無奈地通過自己的方式來解決這個問題。如優菜網、誼萬家等生鮮O2O企業,儘管嘗試採用不斷地擴充店面和線下自提點等方式,但這樣的做法除了提高生鮮O2O企業的運營成本,令經營者很難與電商網站、傳統企業在競爭中有優勢,還會拖慢企業的成長速度,並不能真正解決物流問題。因為其沒有社區渠道,不能解決物流成本高的問題,使得像優菜網、誼萬家等先行者們在這個環節上耗費了太多的資本,而最終走向了死亡,誼萬家甚至僅僅成立了半年就夭折了。

對於冷鏈配送這塊最難啃的「骨頭」,不管是自建物流還是委託第三方,都難以逾越各種成本問題,而「冷鏈變冷端」現已成為冷鏈配送中的頑疾。那麼,何謂「冷鏈變冷端」,簡單說就是在全程冷鏈配送中,確實存在個別物流公司只有在接貨和交貨時開放冷氣,而中間運輸環節並不開放冷氣。這樣,兩端供冷,中間無冷,直接造成了「冷鏈變冷端」現象。雖然一般來說,不一定導致生鮮產品馬上變質,但卻加快了其變質的速度,使生鮮經營企業面臨巨大經營風險,這一現狀在業內已存在多年。而導致這一問題的重要原因,就在於貨主企業缺少全程監控系統,並且難以做到實時監控產品的溫度變化,實施全程冷鏈。另外,斷鏈的原因還可能存在於搬運和裝卸環節。車輛停靠搬運時,冷庫和冷藏車之間存有一段距離,如果此操作過程持續時間過長,產品不能有效得到冷藏,就可能融化或變質。

如果能在冷鏈運輸中實現溫度看得見,使溫度有據可查,對於貨主方來講,就可以直接把每一次運輸作業的實時溫度記錄作為支付運費的重要依據。如果運輸過程中出現了溫度超標,貨主方就可以採取懲罰措施,震懾違規行為,進而規範行業發展。加快應用智能化手段實現全程冷鏈,能在一定程度上解決 「冷鏈變冷端」問題。從而使生鮮產品損耗降低,品質得到更大的保障,物流成本進一步降低。如今,物聯網、移動互聯技術迅速發展,溫度傳感器、聲光報警、電子標籤等應用已接近成熟,在運輸車輛上布置實施裝置,通過透明化管理系統,完全可以實現實時監控。企業對於物流自動化、數據採集方面的布置和實施是一項龐大的系統工程,實現智慧物流也比較遙遠,但保證全程監控,建立回溯機制,讓整個供應鏈更健康,採用實時監控系統確實很有必要。因此,應用先進物流技術,利用自動化、智能化裝備,發展智慧物流或可成為企業化解成本問題的一劑良藥。

目前,生鮮物流還成碎片化狀態,沒形成連貫的冷鏈物流,非冷藏狀態下的生鮮產品不僅會增加二次汙染機會還降低了產品新鮮度;大部分連鎖企業生鮮產品的物流配送業務多由生產商和經銷商完成,缺乏專業化運作影響了在途質量、準確性和及時性;對於物流自動化、數據採集方面的布置和實施是一項龐大的系統工程,實現智慧物流也比較遙遠。生鮮物流的發展仍然任重道遠。

