餛飩名號繁多,各地的風俗習慣不同,叫法也就不同了。江浙等大多數地方稱餛飩,而廣東則稱雲吞,湖北稱包面,江西稱清湯,四川稱抄手,新疆稱曲曲等等,各地的味道也有所差異。
然而陝西韓城有一種餛飩和咱們一般吃的餛飩完全不一樣,當地人叫做臊子餛飩,也被稱為「針尖餛飩」,臊子餛飩對於韓城人民有著特殊的含義,在韓城民俗文化中有著不可替代的地位,是在喜慶的場合、祝願性的活動中都不可或缺的重要角色。每到逢年過節、男婚女嫁、老人過壽、喬遷、接待貴客等的第一頓飯必須是餛飩。
這種臊子餛飩與外地的餛飩比較,明顯不同,我也就吃過一次這種餛飩,就像是我老家常吃的元寶餃子的袖珍版。在韓城,捏餛飩講究捏得越小越好,所謂「針尖餛飩」,特點就是小巧,只有成人指甲蓋那麼大,卻有稜有角,有模有樣。有人計算過,一百斤麵粉,能夠包三到五萬個這樣的小餛飩。
一般餛飩都是肉餡的,以豬肉,蝦肉為主。但韓城小餛飩通常以蘿蔔為餡,偶爾也有韭菜的。白蘿蔔切絲過水除糙切碎拌調料。白面揉好擀薄切成一般郵票大小的正方塊,捏一撮菜餡放入面片疊好捏成元寶狀,然後放在籠屜裡面蒸上30分鐘左右,蒸好之後放在敞亮的地方晾乾,便於長久保存,久放不壞。
常見的餛飩都是清湯為底,佐以紫菜、蝦米,淋上蔥油或蔥花。而韓城小餛飩最講究的就是湯,配菜極其豐富,裡面有豬肉臊子、青菜、嫩豆腐、黃花、西紅柿、木耳、海帶、豆乾等數十種材料,紅、黃、白、綠,顏色鮮豔而各不同。事先捏好的餛飩只需在水裡煮一煮,便可以撈出,澆上美味的臊子,讓不少遠走他鄉的遊子魂牽夢繞的小餛飩就可以開吃啦。
這樣的餛飩你們見過嗎?
我是家味美食記,和大家一起分享與美食有關的事情,歡迎您的關注、收藏、分享、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