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經活動基本過程的特徵與規律

2021-02-08 中公教師網

高級神經活動是大腦皮層的活動。人類的語言、思維和實踐活動都是高級神經活動的表現。高級神經活動生理學作為神經生理學中的一個新的領域是巴甫洛夫首先創立的。在幾十年的工作中,巴甫洛夫應用條件反射方法獲得腦內基本神經活動過程的一系列規律,創立了高級神經活動學說。由於巴甫洛夫的高級神經活動學說是以條件反射為中心內容的,所以也稱條件反射學說。

一、高級神經活動基本過程的特徵

巴甫洛夫認為高級神經活動的基本過程的基本特性是:神經過程的強度、神經過程的平衡性、神經過程的靈活性。

神經過程的強度是指神經細胞能接受的刺激的強弱程度,以及神經細胞持久工作的能力。神經過程的強度有強弱之分,興奮過程強者,在強烈刺激的作用下仍能形成條件反射,並能保持已經形成的條件反射;興奮過程弱者,在強刺激作用下難於形成條件反射,甚至會使已經形成的條件反射受到抑制或遭到破壞。抑制過程強者可長時間忍受持續不斷的內抑制,抑制過程弱者只能忍受較短時間的內抑制。

神經過程的平衡性是指興奮和抑制兩種過程的力量是否平衡,所以神經過程的平衡性有平衡和不平衡之分,且不平衡又有興奮佔優勢和抑制佔優勢兩種情況。

神經過程的靈活性是指興奮和抑制兩種過程相互轉化的難易程度,有靈活和不靈活之分。

二、高級神經活動基本過程的規律

巴甫洛夫認為高級神經活動的基本過程有兩個,即興奮和抑制。所謂興奮是指神經活動由靜息狀態或較弱的狀態轉為活動或較強的狀態;所謂抑制是指神經活動由活動的狀態或較強的狀態轉為靜息的狀態或較弱的狀態。不能簡單地把興奮看作是活動,把抑制看作是靜止的狀態。興奮和抑制都是一種神經活動的過程,它們指的是這種活動所指向的方向。

興奮和抑制無時不在進行著有規律性的運動,基本神經過程運動的規律有兩個。

(一)興奮和抑制的擴散與集中

在刺激物的作用下,興奮和抑制過程起初雖然發生於大腦皮層一定部位的神經細胞之中,但它們不是停滯不動的,而是要向鄰近部位的神經細胞傳布,造就是興奮和抑制的擴散,在擴散到一定限度以後,它們又逐漸向原來發生的部位聚集,這就是興奮和抑制的集中。

(二)興奮和抑制的相互誘導

由於興奮過程引起或加強周圍或同一部位的抑制過程稱為負誘導。相反,由抑制過程引起或加強同一部位的興奮過程稱為正誘導。

誘導過程如果同時發生,稱為同時誘導(發生在不同的部位上),如果相繼發生,稱為繼時性誘導(發生在同一部位上)。例如:

結合常見的考題,我們將這部分內容進行相應的鞏固。例如:

1.大腦皮層神經活動的基本過程是____和____。

1.【答案】興奮、抑制。

所謂興奮,就是當神經組織受到刺激時,就由相對靜止的狀態轉入活動狀態,或由較弱的活動狀態轉入較強的活動狀態。根據它是否能傳導,有局部性興奮和擴散性興奮之分。通常所說的興奮是擴散性興奮,這種擴散性興奮就是神經衝動。

所謂抑制,就是當神經組織受到刺激時,就由較強的活動狀態轉入較弱的活動狀態,或由活動狀態轉入靜息狀態。抑制也有局部性抑制與迷漫性抑制之分。

中公講師解析

掃描二維碼·關注微信公眾號-中公教師考試

回復「教育理論」即可查看教師考編兩學各章節練習題

回復「我要過面試」獲取試講教案(含音頻)+答辯+結構化解題思路

註:本文章用於訪問者個人學習、研究或欣賞,版權為「中公教師網」所有,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或摘編。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並註明"來源:中公教師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本文來自中公教師網未經允許 禁止轉載