【案例速遞】靈活的電商行業自動化物流解決方案

【案例速遞】專業輸送設備助力 一路「順豐」

【案例速遞】因地制宜貨架系統可為冷庫添翼

【案例速遞】松下助力OCADO,完美演繹在線銷售解決方案

【案例速遞】TGW打造完美示範性物流基地

相關焦點

  • 沙俄圓盤鐵甲艦:可謂食之無味,棄之可惜的雞肋戰艦
    此外,當海浪高過1米以上時,圓盤鐵甲艦便開始左右搖晃、上下顛簸,非常不穩定,嚴重影響射擊精度,據此獲得了「狂醉之船」的綽號。這兩艘世屬罕見的奇葩圓盤鐵甲艦,優點很難找,缺點一籮筐,這種食之無味,棄之可惜的雞肋軍艦,卻符合沙俄海軍高層提出的「建造原則」,且維護了達官貴人的尊嚴,因此,一直服役到了20世紀初,才徹底退出現役。
  • 《JUMP FORCE豪華版》評測:一塊脆皮雞肋,食之無味,棄之可惜
    本文轉載自【微信公眾號:任天堂Switch遊戲,ID:switchgames】,經微信公眾號授權轉載,如需轉載原文作者聯繫本該是JUMP FORCE粉絲的一場盛宴,卻硬生生成了一塊棄之可惜的雞肋。- Switch版解析度和幀數略低推薦購入的玩家- 實在不想用PS4、XBOX和PC玩本作的JUMP FORCE粉絲Switch版優化平庸,但也有意外之喜
  • 我覺得「公辦老師」這一職業像「雞肋」,「棄之可惜,食而無味」
    為什麼我覺得「公辦老師」這一職業就像「雞肋」,「棄之可惜,食而無味」,難道是我比較消極悲觀嗎?可是我們這裡這樣的老師不少啊!?為什麼會是這樣呢?一、沒有成就感。
  • 王者榮耀:「食之無味,棄之可惜」!那份純真、快樂、激情永不再
    王者榮耀:「食之無味,棄之可惜」!那份純真、快樂、激情永不再/王者榮耀:不知道有多少小夥伴和我一樣,「食之無味,棄之可惜」本期研究話題:王者榮耀膈應人的行為如此之多,為什麼你還不卸載王者榮耀,仍然繼續堅持玩王者榮耀?
  • 樓盤測評|鑫苑置業食之無味棄之可惜的雞肋項目——鑫苑悅府
    然後,中牟的這個項目對於鑫苑來說也相當雞肋,食之無味棄之可惜,市場小,競爭激烈,想要快速去化恐屬不易。綜合點評:雖然鄭州版圖在外擴,鄭汴一體化在快速發展,中牟可以享受政策的紅利,但依然不推薦,畢竟臨近鄭州的綠博、白沙區域有很多樓盤可以考慮。 並且,相比較來說,當前中牟新縣城房子也並不便宜。
  • 《原神》遊戲體驗及感受,可以說是食之無味,棄之可惜!
    《原神》這款遊戲可以說是食之無味,棄之可惜的遊戲界「神聖羅馬帝國」 。說下個人的上手體驗:在剛剛被人安利體驗一下《原神》的時候筆者對這款遊戲處於完全中立的態度,拋開美術風格和《塞爾達傳說:荒野之息》(以下簡稱塞爾達)的高度接近問題先不談,在童話般的世界中體驗故事依然會是值得期待的一件事。
  • 「棄之可惜,食之無味」,是什麼在阻礙山區農村實現農機化?
    在許多人眼裡,丘陵山區農機的機會有,但是總是感覺無從下手,也不想冒險,整體感覺就如同曹操嘴裡那塊雞肋一樣,「棄之可惜,食之無味」。可以說,這句話很形象地形容了目前山區農村實現機械化存在的問題,山區農村也急需農業現代化,但對於「天無三日晴、地無三尺平」的山區農村,實現農機化又何其難?
  • 《原神》即不單機也不手遊更非塞爾達,食之無味,棄之可惜!
    一個詞「尷尬」,《原神》有太多太多「食之無味,棄之可惜」的設定,甚至說它哪怕在任何一個方面做深化玩法,都比現在雨露均沾而處處微妙的體驗要好得太多太多,然而它偏偏在所有正確選項中選擇了最微妙的那一片灰色區域,實在是讓人唏噓不已。
  • 海外遊學和名校夏校,食之無味、棄之可惜?
    這些新聞報導難免讓許多國內申請者的家長灰心:難道海外遊學和夏校真的對申請毫無幫助,只是一道無色無味的安慰劑嗎?到底應該用什麼樣的態度去對待這些海外短期項目呢?大部分家長選擇送孩子參與海外項目,都是抱著「開闊眼界、增長閱歷、加強自理能力、提高語言能力」的初衷,而大部分管理良好的、組織有序的項目確實能夠幫助孩子達到這些目標。
  • 「三味書屋」的三味是指哪三味?
    「三味書屋」的三味是指哪三味?小學的時候就學過一篇課文,叫《三味書屋》,相信很多人對於魯迅的三味書屋都再熟悉不過了,那你知道這「三味書屋」指的是哪三味嗎?三味書屋是晚清紹興府城內著名私塾,也是魯迅12歲至17歲求學的地方,位於魯迅祖居內,距離魯迅故居100米。正如魯迅筆下描寫的那樣:「從一扇黑油的竹門進去,第三間是書房,中間掛著一塊匾道:三味書屋;匾下面是一幅畫,畫著一隻很肥大的梅花鹿伏在古樹下。」三味書屋的三味是指哪三味呢?
  • 真的是食之無味,棄之可惜嗎——諸城烤雞背
