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人類海軍艦艇發展史上,可謂前無古人,後無來者的艦艇,即沙俄在重建黑海艦隊時研發的直徑為30.78米,吃水3.67米,標準排水量2491噸,最大排水量2671噸的圓形鐵甲艦「諾夫哥羅德」號。
「諾夫哥羅德」號鐵甲艦,裝有8臺鍋爐和8臺往復式蒸汽機,驅動6具螺旋槳,輸出功率為3360馬力,最大航速為6.7節,載煤160噸,續航力400海裡,艦員編制150人。
艦載武器有2門旋迴機構由蒸汽動力提供可360度旋轉的280mm艦炮、2門80mm副炮、2門37mm副炮,以及當時普遍裝備的12枚撞杆魚雷,彼時還未發明裝備魚雷發射管。
從俯臥圖上來看,這艘鐵甲艦,他娘的就是一隻圓圓的飛碟,不僅艦體底部平坦,而且非常圓滑地過渡到垂直幹舷,這般奇葩的艦艇,真的絕無僅有。
黑海,其北岸海水很淺,一般吃水4米以上的主戰艦艇,根本無法進入第聶伯河口和刻赤海峽,基於以上情況,俄海軍認為應建造吃水淺、裝載武器多、作戰威力大的大型艦隻,據此來守衛黑海沿岸。
圓盤戰艦,就在此基礎上誕生了;然而,並沒有什麼卵用,2門280mm大口徑艦炮,即便其中的1門開炮的時候,強大的後坐力,仍然會令整艘艦都旋轉,於是,艦上的艦員就全都暈了。
此外,當海浪高過1米以上時,圓盤鐵甲艦便開始左右搖晃、上下顛簸,非常不穩定,嚴重影響射擊精度,據此獲得了「狂醉之船」的綽號。
圓盤鐵甲艦,其航行性能極差,不易操縱,不適合在浪高的海上使用;即使在河流中行駛,逆水上行時倒還湊合,順流而下就顯得非常難控制了,屬於隨波逐流的命,曾有過在時速僅3海裡的第聶伯河中,被衝得滴溜溜轉圈的驚人記錄。
俄土戰爭期間,「諾夫哥羅德」號鐵甲艦,包括此後建造的另一艘「海軍中將波波夫」號圓盤鐵甲艦,擔任敖得薩、塞瓦斯託波爾和刻赤等港口、水道的防衛工作,正是當初建造兩艘圓盤軍艦的目的所在。
這兩艘世屬罕見的奇葩圓盤鐵甲艦,優點很難找,缺點一籮筐,這種食之無味,棄之可惜的雞肋軍艦,卻符合沙俄海軍高層提出的「建造原則」,且維護了達官貴人的尊嚴,因此,一直服役到了20世紀初,才徹底退出現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