相關焦點

  • 教學過程基本規律
    教學過程基礎規律幾乎可以說是一個必考知識點,其重要性可見一斑。在教師招聘考試當中經常以單選題、多選題和判斷題的形式出現。但是以判斷題考查形式居多。而且大家在學習的過程中首先應該明確這樣的一個問題,規律是客觀存在的,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的。我們只能發現它,利用它而不能改變它。教學原則、教學方法等都是主觀的,它們都是根據規律制定的。
  • 教師招聘考點:教學過程的基本規律
    教學這一章節在教育學部分中考查分量是很大的,而教學過程的基本規律更在內容上是承上啟下的地位,一方面它是教學內容中考查形式比較靈活多樣的部分,包括選擇題、簡答題、材料分析題等;二是作為教學原則的提出根據,讓我們在學習教學原則的時能夠歸根溯源。
  • 教學過程的基本規律
    那今天,我們就一起來學習一下有關教學的知識點--教學過程的基本規律。該部分知識點出題形式多樣,考法靈活。一般包括了單選、簡答題、案例題等。單選題多以例子、俗語等反選出現。接下來我們來具體學習一下。(一)間接經驗與直接經驗相結合的規律1.學生以學習間接經驗為主2.學生學習間接經驗要以直接經驗為基礎學生學習間接經驗主要是指通過別人或書本那裡獲得知識。為什麼要強調以間接經驗為主呢?因為學生們在學習的過程中,不可能凡事都自己親身去嘗試,去實驗,那樣會浪費時間。所以我們是以間接經驗為主。學生學習間接經驗是以直接經驗為基礎。
  • 教學過程的四大基本規律
    教學過程的四大基本規律包括:間接經驗與直接經驗相結合的規律、掌握知識與發展智力相統一的規律、傳授知識與思想教育相統一的規律、教師的主導作用與學生的主體作用相結合的規律。從整體上來看,我們可以把這四條規律概括為「艦長傳教」,這樣方便大家記憶。在教師招聘考試中,常以客觀題與案例分析題中其中一小問的答題點作為考查形式。因此需要大家從整體上把握各點的內涵及其具體內容。
  • 教學過程的基本規律有哪些?
    教學過程的基本規律有哪些?(一)間接經驗與直接經驗相統一直接經驗就是學生認識世界的時候,體悟、感知經驗,它大多數情況下都是在依託學生直接通過活動所積累起來的經驗。(三)教師的主導與學生的主體相統一1.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處於組織者的地位,應充分發揮教師的主導作用教師的主導作用表現在:教師的指導決定著學生學習的方向、內容、進程、結果和質量,起引導、規範、評價和糾正的作用。
  • 教學過程有哪些基本規律?
    直接經驗與間接經驗相統一的規律從獲取經驗的性質來看,教學過程的重要特點是以學習間接經驗為主。但是,學習間接經驗不能離開直接經驗,直接經驗是學生掌握間接經驗的起點。因此,教學活動還應該組織學生參加一定的實踐以獲取直接經驗。 掌握知識與發展能力相統一的規律教師不能滿足「授之以魚」,更要做到「授人以漁」。
  • 2019福建教師招聘備考:教學過程的基本規律
    有關教學過程基本規律,是D類考試的重要考點,涉及到辨析題和案例分析題。教學過程的四大規律,先從各自的定義出發進行理解:(一)直接經驗與間接經驗相統一直接經驗是學生通過親身實踐獲得的,間接經驗主要指書本知識和教師傳授的內容,是人類在長期認識過程中積累下來的知識。二者的關係是學生以學習間接經驗為主,但學習間接經驗要以直接經驗為基礎。
  • 教育學常考知識點-教學過程的基本規律
    1.間接經驗與直接經驗相結合的規律(1)學生以學習間接經驗為主。間接經驗指的是他人的認識成果,直接經驗是通過在實踐活動中親自獲得的。學生是以學習書本知識為主的,書本知識就是間接經驗,而非學生親身獲得的。(2)學生學習間接經驗要以直接經驗為基礎。
  • 關於教學過程的基本規律的存在意義
    每當提到教學過程的基本規律,大家腦海當中一定會浮現「間掌傳教」這四個字,殊不知,教學過程的基本規律這一部分的知識點可不止這四個字這麼簡單,它對我們教育學的學習起到了承上啟下的關鍵作用,今天老師就帶大家來梳理一下這部分的知識,希望對大家的複習所有幫助,祝大家早日成師。
  • 氣質類型與高級神經活動類型的關係
    這裡的「氣質」是指個體生來就具有的心理活動的典型而穩定的動力特徵,是一個人在強度、速度、穩定性和靈活性等方面的心理特徵。即我們平時所說的秉性、脾氣和性情。2.氣質類型的由來最早提出氣質類型說的,是古希臘著名的醫生,希波克拉底。他認為人體中有四種性質不同的液體,它們來自於不同的器官。