    很容易讓人想起曹孟德面對雞肋發出的感嘆「食之無味,棄之可惜」,以及那恃才放曠的楊修還為此丟了性命。如此想來,諸城人民要是早些讓曹操吃上烤雞背,也許「雞肋」就不是那麼不堪的一個詞,楊修也許就不至於英年早逝。諸城的烤雞背,據說已有數百年歷史。烤雞背之妙,妙在其底味,也妙在其烤香。
  • 讀魯迅的《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三味是哪三味?
    三味書屋的三味是指哪三味?因為家裡小朋友讀了魯迅的書《魯迅全集》,而且上學也學了好多魯迅的文章,特別要求去了紹興魯迅故裡。魯迅生活過的祖居到故居,三味書屋、百草園、風情園等魯迅筆下的古宅古蹟,也看到了青石板、粉牆黛瓦、烏篷船,真實的感受了一把當年魯迅生活的場景。
  • 食之無味棄之可惜!給國產AMG A35L潛在買家一些建議
    食之無味棄之可惜!給國產AMG A35L潛在買家一些建議 2020-01-16 10:12 來源: 易車網 奔馳AMG,一群人的圖騰,一群人的信仰。
  • 連江「三味書屋」盼重生
    然而,歲月蹉跎,這個大院也日漸「衰老」,院內「三味書屋」牌匾遭竊,該如何讓古厝重生?  「浙江有三味書屋,連江也有三味書屋,我們不能把老祖宗留下的寶貝給弄丟了。」周家第17代後人周鳳華告訴記者,他們計劃借鑑連江三落厝的模式,對周家大院進行保護、開發。三味書屋保存了60多處精美木雕。
  • 百草園到三味書屋的距離
    還記得三味書屋嗎?是魯迅年少時求學的地方,也對魯迅產生了深遠的影響。在三味書屋裡,魯迅遇到了一個好老師壽鏡吾,嚴格的要求使得魯迅對學習知識產生敬畏之情,魯迅良好的學習習慣與這三味書屋有著一定聯繫。在三味書屋學習的那段時期,魯迅也曾遲到過,而有人發現當時魯迅的家離三味書屋的距離不過一百多米。這麼近的距離魯迅卻會遲到,這究竟是怎樣一回事?
  • 從三味書屋到百草園
    這一帶已開發成了一個規模頗大的景區,包括三味書屋、魯迅祖居、魯迅故居等。參觀的時間不超過一個小時。在這有限的時間內,不可能一間房子一間房子細看。事實上,很多名人故居,看來看去都差不多,無非是那些修葺如舊的房屋、庭院,以及真假難辨的家用擺設之類。還好,魯迅故裡的情況不大一樣,因為他那篇著名的《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早已把這裡描繪成了令人神往的天地。
  • 不惑之年重讀《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
    《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是魯迅先生的經典作品,寫於1926年,此時先生已經46歲。而我也已經年過40,過去所讀所學此文的印象確實已經很模糊了,只是隱隱約約記得「百草園」玩樂很開心,「三味書屋」 學習又枯燥乏味又心驚膽戰。
  • 《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時間、遊戲和記憶
    最近,郜元寶在《中年之「我」對少年之「我」的一次親切擁抱——魯迅〈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解讀》一文中,則提出了新的看法:「確鑿」者,引他人說辭也;「似乎」者,自己表面認可而其實腹誹之意也;「似乎確鑿」者,「在某些人看來『確鑿』如彼而在『我』看來則『似乎』如此」之謂也——這一整句的意思在靈感來襲的瞬間完成了富於張力的一種壓縮。
  • 北京竟然也有一座三味書屋,就在長安街的拐角處
    因為我看到了四個字——三味書屋。三味書屋不是魯迅先生兒時讀書的地方嗎?記得老舊的課桌上還刻了一個小小的「早」字。怎麼會在這裡呢?遲疑片刻,小心翼翼地走進去,悄悄地環視一下四周。是茶舍,是展館,又是書店。沒有刻著「早」字的課桌,卻又緣何叫「三味書屋」呢?
  • 《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解讀和教學建議
    《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便是這樣的一篇經典回憶性散文。關於這一篇散文,教學參考書上或者我們教師基本把主題定性為「表現了兒童熱愛大自然,喜歡自由快樂生活的特點,抒發了作者對美好有趣的少年生活的追憶、留戀、懷念之情,同時也流露出對封建教育制度的不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