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這裡是正驚遊戲,我是正驚小弟。
就在去年,在日本的遊戲中心裡,發生過一件奇葩事兒,有幾個年輕人沉迷遊戲,特地去遊戲廳偷竊了鼓面,被抓到後警察,問其原因,原因竟然是「選擇容易得高分的太鼓進行盜竊,換到常去的店裡的太鼓上進行練習」。
你說這偷走自用也就算了,竟然還主動送給別的遊戲廳的老闆,這就過分了!這是要參加人類迷惑行為大賞嗎?!
失竊遊戲中心的太鼓達人↑↑
不過這事兒,在日本還真不是什麼奇葩事兒!2019年,日本各地的《太鼓達人》鼓面頻頻失竊,除開一些狂熱玩家追求高分,甚至有不少失竊的鼓面直接出現在了二手交易平臺上。
大部分中國玩家估計根本不能想像,這《太鼓達人》到底是要多好玩才會不惜犯法偷竊也要玩?實際上太鼓對於日本人的有著特別的意義,而《太鼓達人》這款遊戲更是把太鼓的娛樂性做到了極致。今兒小弟就來和大家說說關於太鼓和遊戲的那些事兒。
熟悉日本文化的玩家一定都對太鼓不會陌生。提到日本的祭典,小弟就自然浮現了浮現出浴衣、撈金魚、棉花糖、和太鼓等畫面。而其中和太鼓則是專門用來炒熱祭典氣氛的器具。架起高臺,男人們綁上頭巾敲響和太鼓,在日本祭典中這都是習以為常的景象。
實際上和太鼓有很長的歷史,據說最早可以追溯到16000多年前。就算只計算中國傳至日本的時間,也已經有近2000年的歷史了。
敲太鼓這件事兒在日本是個正經職業,許多年輕人認為它是一種非常「酷」的樂器,甚至會在他們的樂隊表演中加入日本鼓元素,甚至不少人以敲太鼓到全世界為夢想!
小弟看的日劇,男主的夢想就是打太鼓!↑↑↑
實際上,太鼓約在50年前開始以表演形態發展,目前在日本已有上萬個表演團體,在美國也已有上千個太鼓團隊!
現代太鼓↑↑↑
而萬代南夢宮的《太鼓達人》,真真正正的讓太鼓變成了老少皆宜的遊戲,走進了普通人家。
《太鼓達人》是萬代南夢宮於2001年發行的一款音遊,玩家們根據紅藍音符敲擊太鼓的鼓面和鼓邊,通過準確度來獲得分數。《太鼓達人》的選曲範圍廣,從J-Pop到ACG到原創曲要啥都有,而且簡單的譜子倍兒簡單,難的譜子也倍兒沒人性,不論是新手還是達人都能在這找到樂趣。
《太鼓達人》到底有多火呢?截止2019年4月,《太鼓達人》系列遊戲累計銷量突破了一千萬份,最新作《太鼓達人 Switch》銷量也超過了60萬。
當然,既然有倍兒沒人性的譜子,也就有倍兒牛逼的大佬玩家挑戰!而這些大佬硬核玩家往往帶著私棒上場,用全換、震棍等花哨的操作,在魔王難度的各種名曲中不斷挑戰全連甚至全良,在遊戲廳甚至全日本留下一個傳說。
不知道大家有沒有親自感受過《太鼓達人》的魔王難度到底有多變態,小弟這麼說吧,小弟曾經去日本遊玩的時候有幸嘗試過,玩的時候感覺根本就沒看到鼓點,密密麻麻,簡直是喪心病狂……
看起來大概是這樣↑↑↑
會玩的大佬玩起來大概是這樣↑↑↑
而高難歌曲連續且密集的音符,極大地考驗著太鼓鼓面的靈敏度和判定,而難度越高、速度越快的歌,對鼓的要求越嚴。因此,太鼓鼓面的柔韌度和彈性,是大佬們通關高難曲的先決條件。一個好的太鼓,是所有太鼓大佬玩家們的夢想。
由於《太鼓達人》通常是擺放在人潮湧動的街機廳中,每天被暴力敲打,磨損的速度可想而知。再加上《太鼓達人》的街機鼓面也是不便宜,一個鼓面據說需要7萬日元(差不多4千人民幣),這打消了不少遊戲廳換鼓的想法,反正也不是敲不響,大家將就一下嘛。
這麼看來,處於中二期的日本中學生,腦子一熱做出偷鼓面這件事,好像也不是那麼不可理喻了。
看到這裡,可能有人要問了,那麼中國有沒有玩太鼓的玩家呢?當然有,只不過與日本的太鼓群體比起來,中國的太鼓玩家就顯得非常「弱小」了。
根據小弟查到的資料,國內正式代理引進的《太鼓達人》街機,只有兩代,2008年的《太鼓達人11亞洲版》、2009年的《太鼓達人12亞洲版》。後面的十三代、十四代,都是玩家自己買了硬碟,拿去裝在街機廳的舊筐體上。
國內玩家的人數暫未有人統計,不過從《太鼓達人》的銷量上就能看出來了。《太鼓達人11亞洲版》在國內據說賣了五百臺,而《太鼓達人12亞洲版》的存貨,很久才清空。
國內的街機音遊市場,還是太小。玩家、街機廳、街機代理商及生產商,三者的利益並不一致。玩家再怎麼喜歡一款遊戲,如果街機廳和代理商認為自己無法從中獲利,或者無法保證利潤的最大化,這款遊戲就不可能出現在玩家面前。
還有很多靠博彩機賺錢的私人街機廳,傳統街機擺在外面,淨是些便宜的山寨貨或假冒貨,拿來充門面,屏幕亮著就行,它們更不會在乎玩家的想法。所以想讓國內的街機廳主動掏錢更新《太鼓達人》更新框體和鼓面,基本上是想都不要想,能給你引進一臺就算不錯的了!
不過這並不能掩蓋國內玩家的熱情。這些玩家們不僅自掏腰包免費給遊戲廳更新版本換鼓面,甚至鼓勵大家多去遊戲廳光臨多讓老闆賺點錢,就為了讓遊戲廳裡的《太鼓達人》還有一席之地。這大概是真愛了。
一個正驚問題:你曾經為玩哪款遊戲付出過大量時間精力和心血呢?
【編輯:Helen】