  • 大學生心理發展的基本特徵
    大學生心理發展的基本特徵青年時期是個體生理和心理快速發展的時期,也是個體心理快速成熟的過渡時期。大學生正處於個體生命的黃金時代,其心理發展具有以下基本特徵。(3) 情緒豐富,情緒波動大進入大學後,大學生的活動不斷擴大,生活更加豐富多彩。多樣性的需要和體驗使他們產生豐富而複雜的情感,包括學習科學知識過程中形成的理性意識,集體生活中形成的道德意識,人際交往中形成的友誼和愛情,文化娛樂中形成的審美生活,以及在政治生活中形成的榮譽感和責任感。
  • 學生德育過程的基本規律是什麼?
    現代化的教育目標是培養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學生,德育是培養的首要目標,那麼在德育過程中的規律有哪些呢?德育過程是組織學生的活動和交往的過程活動和交往是品德形成的基礎,個體的思想品德是在活動和交往的過程中接受外界教育影響,逐漸形成和發展起來的,並最終通過活動和交往的過程表現出來。
  • 2020山東教師招聘考試:「不安分」的神經活動
    而這千千萬萬的反應和看法都是通過神經活動來完成的。今天我們就共同來學習有關「神經活動的基本過程與規律。神經活動的過程與規律是教師招聘考試中的難點,主要以例子反選題的方式進行考查。②神經活動的基本規律——誘導興奮和抑制的相互誘導。誘導是由興奮過程引起或加強抑制過程,以及由抑制過程引起或加強興奮過程。其中由興奮過程引起或加強抑制過程,稱之為負誘導。
  • 初中生物知識點梳理之人體神經調節的基本方式——反射
    反射的概念     反射指人體通過神經系統,對外界或內部的各種刺激所發生的有規律的反應。神經的基本調節方式是反射。     反射的類型     根據反射形成的過程可將其分為兩類:簡單反射(非條件反射)和複雜反射(條件反射)。
  • 讀《矛盾論》前,要先搞懂唯物辯證法,2個總特徵,3條基本規律
    我們在解讀《矛盾論》之前,需要了解唯物辯證法,先搞懂唯物辯證法2個總特徵、3條基本規律、5對基本範疇之後,對《矛盾論》會更全面與深刻的領會。這篇文章,作為專欄開篇文章,我們主要介紹唯物辯證法,談以下幾個問題。①、什麼是馬克思主義哲學?②、唯物辯證法主要內容有哪些?③、唯物辯證法的實質和核心是什麼?④、唯物辯證思想源頭在哪裡?
  • 個性的基本特徵
    個性具有整體性、獨特性和共同性、穩定性和可變性、社會性和生物性等方面的特徵。(一)整體性個體的整體性是指構成個性的各種心理成分和特質,如能力、氣質、性格、情感、動機、態度、價值觀、行為習慣等,在一個現實的個人身上它們並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密切聯繫構成一個完整的功能系統。
  • 適用於特殊類型自然語言分類的自適應特徵譜神經網絡
    首先,現有的古詩文本分類算法的性能依賴於初始特徵庫的選取,以專家選取的特徵庫為基礎進行特徵聚類、文本分類的性能遠好於以普通人選取的特徵庫為基礎的性能。除此之外,找特徵的過程與分類的過程往往是分離的,這會導致一些被選取的特徵對分類任務作用不大,應考慮將古詩文分類的結果直接反饋到找特徵的過程,進而幫助找到更好的分類特徵。
  • 全面解讀用於文本特徵提取的神經網絡技術:從神經概率語言模型到...
    本研究項目的動機是識別和調查使用神經網絡的技術,並將它們與傳統文本特徵提取模型放在一起來進行研究,以展示它們方法上的不同。文本特徵提取可以用於多種不同的應用,包括但不限於:無監督語義相似度檢測、文章分類和情感分析。本項目的目標是記錄使用神經網絡從文本數據中進行特徵提取這一領域的不同之處、優點和缺點。另外還描述了這些技術隨時間的演化。
  • 心理學考點(感知覺規律、記憶的過程與規律、想像的分類、注意的分類與品質)
    感覺的相互作用的規律①感覺適應②感覺對比③感覺後效④聯覺二:知覺的規律(知覺的特徵或基本特性)1. 知覺的選擇性知覺的選擇性是指當面對眾多的客體時,知覺系統會自動地將刺激分為對象和背景,並把知覺對象優先地從背景中區分出來。
  • 生態篇——關於群落的基本特徵及基本性質
    群落作為生態學研究的基礎之一,今天著重介紹下群落的基本特徵及其基本性質。NO1群落的基本特徵一是具有一定的外貌:生活型、(種類組成)生長類型反映植物群落的外貌。二是具有一定的種類組成:《內蒙古植物志》p371~3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